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 肥胖(碳水化合物 肥料是什么)

文章目录:

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

早上:包子、面条;中午:米饭;晚上:馒头、稀饭是很多人一日三餐的标配。而这种饮食结构的特点,就是精白米面过多。

专家提醒:以精制碳水化合物(精加工碳水化合物)为主导的饮食营养方式,很难支撑我们活到90岁以上。

碳水化合物,是维持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像我们日常说的米面谷物、蛋糕甜点等都属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咱们吃的精白米面,则属于精加工碳水化合物。

专家提示: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就会导致肥胖,可能出现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一系列问题。(欣华)

来源: 深圳晚报

碳水化合物真是变胖主因吗

从生酮饮食,到“断碳”“碳循环”,再到最近爆火的“某明星减肥法”……夏日来临,随着人们身材管理意识的提升,社交媒体上,“控碳”“控糖”话题热度高涨,各种通过减少或阻断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减肥方式广受追捧。碳水化合物真的是变胖的主要因素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低是否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三大来源之一。“低碳减肥”的原理是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后,人体由从碳水化合物获取能量,转变为将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以实现减肥效果。

以网络上较火的“碳循环”减肥法为例,过程分为三部分:“高碳水日 强运动”“中碳水日 适量运动”“低碳水日 不运动”,其中高碳水日是为了提高新陈代谢,低碳水日是为了减脂,以三天为一周期反复循环。

“断碳”则是在减肥阶段完全不食用主食,以最大限度压缩碳水化合物摄入。值得注意的是,和公众将“碳水”和“主食”画等号的认知不同,蔬菜、水果等其他食品中也包含碳水化合物,以米、面为主的主食因其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从而被认为是变胖的主要因素。

最近爆火的“某明星减肥法”也是“断碳”的一种,与此同时,还减少了脂肪、蛋白质等其余营养来源的摄入量,据明星本人和网友反馈,坚持5天能减重10斤左右。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功能物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至49岁中国人的膳食总能量中,要有50%至65%来自碳水化合物。谷物是中国的传统主食,也是一种非常经济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因此中国营养学推荐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克至400克的谷物。

除了提供能量外,碳水化合物有参与构成人体组织结构、防止脂肪过度分解带来的酮血症和酮尿症,属于多糖的膳食纤维,还有增强饱腹感和改变肠道菌群等功能。

碳水化合物之所以被视为变胖的根源,是源于人们对糖摄入的警惕。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分解后会产生葡萄糖,这种人体必需的营养,一旦摄入过量,无法消耗掉的葡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

“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们会建议将病人的碳水化合物所占能量摄入比例降低10%左右。一些‘低碳减肥法’的碳水摄入量可能只有推荐值的三分之一,包括‘断碳’减肥的方式,其实都是极端且不可持续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谭桂军说。

长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有可能加重肝肾的负担。“在正常人的体内,碳水、脂肪和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是按一定合适比例摄入的平衡状态。”谭桂军说,一些长期只吃肉类不吃碳水,以蛋白质作为碳水缺口替代的“断碳”饮食,会加重肝肾负担,长期可能出现尿蛋白和转氨酶等指标的升高。

作为重要的功能物质,碳水化合物缺乏还会导致乏力、冷汗、心情不佳、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部分人群在长期断食碳水后,甚至会产生进食障碍。“突出表现为厌食和暴食交替出现,长期极端饮食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出现。”谭桂军说。

近年来,“生活化减脂”成为减肥圈中的“热词”。“这和我们在减重门诊为患者制定减肥方案的思路相同。”谭桂军说,每天早睡早起,进入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中,将每天的进食时间前移,避免热量难以代谢形成脂肪。此外,还要尽量少食用高油高盐的食物以及精米精面等精致碳水化合物。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减肥方式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但务必要在定时定量、膳食平衡的健康饮食前提下,搭配适量的锻炼,才是真正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医生提醒:碳水化合物是高脂血症的元凶!注意4点可轻松降脂

“张医生,我平时几乎不吃肉、只吃素,为何我还得了高脂血症呢?”

今天中午下班的时候,路上遇到了李叔叔。他跟我说自己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做生意,应酬就比较多,大鱼大肉、喝酒也是常有的事。前两他天去医院体检的时候,查出甘油三酯3.92mmol/L,而且还合并有脂肪肝。

医生建议尽量不要喝酒、控制饮食、多运动,然后定期复查血脂。3个月后,他去复查血脂,发现甘油三酯为4.25mmol/L,血脂不降反而升高,所以李叔叔就比较疑惑,因此就问了我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考虑到很多人也有此类的疑问,今天医者良言就跟您好好聊一聊高脂血症的那些事。

1.为什么说“糖”是高脂血症的元凶?

肝脏

我们平时说的血脂其实有好几种,它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根据目前的研究,血脂的来源主要包括2大类,即肝脏合成和食物中获取。

给人提供能量的主要是三大物质,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者之中最主要的就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把三大营养物质比做金钱,那碳水化合物就相当于我们口袋里的钱,可以随时用来消费;脂肪就相当于存在银行里的钱,有事了才会取出来花;蛋白质就相当于不动产,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拿出来花。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无论你是吃的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者蛋白质,人体都会把多余的热量转化为甘油三酯,并且运送到脂肪细胞储存起来。当人需要能量的时候,储存起来的甘油三酯就会在某些激素的作用下转化为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之中,人体最先消耗和利用的都是碳水化合物,因此碳水化合物是高脂血症的元凶。估计大家不太理解这句话,别急,听我来解释一下。

现代人吃的主食很多都是精制的,当人吃了这种精制的碳水化合物以后,它们就会被代谢成葡萄糖,进而引起血糖升高。人体为了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就会分泌很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降低血糖的途径主要是转化成脂肪、促进葡糖糖的利用,这样的话就会使得体内的脂肪增多,从而增加高脂血症的风险。如果不吃或者少吃糖类,那人体就会增加体内脂肪的消耗,这样的话就有利于降低血脂。

之前有人做过一个针对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甘油三酯的研究,这项研究把参加研究的人分为两组,一组每天给予26%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外一组每天给予52%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几个月后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那一组人甘油三酯的水平普遍低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的那一组。

随后,又有人做了一项低脂饮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甘油三酯影响的研究。半年以后,发现低碳水化合物的那一组人血液中甘油三酯下降了0.43mmol/L,而低脂饮食的那一组甘油三酯仅仅下降了0.08mmol/L。

综合以上,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一些研究,都支持碳水化合物是高脂血症的元凶。

2.注意以下4点,可轻松降脂:

坚持低碳饮食:这里说的低碳饮食其实就是指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的一种饮食方式,常见的碳水化合物的种类是比较多的,比如米饭、面条、山药、土豆、红薯等,只要是以上的食材制作的食物也都属于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一些水果也含有不少碳水化合物,比如苹果、梨、猕猴桃、香蕉、木瓜等,相对来说口味偏甜的水果里含有的糖类也是比较高的,应该限制这类食物的摄入。

很多零食、饮料以及外出吃饭的食物中都有可能含有不少糖类,这是因为加入了糖以后可以显著提高食物的口感。很多饮料中含有的糖分都是比较高的,虽然有一些饮料宣称无糖,但是喝多了一样会让人血脂升高。

优质蛋白

在坚持低碳饮食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总能量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蔬菜的摄入。尽量采取健康的烹饪方式,比如蒸、煮、炖等,尽量不要采取油炸、油煎等的烹饪方式。

不过需要注意,有一些群体是不适合低碳饮食的,比如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异常、孕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等。

散步

坚持运动:现代人之所以血脂升高,其实和运动量不足也有比较大的关系。运动可以增加能量的消耗、促进新陈代谢,这些都有利于控制血脂。

运动需要长期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次运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至少运动5次。具体选择什么运动方式,需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散步是一种比较安全而且容易坚持的运动方式,因此散步可以作为他们的首选。

戒烟、戒酒:有很多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吸烟会使得甘油三酯升高,而且还会加重高脂血症对人体的损害。

当把酒喝进去的时候,它就会在肝脏中进行代谢,长此以往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与此同时,酒精进入人体以后的代谢产物乙醛会直接损伤肝脏,导致肝脏代谢脂质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高脂血症的风险。

我们都知道,相对来说酒的能量是比较高的,经常喝酒就会使得人摄入比较多的热量,这些热量不能及时被代谢出去就会转化成脂肪,从而增加高脂血症的风险。

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脂,应该戒烟酒。

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个现象,高脂血症的患者之中不少都是肥胖的。#健康明星计划#

其实,肥胖本身就是高脂血症的一个高危因素。研究发现,肥胖者体重降低5%~10%,可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降低20%左右。

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脂,应该保证自己的体重在合理范围内。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