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婴儿肥是因为胖吗)

文章目录:

婴儿肥胖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婴儿肥胖的原因简单概括即摄入量大于消耗量,使体内脂肪过度堆积造成。摄入量一定不要超过摄入量!

由于现在室内活动较多,而且吸引注意力的东西也比较多,如手机、电视、电脑等,婴儿通常着迷于此,喜欢玩游戏、看电影等,不爱动,从而影响到能量消耗。还有疾病原因造成的肥胖,要积极检查有无其他原发病。还有一部分婴儿肥胖与遗传有关,如果父母都是比较胖的体质,婴儿肥胖的几率比较大

婴儿体重标准:一周岁的孩子体重大约在20~25斤,如果超过这个体重就是肥胖了,我家宝宝9个多月了,老大18斤,老二17斤,每天活蹦乱跳的,非常惹人喜欢。其中每日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尤其重要。

我家宝宝在三个月的时候就进行蛋白质的补充,效果非常好,因为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宝宝胖嘟嘟就算养的好?婴儿肥胖的这些危害你都知道吗?

在这个普遍追求骨感的时代,却对一个群体格外宽容——宝宝!

奶奶们带宝宝遛弯,晒太阳一扎堆。先不说啥,就盯着你家宝宝一通夸:“看这小脸蛋,小手手,长得可壮实,你给你家孙子一天吃的啥呀?”

宝宝的体重也就成了长辈最为得意的谈资,宝宝肉肉越多,在长辈眼里就越健康。可是,长辈眼里的这个“健康”和真正意义上的宝宝“健康”,那可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肥胖,我们不做任何思考,就会给它贴上笨、懒惰、没有魅力等一系列负面标签。这种既定的偏见带给宝宝的,更戳心的是心理上的灰暗影响。宝宝的自我评价也会很消极,明显不合群,幸福感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验证,成年肥胖者无论是在工作上,寻求爱情上都会较平均水平低。

其次在健康层面,肥胖会造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骨关节炎等一系列疾病。无奈,这些目前还没有影响到我们的疾病,我们都只是当做知识听一听。对宝宝来说,就更是远在天边了,不引起重视也是理所当然的。

小时候一直胖的人,成年后肥胖的几率也会很高,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有肥胖表现,成年后出现肥胖症的概率达14%;而在7岁出现肥胖的宝宝,成年后肥胖症的概率则会高达41%。

至于宝宝身体是否处于肥胖状态,就要根据这个表来衡量了。

超过2岁的宝宝,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BMI,来衡量宝宝的健康程度。

BMI(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例如,一个3岁的男宝宝,体重14kg,身高95cm,那么他的BMI=14÷(0.95)2=15.51。

具体的操作方式:1.横向对应年龄处,画垂直竖线;2.纵向找到算出的宝宝的BMI值,画线;3.检查二线相交的点,落在哪个区域。

横线代表年龄;竖线代表BMI

蓝色区域:体重过轻;

绿色区域:健康

黄色区域:即超过85%就属于超重

粉色区域:即超过95%就属于肥胖

宝妈根据以上方式,就可以判断出宝宝的健康程度。宝宝肥胖和家族遗传、内分泌疾病等也有关系,有这些原发病,我们要先积极治疗。排除了这些原发病,根本原因就是,宝宝“被吃的太多了”!

由于宝宝还不具备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对自己的饮食摄入控制能力差,这个“被吃饭”就是导致宝宝肥胖直接的元凶。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塑造宝宝正确的饮食观,预防宝宝出现肥胖。

1.尽可能地母乳喂养

建议在6个月以内,给宝宝纯母乳喂养。到宝宝添加辅食时,辅食 母乳混合喂养,逐渐至2岁。这一点很好理解,宝宝吃母乳时,饱了会自己减慢速度,或者停下来。这可以很好的帮助宝宝识别自己的饥饿信号,调节自己每顿吃母乳的量。饿了吃,饱了停的这个好习惯会影响到他的整个童年时期。

2.给他提供优质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宝宝成长活动的能量必备来源。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时,含有丰富纤维的谷物,如小麦、大麦、全麦面包等;新鲜蔬菜,白菜、萝卜、芹菜等;水果苹果、梨、香蕉等都是优质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3.吃饭时,和电视绝缘

说实话,宝宝的坏习惯,源头在于家长。我说过数次的“吃饭不开电视”,仍然有宝妈为了“这次”哄宝宝吃饭,打开电视。好了,有一就有二!

4.和宝宝一起动起来

活动还得宝妈先来,带动宝宝。在宝宝还只会爬的阶段,宝妈可以躺下来,或者蹲着和宝宝的视线齐平,鼓励宝宝多爬,多动。特别是3-4月龄期间宝宝翻身,以及7-8月龄期间爬行训练。宝宝会走了,就可以带他户外散步,把花费在电子产品的时间用到运动上来,一举两得。

宝宝小时候胖嘟嘟的,我们看着是挺可爱的。可怕的是,我们把这种肉嘟嘟当做了“宝宝健康”的标准,而实则,我们早给宝宝成年后,阳光的社交、完美体型,健康生活习惯埋下了引爆线。趁着时间还来得及,从现在开始,给他养成受益终生的饮食习惯!

了解宝宝肥胖原因有助于预防肥胖

现在的小宝宝们刚一出生就动辄8斤,9斤,甚至更多。那么,婴幼儿肥胖是怎样发生的?科学家对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比较明确的有:

01

遗传因素

爸爸妈妈有一方肥胖的,那么,小宝宝肥胖的可能性有三成左右;爸爸妈妈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五到六成。还有,72%的胖孩子,爸爸妈妈中有至少一人也有肥胖。而且目前已经找到了多种与肥胖有关的遗传基因。

02

进食过多、营养过剩

现在的婴幼儿一般进食大量的三高食品:高脂肪饮食、甜食,特别是小宝宝们无限制地吃零食、喝甜饮料,这些都会引起肥胖。

03

运动过少

目前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加上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增加许多课外学习,比如音乐、美术、外语等等,挤掉了孩子大量的活动时间。另外,即使是课外活动,也是体力活动越来越少,静止活动越来越多,什么电视录象啦,游戏机啦,都会让孩子减少活动、增长脂肪。胖孩子就不爱运动,不爱运动的孩子就变得更胖,结果造成恶性循环。

04

社会心理因素

尤其是爸爸妈妈对小儿肥胖的错误认识,最容易造就出一个肥胖的孩子。另外,有研究表明,孩子如果功课压力过重,或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长期紧张,就会有意无意地拚命多吃零食,借以缓解精神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肥胖。所以,对孩子的肥胖,应该从多方面寻找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婴幼儿的肥胖有以下几种类型

肥大型

婴幼儿的体内脂肪细胞数目正常的话,一般是有25—50×lO的9次方个,体内的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平均大小为l00一150微米,细胞内脂肪含量约0.6一1.0微克。此型预后较好,体重减轻后,脂肪细胞可以恢复正常。

增长型

婴幼儿的体内的脂肪细胞数目增加,达50—150×l0的9次方个的话,它的细胞大小和细胞内脂肪含量尚在正常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如始于幼儿期可转变为结合型。

结合型

婴幼儿的体内的脂肪细胞数量常超过l00×l0的9次方个的时候,细胞直径超过l00微米,细胞内脂肪含量超过1.0微克。如始于幼儿期,其肥胖症状常较严重,且疗效较差。

总结:婴幼儿肥胖是怎样发生的?爸爸妈妈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发生率上升为50~60%。孩子如果功课压力过重,或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长期紧张,就会有意无意地拚命多吃零食,借以缓解精神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肥胖。提到的以上这些容易导致肥胖的因素,以上爸爸妈妈们都了解了吗,都是有办法通过生活习惯改变的哦,爸爸妈妈要起到督促的作用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