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种特征的肥胖很可怕!抵抗力下降就与它有关!速查速改
很多人都知道肥胖无益于身体健康,但不少胖人试遍了节食、运动、减肥药之后,仍旧朝着肥胖的方向继续发展。
甚至有人感慨自己喝凉水都胖。
其实,这可能是“虚胖”,而非真正的肥胖~
虚人易虚胖
中医认为,肥胖有虚胖、实胖之分。
实胖的人,食欲好、消化好、力气大,脂肪和肌肉含量均较多,除了体型偏大一号,身体基本没啥毛病。
虚胖的人看上去营养过剩,但实际上这些营养不能被身体利用,反而呈现出体质差、易生病、容易累等能量缺乏和营养不足的表现。
那么,虚胖是怎么形成的呢?
中医认为,虚胖的出现与脾肾气虚有较大关系。
因为,气的本质是脏腑功能的体现,好比脏腑干活能力的强弱。
气虚了,脏腑干活就干得慢,体内的营养、水湿迟迟得不到代谢,这些代谢不掉的“垃圾”就变成了脂肪。
因此,虚胖的人很容易出现少吃少喝还是胖,或是无论怎么运动或者节食,都没有明显效果的情况。
具体如何辨别实胖和虚胖,不妨做做下面的自测题:
虚胖体质
1.食量不大,东西吃得并不多。
2.身体容易疲累。
3.手脚容易感觉肿胀,特别是蹲下时,觉得小腿肿胀感强烈;与上半身比较,下半身更肥胖点。
4.脸色偏白或带青,讲话虚弱无力,怕冷;不易流汗、多白痰。
5.平时很少运动,肌肉比较松垮虚浮。
6.解出的尿液颜色清淡。
7.睡觉时经常做梦。
如有3项或以上的情况符合,你就属于虚胖体质。
实胖体质
1.平时吃得比较多,很容易又感觉肚子空空。
2.容易便秘,可能一星期少于3 次。
3.外表看上去比较壮实。
4.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多浓痰、黄痰。
5.脸色较为红润。
6.小便的尿液较热,颜色浓、浊、黄、深。
7.晚上睡觉时常会做噩梦。
如有3项或以上的情况符合,你就属于实胖体质。
虚胖的问题可不小
作为肥胖的一种,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虚胖全都有。此外,虚胖者还可能会面临下面这些的问题——
01
跌倒风险大
与实胖相比,虚胖者往往会面临肌肉不足的问题。
有研究称,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是没有肌少症的同龄老人的3倍。
02
抗病能力下降
肌肉是人体蛋白质的“仓库”,对于虚胖者来说,肌肉的减少衰退,相当于蛋白质储存的减少。
蛋白质是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核心营养素,缺乏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更易患流感等多种急慢性传染病,抗病能力大大降低。
03
维生素缺乏
胖人会经常因为缺乏一些微量元素导致身体出现不适,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叫做“隐性饥饿”。
比较常见的有——
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可能诱发冠心病、骨质疏松及癌症等慢性疾病。
缺乏维生素A:眼睛容易疲倦、干涩。
缺乏维生素B: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忧郁、神经衰弱以及记忆力衰退等。
缺乏铁或者维生素B12:会导致贫血,感到疲乏、精神差、免疫力降低等不适表现。
改变虚胖有方法
01
远离坏习惯
饮食不均衡很容易导致虚胖。
一般来说,对于有虚胖困扰的人,高盐食物、辣食、油腻的食物等,摄入过多不利于消化,还会增加脾胃负担,不建议多吃。
清淡饮食,选择低糖、低脂以及低盐的饮食,可以有效地抑制虚胖进展。
02
喝碗“瘦身汤”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建议虚胖患者可通过补脾肾的方法解决虚胖问题。
推荐大家使用“仝氏健脾瘦身汤”:取生薏米30克、茯苓9克、怀山药15克。上三味可每日煮粥,每日一次,吃半年以上。或者把上三味打成超细粉,每天开水冲服。腰酸软、性欲低下者加枸杞子15克。
03
不要过度节食
过度节食会让你身体的基础代谢降低,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法排出,不但不利于减重,反而更容易出现虚胖现象。
而且节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尤其是体内蛋白质补充不足,肌肉生长受影响,身上的肉也看起来也是松松垮垮的。
04
拒绝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会影响身体血液循环,减慢人体新陈代谢,增加人变胖的几率。
不管是虚胖还是实胖,运动都是减轻体重有效又健康的方式之一。
但虚胖体质的人并不适合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更推荐每天保持30分钟左右的轻缓运动,像快走、慢跑、瑜伽等等,达到微微出汗的标准就可以了。
(养生深圳)
全身胖是种病,肚子胖才要命!为什么总是肚子先变胖?原因找到了
所以
我们应该如何保持健康呢?
定义是否肥胖
有两个数值可以参考
在保证科学饮食的前提下
每天减少1/3的能量摄入
(约为500 kcal)
多吃未经加工的天然食品
少吃高油高糖的加工食品
此外
常见的减脂肪方式
例如生酮饮食(低碳水饮食)和营养代餐
容易引发营养代谢问题
不建议长期使用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步行每天至少达到6000步左右
良好的体型是健康的基础
赶走“小肚子”
从今天做起!
参考资料:
[1]Lee K R, Seo M H, Do Han K, et al.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risk of 23 site-specific cancer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of Korean adults[J].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18: 1.
[2]李永进,游凯,陈利,张月,赵红叶,吕金昌,徐彦,程文龙,李玉堂,李印东.北京市35~60岁女性肥胖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卫生研究,2014,43(05):845-848.DOI: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14.05.030.
[3]尹利军,王晓慧.雄激素及其受体在肥胖、肥胖相关疾病及糖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J].生理学报,2018,70(03):319-328.DOI:10.13294/j.aps.2018.0018.
[4]高思垚,吕万刚,聂应军.不同运动方式对中国超重或肥胖人群代谢指标影响的元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21,57(10):46-54 69.DOI:10.16470/j.csst.2020019.
[5]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13(11):1-55.
[6]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3(04):619-631.
[7]孙欣,杨娜,卞晓洁,葛卫红.性激素与男性肥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2,28(12):2441-2447.
肥胖是病!过度肥胖会引起这4大后果,医生提醒:科学减肥很重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虽然不用再担心饥饱问题,但因为碳水,脂肪摄入过多,肥胖也会随之而来。但近年来,随着肥胖人数的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肥胖视为常态,认为肥胖只是一种“可能会影响健康”的生理表现。
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肥胖一直都是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肥胖列为生理代谢疾病的一种,且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50多种并发症与肥胖症相关,肥胖也因此一跃成为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疾病。
为什么说肥胖是病呢?还请提高警惕
我们不妨从疾病和肥胖的共同点开始讲起:
一般来说,大部分疾病,都是以损伤身体健康为前提进行发展的,在疾病恶化的过程中,患者大多会出现身体虚弱,生活自理困难,心理压力大等相关症状。
而肥胖人群同样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肥胖者体重较大,因此身体骨骼,器官等承受的压力大,生理功能下降,身体就会变得虚弱;
而过度肥胖者,无论是起身或是弯腰等行为都很难做到,因此生活自理也会出现相应的影响。
还有例如因体型、肚腩的外形原因导致滋生自卑,社恐的情绪,增加了肥胖者的心理压力等。综上所述,疾病和肥胖所造成的身体健康,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出一辙,因此说它是疾病,真的一点都不假。
不仅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肥胖一直都是并发症状最多的生理表现,这也是肥胖被列为疾病范畴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这5种健康的负面后果,更值得各位肥胖的朋友“敲响警钟”。
长期肥胖,身体可能会承担这4大严重后果
【呼吸道疾病】
肥胖者的一大显著特征就是脂肪堆积,而大量的脂肪也会长期堆积在咽喉,下颚等部位,受到脂肪的挤压,呼吸道也会因此变窄。
因此肥胖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喘不上气的情况,长期如此,呼吸道受到压迫而毛细破损,炎症的风险增加,极易引起气管炎,咽血,结节一类的疾病症状。
【消化系统隐患】
肥胖者的脂肪大多会堆积在腹部,因此腹腔的空间会因为脂肪的挤占而变小,因此处于腹腔中的肠胃压力会增大,继而出现反酸,胃食管反流等一系列消化疾病症状。
不仅如此,肝脏也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肥胖者脂肪占比较大,肝脏也会因为代谢能力减弱而被脂肪浸润,增加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风险。
【内分泌紊乱】
肥胖是代谢症状的一种,同样也会影响到人的内分泌,激素分泌水平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尤其是对女性来说,长期激素异常,容易造成月经紊乱,子宫肌瘤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骨骼负担增加,骨病隐患提高】
因为脂肪储备增加,肥胖者的体重也很大,骨骼作为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样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膝盖,关节等部位,承受的压力和磨损更严重,出现潜在的关节炎,膝盖积液等症状的隐患也会更大。
不仅如此,大量的脂肪游离在身体环境内,还会阻碍钙质的吸收,钙质是生成骨质,提高骨骼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肥胖者身体的骨质不断流失,骨质疏松也会加速出现。
综上所述,肥胖之所以归属疾病的范畴,不仅仅是因为它和疾病的相似度,更和这些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脱不开关系,身体长期存在上述症状,持续恶化,甚至还会诱发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炎症,甚至是肿瘤等更严重疾病,还请肥胖的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且科学的减肥,才能护佑身体健康。
对于肥胖者而言,怎样才能科学地减肥呢?
不少肥胖者意识到了肥胖的危害性,从而选择去减肥,但如果用错了方法,比如盲目的绝食,过量运动,或者借助减肥药,抽脂等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减脂,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想要科学减肥,还请牢记以下2点原则:
①要有坚持的信念
坚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一时兴起,根本无法起到减肥的效果。
所以各位有心减肥的朋友,首先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坚持下去的决心,这才是减肥成功的基础。
②降低碳水的摄入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吃肉就是减肥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碳水才是引起肥胖的真正原因,科学降低碳水摄入,才能真正起到减肥效果。
常见的碳水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减少碳水摄入,并不代表不吃碳水,可以利用“粗粮代替细粮”的方法,用升糖更低,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比如玉米,红薯等来部分代替米饭,面食,通常替换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相对科学。
综上,肥胖真的是一种疾病,不容小觑,合理科学地减肥,才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找回健康。仍需重申的是,科学减肥的前提,需要根据自己具体的身体情况来制定计划和目标,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真正看到减肥成功的曙光。
参考资料:
[1]翟屹, 赵文华. 肥胖疾病负担的研究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1):3.
[2]郝莉莉, 穆西珍. 关于肥胖与疾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