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糖胖病”你听过吗?肥胖+糖尿病,危害加倍
糖尿病听多了,但糖胖病是个什么 ?没错,糖尿病大家相对熟悉,而“糖胖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比较陌生。
“糖胖病”实际上就是肥胖2型糖尿病,也就是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是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表现。
简单的理解公式:“糖胖病”=2型糖尿病 肥胖=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由外国人Sims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它的英文名称为“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两个单词所组成。
“糖胖病”主要是用以强调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代表了肥胖2型糖尿病这一特殊人群。
“糖胖病”可怕么?随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糖胖病”成为了一种现代流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9,糖尿病已进入前10名死因,自2000年以来显着增加了70%。糖尿病也是导致前10名男性死亡人数增幅最大的原因,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80%。
临床上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谢异常性疾病,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等,而这些代谢异常问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等,而其中很多疾病也恰恰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当肥胖 糖尿病,糖尿病病情易加重,使血糖更难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往往血压不正常且难以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所以肥胖 糖尿病的危害,不是1 1=2,而是1 1>2!您说可怕不可怕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糖胖病”?第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第二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测量腰围。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厘米或女性腰围 ≥ 85 厘米。(腹型肥胖不容忽视;特别注意“将军肚”的人士。)
符合以上两步者,就可以断定为:糖胖病。
中医怎么看“糖胖病”?按照中医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01脾胃湿热型:表现为食欲强,形体壮实,面红,口臭口渴,便秘尿黄,有痤疮。
02脾虚痰湿型:表现为胃口时好时坏,舌苔白厚,大便稀溏,乏力,懒言少动。
03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腹臀部胖,浮肿,畏寒肢冷,小便多,腹泻腰酸,耳鸣。
04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易怒,面暗身痛,睡眠差,月经不调。
以上四种类型,唐咸玉主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脾虚痰湿兼有肝郁气滞的类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肥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最可怕
陈笑梅:暨华医院减重中心副主任
尊敬的各位媒体、各位嘉宾、尊敬的蔡全院长、骆向华副院长:
大家上午好,暨华医院微创减重中心在2014年成为中国微创减肥手术例数最多的一家专科医院,也被胖友们评为 “最专业、最权威、服务最好”的专科医院。
在过去1年中,我们一共完成减重与糖尿病微创手术共178台,成为全国执行手术最多的一家专科医院,成功率100%,无一个发生并发症的,手术效果97.5%满意率。最重要的我们在去年资助了有困难的患者79人,共为他们减免费用24万。
社会影响力度最大的是:“中国超级小胖徐周磊减肥记”,是中国第一个患有“小胖威力综合症”导致超级肥胖进行手术治疗的。全国共有25家媒体进行报道,其中一篇上周在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播出,全国收视率全5名。
希望在2015年“亚洲微创减肥真人秀征集令”的专题节目也能将我们广东的节目收视率升到全国3名。
据世界观察研究所估计,全世界目前有胖子11亿人。整个亚太区将有1.3亿人会患上肥胖症,中国的肥胖症患者可能已超过七千万人。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肥胖人口可能超过两亿。
微创减重手术给胖友们带来了福音,带来了第二次人生,也是我们医疗微创界的一大突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个微创减重手术,并开始接受这种手术。但是仍然有很多胖友因为家庭经济问题,或者是对微创手术不了解,或忽视肥胖的危害,让很多胖友们就这么一直一直胖下去,甚至危及生命,夺走生命,我们能否视而不见?
长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胖,在10岁以前是可爱的,在20岁以后是可怜的,在30岁以后是可怕的!凡是体型偏胖的人,十个有九个不是冠心病,就是糖尿病。胖,真成了世界难题,以前总说美国胖子多,后来又说中国人胖得快,这当然都不奇怪,可现在,竟连世界上最瘦的日本人也胖起来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称,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每年光是胖死的人就有至少280万。
人一旦体重超标,体内脂肪出现堆积,血管就会像管道一样生锈结块,进而发生堵塞,血流不畅了,高血压就来了,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就会明显增高。
无论是心内科、还是内分泌科,凡是体型偏胖的人,到了医生这里,十个有九个一准就能确诊,不是冠心病,就是糖尿病。
“说是胖死人,并非肥胖直接导致死亡,而是说肥胖者更容易得病,进而引发死亡。”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肥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数据显示,人体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就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正是这些疾病,多年来位居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居民死因之首。
癌症也与肥胖密切相关。几乎每类癌症都和体重超标有一定的关联,尽管现有研究尚不能解释肥胖是否导致癌症以及如何导致癌症,但可以肯定的是,肥胖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尤其是子宫内膜、乳腺和结肠相关肿瘤。有报道指出,8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型均超重或肥胖。我们的胖大姐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既然肥胖有如此多的并发症及给社会带来如此多的负担,作为减重与糖尿病专科医院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1)找出你肥胖的原因:遗传?吃多动少?肠胃吸收率高?基础代谢率低?体脂比超标?还是身体患有某种疾病?对症下药才行。
2)减肥期间不要天天称体重,每个月称1次即可,否则可能会打击你的积极性。
3)少食多餐,合理搭配;晚上不熬夜,早上不睡懒觉。
4)平时不要懒,能站少坐,能坐少躺,能爬楼梯就别乘电梯。
5)去健身房的话,每周至少3次,最好6-7次,每次连头带尾不少于2个小时。
6)曾经胖过的人,即便减肥成功,以后还是会比一般人更易发胖,所以脂肪减掉之后,还要增加适量的肌肉来巩固基础代谢率,并且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把锻炼视为终身事业。郑重提醒大家,体重每反弹一次,下回再减难度就更大,千万别瞎折腾。
7)不管方法多科学,前提是一定要坚持,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
8)对手术减肥必须是有适应症的:1、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28合并肥胖所导致的主要代谢性疾病。2、内科治疗失败。3、年龄18—65岁。4、无主要器官功能严重受损,能接受手术。5、排除继发性肥胖。
9)接受正规的专业的减肥机构。
2015年作为一个专业减肥机构,我们想在全亚洲做一个亚洲微创减肥真人秀,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防肥胖,帮助肥胖患者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帮助有手术适应症,有强烈想手术治疗但又面临经济困难,向曾中国第一胖梁用、四川胖大姐陈随聪、中国超级小胖徐周磊等等,帮助他们免费手术治疗,免费治疗名额3名,部分减免名额有15名,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报名方式请见官方网站。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