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肥胖引起的心肌病)

文章目录:

31岁小伙突然增肥100斤 医院检查竟是心衰所致

心衰导致肥胖?

300斤的小伙5天减重80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2日讯(通讯员 周蓉荣 记者 李传新)“我最胖的时候到了152公斤,每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下,晚上只能坐着睡,最严重时一天顶多睡1个小时。”正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住院的小钱(化名)今天告诉记者,经过医院的平衡治疗,短短5天时间,他已减体重40公斤,现在终于能像平时一样生活自理,晚上也能平躺睡觉了。

突然增肥50公斤,家人以为只是感冒

年仅31岁的汨罗人小钱平时很少进行体育锻炼,170左右的个子一直保持着100公斤左右的体重。最近他又开始发胖了,只是这次“增肥”的感觉与以往不大一样:开始有些咳嗽、嗓子哑、气喘,家人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就给他吃了药。没想到症状逐步加重,很快开始呼吸困难,只能坐着睡觉,最严重时一天顶多睡上1个小时。家人这才慌了神,立即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治疗,一查竟发现了大问题,小钱心衰指标严重升高,心脏运动功能下降一半以上,双下肢“ 有水溢出”,当地医院认为小钱不明缘由的突然增肥是十分危险的信号,马上送他来湖南省人民医院就诊。

心内三科通过心脏超声等详细的检查,确诊了小钱近期突然的“增肥”的原因,他的肥胖竟是心衰所致的水肿。

张乐医师介绍,肥胖导致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像小钱这种情况,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1)肥胖的患者由于要保证肥胖身体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心脏将“拼命”的工作,最终将导致心脏壁增厚,即医学上所说的心脏肥大;(2)肥胖还可引起左心室质量增加,左心室肥厚,如果合并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心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3)肥胖患者容易发生代谢异常,高血脂、高血糖等,会导致血管壁损伤、血管狭窄,心肌供血减少;(4)肥胖可以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强;(5)肥胖本身对心肌细胞有直接损害的作用。

5天减重40公斤,“肥肿难分”应怎么区分?

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通过小钱扩血管、利尿、强心等抗心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短短5天时间,小钱减重达40公斤,小钱表示,“瘦下来”后整个人都轻松了,能像平时一样生活自理,晚上也能平躺睡觉了。

张乐医师提醒,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 , 不可忽视的是许多人还盲目地认为肥胖不一定是病,没什么大不了的。最近美国科学家的发现,即使是中等程度的体重超重或肥胖,也会增加导致心力衰竭的危险。据统计美国肥胖使得 14% 的女性和 11% 的男性发展成为心力衰竭。

“虽然我们常说肥肿难分,但其实区别是肥还是肿是衡量是否需要来医院治疗的指标之一。”张乐医师表示,引起浮肿的原因有心衰、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若出现乏力、气促、胸闷、尿少等症状,需及时来医院就诊。而肥胖的人除了行动迟缓外,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应,“最简单的区分方式就是,用手按压面部或者是身体其他有骨突的部位,如果按下去肌肉不能马上回弹,就是水肿,能迅速回弹的,就是胖。”

31岁小伙突然增肥100斤 医院检查竟是心衰所致

心衰导致肥胖?

300斤的小伙5天减重80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2日讯(通讯员 周蓉荣 记者 李传新)“我最胖的时候到了152公斤,每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下,晚上只能坐着睡,最严重时一天顶多睡1个小时。”正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住院的小钱(化名)今天告诉记者,经过医院的平衡治疗,短短5天时间,他已减体重40公斤,现在终于能像平时一样生活自理,晚上也能平躺睡觉了。

突然增肥50公斤,家人以为只是感冒

年仅31岁的汨罗人小钱平时很少进行体育锻炼,170左右的个子一直保持着100公斤左右的体重。最近他又开始发胖了,只是这次“增肥”的感觉与以往不大一样:开始有些咳嗽、嗓子哑、气喘,家人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就给他吃了药。没想到症状逐步加重,很快开始呼吸困难,只能坐着睡觉,最严重时一天顶多睡上1个小时。家人这才慌了神,立即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治疗,一查竟发现了大问题,小钱心衰指标严重升高,心脏运动功能下降一半以上,双下肢“ 有水溢出”,当地医院认为小钱不明缘由的突然增肥是十分危险的信号,马上送他来湖南省人民医院就诊。

心内三科通过心脏超声等详细的检查,确诊了小钱近期突然的“增肥”的原因,他的肥胖竟是心衰所致的水肿。

张乐医师介绍,肥胖导致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像小钱这种情况,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1)肥胖的患者由于要保证肥胖身体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心脏将“拼命”的工作,最终将导致心脏壁增厚,即医学上所说的心脏肥大;(2)肥胖还可引起左心室质量增加,左心室肥厚,如果合并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心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3)肥胖患者容易发生代谢异常,高血脂、高血糖等,会导致血管壁损伤、血管狭窄,心肌供血减少;(4)肥胖可以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强;(5)肥胖本身对心肌细胞有直接损害的作用。

5天减重40公斤,“肥肿难分”应怎么区分?

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通过小钱扩血管、利尿、强心等抗心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短短5天时间,小钱减重达40公斤,小钱表示,“瘦下来”后整个人都轻松了,能像平时一样生活自理,晚上也能平躺睡觉了。

张乐医师提醒,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 , 不可忽视的是许多人还盲目地认为肥胖不一定是病,没什么大不了的。最近美国科学家的发现,即使是中等程度的体重超重或肥胖,也会增加导致心力衰竭的危险。据统计美国肥胖使得 14% 的女性和 11% 的男性发展成为心力衰竭。

“虽然我们常说肥肿难分,但其实区别是肥还是肿是衡量是否需要来医院治疗的指标之一。”张乐医师表示,引起浮肿的原因有心衰、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若出现乏力、气促、胸闷、尿少等症状,需及时来医院就诊。而肥胖的人除了行动迟缓外,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应,“最简单的区分方式就是,用手按压面部或者是身体其他有骨突的部位,如果按下去肌肉不能马上回弹,就是水肿,能迅速回弹的,就是胖。”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张笑]

脑供血不足是生活坏习惯引起,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

脑供血不足是十分常见,但也容易被忽视的一种疾病。脑供血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某一部分缺少血压,接收到的血液太少,导致无法高速运转,这时就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头痛、脾气暴躁等不适。

高龄老人更加容易患上脑供血不足,据数据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71%有此病症,80以上的老人患上脑供血不足的人数,高达总人数的80%,由此看来,脑供血的比例真的很大。

脑供血不足其实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大家要引起重视,严重的时候脑供血不足可以出现猝死的情况。

为什么人体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呢?

1. 长期保持一个姿势

上班族是最典型的久坐不动人群,他们需要待在电脑前面,长时间盯着屏幕,除了会让颈椎变形之外,还会导致动脉血管变化,血液流动速度下降。这时血液流向大脑的速度变慢,大脑无法吸收充足的血液,大脑就会出现缺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脑供血不足。

建议平时要多起来活动一下,即使是抬头望望外面的风景或者起来上个厕所,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若脖子长期疼痛不已,那么是颈椎出了问题,这时我们可以多做几个“米”字操,脖子酸痛的感觉会有所缓解。

2. 老是熬夜

俗话说得好,熬夜使人秃头。熬夜会诱发非常多的疾病发生,若长时间熬夜,身体各器官的运作能力会变差,修复的时间变少。晚上没有得到充足的休息,明天还是要运作一天,不得不说这是在自虐。

经常熬夜的人,起来后会发现自己的脑袋晕晕的,并且思考问题的能力下降,精神也有一些恍惚,这是大脑受到损伤,体内血液流动混乱,传送到大脑的血液不稳定,甚至有所下降,久而久之心脏以及大脑都会出现问题。血压不稳定人不要长期熬夜,这样血压非常难减下来,脑供血的问题更难恢复。

最好在11pm前睡觉,肝脏在这个时间排毒,及时入睡及时排毒,莫给身体带来太大的负担。

上面这2件事,长时间做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建议大家及时改掉。同时少吃些高血脂食物,高血脂食物会让血液变得粘稠,最后出现血栓。若头痛头晕的不适无法得到缓解,一定要及时向医生求助,看看身体那一块出现了问题。

预防措施

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的症状,并且还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住)等情况发生,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结果。

慢性脑供血不足最早是在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来的,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脑供血不足: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

生活习惯

一、最好睡前喝一杯水,

二、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三、适当锻炼,如快走等

另外,还应该单独拿出来说的是,一定要吃早餐,饮食清淡,少吃糖、盐和猪油,可适当多吃黑芝麻、蘑菇、黑米、海带、鱼等食物。饮食中还要多多注意具有食疗的食物:多吃大蒜,可缓解脑供血不足症状;每天吃一次葛根粉羹或葛根粉粥,具体做法是葛根磨粉晒干,每日晨起取干粉50克,煮成羹食用,或煮成粥食用。 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蔬菜、大豆。另外多吃一些香蕉,因为它富含钾,具有抗动脉硬化、降血压、保护心脏的作用。

胖人警惕

脑供血不足夏日炎热,高温燥热,是许多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胖人最难捱的季节。胖人在夏天要特别注意降低心脑血管周期性缺血程度。因为胖人的血管壁上沉积着大量脂肪,血液中也有大量脂质斑块,容易使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加剧血管堵塞,影响体内血循环速度,减缓新陈代谢,增加心脏负担,使心脑血管供氧能力下降。专家建议胖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八分饱。改变饮食习惯,以吃七八成饱为宜,可以降低一天的周期性心脑血管缺血程度。建议早上喝500毫升牛奶,吃100克面食、1个鸡蛋和100克牛肉或羊肉、鸡肉、鱼肉;午餐吃300克蔬菜、200克主食,午睡后吃150克水果;晚餐吃200克蔬菜、100克豆制品。这些饮食量大抵是成人食量的七八成,这样的饮食结构会有效降低人的周期性心脑血管缺血。

2.睡眠好。睡觉前可听些轻音乐、洗个凉水澡、喝袋冷酸奶,这些都有利于尽快入睡。午睡对胖人很重要,应该坚持“天塌下来我也要先午睡”的做法。

3.心平静。少想心事,减少思虑,以免心火气盛,诱发心脑疾病。夏日心火旺盛,中医养生专家建议肥胖者减少思虑,尤其是涉及众多人际关系的烦心事,以免心火气盛,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胖人一天至少洗两次澡,一来保证皮肤健康,二可带来好心情。

4.运动强度小。适量运动是防治肥胖的最佳途径,它可以减少脂肪蓄积量,使致病性血脂降低。

疾病警惕

中老年人的“隐形杀手”。

您是否注意到,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的症状,并且还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住)等情况发生,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结果。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