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气喘吁吁(肥胖喘气费劲怎么回事)

文章目录:

350斤!五六米路走得气喘吁吁 小伙重度肥胖被下“病危通知”

重获新生的小石如今已减重100多斤

“健康真好!”冬日清晨,坐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的病床上,终于不再需要高流量通气治疗仪帮助呼吸的小石(化名)忍不住感叹!年仅36岁的他是南安人,此前体重曾一度达350斤,因过度肥胖,半年之内他两次入院治疗,两次被医生从死亡边缘拉回。

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海波告诉记者,这次入院经诊断,小石因重度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导致右心衰,又因二尖瓣腱索断裂突发急性左心衰,加上肥胖并发症高血压、心肺功能差等,小石一度命悬一线。所幸,经过医院多科室联合抢救,小石化险为夷。

五六米路走得气喘吁吁

进医院直接被送ICU

小石回忆,他第一次觉得气喘时,还是6年前。当时,他是一名挖掘机驾驶员,工作需要经常爬上爬下,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走了没几步路就气喘吁吁。

“我从小就有气管炎,感冒了就会喘,当时还以为是感冒了,也没有在意。”小石说,那时他体重大约220斤。2022年年底,他发现自己不仅走路容易气喘,连饭也吃不下了,稍微吃一点,就容易觉得腹胀。当时的他体重已经接近300斤,他以为自己只是单纯的水肿,便买了些利尿的药吃。

今年6月,住在教练场的小石,要从一辆车走向另一辆车时,短短五六米的距离,他每走一步都觉得上气不接下气。这下,他真的觉得不对劲了,赶紧让同事将自己送往南安当地的一家医院。没想到,一进入医院,小石就直接被送入重症监护室,医院还给家属下了病危通知书。通知书显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Ⅱ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肺性脑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肺气肿、双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医院诊断为“病情危重,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加重,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致昏迷、心跳呼吸骤停等危险”。

三个月瘦了100斤

医生“抢”回他一条命

“我们搏一搏!”幸运的是,当时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郑文博正在南安当地医院会诊,听说小石的情况后,立即决定将他带回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治疗。

插管上呼吸机,滴定呼吸机参数、放胸水、液体管理、抗感染治疗、减轻心脏负荷……一系列治疗紧张又有序地进行着。

“患者极重度肥胖体型、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右心衰,为抢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最难的是呼吸机呼吸力学参数的滴定。”回想起当时的抢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亚峥说,入院时小石体重已达350斤,极重度肥胖会使大量脂肪组织堆积在胸壁、腹部和内脏,最终导致胸廓的顺应性变差,这就需要呼吸机设置的参数支持力度比较大。但小石又患有右心衰,如果参数设置过高,可能会加重他右心后负荷,这就要求医生参数值的滴定要非常精确。

“一觉醒来,我已经在ICU了。”转院第三天,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小石终于睁开了双眼。医生们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这意味着小石已经被他们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第四天,小石能够自主触发呼吸机。慢慢地,他能坐起来配合治疗了,第六天,小石终于安全撤下呼吸机,两天后,转入呼吸科进一步治疗。

从入院到出院三个月后,小石瘦了整整100斤。

心脏出现问题二次入院

手术后成功脱离呼吸机

10月底,小石发现自己走两步路又上气不接下气了。这次,他很谨慎,收拾了衣服直奔第一医院呼吸科。可经过治疗,他仍觉得自己缺氧厉害,平时在病房戴着高流量通气治疗仪辅助通气,上厕所摘下的短短几分钟,他就快喘不过气了。随后呼吸科邀请心血管外科等科室的会诊检查发现,小石心脏二尖瓣腱索断裂,三尖瓣大量反流,右心收缩功能严重减低,重度肺动脉高压伴有重度肺水肿。

“在极重度肥胖右心衰的基础上,小石又因二尖瓣反流伴发急性左心衰,等于全心衰衰竭,患者心脏射出去的血显然无法满足他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再加上患者因心衰造成的水肿加重缺氧。”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学军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摆在心外科医师面前,手术是小石唯一的选择。

刘海波坦言,患者体型胖、心脏位置深,手术视野严重受限,是手术面临的最大困难。尽管如此,在医疗团队的默契配合下,5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如何脱离呼吸机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验。因为重度肥胖患者术后极易肺不张,加上患者近期长期卧床,完全可以预计脱离呼吸机的时间将比一般人长,还需警惕各种术后并发症,比如术后痰多窒息、低氧血症、低心排综合征、长期高血压引起急性肾衰竭等,可谓困难重重。还好,在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下,4天后小石顺利拔管,术后1周转入普通病房。

最好的预防是自律

肥胖人群要注重心脏检查

刘海波提醒,肥胖是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和低通气综合征重要的易感因素,同时也更容易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所以,此类患者一旦出现心脏方面的异常表现,比如气促、胸闷,要有意识进行体检,尤其是心脏相关检查,比如心脏彩超、心电图、肌钙蛋白、血脂及胆固醇等指标,同时体检频率应比普通人提高。一旦出现不适,要尽快到医院专科就诊。

孙学军也告诉记者,心脏二尖瓣腱索断裂和肥胖、高血压有很强的因果关系,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一部分老年患者是退行性改变,也就是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瓣膜也逐渐开始退化。另有一部分是由冠心病引起的,继发性引起瓣膜供血不足。其中,由肥胖、高血压引起的是可防、可治的,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最好的预防就是自律,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都要注意。第一,不要熬夜。第二,要节制饮食,多吃膳食纤维,少吃高糖的,例如奶茶、啤酒、夜宵等。第三,要控血糖。第四,要适当运动。

“真的非常感谢医生,让我重获新生。”小石在病房走廊进行功能锻炼,再过几天,他就能顺利出院了,这一次,他又瘦了20多斤。他说,出院后要控制饮食,争取每天步行4公里,慢慢将体重减下去。(记者 许钹钹 通讯员 林陪双 文/图)

来源:东南早报

肥胖是会呼吸的痛,中医让您不再“痛”!

说起肥胖,不知道是多少人心中的痛。女孩子因为肥胖,对着商场里那些琳琅满目的漂亮衣服望而却步;而男孩子因为肥胖,不敢跟自己心仪已久的女生表白。由此可见肥胖是多少事情的“元凶”啊!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体重才算是肥胖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肥胖呢?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消瘦有可能患病,我能吃能喝,身材魁梧,体重只升不降,这下该没问题了吧?其实这更是一个误区。随着各路媒体的宣传,身体健康检查意识的增强,许多老年人已慢慢体会到过度肥胖的身体为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先不说肥胖为日常活动增添了多少负担,每次上楼都气喘吁吁,更不用说手提重物,那肯定要在楼道里歇息几个来回;再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脑梗死等接踵而来,无形当中一个好好的人瞬间变得千疮百孔,怎能说这种肥胖不是身体的一个巨大的负担呢?

1. 怎样才算胖

提到肥胖,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怎样才算胖,它的标准是如何界定的呢?目前医学上通用的是以体重指数作为衡量标准,其计算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例如:70kg÷(1.75×1.75)=22.86。根据中国人的体质,BMI正常为 18.5~23.9,大于等于24者为超重,24~27.9者为偏胖,大于等于28者为肥胖。

肥胖的体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苹果型,一种为梨形。苹果型身材的人腰腹部肥胖明显,状似苹果——细胳膊细腿大肚子,又称腹型肥胖、向心型肥胖、内脏型肥胖。这种人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梨型身材的人臀部及大腿脂肪过多,就是说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及大腿部,上半身不胖下半身胖,状似梨形。由于腹部脂肪比其他部位的脂肪新陈代谢更活跃,因此更易进入血液系统,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胆固醇。再有,苹果型肥胖患者的脂肪包绕在心脏、肝脏、胰脏等重要器官周围,所以患冠心病、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危险性要比梨型肥胖者大得多。有人发现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的3.7倍,而苹果型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机会则是不胖者的10.3倍。当然,与非肥胖者相比,梨形肥胖仍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危险,仅仅是比苹果型肥胖略小而已,总之腹部脂肪要尽量减少。那么,是不是肌肉中的脂肪增多则无关紧要了呢?答案是:否。梨型肥胖者肌肉中的脂肪也比不胖者多得多,肌肉中脂肪越多,胰岛素抵抗就越重,危害也越大。所以说三者相比是梨型肥胖比苹果型肥胖好,不胖又比梨型肥胖好。

2. 为什么会这么胖

①首先应当说与家族史有一定的关系。有人认为:既然基因决定了一切,那我就破罐子破摔,爱咋地咋地。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实,后天的改造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饮食起居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都会对体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始终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②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如:进食能量密度较高的食物(如巧克力、蛋糕、各种奶糖等);摄入动物性食品或油炸类食品过多;进食速度太快或饥饿后大量进食;睡前进食,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较高。都会使摄入的食物较易转化为脂肪。③嗜酒。大量饮酒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代谢障碍,导致大量脂肪沉积。④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运动量较少,长期伏案工作,加之精神压力增大,出现暴饮暴食,或久坐看电脑,看电视,身体功能处于一种低代谢状态,出现消化功能减退,能量堆积转化为脂肪,故产生肥胖。

3. 中医看肥胖——多是脾虚痰湿惹的祸

中医学认为,肥胖发生的原因多是“湿痰”作祟。厚厚油油的脂肪层都是痰湿,这些痰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走于肠间形成腹泻,或者储于肺中形成咳嗽咳痰,甚至上阻脑窍而成脑卒中等。所以,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肥胖也是可以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的。《灵枢 • 阴阳二十五人》 说:“土形之人……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多肉……” 正是对肥胖人的写照。而一提到痰湿,与之关系最密切的则为脾。脾不能运化水湿,形成痰湿。 痰湿的产生有内外二因,内因与脾之健运有关:素体脾虚,无法运化水湿,水湿积聚为痰,存于肌肤内就是肥胖;而从外界摄入油炸、甜食等助湿生痰的食物,久而久之体内痰湿壅盛同样可以出现肥胖体型。而素体因素正和家族遗传因素相应,外因正和饮食习惯相应。这样看来,中医学和西医学对于肥胖的认识早已经达成了一致。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每逢佳节胖三斤,快速减肥一身轻

脾虚会长眼袋?看看中医怎么破!

本文选自《养好脾胃不会老》(卢秉久,于睿,王辉编著)一书,来源于养生正道(微信号yszhengdao)。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编校发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肥胖之人想减肥,先补气,一个胖人常用方,补气补肾还补脾

大家好,我是武医生。随着生活变好啊,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知道肥胖可以导致很多疾病甚至危害生命,例如心脏病和中风。但每次减肥时稍微一运动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很多人坚持不下来就半途而废了

其实啊病根在脾肾两虚,脾虚就会生痰湿,胖人的脂肪就是痰湿,脾还主肌肉,胖人的肌肉量是很低的,大多数是脂肪,肾主水,当肾虚时水饮就会泛滥,肾还主纳气,你看胖人的呼吸是很浅的,吸不到丹田也就是小腹的部位,这都是脾肾两虚导致的,同时稍微一动就出汗这是气虚,卫气不固了。

所以胖人要想瘦啊,一味的节食和锻炼是很难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胖人可以常用来辅助减肥。这个方子叫补气消痰饮,由人参,也可以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山茱萸,肉桂,砂仁,益智仁,半夏,陈皮和神曲组成。这个方子啊补气效果好,同时补肾健脾还利湿。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白术,砂仁和茯苓同用温补脾胃之气还利湿,熟地黄滋补肾精,肉桂和益智仁温补脾肾,脾肾阳气一足就可以运化痰饮,增强力气。山茱萸补肾涩精还能固阳气,再加入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神曲消食化积使补药不滞以防滋腻碍胃。整个方子健脾补肾祛痰功效强大。胖人减肥期间常用一段时间就会感到锻炼完流汗少了,劳累减轻了,腰背有劲了。

但是需要注意服药期间要坚持锻炼出汗,一方面是减肥需要,一方面可以助药力运化,否则一味滋补会加重痰湿。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