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孩子肥胖的元凶找到了,原来都藏在这些食物中
油是人体补充营养素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个成人每天建议用量为25-30毫升。可是据调查,我国居民油的实际摄入量竟然高出这个数据10-20毫升。
很多人不禁产生疑问,超标这么一点点有什么要紧呢?可别小看了,危害还是很大的。
摄入油量超标的危害1.导致肥胖
油虽然能给人体提供必须的营养素,但是吃多了却万万不行,因为10克油就有90千卡的热量,摄入多了会导致肥胖。
2.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油的摄入量多,还可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多,沉积在血管上,久而久之会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就有阻塞血管的危险,导致脑中风。
3.导致胰腺疾病
我们都知道消化脂肪类食物要靠胰腺来帮忙,如果油摄入量过多,会直接导致胰腺工作量加大,从而负担过重,出现患急性胰腺炎的危险。
4.导致脂肪肝
同样的道理,肝脏也是代谢消化脂肪的重要器官。如果油摄入过量会堆积在肝脏里,肝脏细胞受到侵蚀,就形成了脂肪肝。
5.增加患癌几率
据相关调查指出,有些癌症与摄入油过多有直接联系。因为过量的油进入胃肠,就需要增加胆汁分泌来消化,高脂肪低纤维进入结肠,会令结肠中的一些有害菌把一部分胆汁转化为某种致癌物,进而增加患癌的几率。
知道油摄入过多的危害了,大家一定要在饮食中减少油的摄入,而且不光是每天的三餐要控制,还有这些食物,其实是藏油大户,尤其是孩子,一定要注意少吃。
这些食物是藏油大户1.坚果类
提到坚果,大家都很了解它的营养价值,也都非常爱吃,家长们也都经常给孩子吃。
我们表面看不出坚果有油,其实坚果中的油脂含量普遍较高,达到了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八十。
就以瓜子为例,油脂含量为百分之五十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你一边追剧,一边吃瓜子的话,吃一斤瓜子就等于喝了半斤油。
还有孩子们爱吃的开心果、核桃、巴达木等等深加工类的坚果,也都含有大量的油脂。
坚果虽好,但是加了糖、油、盐甚至各种添加剂的坚果,营养价值大打折扣,所以给孩子选坚果的话,建议选择原味的,食用量也需要控制在一掌心即可。
2.油炸类
我们早餐常吃的油条、孩子爱吃的炸鸡、汉堡,几乎人见人爱的炸薯条,这些油炸食品口感好,味道好,但是油含量也非常高。据粗略估算吃一根油条就等于吃了20克左右的油。而且过度油炸还会产生致癌物。
3.烘焙类
一些面包、饼干、酥饼等烘焙类食品,表面没有油,其实也是藏油大户,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酥油、黄油、蛋黄等脂肪含量高的原材料。
比如大家认为根本看不出一点油的低糖低油饼干,每一百克热量就大约占成年人一天油摄入量的百分之十了,如果把这个数字用在孩子的身上,那就真是妥妥的超标了。
4.各种酱类
沙拉酱、芝麻酱、花生酱等也都含有高油脂。
就拿沙拉酱来说,几乎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是油,比如:30克沙拉酱中就有22.5克油,热量相当于同样重量主食的两倍。
那么,怎样避免摄入隐形油呢?1.少油的烹饪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有刻度的油壶,或者是喷油壶,每次做菜按照标准刻度倒油,并且在总量上控制。
烹饪时选择不粘锅、烤箱、电饼铛、平底锅和带有刻度的锅,多选择蒸、煮、炖、凉拌的方式,都可以有效控制用油量。
2.用吸油纸
如果非要吃油炸食物,那么要避免过度油炸和炸食物的油反复使用,还要用吸油纸将表面的油尽可能吸掉再吃。
3.吃零食看成分
在购买零食时,大家在配料表上看到的植脂末、酥油、人造奶油、植物黄油、植物奶油、代可可脂、氢化棕榈油等,就要警惕了,这些都是隐形油。如果这些成分排的比较靠前,那就不要给孩子吃了。
4.管住嘴迈开腿
运动可以加速反式脂肪酸的代谢,大家要养成多运动的好习惯。如果每周能坚持运动4次,每次1个小时,那就更完美了。
最后,所有人看过来,敲黑板说重点:控制隐形油,但是也不要谈油色变,记住控制好量才是关键。
肥胖的孩子也是脾虚?听听医生怎么说
小雄的体重明显超标,被诊断为“肥胖”。医生在指导饮食、建议锻炼的同时,开具了一张中药处方。妈妈看着处方中的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提出了心中的困惑,这些都是健脾胃的药啊,孩子已经很胖了,为什么还需要健脾胃呢?健脾后不是更能吃了吗?医生解释道,肥胖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脾虚惹的祸!
95%~97%肥胖患儿均属于单纯性肥胖,常见的原因包括营养摄入过多、活动量过少、遗传、出生体重过大或小于胎龄等。中医认为肥胖症的发生主要与脾胃有关,痰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古人云“肥人形盛气衰”,“肥人气虚有痰”,均提示肥胖症的体质特点在于“虚”,是由于脾肾脏腑虚弱,津液失常,痰湿、膏脂内停,停于皮下则出现肥胖。由于脾虚导致肥胖的患儿常常表现为形体臃肿肥胖,自觉肢体困重,嗜睡多汗,乏力少动,腹满,挑食、偏食,尿少,便溏,或者大便黏腻粘马桶,舌淡胖。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饭量不大,但体重却居高不下,喝口凉水都长肉的体质。所以,脾虚除了传统意义上可导致形体消瘦、生长发育落后外,还能导致水湿停聚,体态肥胖的“虚胖”。这类患儿导致脾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家长片面强调高营养,给孩子进食过多肥甘厚腻之品,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即古人所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虚所导致的肥胖除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行为矫正外,中、重度肥胖儿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调理中焦脾胃,化湿祛痰为原则,达到减食而不厌食,减肥而不腹泻,减体重而不减力的目的。相比较药物治疗,更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合理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等。肥胖治疗的关键重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坚持体育锻炼,控制高热卡食物摄入量,持之以恒。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陈自佳 主任医师吴力群)
来源: 光明网
警惕儿童肥胖,守护孩子健康
近年来,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它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一大隐患。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体型,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给孩子的成长路上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本期节目一起关注儿童肥胖问题,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线大医生:陈瑞敏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 儿童专科院区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 福州市儿童医学中心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 二级主任医师 教授 博导
本期话题:防治儿童肥胖,拒绝负重前行
我国儿童肥胖的现状
数据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为7.9%,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另有数据显示,目前有约19%的6至17岁青少年面临超重和肥胖问题。这表明儿童肥胖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肥胖的健康危害
心血管健康问题: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内分泌和代谢问题:肥胖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肥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未来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呼吸系统疾病:肥胖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哮喘等呼吸问题。由于体重过重,胸肺部的压力增加,可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关节问题:过重的体重会给关节带来额外负担,尤其是膝关节和踝关节,可能导致关节疼痛和早期关节炎。
肝脏问题:肥胖儿童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增加。
心理健康问题
肥胖儿童可能因体型问题受到同龄人的嘲笑或歧视,这不仅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还可能引发社交障碍,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感到孤立并缺乏自信。这些问题进而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因为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体重的限制,他们可能难以自如地参与某些活动或运动。
此外,儿童时期的肥胖还可能对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延续到成年,对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造成长期威胁。
儿童单纯肥胖和病理性肥胖
发病原因
单纯性肥胖:主要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等,导致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和堆积。这种肥胖通常排除了由单基因遗传病和机体原有疾病所引起的病理性肥胖。
病理性肥胖:主要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肥胖。这些疾病可能包括柯兴氏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肥胖、肝炎后肥胖等。此外,药物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可能导致病理性肥胖。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肥胖:患儿食欲旺盛,食量大,偏爱淀粉、油脂类食品,懒于活动。外表呈肥胖高大,体重超过同龄儿,且身高和骨龄也可能超过同龄儿。皮下脂肪分布均匀,以面颊、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积累显著。
病理性肥胖:临床表现因具体疾病而异。例如,柯兴氏综合征可能导致脸、脖子和身体肥大,但四肢脂肪不多;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肥胖和粘液型水肿等。
并发症
单纯性肥胖:严重肥胖者可能出现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等并发症,但通常不会伴随其他疾病表现。
病理性肥胖:可能伴随原发病的相关并发症,如柯兴氏综合征可能伴随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伴随粘液性水肿、智力低下等。
儿童肥胖该咋办
针对儿童肥胖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干预,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从而减少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对于严重肥胖的儿童或者病理肥胖性肥胖的儿童,还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来源: FM1036福建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