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焦虑测试(肥胖焦虑症如何缓解)

文章目录:

判断肥胖有了新指标!这里脂肪太多,对健康百害无一利!

有些人看着不胖、四肢很瘦,就是肚子大了点,这样的人算肥胖吗?如果放在以前,这样的人可能不算肥胖,但如今判断肥胖有了新指标!特别是这里脂肪太多,对健康百害无一利!

腰围超过身高一半

要当心肥胖

7月5日,欧洲肥胖研究协会(EASO)在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新研究,明确提出了“腰高比”的测量标准,即对于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25、腰高比(腰围除以身高)>0.5、存在医学、功能或心理障碍或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肥胖管理。①

“腰高比>0.5意味着身高180厘米的人腰围超过90厘米,身高160厘米的人腰围超过80厘米,这个数据有助于普通人群进行腹部脂肪的自测。”7月9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减重中心)主任医师王存川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肥胖的诊断需要考虑多维度的复杂因素,这次纳入了“腰高比”、功能或心理障碍等诊断标准是为了让大众更加重视肥胖,实现早诊早治。②

“腰高比”高

说明内脏脂肪过多

“腰高比”反映的是内脏脂肪的堆积,而心血管事件的增加很大程度是内脏脂肪的堆积带来的。在减重时首先考虑减少内脏脂肪,而“腰高比”的概念可以让大众更加简便地进行自测,如果腰围超过了身高的一半,要警惕内脏脂肪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身体负担。王存川医生表示,部分人群的BMI值未达到肥胖级别,但四肢纤细、肚子很大,意味着腰高比可能超标了,这种人群有更大的代谢疾病风险。此次肥胖诊断还纳入了心理性问题、功能性问题,如对肥胖的过度担忧、因肥胖焦虑得睡不着觉等都可以纳入肥胖诊断的考虑范畴。王存川介绍,腹型肥胖一直是临床肥胖诊断中重要的参考指标,此次腰高比的提出让指标有了明确的数据概念。②

资料图张涛摄

内脏脂肪过多

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对健康的威胁更大。很多研究发现,内脏脂肪与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和死亡风险升高等有关。1. 心脏病北京大学公卫学院研究人员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腰越粗,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越高。③2. 糖尿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中年以上的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腰围增大比体重增加更加危险,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最大“凶手”之一。④3. 高血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资讯部隋辉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血压对体重的变化很敏感,体重变化5公斤就能引起血压的明显变化。体重越重,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尤其是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⑤4. 癌症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元钊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腹型肥胖是某些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直结肠癌发病的一大诱因就是肥胖。腹部脂肪多,肠蠕动减缓,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延长,很容易增加肠癌风险。⑥5. 脑萎缩2019年,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人员在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肥胖特别是腹部的肥胖,可能与大脑萎缩有关。而较低的脑容量或脑萎缩会增加记忆力下降和痴呆的风险。⑦6. 早衰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曾在个人微博刊文中表示,腰围日益增大,是一种危险的衰老信号。比如,肚子大、腰围粗就是动脉硬化正在进展的一个重要指示。⑧7. 死亡风险高腰越粗,寿命越短?并不是忽悠人也不是吓唬人。一项覆盖世界各地600万人的研究显示:与腰围小于88.9厘米的男性相比,腰围大于109厘米的男性死亡率高50%。与腰围小于68.6厘米的女性相比,腰围大于94厘米的女性死亡率高80%。而且,腰围每增加2.54厘米,男性的死亡风险增加约7%,女性的死亡风险增加约9%。⑨

健康时报资料图

减掉内脏脂肪

记住4个方法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赵杰在健康时报刊文中给出4个减掉内脏脂肪的方法。⑩1. 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内脏脂肪超标的人每天需要运动半小时至1小时,如跑步、散步、游泳、骑车等,球类运动在消耗能量的同时有助脂肪分解。即使没有腹型肥胖,也可以多运动防患于未然。2. 三餐主食量比例5:3:2吃米饭、面包等主食过多,容易在腹腔囤积内脏脂肪,但也不能完全不吃,避免零摄取时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腹型肥胖的女性为例,每天主食摄入不超过100克,三餐比例是5:3:2。3. 根据运动限制热量摄入若平时活动量不大,摄取热量(千卡)不要超过体重(公斤)x25;若经常运动、活动量大,摄取热量(千卡)不宜超过体重(公斤)x35。4. 日常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想要内脏瘦身成功,不能缺少纤维素,日常可选燕麦、绿豆、番茄、葡萄柚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顺畅排泄,促进新陈代谢。

本文综合自:

①A new framework for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

②2024-07-09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欧洲提出肥胖诊断新指标:腰围超过身高一半也考虑肥胖》

③田园,杨淞淳,余灿清,等.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 39(9):7.

④2019-04-19健康时报《肥胖易得糖尿病》

⑤2015-10-15健康时报《体重变化五公斤血压就变》

⑥2011-06-02健康时报《减腰围就是防癌》

⑦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to-hip ratio with brainstructure UKBiobank study. Neurology.February 05, 2019; 92 (6)

⑧2015-05-07新浪微博@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腰围大,人衰老》

⑨Large Waist Linked to Poor Health, Even Among Those in Healthy Body Mass Index Ranges Retrieved Aug 3, 2023

⑩2022-10-09健康时报《藏在内脏、形成眼袋……老人要管好身体脂肪》

(健康时报)

判断肥胖有了新指标!这里脂肪太多,对健康百害无一利!

有些人看着不胖、四肢很瘦,就是肚子大了点,这样的人算肥胖吗?如果放在以前,这样的人可能不算肥胖,但如今判断肥胖有了新指标!特别是这里脂肪太多,对健康百害无一利!

腰围超过身高一半

要当心肥胖

7月5日,欧洲肥胖研究协会(EASO)在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新研究,明确提出了“腰高比”的测量标准,即对于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25、腰高比(腰围除以身高)>0.5、存在医学、功能或心理障碍或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肥胖管理。①

“腰高比>0.5意味着身高180厘米的人腰围超过90厘米,身高160厘米的人腰围超过80厘米,这个数据有助于普通人群进行腹部脂肪的自测。”7月9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肥胖与代谢病外科(减重中心)主任医师王存川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肥胖的诊断需要考虑多维度的复杂因素,这次纳入了“腰高比”、功能或心理障碍等诊断标准是为了让大众更加重视肥胖,实现早诊早治。②

“腰高比”高

说明内脏脂肪过多

“腰高比”反映的是内脏脂肪的堆积,而心血管事件的增加很大程度是内脏脂肪的堆积带来的。在减重时首先考虑减少内脏脂肪,而“腰高比”的概念可以让大众更加简便地进行自测,如果腰围超过了身高的一半,要警惕内脏脂肪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身体负担。

王存川医生表示,部分人群的BMI值未达到肥胖级别,但四肢纤细、肚子很大,意味着腰高比可能超标了,这种人群有更大的代谢疾病风险。此次肥胖诊断还纳入了心理性问题、功能性问题,如对肥胖的过度担忧、因肥胖焦虑得睡不着觉等都可以纳入肥胖诊断的考虑范畴。

王存川介绍,腹型肥胖一直是临床肥胖诊断中重要的参考指标,此次腰高比的提出让指标有了明确的数据概念。②

内脏脂肪过多

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对健康的威胁更大。很多研究发现,内脏脂肪与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和死亡风险升高等有关。

1. 心脏病

北京大学公卫学院研究人员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腰越粗,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越高。③

2. 糖尿病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曲伸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中年以上的肥胖人群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腰围增大比体重增加更加危险,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最大“凶手”之一。④

3. 高血压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资讯部隋辉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血压对体重的变化很敏感,体重变化5公斤就能引起血压的明显变化。体重越重,患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就越大。尤其是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⑤

4. 癌症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元钊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腹型肥胖是某些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直结肠癌发病的一大诱因就是肥胖。腹部脂肪多,肠蠕动减缓,致癌物质与肠壁的接触时间延长,很容易增加肠癌风险。⑥

5. 脑萎缩

2019年,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人员在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显示,肥胖特别是腹部的肥胖,可能与大脑萎缩有关。而较低的脑容量或脑萎缩会增加记忆力下降和痴呆的风险。⑦

6. 早衰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曾在个人微博刊文中表示,腰围日益增大,是一种危险的衰老信号。比如,肚子大、腰围粗就是动脉硬化正在进展的一个重要指示。⑧

7. 死亡风险高

腰越粗,寿命越短?并不是忽悠人也不是吓唬人。一项覆盖世界各地600万人的研究显示:

与腰围小于88.9厘米的男性相比,腰围大于109厘米的男性死亡率高50%。

与腰围小于68.6厘米的女性相比,腰围大于94厘米的女性死亡率高80%。

而且,腰围每增加2.54厘米,男性的死亡风险增加约7%,女性的死亡风险增加约9%。⑨

(来源:图虫创意)

减掉内脏脂肪

记住4个方法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赵杰在健康时报刊文中给出4个减掉内脏脂肪的方法。⑩

1. 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

内脏脂肪超标的人每天需要运动半小时至1小时,如跑步、散步、游泳、骑车等,球类运动在消耗能量的同时有助脂肪分解。即使没有腹型肥胖,也可以多运动防患于未然。

2. 三餐主食量比例5:3:2

吃米饭、面包等主食过多,容易在腹腔囤积内脏脂肪,但也不能完全不吃,避免零摄取时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腹型肥胖的女性为例,每天主食摄入不超过100克,三餐比例是5:3:2。

3. 根据运动限制热量摄入

若平时活动量不大,摄取热量(千卡)不要超过体重(公斤)x25;若经常运动、活动量大,摄取热量(千卡)不宜超过体重(公斤)x35。

4. 日常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想要内脏瘦身成功,不能缺少纤维素,日常可选燕麦、绿豆、番茄、葡萄柚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顺畅排泄,促进新陈代谢。

(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综合自:

①A new framework for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manage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

②2024-07-09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欧洲提出肥胖诊断新指标:腰围超过身高一半也考虑肥胖》

③田园,杨淞淳,余灿清,等.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 39(9):7.

④2019-04-19健康时报《肥胖易得糖尿病》

⑤2015-10-15健康时报《体重变化五公斤血压就变》

⑥2011-06-02健康时报《减腰围就是防癌》

⑦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to-hip ratio with brainstructure UKBiobank study. Neurology.February 05, 2019; 92 (6)

⑧2015-05-07新浪微博@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腰围大,人衰老》

⑨Large Waist Linked to Poor Health, Even Among Those in Healthy Body Mass Index Ranges Retrieved Aug 3, 2023

⑩2022-10-09健康时报《藏在内脏、形成眼袋……老人要管好身体脂肪》来源:健康时报

陌陌报告:超五成网民有身材焦虑 半数00后认为自己“太胖”

中新网5月10日电 日前,在世界防治肥胖日即将来临之际,移动社交平台陌陌对近万名网民进行抽样调查,发布了《2021网民身材焦虑报告》。报告显示,超五成网民有身材焦虑,三成女网民一天称一次体重;七成网民认为肥胖影响社交,四成网民会美化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身高或体重,超六成网民在意婚恋对象的身材。

陌陌报告显示,54.1%的网民有身材焦虑,46.4%的网民认为自己太胖,需要减肥,25%的网民每天称一次体重。

从性别来看,女网民比男网民的身材焦虑更严重。女网民中54.3%认为自己太胖,需要减肥,5.3%认为自己太瘦,需要增重,40.5%没有身材焦虑;男网民中31%认为自己太胖,需要减肥,12.5%认为自己太瘦,需要增重,56.5%没有身材焦虑。从称体重的频率来看,女网民也比男网民更频繁。女网民中31.9%每天称一次体重,男网民这一比例仅为11.3%,48.1%的男网民一年才称一次体重。

从年龄来看,年纪越轻,网民的身材焦虑越严重。00后网民中50.1%认为自己太胖,需要减肥,10.2%认为自己太瘦,需要增重,39.7%没有身材焦虑;60后网民中,仅有19.5%认为自己太胖,需要减肥,1.6%认为自己太瘦,需要增重,78.9%没有身材焦虑。

从情感状况来看,恋爱中的网民身材焦虑最严重,单身网民最佛系。恋爱中的网民里53.1%认为自己太胖,需要减肥,8.1%认为自己太瘦,需要增重,38.8%没有身材焦虑。单身网民中42.5%认为自己太胖,需要减肥,10.1%认为自己太瘦,需要增重,47.4%没有身材焦虑。已婚网民这三类情况的比例则分别为49.4%、4.9%和45.7%。

根据陌陌报告,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健康的身体,50%的网民为了改变身材做出过努力; 26.3%的网民对自己的身材满意,不需要改变;24.8%的网民表示只立目标,从不行动。从年龄来看,00后网民“只说不动”的比例最高,28.7%只立目标,从不行动。报告同时显示,经常运动健身的网民中,仅有34%有身材焦虑,远低于平均水平。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