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会导致尿蛋白吗(肥胖会造成尿蛋白吗)

文章目录:

研究表明:蛋白尿伤肾,这些办法就可以降低肾友的尿蛋白

作者 周逊 肾病科主任医师

经常有肾病朋友在网上问同样的问题:“我的尿蛋白高,周医生有什么办法能把尿蛋白降下来吗?”。由于根本不了解咨询者的病情,所以我一时也没有办法解答。关于如何降尿蛋白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它甚至可以写一本书。但是,如果面对的是具体的肾病患者,则可能相对简单多了。下面,肾为先就来谈这个问题。

蛋白尿有什么危害吗?

蛋白尿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源源不断的蛋白尿流失,将会直接导致肾病进展与恶化,并在临床上引发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高脂血症、内分泌紊乱及易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与合并症。只有及时有效地消除蛋白尿,肾病患者的病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后期发展为肾衰竭与尿毒症。

为什么会发生蛋白尿?

从病理角度看,蛋白尿的发生是因为肾病患者的肾脏内发生免疫炎症反应而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障碍。体内的炎性反应持续存在,则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将持续不断的经损伤的肾脏而漏出体外。

如何解决蛋白尿?

要想解决蛋白尿的问题,就要针对肾病患者体内的免疫性炎症反应进行治疗。从治疗肾病的临床实践总结,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能够针对肾病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发挥出有效的治疗,故而激素成为广泛应用于肾病患者消除蛋白尿的有效治疗药物。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对症处理肾脏内的炎性反应,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受到抑制,从而达到快速消除蛋白尿的目的。

哪些方法可以降低尿蛋白?

0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与甲强龙等,抗炎与免疫抑制作用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需权衡利弊后使用;

02.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及来氟米特等,免疫抑制作用强,必须密切观察其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03.雷公藤多甙片: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副作用相对较小且可控;

04.沙坦及普利类降压药:它们有降血压之外的降蛋白作用,长期使用效果更佳,副作用多可控(注意高钾与咳嗽);

05.虫草制剂:如至灵胶囊与金水宝等,通过调节免疫功能而起到辅助降蛋白效果;

06.他汀类降脂药:如氟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等,它们有降血脂之外的降蛋白疗效;

07.中成药类:如健康胶囊、肾炎康胶囊及黄葵胶囊等等;

08.控制好血压:血压控制达标本身就有助于降低蛋白尿;

09.控制好血糖: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是治肾病降蛋白的基础与前提;

10.减肥:肥胖本身可导致肾脏超负荷工作,引起蛋白尿。因此,减肥有时能起到比药物还好的降低尿蛋白的效果;

11.低蛋白饮食:大鱼大肉等高蛋白饮食可加重尿蛋白的排出,而低蛋白饮食则有助于降低尿蛋白;

12.治疗感染:如合并感染,则可加重或诱发肾病出现尿蛋白。因此,及时治疗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尿路感染及口腔与扁桃体炎症等等,有助于降低尿蛋白;

13.不要吃得太咸:低盐饮食不仅有利于控制血压,而且对降低蛋白尿也有益处;

14.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我们经治的肾病患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我们发现:通过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方法,不仅可以减轻西药带来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还可以起到降低尿蛋白的效果。

总结一下

以上只是简单列举一些降尿蛋白的方法(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到肾病患者,还必须结合病情。最好去正规医院找肾内科专科大夫通过相关检查确诊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文章来源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

过量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 尿中多沫、腰膝酸软建议及时就医

资料图片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然而,在生活中有一些行为不知不觉就可能对肾脏造成伤害。

数据显示,全球约10%的成年人患有肾病,我国慢性肾脏疾病总患病率为10.8%,患病人数约为1.2亿,相当于每十人就有一人患有肾病。不久前,健身达人蒋先生查出患上肾炎。原来,为塑造完美身形,他每日大量摄入蛋白质,导致肾脏负担过重。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张晓倩表示,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如果蛋白质过多,其氨基酸在合成肌肉等身体蛋白质中用不了,就得把氨基脱掉,剩下的部分变成脂肪、糖类,那么脱掉的氨基就会变成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肾排掉,此时肾的排泄负担就会很重,如果同时饮水不足,就很容易形成肾结石。

我国膳食构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质的质量及消化率较差,成年人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1.16g/(kg·d),老年人为1.27g/(kg·d)。张晓倩指出,虽然尚无研究证明高蛋白饮食对健康人群有害,但对于患有肾、肝脏疾病和骨质疏松等人群高蛋白饮食是危险的。“尤其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提倡控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应尽量选择生理效价高,即含有必须氨基酸较多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鱼类、瘦肉类等。植物蛋白中含有大量嘌呤碱,增加肾脏中间代谢的负担,因而要少用植物性蛋白。”

当身体出现晨起眼睑浮肿,尿量减少、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夜尿增多、肉眼血尿、尿中多沫、血压较高时,建议排查肾脏疾病。“很多慢性肾脏病早期表现不明显,仅有轻度的乏力,畏寒肢冷、少数患者有食欲减退、口腔尿味、恶心呕吐等,建议尽早就医,早发现早诊治。”张晓倩提醒道。

【健康提醒】

这些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可能会伤害肾脏

胡乱吃药

一些患者不遵医嘱、乱吃药,如解热镇痛药物及中药,如龙胆泻肝丸等。

高盐饮食

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喜欢吃咸的,慢性肾病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

不爱喝水

喝水少,尿量也会随之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

经常憋尿

憋尿过久容易导致膀胱压力升高,长此以往就会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

超重肥胖

超重可以使血脂、血糖、血压、尿酸超标,这些都为慢性肾病埋下隐患。

剧烈运动

突然剧烈运动,肌肉肌红蛋白就会堵塞到肾小管,导致一些急性肾损伤。

作息紊乱

每晚睡眠少于5个小时的人群,肾功能下降最快,且蛋白尿发生率更高。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赵琳

来源:新京报

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宠物可能得的是这个病

吃得太多、又不运动

不光是现代打工人的通病

因此引起的肥胖

及一系列疾病增加的风险

也已经蔓延到城市中的宠物身上

不过今天我们说的是另一种

吃得多喝得多但是并不健康的情况:

糖!尿!病!

没错

猫狗也可能得糖尿病

主要表现为:

饮水量和排尿量增加、食欲增加

但体重却难以解释地减轻

一般还会伴随下列这些症状:

01 肥胖

肥胖会加剧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因此,如果你的宠物过度肥胖,你必须更加密切地关注它,以确定其是正常的胖子,还是糖尿病症状。

02虚弱或疲劳

糖尿病可引起猫猫背部肌肉萎缩或后肢无力。对于狗狗来说,糖尿病会导致其疲倦、消极或嗜睡。

03被毛稀疏或枯燥

被毛稀疏是很多疾病的征兆,也包括糖尿病在内。被毛稀疏、发干以及枯燥,特别是沿着背部的被毛,最好带着你的宠物去看医生,以确定病因。

04眼睛浑浊

狗狗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白内障,或者眼睛混浊。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宠物失明。

05精神沉郁、呕吐

体内的大量的酮体会导致宠物精神沉郁。犬猫糖尿病的一个后期征兆是酮症酸中毒,肝脏中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产生代谢性酸中毒,使机体对胰岛素应答减少。

酮症酸中毒的另一个常见副作用是呕吐。若宠物在被确诊为糖尿病前出现呕吐需要注意,酮症酸中毒在老年和雌性动物中更常见,腊肠犬和小型贵宾犬也比较多发。

在崽面前一向“说一不二”‍的大家

(崽说一我不说二)

自然希望它们能一生平安

对于糖尿病这个难缠的病症

我们怎么做才能替它们避免呢

1

控制饮食

适当控制饮食可减少胰岛素的消耗。

对于较瘦弱的宠物要保证总热量,不可过度控制饮食。而肥胖的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尤其要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限制肉类食物。适当增加纤维素的含量,促进肠蠕动,以减轻体重。

2

保证运动量

实践证明,适当的增加糖尿病患宠的运动量是控制血糖水平的最好措施。

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和受体的亲和力,使胰岛素消耗减少,减轻胰岛细胞的过度负担,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

倘若病症还是出现在了崽崽身上

还能做些什么呢?

可采用的治疗方式

1

药物治疗

Ⅰ型犬糖尿病要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来治疗,并且需要终生用药。早晚饲喂前皮下注射。因为外源性胰岛素会引起医源性低血糖,所以每次使用剂量要谨慎。

Ⅱ、Ⅲ型犬糖尿病可用口服降糖药来治疗,通过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和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的作用来达到降糖的目的,但作用较弱,较慢。

2

糖尿病监控

时时注意糖尿病宠物的日常表现,阶段性的检测血糖值并进行统计分析,描记血糖曲线,以便对治疗方案及时做出调整。

防止胰岛素用量过大而导致血糖高低不稳甚至出现低血糖性昏迷现象。有条件的适时测量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果糖胺、尿糖和酮体等综合指标。

本期分享嘉宾 周振寰

文案:战旗

来源: 深圳新闻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