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多样的,瘦是美,胖也是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打开社交媒体,映入眼帘的大多是身材纤细、面容姣好的形象,似乎在潜移默化地告诉我们:这,才是美。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美,不应该被单一的标准定义,瘦很美,胖也同样美。
瘦的确很美
先来说说瘦之美。那些身姿轻盈的人,穿上修身的礼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时,像灵动的精灵,每一个旋转、跳跃都散发着优雅的气息。他们能轻松驾驭各种简约的时尚单品,走在街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瘦,让他们拥有了一种清新脱俗、轻盈灵动的美感,那种骨感之美,宛如春日里刚抽出新芽的柳枝,柔弱且充满生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尽显独特韵味。
其实胖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美。圆润的身形,自带一种富态与亲和力。当胖女孩穿上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那丰满的身材将服饰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从画中走来。胖的人笑起来,脸上的肉肉跟着抖动,满是真诚与温暖,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他们的美,是一种包容的美,就像广袤无垠的大地,宽厚而温暖,承载着万物的生长,没有丝毫的局促与狭隘。
胖也是一种美
我们不能因为瘦被推崇,就忽略了胖的魅力;也不能因为胖独特,就否定瘦的美好。每一种身材,都是生命的独特表达,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如果一味地用单一标准去定义美,就如同给美丽戴上了沉重的枷锁。
美,是多种多样的,它藏在每一个人的笑容里、善良的举动中,藏在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与气质里。无论是瘦还是胖,都只是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美,源自内心的自信与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打破那些陈旧的美的定义,去欣赏、去拥抱每一种独特的美,因为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美的真谛 。
肥胖是一种病,科学减重享“瘦”人生
【来源:南京晨报】
“体重减下来以后,人生真的可以迎来‘拐点’式的改变。”12月28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减重代谢外科迎来第十一届患者联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患友一起,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展望,欢聚一堂。
肥胖不仅关乎美,也是一种疾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各方面的改变,肥胖人群数量持续增多。过度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体内脏、血管、骨骼、内分泌系统以及心理健康。
来自安徽陶女士今年40岁,因为家族里有肥胖的基因,因此自19岁开始,就和肥胖结下了不解之缘,身高不足160公分的她,长时间在80公斤左右徘徊。“虽然在准备结婚时通过节食和运动,瘦下来10公斤左右,但很快就反弹了,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体重也是水涨船高,一度飙升至99公斤。”陶女士告诉记者,长期的肥胖不仅给身体带来了“三高”、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膝盖损伤等多种疾病,在心理上也颇受冲击。“自卑吧!平时放学去接孩子,都是悄悄的,生怕孩子因为自己被同学嘲笑。”
尽管陶女士尝试了断食、吃药、针灸、运动等多种减肥方法,但越减越肥。最终,在去年8月份,陶女士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寻求专业、科学的减重治疗。
“去年8月21日做的手术,经过大概3个月的调整期,真的达到了‘蜕变’式的改变。”陶女士表示,首先就是更自信了,焦虑抑郁的一面也就一扫而空。此外就是身体上的改变,之前的“三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都奇迹般地消失了。“现在体重保持在54公斤,我觉得非常满意。”陶女士说。
在当天的联谊会现场,还有很多像陶女士一样的减重“明星”。“在我们科,通过手术瘦下来的年龄最大的有75岁,最小的只有9岁。”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辉介绍,减重手术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的减重手术,如今也被提上了日程。“75岁的老爷子接受手术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都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那么,体重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考虑手术减重?梁辉主任介绍,减重代谢手术有严格指征,BMI(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是否肥胖及其程度的重要标准。当BMI≥32.5,且肥胖已经合并如糖尿病、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建议尽早手术;此外,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如果孩子已经达到了重度肥胖的程度,如果不尽早手术,将来可能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智商、精神心理都会有影响。
梁主任最后提醒,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也并非一劳永逸,仍需要营养、运动等管理和指导,按时随访。更重要的是,平时“管住嘴,迈开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预防来降低肥胖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通讯员 杨宁琍 臧燕 戎柿澄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编辑 金晶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肥胖是一种病,科学减重享“瘦”人生
【来源:南京晨报】
“体重减下来以后,人生真的可以迎来‘拐点’式的改变。”12月28日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减重代谢外科迎来第十一届患者联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患友一起,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展望,欢聚一堂。
肥胖不仅关乎美,也是一种疾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各方面的改变,肥胖人群数量持续增多。过度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一系列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体内脏、血管、骨骼、内分泌系统以及心理健康。
来自安徽陶女士今年40岁,因为家族里有肥胖的基因,因此自19岁开始,就和肥胖结下了不解之缘,身高不足160公分的她,长时间在80公斤左右徘徊。“虽然在准备结婚时通过节食和运动,瘦下来10公斤左右,但很快就反弹了,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体重也是水涨船高,一度飙升至99公斤。”陶女士告诉记者,长期的肥胖不仅给身体带来了“三高”、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膝盖损伤等多种疾病,在心理上也颇受冲击。“自卑吧!平时放学去接孩子,都是悄悄的,生怕孩子因为自己被同学嘲笑。”
尽管陶女士尝试了断食、吃药、针灸、运动等多种减肥方法,但越减越肥。最终,在去年8月份,陶女士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寻求专业、科学的减重治疗。
“去年8月21日做的手术,经过大概3个月的调整期,真的达到了‘蜕变’式的改变。”陶女士表示,首先就是更自信了,焦虑抑郁的一面也就一扫而空。此外就是身体上的改变,之前的“三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都奇迹般地消失了。“现在体重保持在54公斤,我觉得非常满意。”陶女士说。
在当天的联谊会现场,还有很多像陶女士一样的减重“明星”。“在我们科,通过手术瘦下来的年龄最大的有75岁,最小的只有9岁。”江苏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辉介绍,减重手术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的减重手术,如今也被提上了日程。“75岁的老爷子接受手术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都得到了缓解,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那么,体重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考虑手术减重?梁辉主任介绍,减重代谢手术有严格指征,BMI(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是否肥胖及其程度的重要标准。当BMI≥32.5,且肥胖已经合并如糖尿病、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建议尽早手术;此外,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如果孩子已经达到了重度肥胖的程度,如果不尽早手术,将来可能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智商、精神心理都会有影响。
梁主任最后提醒,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也并非一劳永逸,仍需要营养、运动等管理和指导,按时随访。更重要的是,平时“管住嘴,迈开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预防来降低肥胖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通讯员 杨宁琍 臧燕 戎柿澄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编辑 金晶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