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肥胖视频(关于胖的视频)

文章目录:

健康科普 | 关于“肥胖”那些事儿

什么是超重和肥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脂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一般用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判断。它不是指单纯的体重增加,而是体内脂肪组织积蓄过剩的状态。通常由于食物摄入大于消耗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肥胖是百病的温床,与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胆道疾病、乳腺癌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超重是一种体重偏高的状态,指18岁以上成年人BMI在24kg/m2至28kg/m2之间。BMI计算方法为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²),它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衡量体重情况的指标。超重并不等同于肥胖,但它已经表示了体重在正常范围之上,这可能会增加许多健康风险,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

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1.体重指数(BMI)

是测定肥胖的最常用指标,BMI(kg/m 2 )=体重(kg)/身高(m2 )。依据现行《成年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行业标准:

2.根据腰臀比(腰臀比=腰围/臀围)来判断中心型肥胖

腰围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基于我国成年人群特点和健康风险评估,正常腰围定义为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3.评价体内脂肪分布的指标

体脂率,又称体脂百分数,是体内脂肪总量(包含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所占人体重量的百分比。同等重量下,脂肪的体积大约是肌肉的1.4倍,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体重并不算重,但是体型上一点都不苗条。可以说,体脂率,才是判断胖瘦标准的硬指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0%~20%,女性占20%~30%。目前将成年人体脂比超过25%(男性)或者30%(女性)定义为体脂过多,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目前医院营养门诊有专业的体脂秤进行人体成分分析。

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生活指导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生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调控:

食物多样,以全谷物等低升糖碳水化合物为主,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类;

控制食物量和进食速度,细嚼慢咽;

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油控制在25g/天,盐控制在5g/天。

运动调控:提倡运动方式:慢跑、游泳、瑜伽、五禽戏等,运动强度:每周2-3次,每次1-2个小时。

定期监测体检:检测体重、血脂、血糖、血压等情况。

注意:肥胖或/和合并相关代谢并发症者,经饮食控制和恰当运动后无改善,可以考虑微创减重手术治疗。(通讯员 吴丹 何宇琴)

腹型肥胖,可能比全身肥胖更危险!简单4步,“肥肉”咔咔掉~

肥胖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根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报道,中国平均肥胖率达到12%,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

如果问最容易发胖的地方是哪里,相信90%的人都会回答“肚子”,甚至有些人四肢纤细,却大腹便便,还特别难减~

而且,腹部脂肪堆积不只让你发胖,还可能给健康带来“暴击”——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大肚子型肥胖容易导致大脑萎缩,影响人的智力和认知水平。

01

肚子越大

脑子越小?

这项研究由英国拉夫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小组联合完成,他们分析了9652名40~69岁参试者的健康数据,包括:体重指数、腰臀比、身体总脂肪量,以及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测得的大脑灰质体积等。

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腹部脂肪增多,大脑灰质会减少(脑灰质是含有神经细胞的脑组织),脑容量就会变小。具体而言,体重指数和腰臀比都超标的人群,大脑灰质体积平均比健康体重人群少12cm³。

而脑容量变小,或者说是脑部萎缩,和记忆衰退以及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联。

小贴士

①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²(m²)),BMI≥24属于过重,>28属于肥胖。

②腰臀比(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男性>0.9,女性>0.8就是超标了。

02

腹型肥胖

比单纯性肥胖更危险

腹部肥胖也被称为“内脏脂肪”,人体腹部空间有限,又充满着各种组织器官,当腹部脂肪越来越多时,不仅会挤压脏腑,还可能嵌入各组织器官中,影响其功能。因此,它们比皮下脂肪的健康风险更高。除了会伤脑,还会带来以下伤害:

01造成脂肪肝

脂肪沉积在肝脏会慢慢演化成脂肪肝,不仅会影响肝脏解毒功能,进一步增加肝纤维化、肝癌等风险,还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02诱发糖尿病、高血压

腹型肥胖可导致人体脂联素含量降低,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糖。数据表明:腹型肥胖患糖尿病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0.3倍、是肥胖人群的2.8倍;

另外,腹型肥胖者血浆中的瘦素水平较高,会对肾交感神经活性和动脉血压造成刺激,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03导致肾脏病变

大量脂肪包裹肾脏时,会导致肾脏循环不畅。而脂肪细胞分泌的特殊细胞因子,会影响肾小球内血管的舒缩,增加肾小球内压力,促使肾小球肥大,造成肾组织纤维化等病变。

04提高心血管危机

腹型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类人腹部脂肪细胞会分泌大量促炎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炎症反应,引发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05增加癌症风险

《英国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腰围每增加11厘米,患相关癌症的风险会增加13%。尤其是肠癌,腰围每增加8厘米,患肠癌的风险就会提升15%!

此外,该研究还指出,超重目前被认为是排在吸烟之后的第二大癌症诱因,主要涉及肠癌、胃癌、乳腺癌及胰腺癌等13种癌症。

因此,若是有腰围超标、腰臀比超标、体重超标的人,该减肥了!

03

简单四步

管理超标的腰腹

“管住嘴,迈开腿”,是最基本的“减肥良药”。而运动,不仅能帮助消耗热量,还能增加身体的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建议每天进行30-4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并配合下面这几步,提高腹部燃脂的效果:

1V字对抗,锻炼腹部核心肌群

坐在瑜伽垫上,双腿略微抬高,身体稍微后仰,双手平举并快速进行上下摆动,每天做600次(可以分多组完成),有助于腹部燃脂增肌。

2适当多吃膳食纤维

食物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对于减脂也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一方面,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的时间,减少热量摄入;另一方面,其可以吸收肠内脂肪,形成一种复合物质,让脂肪不容易被肠道吸收,从而起到减少脂肪摄入的作用。

3肚脐按摩

腹部当中的肚脐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神阙穴。揉搓这个穴位周边,能够促进血液流通,让肠胃等消化器官的分泌功能活跃起来,帮助体内废弃物的排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脂肪在腹部的堆积。

4减腹茶饮方

腹型肥胖多为虚胖,虽然体型胖,却没力,容易疲劳,还有大便溏稀的表现,而这些其实归根结底都是脾胃气虚、痰湿重造成的。因此大腹便便者关键要调理脾胃、祛痰湿。

配方:生白术5克、陈皮5克、茯苓5克、泽泻5克、大腹皮5克。水煮15-20分钟代茶饮即可。

此茶能帮助健脾益气、祛湿利尿、消脂减腹,但阴虚火旺或血虚的人要少喝。

来源:养生大国医

体重失控加代谢紊乱?减重外科专家教你逆转肥胖陷阱

最近,许多人对着体重秤上的数字直呼“扎心”,聚餐连轴转、零食不离手、作息全打乱,肠胃在狂欢中默默承受着“甜蜜的负担”。短期的体重小波动并不可怕,但暴饮暴食对代谢系统的冲击和胃肠功能的损伤,可能埋下长期健康隐患。今天我们就和长沙市第一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医生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了解如何更快更健康地恢复好身材。

“代谢风暴”带来的危害

当我们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高油、高糖、高盐食物时,身体就如同陷入一场“代谢风暴”,各项机能纷纷亮起红灯:

胰岛素剧烈波动:频繁的血糖大幅波动,会加速脂肪合成,胰岛素抵抗风险也随之升高。

肝脏不堪重负:酒精与脂肪集中在肝脏代谢,肝脏工作量剧增,超负荷运转,极易诱发脂肪肝。

胃肠功能紊乱:胃酸过度分泌,可能引发反流性食管炎;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导致腹胀、便秘等问题。

若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伴后背放射痛、呕吐咖啡样物、排黑便”等情况,需警惕急性胰腺炎、胃黏膜损伤出血等急症, 一定要及时就诊。

科学减重,重启健康生活

合理饮食:适当的控制热量摄入,确保摄入热量低于身体消耗热量,制造热量缺口,但不可过度节食,建议从日常摄入中减少300-500kcal(约减少1/3主食并替换高热量零食)。同时,保持三餐规律,两餐间隔合理,避免不吃早餐、晚餐过晚过量。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水,既能产生饱腹感,减少能量摄入,也能促进新陈代谢,助于消化和排泄。

均衡营养搭配:注意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荤素搭配。可以遵循“211餐盘法则”即2份蔬菜、1份蛋白质、1份主食,确保营养素均衡摄入。

适度运动:恢复基础运动量,初期以低强度有氧为主,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行等。结合适度的力量运动,如举重、平板支撑、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并与有氧运动交替进行,既能减脂又能塑形,还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日常也注意减少久坐,多站立走动。

充足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睡眠中身体会得以调节,利于激素平衡和新陈代谢,助于控制食欲和维持肌肉量。

情绪管理:学会管理情绪≠没有情绪,避免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的暴饮暴食或激素失衡,学会用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减重代谢外科,打破减肥困境的“新钥匙”

在追求健康与美的道路上,肥胖问题始终是许多人难以跨越的障碍。当常规的饮食控制与运动方法无法有效减重,肥胖开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发各种代谢疾病时,减重代谢外科为这些深陷困境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以袖状胃切除术为例,这项手术通过切除部分胃组织,直接缩小胃容积,从物理层面限制进食量,让人在进食少量食物后就产生饱腹感,避免了过度饮食。

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对胃肠激素(如Ghrelin、GLP-1等)进行调节,从根源上改善代谢紊乱的情况。Ghrelin又称“饥饿素”(一种刺激食欲的激素),它的分泌会让人产生饥饿感,而手术能够有效降低Ghrelin的分泌水平,减少饥饿感的产生。GLP-1则能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同时还能调节胰岛素分泌,改善血糖控制。通过调节这些胃肠激素,减重代谢手术能够全方位地调节身体的代谢功能,从根本上改变肥胖状态,让患者逐渐恢复健康体重。(通讯员 曾恋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