中医治疗肥胖症综述(中医治疗肥胖症医案)

文章目录:

别让肥胖侵蚀您的健康!中医专家教您4招调理,健康享“瘦”生活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每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旨在提高公众对肥胖问题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医认为:肥胖常与劳役过度、饮食起居失常、情志内伤等因素有关。

《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长期过食肥甘厚味、久坐少动,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肝郁则气机不畅,津液代谢受阻,形成痰湿瘀滞的病理状态。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朱伟介绍,肥胖症治疗主要以祛湿化痰、通经活络为主。以下是调理肥胖的中医方法,建议收藏。

一、四大核心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药食同源,调养脾胃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通过饮食调理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原则上宜清淡饮食,少吃肥腻、甜食等。推荐以下三类食物:

(1)健脾祛湿:薏米、红豆、山药、茯苓。

(2)促进消化:山楂、陈皮、萝卜。

(3)利水消肿:冬瓜、黄瓜、芹菜。

2.运动养生:动静结合,升阳化湿

中医提倡“动静结合”,适量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消耗多余脂肪。

(1)传统运动:

太极拳:以柔克刚,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可强化脾肾功能。

站桩:每日10分钟,培补元气,改善代谢。

(2)现代运动:中医认为“动则生阳”,快走、跳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脾胃运化,但需避免过度汗出耗气。

3. 情志调节:疏肝解郁,身心同治

情绪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功能。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力对防治肥胖非常重要。以下是情志调节的建议:

(1)多听音乐、练习冥想、腹式呼吸。

(2)与朋友交流,释放压力。

(3)保持乐观心态。

4.针灸减肥:激发身体自愈力

(1)穴位针刺:

通过刺激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天枢等穴位,调节脾胃功能,抑制食欲,促进脂肪分解。

(2)特色疗法:

耳穴贴压:在耳屏饥点、内分泌穴贴王不留行籽,控制饥饿感。

埋线减肥:将可吸收线埋入特定穴位,持续刺激2~3周,适合忙碌人群。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腹部、背部等部位,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消化和代谢。

二、注意事项:科学减重,循序渐进

1.循序渐进

减重速度建议每月不超过体重的2%,避免损伤正气。

2.个体化方案

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分型,不可盲目跟风。

3.长期调理

肥胖多为慢性疾病,需坚持3—6个月以上调理周期。

专家提醒:

朱伟主任提醒:中医调理肥胖注重“整体观”与“治未病”,通过饮食、运动、针灸、情志的综合干预,恢复脏腑功能平衡。肥胖并非单纯的“体重问题”,而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让我们以中医智慧为引,开启健康减重之旅,重获轻盈与活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曾晶 罗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中医治肥胖有妙招!最新共识提出13项诊疗建议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专家组、广东省针灸学会肥胖专病联盟共同撰写的《肥胖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发布,就肥胖的中医治疗,提出13项诊疗建议(文末附文献链接)。

13项诊疗建议

1.超重及肥胖的临床辨证分型具体可分为脾虚湿阻型、胃肠实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肾阳虚型4种。(证据等级:5,推荐意见:D)。

2.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推荐使用限制能量平衡膳食方案以帮助降低体重及BMI。证据等级:1a,推荐意见:A。

3.对于超重及肥胖人群,建议使用辨证施膳方案。(证据等级:5,推荐意见:D)。

4.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总运动时间≥ 150 min/周、每周3~5次训练。(证据等级:1a,推荐意见:A)。

5.对于正在进行减重治疗的超重或肥胖患者,推荐指定抗阻训练以帮助保留无脂体重的同时促进减脂;目标应为抗阻训练每周2~3次,主要由使用主要肌肉群的单一肌肉训练组成。(证据等级:1a,推荐意见:A)。

6.在超重及肥胖的人群中,推荐采用中医运动疗法(八段锦、易筋经)进行体重管理。(证据等级:1b,推荐意见:A)。

7.对于超重及肥胖人群,推荐使用行为干预方案。(证据等级:1a,推荐意见:A)。

8.对于超重及肥胖人群,建议使用中医心理调适方案以帮助减重。(证据等级:5,推荐意见:D)。

9.对于超重及肥胖人群,推荐辨证使用中药治疗。(证据等级:1b,推荐意见:A)。

10.对于超重及肥胖人群,推荐使用毫针/电针疗法,以减轻体重,降低BMI。(证据等级:1a,推荐意见:A)。

11.对于超重及肥胖人群,推荐使用温针疗法以减轻体重。(证据等级:1b,推荐意见:A)。

12.对于超重及肥胖人群,推荐使用耳针疗法,以减轻体重,降低BMI。(证据等级:1a,推荐意见:A)。

13.对于超重及肥胖人群,推荐使用穴位埋线疗法,以减轻体重,降低BMI。(证据等级:1a,推荐意见:A)。

文献链接:https://guide.medlive.cn/guideline/26611

参考资料: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专家组, 广东省针灸学会肥胖专病联盟. 肥胖症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45(08): 786-794.

肥胖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药防治肥胖病系列科普之五

肥胖,又称为肥胖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是一种疾病。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第二届中国肥胖指数公布,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

广医科普中医药防治肥胖病系列科普之五——肥胖的中医辨证论治

古人的肥胖分型

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黄帝内经》将肥胖分为“膏人” “脂人” “肉人”3种类型,很好的体现了肥胖者体脂分布的差异。

“膏人”即“腹型肥胖”,脂膏集中于腹部,向心型肥胖,腰臀比大,心脑血管病高发体型;

“脂人”即“均一性肥胖”全身均肥胖,没有某一部位比例过大;

“肉人”指的是肌肉丰满,体格状实,肌肉发达,尽管体重超标,但属于健康体型。

肥胖的病因病机

我院内分泌科专家仝小林院士指出,肥胖作为 “脾瘅”的早期阶段,此时以“郁”态为主,机体尚处于代偿期,其他症状可不明显。肥胖可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增强胰岛素抵抗,因此其不仅是脾瘅的前期病理状态,同时也是脾瘅的中心环节,肥胖的病位在脾胃,主要由于过食和少动两种原因导致,中满是其核心病机。

中医中药治疗肥胖的方法

基于脾瘅理论治疗肥胖,应着眼于中焦,治疗中满,同时行气开郁,防止郁而化热。而肥胖又分两类,即实胖和虚胖。

  • 实胖 多由于脾胃功能亢进,食欲旺盛,饮食不节而致中焦气机壅滞,痰湿堆积脏腑,故发为肥胖。

临床上,实胖者以青壮年为主,肥胖程度较轻,形体较匀称,腹部比较坚实,精力充沛,苔腻脉滑,各种不适的症状均不突出,各种合并症较少。

  • 虚胖 则是由于后天之本不足,虽少食而脾胃虚弱无力运化,饮食聚于中焦,酿湿生痰进一步阻滞气机,经络不通,久则化热、生瘀。

临床常以腹型肥胖为主,肥胖程度较重,且年龄多偏大,以中老年居多。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肥胖的治疗多从阳明、太阴入手,而肥胖中满当治中焦脾胃。因此,调理脾胃,调畅气机,补虚泻实,以补气开郁消膏为大法,临床常用山楂、红曲、荷叶、五谷虫、佩兰等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补虚常予健脾补气,脾病及肾,结合益气补肾。针对虚胖,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生薏苡仁、茯苓、山药为基础方。该小方既能补气健脾利水,又能调节糖脂代谢,为虚胖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的态靶同调小方。

针对实胖,则常用祛湿化痰、结合行气、利水、消导、通腑、化瘀等法,以祛除体内多余的痰浊、水湿等。对于痰湿郁热型肥胖症可用小陷胸汤开郁清热,决明子消脂,车前子与葶苈子利水,莱菔子消痰导滞,茺蔚子通络降压,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红曲 食疗两用的传统中药,《本草纲目》载其“消食活血,健脾养胃”,现代药理学明确证明红曲具有降血脂的活性成分;

山楂 消食积而能入血分化瘀滞,其消膏降脂作用强,并可消除及转化血中的浊邪,试验证明了其具有明确的降血脂作用;

荷叶 味苦涩而性平,能清热利湿,行清气而散瘀血,是消膏降浊之常用药物;

佩兰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薏苡仁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生薏苡仁具有健脾、益气、渗湿的功效;

茯苓 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茯苓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等功效,对于水肿型虚胖效果尤佳;

山药 能平补脾胃之气,上三味药均性味甘平,安全性较高,亦可每日煮粥服用。

临床中,中医药治疗肥胖病的效果有目共睹,而对于运用中医药治疗肥胖症,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我院内分泌科采用内外兼治,药、食、动联合,多学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希望患者早日远离肥胖!

本文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陈 良、内分泌科 陈盈雪

内分泌科“肥胖及代谢综合征”出诊表

注:

1.“专题门诊”需挂“专题号”就诊;

2. “专题门诊”由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轮流出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