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一直以胖为美?这可能是个美丽的误会……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上官云)唐代女子什么样?就以往的一些影视剧来看,唐代女子形象不少是脸颊圆圆的、看上去似乎有些“胖”。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该院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对唐代贵族李道坚墓葬壁画完成了第一阶段修复。其中的仕女形象,也引发了种种关于唐代女子穿着打扮的议论,不少网友感叹,果然唐代女子都是“胖美人”。
资料图:唐李道坚墓壁画室内清理修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事实真是如此吗?唐代女子是否一直以胖为美?
唐代女性穿着特点:保守还是开放?
就穿着打扮而言,唐代女子的确别具一格,尤其胡服、胡妆流行的时候,只要愿意,可以瞬间变成唐代长安城里最酷的小妞。
唐代初期,女性日常服饰风尚大致是短衣长裙,继承了襦裙式样。“半臂”是一种短袖上衣,盛唐时,长袖外加短袖的打扮,一度成为最时髦的装束,女子们在襦袄外加一件半袖小衣,再披搭一件“披帛”。
据说,也有些女子将半袖小衣当内衣穿,外穿一件长袖外衣,半袖小衣将外衣的双肩撑起,起到垫肩的效果,和其他朝代以削肩为美不同,看上去气场十足。
曾有古代服饰研究者表示,唐代女装的基本穿着是三件套:裙、衫、帔。到武周、开元前后,衫子的领口才开得较低。此种装束一般也只在特定场合穿着,如在宫廷、闺房中。
“唐代服饰紧跟时代审美潮流而变。初唐流行窄瘦的小袖高腰长裙,清瘦修身;盛唐气势雄浑,女子服饰尺寸日益宽大,开始流行袒领,领口大且低,以女性的妩媚、豪爽,打破了传统服饰的封闭、隐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专栏作者吴鹏表示。
他提到,这一时期女子喜好男装、戎装的习俗,尤其凸显了对男女平等意识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女子社会地位提高的历史事实。
资料图:此前,敦煌研究院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披露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图为莫高窟第130窟《盛唐的女供养人-段文杰临摹》。敦煌研究院供图
杨贵妃是否真是“胖美人”
穿衣打扮的种种时尚之外,唐代女子真的一直以胖为美吗?
在论证唐代女子是否以胖为美时,杨贵妃是一个被经常提起的例子。传说中,唐玄宗也很喜欢身体肥胖的杨贵妃。
《开元天宝遗事》里记载:“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於口中,盖藉其凉津沃肺。”
不过,杨贵妃的体型用“丰腴”形容似乎更合适。史料中记载“太真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丰艳”二字即说明杨贵妃体态丰腴,皮肤白皙细腻,且容貌出众。
而且杨贵妃擅长跳舞,舞姿优雅,这样的人如果“肥胖”,比较难以理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说,亲眼见过杨贵妃舞姿的李白曾描写“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感叹只有汉代身轻飘逸的赵飞燕才能与她相似。
审美的变化
此外,齐东方表示,考古发现并不支持将唐代女性定格为“袒胸露肌”、“以胖为美”这种笼统的结论。对唐代壁画、石刻图像等的排比和统计中可以看到,7世纪中叶以前,女性一般身材苗条,面部清秀。
到了8世纪中期,女性身材才称得上丰颐;9世纪考古发现的女性形象减少,也并非都是肥胖类型。唐代女性“肥胖”的形象所占比例不大,而且集中在8世纪中期,即便这时仍有身材修长类型的女性。
唐李道坚墓壁画室内清理修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的确,从一些出土文物来看,初唐女俑造型比较“苗条”,但到了盛唐,出土的女俑就开始“胖”了起来,而且,很多陶俑的形象都不太一致,发式及装饰都有变化。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曾提到,“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努力减肥的胖妹,我曾梦想生活在大唐,但后来才知道:初唐不胖,晚唐臃肿,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你身边同样有苗条的闺蜜。”
有趣的是,还有记载称“乃诏力士,令京兆尹亟选人间女子颀长洁白五人。将以赐太子”。唐诗中亦常见用“细腰”、“窈窕”来形容美女。
齐东方认为,整体观察唐代不同时期各类女性形象后,艳丽、端庄、干练、俊俏、华贵并充满朝气,才可概括为唐代的总体审美风尚,“说唐代女子以胖为美,以讹传讹而已。这只是一段时期、一定范围,一定的人才会‘以胖为美’。”
吴鹏则表示,唐代审美标准是开放多元的,以胖为美只是其中一种审美风尚,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误解,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以壮硕长白即身材丰满匀称、身形修长、皮肤白皙为美。(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高情商赞美微胖的女人
在当今社会,对于美的标准似乎越来越单一,很多人都追求着苗条的身材,但是,微胖的身材也有着独特的魅力。赞美别人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更要注重细节和内涵。高情商的人懂得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赞美别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高情商地赞美微胖的女人。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微胖的身材。微胖并不等于肥胖,而是在匀称的身材基础上,多了一些丰满和曲线美。因此,赞美微胖的女人时,可以从面容、身形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赞美。一、面容方面1. 皮肤白皙无瑕微胖的女人通常有着较为健康的肌肤,白皙无瑕的面容更是让人羡慕不已。高情商的赞美可以从面部的肤色、光泽等方面入手,例如:“你的皮肤真白皙,看起来非常健康。”2. 眼睛清澈明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微胖的女人的眼睛通常比较圆润,给人一种温柔可爱的感觉。高情商的赞美可以从眼神的清澈、明亮等方面入手,例如:“你的眼睛真漂亮,清澈明亮,让人看了很舒服。”3. 嘴唇红润饱满嘴唇红润饱满也是微胖女人的一个特点,这样的唇形让人看了非常有魅力。高情商的赞美可以从唇色的红润、唇形的饱满等方面入手,例如:“你的嘴唇真漂亮,红润饱满,让人看了忍不住想亲一口。”
二、身形方面1. 丰满有曲线微胖的女人通常有着丰满的身材,曲线优美。高情商的赞美可以从身形的曲线、匀称等方面入手,例如:“你的身材真丰满,曲线优美,让人看了非常性感。”2. 腰部纤细柔软腰部是女性身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胖的女人的腰部通常比较纤细柔软。高情商的赞美可以从腰部的纤细、柔软等方面入手,例如:“你的腰部真纤细柔软,让人看了非常心动。”3. 臀部圆润翘起臀部是女性身形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微胖的女人的臀部通常比较圆润翘起。高情商的赞美可以从臀部的翘起、圆润等方面入手,例如:“你的臀部真翘起圆润,让人看了非常喜欢。”
唐代女子一直以胖为美?这可能是个美丽的误会……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上官云)唐代女子什么样?就以往的一些影视剧来看,唐代女子形象不少是脸颊圆圆的、看上去似乎有些“胖”。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该院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对唐代贵族李道坚墓葬壁画完成了第一阶段修复。其中的仕女形象,也引发了种种关于唐代女子穿着打扮的议论,不少网友感叹,果然唐代女子都是“胖美人”。
资料图:唐李道坚墓壁画室内清理修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事实真是如此吗?唐代女子是否一直以胖为美?
唐代女性穿着特点:保守还是开放?
就穿着打扮而言,唐代女子的确别具一格,尤其胡服、胡妆流行的时候,只要愿意,可以瞬间变成唐代长安城里最酷的小妞。
唐代初期,女性日常服饰风尚大致是短衣长裙,继承了襦裙式样。“半臂”是一种短袖上衣,盛唐时,长袖外加短袖的打扮,一度成为最时髦的装束,女子们在襦袄外加一件半袖小衣,再披搭一件“披帛”。
据说,也有些女子将半袖小衣当内衣穿,外穿一件长袖外衣,半袖小衣将外衣的双肩撑起,起到垫肩的效果,和其他朝代以削肩为美不同,看上去气场十足。
曾有古代服饰研究者表示,唐代女装的基本穿着是三件套:裙、衫、帔。到武周、开元前后,衫子的领口才开得较低。此种装束一般也只在特定场合穿着,如在宫廷、闺房中。
“唐代服饰紧跟时代审美潮流而变。初唐流行窄瘦的小袖高腰长裙,清瘦修身;盛唐气势雄浑,女子服饰尺寸日益宽大,开始流行袒领,领口大且低,以女性的妩媚、豪爽,打破了传统服饰的封闭、隐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专栏作者吴鹏表示。
他提到,这一时期女子喜好男装、戎装的习俗,尤其凸显了对男女平等意识的追求,反映了当时女子社会地位提高的历史事实。
资料图:此前,敦煌研究院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披露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图为莫高窟第130窟《盛唐的女供养人-段文杰临摹》。敦煌研究院供图
杨贵妃是否真是“胖美人”
穿衣打扮的种种时尚之外,唐代女子真的一直以胖为美吗?
在论证唐代女子是否以胖为美时,杨贵妃是一个被经常提起的例子。传说中,唐玄宗也很喜欢身体肥胖的杨贵妃。
《开元天宝遗事》里记载:“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鱼儿於口中,盖藉其凉津沃肺。”
不过,杨贵妃的体型用“丰腴”形容似乎更合适。史料中记载“太真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丰艳”二字即说明杨贵妃体态丰腴,皮肤白皙细腻,且容貌出众。
而且杨贵妃擅长跳舞,舞姿优雅,这样的人如果“肥胖”,比较难以理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说,亲眼见过杨贵妃舞姿的李白曾描写“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感叹只有汉代身轻飘逸的赵飞燕才能与她相似。
审美的变化
此外,齐东方表示,考古发现并不支持将唐代女性定格为“袒胸露肌”、“以胖为美”这种笼统的结论。对唐代壁画、石刻图像等的排比和统计中可以看到,7世纪中叶以前,女性一般身材苗条,面部清秀。
到了8世纪中期,女性身材才称得上丰颐;9世纪考古发现的女性形象减少,也并非都是肥胖类型。唐代女性“肥胖”的形象所占比例不大,而且集中在8世纪中期,即便这时仍有身材修长类型的女性。
唐李道坚墓壁画室内清理修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的确,从一些出土文物来看,初唐女俑造型比较“苗条”,但到了盛唐,出土的女俑就开始“胖”了起来,而且,很多陶俑的形象都不太一致,发式及装饰都有变化。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中曾提到,“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努力减肥的胖妹,我曾梦想生活在大唐,但后来才知道:初唐不胖,晚唐臃肿,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你身边同样有苗条的闺蜜。”
有趣的是,还有记载称“乃诏力士,令京兆尹亟选人间女子颀长洁白五人。将以赐太子”。唐诗中亦常见用“细腰”、“窈窕”来形容美女。
齐东方认为,整体观察唐代不同时期各类女性形象后,艳丽、端庄、干练、俊俏、华贵并充满朝气,才可概括为唐代的总体审美风尚,“说唐代女子以胖为美,以讹传讹而已。这只是一段时期、一定范围,一定的人才会‘以胖为美’。”
吴鹏则表示,唐代审美标准是开放多元的,以胖为美只是其中一种审美风尚,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误解,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以壮硕长白即身材丰满匀称、身形修长、皮肤白皙为美。(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