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肥胖中药减肥(中药调理产后肥胖)

文章目录:

健康科普堂 | 产后肥胖中医能“破”

从怀孕开始,为了能让肚子里的宝宝有充足的营养,孕妇们在吃上就下功夫,当小生命诞生后,更是在吃上大鱼大肉,汤汤水水,久而久之肚子上“游泳圈”越来越大。在产后这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对于产妇体重的控制需要遵循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

一、产后减重要适度

产妇减重做好两件事:

1.控制饮食。

2.锻炼身体。总原则除保证产出乳汁的生理需要及产妇在适宜的营养摄入基础上,选择健康的膳食结构同时坚持适当的运动,产后减重是个持久战,一般情况6个月内体重下降5%-10%是理想的减重目标,为了避免影响哺乳,保证妈妈的健康减重,减重目标为每月体重下降0.2-2公斤,产后9个月恢复到孕前体重为宜。

二、饮食结构要合理

按照健康的原则安排膳食结构,有助于调整身体代谢,减脂控制体重,每天饮食摄入能量按比例分配:

1.主食定量摄入(米面类及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视为主食)。主食三分之一以上为全谷类食物,杂粮或粗粮,这些主食可提供更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饱腹感强,有利于控制食量,调节血糖血脂减轻体重。

2.动物性食物类摄入。包括肉、蛋、奶,为避免过度摄入油脂,肉类应尽量选择瘦肉,避免食用肥肉、肉皮、动物内脏等。

3.蔬菜类摄入。原则需充足摄入,种类多样(3-4种/日),蔬菜可为母亲提供充足的维生素,膳食纤维,既可满足产妇和宝宝的营养需要又有利于减脂。

4.油脂类摄入。食用油25ml/日,坚果30g/日,杜绝油炸及膨化食品摄入。

三、适宜运动不可少

健康生活方式应减少久坐,坚持日常活动,一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锻炼,推荐妈妈们保持40-60分钟锻炼(强度达到微微出汗),自觉心跳略加快的程度,相当于每日中等步速行走6000-10000步,但宝妈忙于带娃,运动有时是个奢侈品,因此利用零碎时间保持适宜的活动,如散步、爬楼梯、做家务,也都是活动的方式。

四、中医调理方法多

通过经络腧穴进行调理,其机理是:中医认为肥胖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津液气化异常,气机运行不畅而形成一系列病理改变,通过中医传统手法刺激腧穴来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肺脾肾功能,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疏通作用祛除停滞于体内的邪气,不仅能取得整体减肥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它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塑身,还能局部减肥,让产妇回归孕前优美的身姿。

具体方法及机理:

1.针灸减肥: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针刺后能抑制胃肠蠕动,并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减轻饥饿感,达到针灸减肥的目的。

2.穴位埋线减肥: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从而促进脂肪代谢,产热增加,使积存的脂肪消耗,进而调整、完善、修复人体自身平衡。

3.拔罐减肥:通过拔罐时强大收拔力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加速排出。

4.耳穴疗法减肥:耳上有身体各部位反应区,通过压豆能调整机体内分泌紊乱以及内脏功能,尤其是刺激迷走神经,可影响胰岛素值,进而抑制食欲达到减肥目的。

五、减肥误区

1.吃减肥药。腹泻利尿虽然减轻体重较快,但减去的却是水分,随着水分的丢失,体内电解质紊乱,还易并发代谢性酸中毒。

2.过度节食。节食减肥不但不能持久,而且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出现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等。

3.剧烈运动。易消耗葡萄糖,不利于脂肪代谢,对减肥徒劳无益。

4.控制饮水量。造成机体脱水,不但对脂肪代谢不利,还能增加肝肾负担,使代谢过程中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引起机体自身的中毒反应。

总之,科学减肥更安全。

【本期专家】

何妍,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辽宁省中医肿瘤学会理事、辽宁省中医血液病学理事、沈阳市中医协会理事、辽宁省中医评审专家。从事于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中医心脑血管、内分泌、肿瘤治疗。

德叔医古|产后汗多紧张兮兮,德叔妙方解你愁

178

医案:36岁梁女士,产后诸症1年余

梁女士在一家事业单位做会计,35岁时抓紧生了第二胎。生完小宝一个人全职在家照顾宝宝,经常忙得不可开交。给宝宝换尿片、喂奶、哄睡……忙完一通后,自己都累出满身汗,整个人特别疲劳,总是闷闷不乐。因为母乳喂养,担心吃药会影响到宝宝,梁女士也在社区医院针灸治疗近1个月,但开始几天效果好,不针刺时仍汗多。

近来梁女士汗出得越来越多,一天都要换几件衣服,记忆力很差,总觉得后背凉飕飕的,偶然通过一位老乡介绍,德叔治疗汗症有一招,于是匆匆找到德叔求治。

德叔解谜:产后气血不足所致

德叔认为梁女士产后汗出得多,主要是因为产后气血耗伤,加上调护不当所致。产妇十有八九会有情绪问题,有些产妇自我调节能力较强,但有些产妇常常忧思过度,郁闷不舒,日久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脾胃薄弱了,自然产生不了足够的气血。气不足,肌肤腠理不密,血不足,阴虚不能固好阳,固摄不了而汗出。

治疗上,重在平肝柔肝,佐以补气健脾为主。服药1周后,焦虑明显缓解,经过前后复诊5次,出汗多症状明显缓解。

预防:巧用药浴,配合穴位按摩

德叔建议梁女士,这类产后汗多症,不能盲目进补大补,以免出现虚不受补。梁女士目前的状况,在饮食方面不宜选择花胶、阿胶等滋补之品,补也要先调好脾再补,这样才能达到补而不滞。同时家人要多关心梁女士,多交流,也要帮梁女士分担一些家务,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平时可以用浮小麦、糯稻根水擦浴,或者泡澡。

具体做法:浮小麦70克、糯稻根40克、艾叶20克,加适量清水煎煮约40分钟,取汁,待放温后用药汁擦浴全身,或者把药汁放入浴桶中,再加入适量的温水泡澡。擦浴或者泡澡之后,注意立即擦干身体,穿上纯棉透气较好的衣服,不要着凉,及时吹干头发。可以起到养阴、止汗、健脾的功效。

德叔养生药膳房

泥鳅瘦肉山药煲

材料:泥鳅200克,瘦肉150克,浮小麦30克,山药(干品)20克,生姜2-3片,食用油、精盐适量。

功效:健脾敛汗,益气除烦

烹制方法:将诸物洗净,浮小麦放入适量清水煎煮约40分钟,取汁备用;使用精盐将泥鳅表面的黏液洗净,去除头尾,瘦肉洗净,切块备用;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油、姜片,将泥鳅下锅煎至微黄,锅中放入山药、生姜、浮小麦汁,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加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2-3人量。

浮小麦,之所以被称为“浮”的小麦,是因为它是干燥瘪瘦的小麦果实,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不沉,因此得名浮小麦,为药食同源的一味中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浮小麦能“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映平 通讯员 沈中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给我好看的人

越来越好看

想当妈妈 试试中医调理让自然受孕多一份希望

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以上未受孕者,称为不孕症。不孕症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孕家庭所投入的精力、金钱也越来越多,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殖健康、家庭和睦的重大问题之一。西医辅助生殖风险大、花费高、担心副作用,成为许多不孕家庭求医道路上的“绊脚石”,中医从调理开始,让不孕女性通过自然受孕,圆她们一个当妈妈的梦。中医是如何做到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龚茜对此做出介绍。

被多囊卵巢综合征耽误的8年终于生下迟来的宝宝

“本来不是高龄,拖成了高龄,再怀不上最坏的打算就是做人工了……”初次找到龚茜时的杨女士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焦虑无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8年的她开始进行中医调理。

时年33岁的杨女士体型肥胖,神色紧张焦虑,脱发,眠浅易醒,疲乏,大便溏,性冷淡,舌淡苔白腻,脉弦细尺弱。经过中医望闻问切以及中医仪器检测,判断她为痰湿 气郁体质。判断好体质类型后,龚茜为杨女士制定了“营养膳食 中药内服 针灸理疗”的治疗方案,同时,还根据其人体成分分析报告中的基础代谢率及体脂百分比,制定了相应的锻炼计划来配合饮食。

在中药治疗上,根据杨女士的体质,结合辩证为肝郁脾虚、肾虚痰湿,有针对性的疏肝理气、祛痰湿、补益脾肾。以二陈汤为主方,加减疏肝、减肥、补肾、降胰岛素、对抗雄性激素等的特殊中药,调理三个月。

配合针灸,龚茜为杨女士针刺中脘、天枢、气海以健脾胃祛痰湿、抑制亢奋的食欲,针刺关元、子宫改善卵巢功能、盆腔环境、内分泌,针刺太冲疏肝理气、改善情绪。艾灸神阙、关元暖宫助阳、祛寒湿、推动气血生长。

三个月内,杨女士体重下降,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改善,二甲双胍已停药,脱发、睡眠、性欲改善。回家试孕,停服中药,保留一周一次的针灸,又过了两月,杨女士成功怀上了自己的宝宝,顺利诞下女儿。

面对复杂的不孕中医看重整体调节

中医将不孕原因分为先天生理缺陷、六淫(风寒署湿燥火)、七情内伤、生活因素、体质因素。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个影响内分泌、代谢、生殖、性腺等多系统的复杂疾病,其病理机制并不单一,多与体质相关。龚茜介绍,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是站在整体调理的高度,以肾虚为立足点,兼健脾化痰、祛湿理气、化瘀等,配合针灸埋线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达到正常排卵、正常月经、正常雄激素从而正常生育的综合效果。

除多囊卵巢综合征外,与排卵障碍相关的卵泡黄素化、卵泡发育不良、卵泡壁过厚排出困难;慢性妇科炎症,如难治性盆腔、阴道、宫颈炎;非严重性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巧克力囊肿、输卵管及盆腔轻中度粘连等,排除器官缺如畸形、输卵管盆腔重度粘连;免疫紊乱,如不孕不育抗体升高;不明原因的不孕症,如宫寒等的不孕患者,都可以根据体质调理,运用中医手段助其提高自然受孕的可能。另外,有研究表明中医对胚胎移植前干预可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指导专家: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 龚茜

龚茜,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对外交流七年制)专业 擅长中药针灸调理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失调、阴道炎、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及产后脱发、腰痛等妇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对运用针灸配合中药调理睡眠障碍、慢性疲劳综合征、颈肩腰膝酸痛、胃肠功能紊乱等亚健康状态疾病,面瘫、带状疱疹等也有丰富的经验。中国药理学会会员,师从中医妇科名老李光荣嫡传博士后郭永红。参与主持研究973、自然科学基金等中医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数篇。


大众健康报记者 侯文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