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肥胖(央视关于肥胖纪录片)

文章目录:

答应我!不管胖哪里,都不要胖这里

有一种会在人群中流行的疾病。

它不仅会损伤心血管系统,进一步引起高血压、中风、心脏病;还可能引起脑部萎缩,影响大脑信息处理的能力;甚至与十多种癌症扯上了关系,让它们的发病风险同时飙升。

这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四处分布

而它的确诊方法非常简单。

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那么请进行自我诊断

祝大家好运🙏

而你患上的这种可怕「流行病」,就是——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腹型肥胖

(别滑走,答应我一定往下看)

说真的,同样是胖,肚子胖——真的很害人!

肚子越大命越短

肥胖,分为很多种。

有人全身胖,有人胖大腿,有人胖屁股,还有一种人,就爱胖肚子。

而这种胖肚子的现象,就是「腹型肥胖」,也叫「向心形肥胖」。

研究人员在 1980 年代开始关注腹部肥胖,拉开了研究的序幕之后,令人后怕的发现就一个一个地跳了出来。

首先,肚子越大,心脏越差[1]。

美国心脏协会发表在《循环》上的一份科学声明显示:腹部肥胖或身体中段、器官周围有多余脂肪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即便他们并不胖(BMI 在正常范围内)。

而除了心脏问题,腹部肥胖还与肝脏周围的脂肪堆积有关,这往往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肚子越大,脑子也会变小[2]。

一项超 9000 人的大规模人群成像研究发现:肥胖与大脑萎缩存在正相关性。

BMI 越高,大灰质(大脑信息处理中心)部分越小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2]

而如果肥胖的同时还肚子大,脑中灰质部分就会更加萎缩。这也意味着……肚子越大,脑子越小!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2]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现在,请左滑下图,看看肚子大带来的另一种连锁反应。

是的,肚子越大,越容易患癌。腰围每增加 10 厘米,14 种癌症的发病风险都会相应增加。

实可谓——肚子越大,命越短。

明明都是脂肪,

怎么肚子上的这么可怕?

健康状态下,脂肪多堆积于皮肤之下,内脏周围其实并不多。

但由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的作用,有些人发胖之后,很大一部分脂肪会出现在内脏四周,呈现在外部就是——肚子变大了。

而这些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是身体里真正的「恐怖分子」。

图片来源:纪录片《解剖肥胖》[5]

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尤其是内脏脂肪细胞——其实具有生物活性,它们会分泌激素和很多其他物质,影响体内的激素平衡,进而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比如,它们会排出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 6,而这些都会让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也有另一种理论认为,过量内脏脂肪的真正可怕之处在于——它们位于门静脉附近(门静脉负责将血液从肠道区域输送到肝脏)。

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它们把代谢产物(如游离脂肪酸)释放入肝脏提供了极大便利,进而使肝脏内游离脂肪酸增多,引发体内的蝴蝶效应——血脂生成异常

临床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内脏脂肪不仅与较高的总胆固醇和 LDL胆固醇(一种对身体有害的胆固醇)直接相关,也与较低水平的 HDL 胆固醇(对身体有益的胆固醇)和胰岛素拮抗直接相联。[3][4]

听我的,这么做就对了

虽然腹部脂肪非常凶险,但好在——减重,尤其是减小腰围,就可以降低疾病风险。

比如:一项对 58667 位女性长达 12 年的研究发现:与体重稳定的女性相比,有意减肥的女性与肥胖相关的癌症风险较低,尤其是子宫内膜癌[6]。

当刻意减肥使腰围缩小时

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最低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

而更好的消息是——只要是能帮助减脂的办法,也都适用于腹部脂肪。

作为一种「传染病」,请首先远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拒绝高脂高热量的饮食,就能很大程度降低「患病风险」。

诱人的小龙虾少来两口,酷爽的可乐少喝一瓶,就能离癌症等危险更远一些。

另外,由于身体运动过程会分泌儿茶酚胺,而它具有脂肪分解的作用。因此,运动也可以有效帮助减少内脏脂肪,让大肚子 🤺 退 🤺 退 🤺 退🤺 退🤺 退[7]。

有学者深入研究之后,甚至还找到了让我们预防 / 治疗腹型肥胖的「运动疗法」:建议男性进行中等强度的长期身体活动(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女性进行长时间的步行或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7]。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

🏃‍♀️⛹️‍♀️💃🏊‍♀️🤺🛹🎿🥊⚽️……有趣的运动实在太多,不知道大家打算选哪一个呢~

但无论计划用哪种运动抗击腹部脂肪,都请答应我们:一定不要只收藏不行动哦。

亲自动起来,和大肚 say byebye,OK?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1]Tiffany M. Powell-Wiley et al, 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1). 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973

[2]Hamer M, Batty GD.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to-hip ratio with brain structure: UK Biobank study. Neurology. 2019 Feb 5;92(6):e594-e600. doi: 10.1212/WNL.0000000000006879. Epub 2019 Jan 9. PMID: 30626649; PMCID: PMC8093082.

[3]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abdominal-fat-and-what-to-do-about-it

[4]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abdominal-obesity-and-your-health

[5]https://www.nnyy6.top/dianying/51537.html

[6]Luo J, Hendryx M, Manson JE, et al. Intentional Weight Loss and Obesity-Related Cancer Risk. JNCI Cancer Spectr. 2019;3(4):pkz054. Published 2019 Aug 9. doi:10.1093/jncics/pkz054

[7]Pitanga FJG, Pitanga CPS, Beck CC (2018)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Prevention of Abdominal Obesity: Typ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Int J Sports Exerc Med 4:106. doi.org/10.23937/2469-5718/1510106

[8] 丁香医生, 有些人看起来很瘦,腰围其实已经超标了

[9] 丁香医生, 腰越粗,越容易患癌!快看看你的风险高吗?

[10] 丁香医生,13 种癌症都爱的 1 个字,一定要远离

策划制作

作者:栗子阿孙 | 策划:塔盖 | 监制:Feidi

制图及封面图来源:hantu(部分插图整理自搞错饺子旧文)

最近微信改版,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点了 ♡ 的人

健康财富两手抓

新的一年

丁香医生也会陪在你身边❤️

央视推荐:5部自律上瘾的纪录片,让你狠狠清醒,摆脱焦虑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不好好睡觉,

就是在消耗生命力。

作者:洞见yy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过:

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缺少了这一环,你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困难。

人生之路,十有九难,关关难过。

你若肆无忌惮地放纵自己,只会在困境中迷茫、颓丧。

唯有学会克制,逼迫自己长期自律,才能跳出平庸的生活。

今天,洞见君想跟大家分享5部使人自律上瘾的纪录片,让你狠狠清醒,摆脱焦虑。

1

《跑者的世界》

奥林匹克山的岩壁上,雕刻着古希腊人的一段格言:

“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纪录片《跑者的世界》里,就讲述了六位跑者的故事。

他们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却都因为跑步把生活过得熠熠生辉。

其中,王鹏是一名电台播音员。

刚满30岁的他,却因为久坐熬夜,暴饮暴食,体重高达两百多斤。

每次父母劝他减肥,他都以工作太忙为由拒绝。

有段时间,他感觉身体不舒服,才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

去医院检查后,他才发现身体的各项指标都亮起了红灯。

医生说若是放任身体肥胖下去,身体器官负担加重,可能危及生命。

于是他狠下心来开始运动,起先他只是每天快走1小时,然后慢慢转为跑步。

为了增加运动量,他还坚持每周跑四次10公里,风雨无阻。

半年后,他的体重减至140斤,再到医院检查,异常的指标都降了下来。

他还发现工作中的很多压力与负面情绪,在专注跑步时,也都能随之缓缓排遣。

在跑步的加持下,他更加专注地投入进工作,把节目做得越来越好。

曾看过一个科普:

跑步1个月可以降低体重,3个月心肺功能变强,半年后身体免疫力增加,1年后摆脱三高疾病,3年、5年身体机能和面貌,就会明显超出同龄人。

跑步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外形,还能增强体质,从身体到精神都获得双重的活力。

当你发现身体出现了问题,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宣泄时,就去跑步吧。

哪怕只是短短的5分钟、10分钟,也比坐着、躺着更接近你想要的状态。

你跑步时流的每一滴汗,都不会辜负未来的你。

2

《习惯的奴隶》

作家都希格说,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一个人的生活一旦被坏习惯占据,就如背上了重重的高利贷。

任你拼命挣扎,也只能成为债务的奴隶。

纪录片《习惯的奴隶》中就讲述了几个最常见的坏习惯。

它们看似无关紧要,却在时刻透支着我们的健康和精力。

比如抽烟。

纪录片中有一位中年男士,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走到阳台,点上一根香烟,再开始一天的生活。

尽管他看上去身强体壮,可他却因为常年抽烟,心脏已经发生了病变。

他看着年幼的女儿坦言:“我真的害怕自己等不到女儿长大了。”

又比如购物。

有一位上大学的女生,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她的信用卡早已刷爆,欠下了不少外债。

她每个月要花三四千美元购买各类口红、包包、鞋子等物件上。

她的生活因为随意消费的习惯,早已陷入了一团乱麻。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恶习,片中的专家给出提出了几条戒掉坏习惯的建议。

1. 与拥有好习惯的人相处

专家说,意志力是可以传染的。

多与拥有好习惯的人相处,他们的行为和意志力能帮助你控制坏习惯。

2. 把你的坏习惯行为,推迟5分钟

纪录片中说,坏习惯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推迟5分钟的时间,就能让理性思维抑制住本能。

3. 制定阶梯性目标,从微小的改变开始

学会给自己设定一个阶梯目标。

因为改变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开始设定的目标越简单,大脑对改变的恐惧就越低,也越容易开始行动。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曾说过一句话: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的力量如雨像水,润物无声,却有滴水穿石的能量。

只有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才能控制住自己的人生。

3

《睡眠科学》

纪录片《睡眠科学》中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人睡眠不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熬夜仿佛成了每个人的常态。

但叔本华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睡眠的时间换取其他的身外之物。

不好好睡觉,就是在消耗生命力,甚至拖垮你的人生。

在片中,节目组邀请了四位英国睡眠最好的人,进行睡眠剥夺实验。

刚开始时,四人面带微笑,脸色红润,精神焕发。

在一系列基础测试中,他们的记忆力、反应力、决策力各项表现良好。

可在24小时不睡觉后,他们的皮肤变得松弛,眼睛逐渐黯淡无神,整个人看起来衰老了十几岁。

他们的记忆力开始出现衰退,几分钟前刚见过的物品,眨眼的功夫,便忘得一干二净。

进行模拟驾驶时,他们不停地打瞌睡,专注力和反应力明显下降,很快便撞上护栏。

当时间来到第36个小时,睡眠专家邀请他们参与赌博游戏。

相比于先前理智的下注,这次他们的平均下注量几乎翻了一倍。

结果几轮下来,他们纷纷赔光了所有的筹码。

专家解释道:

在缺乏睡眠时,人的决策选择会更加冲动冒险,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会为生活埋下很大的隐患。

当实验进行到47个小时,实验者们陆续出现大量负面情绪,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忧郁。

节目到此中止,睡眠专家严肃道:

“睡眠不足,除了会带来这些短期内的变化,它还能导致脱发、肥胖、糖尿病、痴呆和癌症。”

而良好的睡眠,就是恢复精力、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

要知道,世界一直在奖励懂得好好睡觉的人。

那些具备良好睡眠的人,也更容易保持生活和工作效率。

当你遭受睡眠困扰时,不妨尝试纪录片中专家给出的两个方案。

1. 睡眠限制。

所谓睡眠限制,就是减少在床上的时间。

当你稍晚点上床,稍早点起床,就能够压缩睡眠时长,把醒来的时间挤出去,让睡眠去控制你。

2. 制止睡眠。

比平时晚上床,关灯之后,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

每当眼皮打架都告诉自己不要睡,如此不断地制止自己入睡,反而会更容易入睡。

4

《但是,还有书籍》

毕淑敏曾说: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

读书,就是一个人自我救赎、实现蜕变最好的方式。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讲过国家图书馆管理员顾晓军的经历。

2003年,顾晓军保研和考研相继失利,一向学习不错的他备受打击。

等他想就业时,又发现自己所读的历史专业很少有对口的工作。

他投出去的上百份简历几乎都石沉大海。

一连几个月,他独自待在出租屋中,无所事事,整个人变得沮丧而颓靡。

直到一天,他出门路过了国家图书馆,便随手拾起了一本书。

他才翻看几页,就一下子沉迷其中,一直等到闭馆才从书中惊醒。

从图书馆出来后,他先前的焦虑、迷茫一扫而净,心中只有满满的充实感。

看到很多书中主人公的苦难经历,他瞬间觉得自己的遭遇根本不算什么。

他就索性放下大学生的身份,白天就去干杂工,跑销售,当小贩……

等到了晚上,他就立马走进图书馆,选择一本好书,一股脑埋进其中。

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顺利竞聘上了国家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位,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生活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迷茫无助的时刻。

或许是纠结于一段感情,又或许是在工作中遇到了瓶颈。

但无论如何,至少我们的人生还能有书籍相伴。

就如苏轼所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书读得多了,不管到了什么年纪,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不会陷于焦虑之中。

因为书中的知识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总能让你获得冲破阻碍的力量。

从今天起,养成读书的习惯,为心灵不断地扩容。

腹中有书,脚下才会有路。

5

《智能陷阱》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手机游戏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短视频总是刷到停不下来;

没工作一会儿就忍不住拿起手机看看朋友圈。

结果半天过去了,什么事都没做,而且短暂的快乐过后,内心满是空虚。

看了这部纪录片《智能陷阱》,你就会明白这是智能手机给我们埋下的陷阱。

影片中,一位母亲非常担忧她的女儿。

女孩此前乖巧懂事,读书也十分用功。

直到母亲奖励给了她一部手机,一切都发生了巨变。

女孩注册了自己的社交账号后,看到有很多有趣的陌生人找她聊天。

不管她在网络中发什么动态,底下总有人赞美她,这使她激动不已。

渐渐地,她断开了与外界的交流,只是自顾自地沉浸在网络中。

后来,她又尝试了一款手机游戏。

没想到,三两局游戏后,游戏胜利的快乐让她异常兴奋。

于是她越玩越着迷,通宵都是常有之事。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女孩成绩一落千丈,脾气也变得暴躁无比。

母亲喊她吃饭,她不搭理;母亲要没收她手机,她直接大打出手。

伤心失落的母亲,找到了节目组的专家。

专家告诉她,这是人体内的多巴胺在作祟。

当一个人看到搞笑视频的时候,大脑就会立刻分泌多巴胺,但这种爽感转瞬即逝。

你只有不间断地刷视频,才能持续地获得这种快感。

若不加以控制,只会沉溺在这种垃圾快乐中无法自拔。

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芭芭拉所说: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用消耗性的方式寻找快乐,如酗酒、赌博、刷剧、打游戏等;

层次越高的人,越喜欢用补充性的方式创造快乐,如读书、学习、运动、艺术创作等。

垃圾快乐就像快餐,简单好吃,长期吃下去却会拖垮你的身体。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高级快乐,来替代垃圾快乐。

有空刷短视频,不如读一本好书;经常玩电子游戏,不如出去运动健身。

当你远离了智能陷阱,才能追求真正的自律,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

作家派克曾说:

所谓自律,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其实生命中很多的痛苦,都是因为抵御不了声色诱惑的结果。

如果你的生活正处在迷茫、无序中,不妨看看这五部自律纪录片。

少熬夜,多运动,就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常读书,远离垃圾快乐,方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与境界。

当你走好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小步,自能拾阶而上,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240斤胖子解剖纪实,不到生命最后一秒,你不知道脂肪能有多致命

作为一个健身博主,除了增肌外,减脂可能是一姐强调最多的存在了。为了让姐妹们了解,脂肪太太太多了并不是一件好事,一姐之前对比过肌肉和脂肪的体积。

给大家讲过内脏脂肪是相对于皮下脂肪更可怕的存在。皮下脂肪厚了点,可能就是体型不太美观,内脏脂肪是更可怕的健康杀手。

甚至一姐最近都写了脂肪肝,但其实过量的脂肪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早在16年,BBC就出过一个纪录片,解剖一个240斤的肥胖者。以前觉得太可怕没敢看,但是现在出于一个健博的使命,觉得还是有必要带仙女们了解一下。

主人公是两位解剖病理学专家,Micheal和Carla,他俩共同操作,完成了全球唯一的肥胖验尸,带我们看看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到底有哪些。

注意以下画面描述可能引起不适。

被解剖的是一具女尸,年龄大概在60多岁,她最终死于心脏衰竭,并在去世之前同意将尸体捐赠给医疗研究。

有一个很明显心脏衰竭的表现,就是医生按她的腿,会出现一个坑。

这个是因为体内有过多液体,一姐觉得可以理解为水肿。

这具女尸生前大概1.65米高,但是体重却有215斤,可以说是超级肥胖患者了。而且肥胖大多都体现在腹部,是典型的腹型肥胖,内脏脂肪过多。

画面一开始,一刀划开腹部,脂肪就迫不及待地翻出来了。专家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切开厚厚的脂肪层,脂肪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的多。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Carla发现了一个脂肪假体,这块假体跟厚厚的脂肪比简直太渺小了。稍微有点脂肪对身体是有益的,但是脂肪太多了的话,它们就会找地方进行才储存,哪里堆积的太多,哪里的器官就会受到损伤。

正常完美的器官是这样的。

而被解剖者的器官是这样的, 所有器官都被脂肪缠绕,甚至有的都分不清了。

肝脏

当医生找出她的肝脏的时候,发现已经变大了好几倍。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脂肪肝。这种淡粉色的颜色就是脂肪肝的最典型特征。

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你的肝得了“肥胖症”。

因为轻度脂肪肝并没有很严重的不适感,所以很多人在体检报告上看到它的时候都不是很在意,可放任不管的态度并不会让脂肪肝卷铺盖走人。

相反,它会在你不注意的期间逐渐成长,从脂肪肝进化成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甚至引发肝癌。

心脏

正常的心脏应该在257g左右,而她的心脏达到了449g,快两倍的重量。专家形容说,正常心脏应该像一块牛排,而她的心脏像一个空空的纸袋子。为了大家理解,可以把这个心脏切片想象成西红柿片哈。

像这样的心脏,带动体内血液循环的能力就很微弱了。心脏跳动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向全身,从而向整个人体输送氧气和养分。

她的心脏肌肉无法支撑血压的逐渐升高,变得越来越薄,只有8毫米。松垮垮的心脏,没有强力的肌肉,自然无法有力的输送血液,慢慢就会衰竭,这也是她的死因。

肾脏

只有把脂肪切开才能看到肾脏,肾脏没有骨头保护,所有稍微有点脂肪是能保护它的,正常脂肪只有下面黄色部分的三分之一。


肥胖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最后导致肾脏衰竭。因为肾脏是另一个净化器官,它会过滤你的尿液。如果过量脂肪附着在肾脏上,肾脏就要更卖力的工作才行。

通常是从糖尿病2型开始,然后你的尿液中会混有糖分,那是因为你体内的器官已经无法处理这些葡萄糖。

你的肾脏就要去过滤那些你身体内多余的糖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肾衰竭。

最后专家说,其实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懒惰、贪吃。

而是涉及各种各样你想不到的原因。

也许环境、基因、心理这些很难改变,但生活方式是最简单而且可以前面三个起到翻天覆地影响的。

一姐之前看过加拿大的一则公益广告短片《人生最后十年》,坚持运动和慵懒怠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能让你最后走向完全不同的生命轨迹。

每天清晨,穿上运动鞋去公园运动,还是躺在病床上,散步就是病房到卫生间的距离。

骑着自行车四处旅行,陪儿孙玩耍,还是坐着轮椅把药当饭吃,陪在身边的只有医护人员。

穿西装领带,陪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还是穿病号服,家人在病床前陪自己。

最后这一幕太动容了,是家人亲密的一吻,还是最后的离别一吻。

虽然大多数姐妹并没有遇到超重的情况,很多人留言也说看了其实没啥感觉,那是因为没发生在我们身上,但不代表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完全正确的。

偶尔的放纵吃喝、偷偷懒可以,当然一姐偶尔也是会和朋友们吃饭庆祝,但是生活的主旋律、生活方式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健康上。

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可以长期坚持的健康生活方式,虽然一姐是健身博主,但是也要说,吃糠咽菜、水煮一切只适合偶尔的减脂期,并不是用来长期坚持的,总之,健康最重要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