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测试皮肤(肥胖测试皮肤颜色)

文章目录:

你是真胖or假胖?现在流行的这个测胖指标,更靠谱!

关注健康的亲

都听说过 BMI 指数

很多人也会时不时拿BMI指数

测测自己的体重是否超标

但是,碰到健美爱好者

以及四肢不胖但有大肚腩的亲们

BMI指数就不那么好使了

所以,现在最流行

圆 度 指 数

↓↓↓

为啥说BMI指数落伍了

啥是圆度指数

圆度指数,看着好像很复杂呀

我们自己如何搞定它?

一起来看看吧

01.

用好好的,BMI指数为啥被淘汰了

BMI指数(body mass index),通过测量体重、身高参数计算得出,是此前最常用到的评估公式。

BMI公式简单,但它有明显的bug。

比如,BMI指数不能区分体重中肌肉、脂肪占比差异。它也不能反映脂肪分布位置,而实际上脂肪分布在不同位置与疾病的发生率之间的关联差异很大。

图示:同为BMI27但体型大不相同

图源:营养师顾中一

以健美爱好者为例,他们的肌肉含量很高,而肌肉的重量是大于脂肪重量哒,这就会导致健美爱好者的BMI指数偏高,达到超重甚至肥胖的程度,而事实上人家体脂率很低。

还有一类人,四肢躯干瘦长却有个大肚腩,他的内脏脂肪超标,但BMI指数测不出来……

02.

更能描述肥胖的 BRI 指数

BRI(body roundness index)指数,又叫身体圆度指数,该指标根据身高和腰围计算得出,其数值越高,说明内脏脂肪堆积越明显,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率可能越高。

相对于BMI,BRI指数直接测量腰围,有效屏蔽了大肌肉健美者,集中捕捉内脏脂肪超标人群——内脏脂肪超标,可是当代久坐人群的一大痛呀。

BRI 指数的计算公式,图源:科普中国

内脏脂肪超标又称中心型肥胖,其特点是看似正常,实际脂肪分布在腹腔内脏的一种肥胖状态,内脏脂肪超标会导致冠心病、2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等慢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中心肥胖的外显特征就是腰围粗。

按照我国人群标准,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即可诊断为中心型肥胖;或者利用设备精准测量内脏脂肪面积,若≥80cm²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所以说,到底胖不胖,还是量量腰围,算个BRI指数更靠谱。

03.

怎么自测 BRI 指数?

标准测量方法如下:

①着轻便衣物,垂直站立,双足自然分开25-30cm,体重均匀分配到两腿,保持平稳呼吸,避免吸气时测量。


②使用没有弹性、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在髂嵴[qià jí]最高点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围绕腹部一周,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紧贴而不压迫皮肤进行测量。

自己摸摸看……图源:网络

③测量时,保持腹部放松,不要收腹。


④测量值应精确到1mm。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BRI在4.5-5.5左右的人群相对较为健康。

BRI<3.4的人群,可能存在营养不良、肌肉萎缩或缺少活动等情况,全因死亡率可能增加25%。

BRI≥6.9及以上人群,全因死亡率可能增加49%,提示内脏脂肪堆积较为明显,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也更高。

当然,BRI指数也存在一定局限。比如,相关研究还缺乏足够的长期研究数据支持,测量要求也比较高等。此外,很多人胖在屁股和大腿而腰不粗(俗称梨形身材),而这些部位脂肪堆积也会造成相关代谢性慢病风险,却容易被忽视。

好了,不管是BMI还是BRI,合理运动和膳食控制才是健康的要义。

来源:科普苏州

编辑:小任

红、黄、黑、白……肥胖也有颜色之分?

也许你听过

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

但是你听说过

胖子也有对应的颜色吗?

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黄宇新介绍,对于肥胖的分类,目前有很多标准,常见的有按照病因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按照脂肪积聚部位不同分为外周型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按照体质指数分为1度肥胖、2度肥胖和3度肥胖;按照伴发疾病分为代谢正常型肥胖和代谢异常型肥胖等,还有一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分类方法。

我国学者曾经开发出一套颇为有趣的肥胖分类方法,通过对形形色色的肥胖患者的临床观察,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皮肤表征及代谢状态,吸取祖国传统医学的诊疗经验提出了“白、黄、红、黑”四色肥胖分类

白胖子:又称代谢正常型肥胖,皮肤白润、光滑、弹性好,虽然体脂含量较高但分布基本正常,无明显代谢异常和炎症状态,激素水平基本正常。

黄胖子:又称低代谢性肥胖,皮肤萎黄无弹性、无光泽,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内脏脂肪含量较高,代谢率及激素水平多有降低。

红胖子:又称高代谢性肥胖,多为红胖血瘀之人。血供丰富,体表可见紫纹及毛细血管增生等,脂肪分布以内脏脂肪为主,具有较高的代谢率,激素水平也偏高。

黑胖子:又称炎症代谢性肥胖,皮肤色素沉着、黑棘皮病多见,有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率高,多伴高尿酸等炎症状态。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身边不少“胖友”脖子上有一圈洗不干净的“污垢”,这就是传说中的“黑棘皮病”,代表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医生提醒,无论哪种颜色的“胖友”都是不健康的。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50多万人样本研究显示,肥胖者即使进行规律体育锻炼,也无法抵消肥胖带来的害处。

无论运动水平如何,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与正常体重但不运动的人相比,运动的肥胖者患高胆固醇风险大约是前者的2倍、糖尿病风险是前者4倍,高血压风险是前者5倍。若想保持健康,“胖友”减重很重要。

来源:上海静安

红、黄、黑、白……肥胖也有颜色之分?

也许你听过

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

但是你听说过

胖子也有对应的颜色吗?

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黄宇新介绍,对于肥胖的分类,目前有很多标准,常见的有按照病因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按照脂肪积聚部位不同分为外周型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按照体质指数分为1度肥胖、2度肥胖和3度肥胖;按照伴发疾病分为代谢正常型肥胖和代谢异常型肥胖等,还有一些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分类方法。

我国学者曾经开发出一套颇为有趣的肥胖分类方法,通过对形形色色的肥胖患者的临床观察,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皮肤表征及代谢状态,吸取祖国传统医学的诊疗经验提出了“白、黄、红、黑”四色肥胖分类

白胖子:又称代谢正常型肥胖,皮肤白润、光滑、弹性好,虽然体脂含量较高但分布基本正常,无明显代谢异常和炎症状态,激素水平基本正常。

黄胖子:又称低代谢性肥胖,皮肤萎黄无弹性、无光泽,多以腹型肥胖为主、内脏脂肪含量较高,代谢率及激素水平多有降低。

红胖子:又称高代谢性肥胖,多为红胖血瘀之人。血供丰富,体表可见紫纹及毛细血管增生等,脂肪分布以内脏脂肪为主,具有较高的代谢率,激素水平也偏高。

黑胖子:又称炎症代谢性肥胖,皮肤色素沉着、黑棘皮病多见,有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率高,多伴高尿酸等炎症状态。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身边不少“胖友”脖子上有一圈洗不干净的“污垢”,这就是传说中的“黑棘皮病”,代表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医生提醒,无论哪种颜色的“胖友”都是不健康的。发表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50多万人样本研究显示,肥胖者即使进行规律体育锻炼,也无法抵消肥胖带来的害处。

无论运动水平如何,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与正常体重但不运动的人相比,运动的肥胖者患高胆固醇风险大约是前者的2倍、糖尿病风险是前者4倍,高血压风险是前者5倍。若想保持健康,“胖友”减重很重要。

记者:郁婷苈

编辑:路景斓

图片:图虫创意

资料:华东医院内分泌科医生 黄宇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