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丨d肥胖t(肥胖型t2dm)

文章目录:

【营养与健康】补充维生素D对肥胖患者减重效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

高新颖李周慧灵侯党敏杜美洋张艳菊王新诚李超张饰徐靖李春君

单位: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1617;天津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内分泌科,天津 300121;天津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天津 300121

通信作者

李春君,Email:li_chunjun@126.com

引用本文:

高新颖, 李周慧灵, 侯党敏, 等 . 补充维生素 D 对肥胖患者减重效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4, 18(11): 830-836. DOI: 10.3760/cma.j.cn115624-20240404-00270.

摘要

目的

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肥胖患者减重效能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连续选取2023年3—1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肥胖门诊就诊的190例肥胖伴维生素D缺乏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维生素D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限能量高蛋白饮食联合中等强度运动,维生素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维生素D补充剂,14 000 U/周,干预时间持续24周。中途两组由于各种原因出组25例,最终对照组79例、维生素D组86例纳入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基线和干预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浓度、体重、体重指数、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差异,采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来评估IR程度,分析补充维生素D对肥胖患者减重效能和IR的影响。

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清25(OH)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维生素D组血清25(OH)D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30.90±7.55)比(16.00±4.34)μg/L](t=-15.35;P<0.001)。干预后两组体重、体重指数、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HOMA-IR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对照组:(93.32±13.47)比(98.95±14.31)kg、(33.74±5.09)比(35.80±5.52)kg/m、(39.77±11.87)比(44.12±12.79)kg、(183.76±40.95)比(204.01±32.18)m、5.00(4.55,5.67)比5.24(4.68,6.42)mmol/L、16.78(13.94,24.30)比22.56(15.95,31.2)mU/L、5.55%±0.53%比6.05%±0.99%、4.11(3.14,5.57)比5.51(3.61,8.49);维生素D组:(88.14±17.66)比(104.43±22.02)kg、(31.02±5.10)比(36.66±5.98)kg/m、(35.51±12.87)比(46.67±13.33)kg、(166.50±49.50)比(213.64±40.14)m、4.70(4.35,5.07)比5.17(4.77,6.30)mmol/L、13.18(9.87,18.84)比21.67(15.78,32.74)mU/L、5.43%±0.48%比6.21%±1.22%、2.88(1.99,4.21)比5.19(3.82,9.27)],且维生素D组体重、体重指数、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8.14±17.66)比(93.32±13.47)kg、(31.02±5.10)比(33.74±5.09)kg/m、(35.51±12.87)比(39.77±11.87)kg、(166.50±49.50)比(183.76±40.95)m、4.70(4.35,5.07)比5.00(4.55,5.67)mmol/L、13.18(9.87,18.84)比16.78(13.94,24.30)mU/L、2.88(1.99,4.21)比4.11(3.14,5.57)](均P<0.05)。干预后维生素D组IR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7.3%比15.3%)(χ=8.071;P=0.002)。

结论

在限能量高蛋白饮食联合中等强度运动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可显著提升肥胖伴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减重效能,并明显改善IR。

本刊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517室

联系电话:(010)51322343

Email:cjhm@cmaph.org

杂志官网:https://www.zhjkgl.org.cn/

投稿网址:https://medpress.yiigle.com

补充维生素D,吃什么效果好?附常见食物维生素D含量一览表

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除发挥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健康的功能外,还参与组织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免疫调节。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皮肤经阳光作用合成的维生素D,另一种来源是食物中(如经光照后的蘑菇、野生海鱼等)的维生素D,两者通过肝脏代谢后以2种形式存在,分别是25(OH)D和25(OH)D。其中25(OH)D是血液中维生素D的主要存在形式(文末附常见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表)。

维生素D缺乏可能提示哪些疾病?

——佝偻、骨松、癌症等

1.骨骼相关疾病

维生素D缺乏症主要表现为骨骼疾病,在儿童称为佝偻病,成人依缺乏程度的不同可引起骨质疏松症或骨质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常见病因。提高PTH含量,特别是提高缺乏维生素D的老年人的甲状旁腺激素含量会导致骨软化症、骨转化增高、骨量降低,并有骨折的危险。25-羟基维生素D含量低还与骨密度低有关。与其他临床资料结合,检测结果有助于判定骨代谢。

2.其他疾病

除与骨骼疾病明确相关外,维生素D也可能与一些疾病有相关性,如癌症、心血 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维生素D与癌症的相关性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室和动物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转移来抑制癌变并减缓肿瘤进展;维生素D可能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促凋亡和抗血管生成作用。

➤癌症:维生素D与癌症的相关性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室和动物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转移来抑制癌变并减缓肿瘤进展;维生素D可能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促凋亡和抗血管生成作用。

➤心血管疾病:多项研究表明,维生素 D与高血压有一定关联,高血压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减少 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低水平血清25(OH)D3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升高,出现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这些均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血清25(OH)D每增加 25 nmol/L(10 μg/L),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降低 10%。

➤糖尿病:维生素D对胰岛β细胞有一定调节作用,胰岛β细胞同样含有维生素 D 受体,胰岛组织同肾脏一样表达 1‑α 羟化酶。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显示,以1 600~4 000 U/d的剂量补充维生素D, 可以控制血糖或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糖尿病、肾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 D 不足,甚至缺乏,补充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可保护肾功能。但目前对于维生素D补充剂种类和确切剂量还存在争议。

4 ➤慢性肾脏病:维生素D缺乏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状态与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呈负相关,因此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将维生素 D 的水平维 持在 30 μg/L 或更高。维生素D缺乏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状态与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呈负相关,因此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将维生素 D 的水平维 持在 30 μg/L 或更高。

5 ➤自身免疫疾病:体内维生素D含量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发生关系密切,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部位的巨噬细胞、关节软骨细胞上均有一种特异性的维生素 D 受体表达。具有活性的维生素 D与细胞内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既可以改善人体骨质疏松,又可以作为催化剂促进人体T、B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7、干扰素‑γ等的合成,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改善患者的病情。补充维生素D可使自身 免疫性疾病的风险下降22%,长期补充维生素D有助预防自体免疫疾病,尤其对≥50岁人群。体内维生素D含量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发生关系密切,类风湿关节炎发病部位的巨噬细胞、关节软骨细胞上均有一种特异性的维生素 D 受体表达。具有活性的维生素 D与细胞内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既可以改善人体骨质疏松,又可以作为催化剂促进人体T、B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7、干扰素‑γ等的合成,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改善患者的病情。补充维生素D可使自身 免疫性疾病的风险下降22%,长期补充维生素D有助预防自体免疫疾病,尤其对≥50岁人群。

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标准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0nmol/L

体内可检测到的维生素D代谢物约有40多种,其中25-羟基维生素D是循环中存在最多的代谢物,可以反映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水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已被公认为反映维生素D状态的最合理指标。

下表为国标WS/T 677—2020给出的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参考判定值。

表1 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参考值

1表汇总:哪些人群应该进行维生素D的检测?

影响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肤色、季节、地理纬度、海拔、日照时间、着装习惯、防晒措施、饮食习惯、空气污染、肥胖以及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药物等。

虽然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在全球人群中非常普遍,但并不主张在人群普遍筛查血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推荐在具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及需要维持合理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人群中进行血维生素D水平的筛查。

表2 建议筛查血维生素D水平的人群

维生素D缺乏的补充措施

——日照、饮食和补充剂

增加日照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的摄入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人体被UVB紫外线照射后可以产生维生素D,经常晒太阳,保证足够的紫外线照射是有必要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隔着玻璃晒太阳没有效果,原因是玻璃会阻隔掉几乎所有的UVB紫外线。涂抹防晒霜也会阻碍皮肤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也可通过摄入食物或维生素D补充剂所获得。包括动物肝脏及瘦肉类、蛋类及鱼类、谷物及奶类以及如香菇及鱼肝油中也富含维生素D,适量食用可补充维生素D。

此外,通过口服膳食补充剂来补充维生素D也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方式。

表3 常见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μg(U)/100 g可食部]

来源《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

参考资料

[1]范列英、王伟灵、胡敏、陈发林.临床化学检验标准化操作程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8, 11(1):19.

[4]中国营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维生素 D 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 [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3,17 (04):245-252.

[5]人群维生素D缺乏筛查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677—2020.

[6]周庭银,王华梁. 临床化学检验标准化操作程序[M].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来源:检验医学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泰安:这个大写的\u0026#34;D\u0026#34;胖了一圈,驾驶员被罚款扣分拘留

2月26日下午,泰安高速交警指挥中心民警发现一辆红色大货车的车牌号上字母 “D”有些奇怪,经过查看,原来驾驶员在车牌上做了手脚。

经民警进一步调查,该大货车真实号牌为冀J1Txxx,驾驶员将数字1伪装成“D ”,看起来大了一号,同时还存在超速15%的违法行为。

民警介绍,该车驾驶员将面临罚款5200元,驾驶证记18分,并处15日以下拘留 。该驾驶员驾驶证也将被降级,驾驶大货车的这一工作也将无法再继续。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张伟 通讯员 王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