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到美国肥胖率增四倍 或与肠道微生物改变有关
中国侨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移民在到达美国时要经历一些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新家、新工作和新社区等。但不仅如此,其实他们体内的消化道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明尼苏达大学一项新出炉的研究显示,在9个月内,来自东南亚社区的移民开始失去他们体内多样性的肠道微生物群,并变为与美国人相似的肠道微生物群,其中细菌种类也要少得多。初次移居美国的人可以将这些变化中的一些传给子女。
由于肠道微生物群与包括肥胖在内的几种疾病有关,而这种转变可能对移民人群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该研究的合著者、明尼苏达大学计算微生物学家丹·奈特斯(Dan Knights)指出,在所研究的几乎所有疾病中,微生物多样性偏低几乎是导致普遍健康不良的前兆。
两年前,在奈特斯实验室工作的一名计算生物学研究生开始对移民如何改变肠道微生物陈胜兴趣,因为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系统在人类健康的不同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名研究生开始与居住在东南亚、曾居住在美国和已移居到美国的东南亚女性移民一起工作,向他们介绍她的工作,并最终要求他们提供粪便样本,并回答过去24小时有关他们食物的问题。因为粪便中含有有关结肠中细菌的信息。
结果显示,在这些女性移居美国的9个月内,她们的微生物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移民后,她们开始失去多种普雷沃泰拉细菌的种群,而普雷沃泰拉细菌可产生一些分解植物纤维的酶,这种酶则对增加类细菌的种群起到主要作用。
而这种酶缺少的现象在西方居民微生物群落中更为常见。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缺少一般意味着,内脏不足以分解纤维状的蔬菜。
且这些移民消化道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到了第二代移民妇女,她们体内的微生物群落与美国出生的妇女已十分相似。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转变的一个很大原因可能是饮食,因为人们体内微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人们吃的食物。此外,可能还有其他几个因素,包括新的环境,或服用了任何新的药物等,也可以改变人们的肠道细菌构成。
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偏低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肥胖等。虽然还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肠道微生物的改变会导致体重过度增加,但这可能是一个因素。
研究人员已发现,在美国居住15年或更长时间后,这些移民的肥胖率增加了四倍。
奈特斯指出,未来的工作可能将致力于弄清到底有多少肠道微生物与肥胖症和其他慢性健康问题有关,而这可能也是美国移民未来将面临的问题。此外,进一步的研究也有助于指导人们,为了更健康如何保持体内其他种类的微生物群。(凯森)
“四高”小伙喝凉水都胖 潍坊市中医院专家:肥胖多与饮食生活、内分泌代谢有关
近日,一位身高180厘米,体重100公斤,常年饱受糖尿病和肥胖等“四高”症状困扰的26岁小伙成功减重20公斤,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保持了健康体重。
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内分泌科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方面调节降糖,一方面健脾祛湿,在解决了“四高”的同时,中医药的调理使得患者不再偏食“膏粱厚味”,逐渐形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了因“管不住嘴”造成的各类疾病。
26岁的金先生是一位业务员,常年在外打拼,生活作息非常不规律,再加上饮食习惯不健康导致体重逐年增加,身高一米八的他体重高达200斤。肥胖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也曾尝试过多种减肥方法效果均不理想,且节食运动减肥后的报复性进食反而使得体重逐步反弹,并且出现了明显的乏力、焦虑症状。2021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东院区内分泌科门诊,门诊检查发现他的血糖明显偏高,空腹血糖高达21mmol/l,血清胰岛素水平更是高达48mmol/l,是典型的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于是建议金先生住院进行系统治疗,并且能够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评估其多种代谢紊乱的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金先生也诚恳地向内分泌科提出了自己的困扰:住院降糖治疗的同时,能否帮助控制一下体重,“我可是喝凉水都胖的”。
东院区内分泌科接诊后,仔细询问金先生的生活饮食习惯,结合入院后的检查结果,综合考虑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是典型的 “四高”状态,对于一位26岁的小伙来说,如果不能尽快恢复健康,“四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造成更多问题。因此,刘金玲带领团队结合金先生自身情况,为他制定了详细、缜密的治疗方案。首先结合金先生日常工作、生活特点,制定出详细的饮食生活指导和一份健康低卡食谱,并且在其血糖稳定后,逐步增加有氧运动;其次考虑患者新诊断有糖尿病,血糖超标,目前处在明显的葡萄糖毒性状态,建议给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以促使血糖快速达标,快速纠正高糖毒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再次是在金先生的血糖明显好转后,改善他的多重代谢紊乱和肥胖症状。最后则是通过系统的中医治疗,从根源上降低旺盛的食欲,改善脾胃状况,既帮助金先生管住嘴,减少超标营养的摄入,也能够调节身体代谢状况,达到减少体重的目的。
形象点说,金先生这类肥胖症状,身体就像一块浸过水的毛巾,沉甸甸又湿漉漉,怎么才能让毛巾变干呢?一种方法是拧,另一种方法是晒,在中医角度而言,拧的过程叫“利水”,晒的过程叫“气化”,东院区内分泌科以中医辨证、体质辨识角度入手,为金先生开具了中药内服药物,通过健脾祛湿的方法来瘦身,在精心配伍的药物作用下,“一拧、一晒”悄然在金先生体内完成,再辅以穴位贴敷和埋线治疗,金先生首先感到食欲不再那么强烈,曾经偏好的油炸、甜腻食物也不再那么诱人,健康均衡的饮食调节下,金先生的血糖逐步稳定,体重也有明显下降趋势。
出院后为方便金先生的日常生活,刘金玲为他开具东院区内分泌科特色中药代茶饮“祛湿瘦身饮”,日常冲泡即可,饮用方便,让人在“喝茶”中祛湿排毒,健康瘦身。出院后金先生定期门诊复诊,他表示:“我现在吃的明显少了,反而也不觉得饿,身体逐渐有劲儿,并且感觉自己轻飘飘的,不像以前浑身沉重乏力。”第二次复诊时金先生欢喜地表示,现在自己已经能够按饮食生活指导健康规律生活,血糖控制稳定。又陆续经过1年的调理,金先生不但血糖控制平稳,体重也逐渐下降,摆脱了“四高”的困扰,在一年时间里成功瘦身20公斤。目前,金先生的降糖药物也逐渐停用,仍然通过健康的饮食生活管理自我约束,各项代谢指标完全正常。
中医认为,肥胖的病机多属阳气虚衰,痰湿偏盛。脾气虚则运化转输无力,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致肥胖;肾气虚则水液失于蒸腾气化,水湿内聚而成肥胖;而湿凝为痰,阻滞气血运行,日久而成郁热、痰热、瘀热等。肥胖患者多痰湿偏盛,东院区内分泌科为肥胖人士特制的“祛湿瘦身饮”,以健脾祛湿、化痰降浊为法,祛痰湿而轻身,代茶饮使得日常饮用调理更为方便,被广大患者笑称为“边喝水边瘦身”。
肥胖多与饮食生活、内分泌代谢有关,因此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健康科学饮食生活,同时要注意营养搭配、保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为了帮助更多的肥胖症、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多重代谢紊乱的患者拥有更好的减重效果,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内分泌科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模式,广泛推行穴位贴敷、埋线等传统疗法和中医体质辨识、中药辨证施治的诊疗模式,惠及百余位“胖友”重回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出现低龄化趋势。
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内分泌科重点开展了肥胖代谢病门诊的工作,从内分泌代谢方面查找肥胖原因,对因对症治疗肥胖,秉承科学减重的理念,采用中西医结合调理方式,根据患者体质特点量身定制减肥方案和中药方剂,在儿童、青少年、青年群体的肥胖治疗中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东院区内分泌科简介
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内分泌科是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是集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教学于一体的龙头科室。担负着多个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及研究生培养工作。拥有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全院血糖管理系统、血管神经治疗仪等国内先进的医疗设施,具备完善的内分泌功能检测手段,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倡导中西医优势互补。本着“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原则,把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生长发育异常作为专业发展特色。内分泌科在潍坊市中医院名老中医传承基础上创制了多种自制剂及协定方:祛湿瘦身饮、八味芪黄胶囊、甲宁胶囊、补元胶囊、活血通脉丸、消渴益肾方、消渴明目方、消瘿散结方等应用于内分泌临床。开展多种中医特色疗法如: 中药汤剂内服、外洗、穴位贴敷、埋线、中药薰药、针刺、艾灸、穴位注射、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以及膏方、药膳等。其中穴位贴敷、埋线瘦身、中药贴敷治疗甲状腺疾病、中药足浴、中药热奄包、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等取得良好疗效。科室拥有潍坊中医院精英内分泌团队,注重技术是科室发展之本,所有科室人员均多次到全国知名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每年参加国内最新内分泌代谢病学会议,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将专业向精、深发展,不断提高科室核心竞争力与知名度。
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内分泌科始终坚持以“专业专注、用心服务”的理念,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努力打造一个让患者及家属满意的就医环境。
刘金玲
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潍坊名医,山东省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第一届名医联盟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兼职教授,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擅长甲状腺、肾上腺、垂体、性腺等内分泌疾病以及肥胖症、血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电解质紊乱及骨质疏松等代谢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诊治。尤其在糖尿病教育暨糖尿病慢病管理、肥胖症、儿童生长发育等疾病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共发表省级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EI收录1篇,第一作者完成科研课题7项,分别获得山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潍坊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
变胖到底有多容易?科学家5年随访研究:开灯睡觉让人肥胖
吃得多会长胖,工作压力大会长胖,经常熬夜会长胖,你听说过晚上开灯或开电视睡觉也会长胖吗?
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的研究发现,开着灯或电视睡觉增加肥胖的风险。
变胖到底有多容易?《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结合新研究列举那些意想不到的变胖因素,并告诉你如何从生活细节入手减肥。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主任、体医融合运动处方专家 韩铁光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张晓燕
开灯/电视睡觉增加肥胖风险
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上的研究表示,睡觉时暴露于人造光会造成女性的体重增加。这是首次发现这种关联的研究,研究结果建议就寝时应关灯。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NIEHS)研究小组分析了43722名35~74岁女性的问卷调查数据。
该调查记录了她们的睡眠习惯,包括环境中是否人造光,分为四类:那些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睡觉的,那些在小夜灯下睡觉的,那些在卧室外面有灯光的以及那些在打开的电视或房间的灯光下睡觉的。
该研究结果显示,平均随访5.7年期间,夜晚睡觉时有任何灯光暴露的女性,肥胖的风险比没有灯光暴露者高19%。
与睡觉时没有灯光暴露的女性相比,夜晚睡觉时房间里开着灯或电视的女性体重至少增加十斤的风险增加17%,体重指数至少升高10%的风险增加13%,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22%和33%。
研究人员认为,暴露于人造光下的睡眠质量会受到损害。光线会干扰褪黑激素的产生,而闪烁的图像则是对大脑的有力刺激。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下的睡眠会导致肥胖。
变胖比你想的更容易
除了摄入过多热量、糖分和盐使人发胖,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可能也会让你变胖:
1
不吃早饭
英国《每日邮报》刊出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吃早餐的人一年可能增重26磅(约22斤)。
2
吃饭太快
日本冈山大学研究生院和保健管理中心的一项共同研究表明,与喜食油腻、吃太饱等其他进食习惯相比,吃饭过快更影响体重。
研究显示,在热量水平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快食”(吃饭速度快)者与吃饭速度正常者相比,发胖风险高了4.4倍,吃饭快的男性比女性受影响更大。
3
不爱晒太阳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专家们指出,体内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脂肪在肌肉内堆积,可体内的维生素D只有在阳光下才能合成。那些喜欢过“夜生活”的人都有变成大胖子的危险。
4
周末爱补觉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周末补觉会让人发胖,损害健康,甚至比睡眠不足还要糟糕。研究人员表示,工作日睡不够、周末补觉的人通常会比持续睡不够觉的人吃更多零食,这不仅让人变胖,还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5
家里灰尘太多
《环境科学与科技》上一项研究显示,家里不干净、灰尘多,会令人变胖。杜克大学研究人员收集了11间住宅的灰尘样本。
结果发现,其中9间的灰尘会刺激细胞分裂、产生大量脂肪细胞;7间会使脂肪细胞转化为成熟脂肪细胞,产生新的脂肪细胞,且该转化不可逆。
6
常在这4个位置吃饭
美国《健康生活》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称,吃饭的地点也会影响体重,在4个地方吃饭可能让你变胖。
厨房内。走进厨房就陷入了食物的“包围”,最终吃得会比预想的要多。尤其站在冰箱或食橱前吃,或直接从包装袋里拿出来吃,这样容易让你很难记得自己究竟吃了多少。
电视机前。饥肠辘辘的晚上,电视里的食品广告更能能激起食欲。
办公桌旁。一边工作一边快速吃饭,会让大脑“记不住”吃下的食物,所以你最后还是感觉饿,还会吃下更多的东西。
车内。边开车边吃饭时,为避免长时间一只手握方向盘,经常会狼吞虎咽,吃得更快更多。
良好生活习惯帮你“减”重
现今社会,不管男女老少,都用苛刻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身材,整天嚷嚷着减肥。其实,很多人是没有必要减肥的。
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重:
体重指数(BMI):目前医学界普遍使用的体型判断指标。体重指数=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这个数值在18.5~23.9之间,属于正常。如果高于23.9,就需要减重;低于18.5属于消瘦,应加强营养。
体重指数并不能反映脂肪分布。有的人体重指数正常,但腹部脂肪堆积不少,患慢性病风险很高,因此,体重指数要结合腰围判断是否要减脂。
腰围:既能反映脂肪总量,又能反映脂肪分布,是评估患慢性病风险的良好指数。成年男性腰围应少于85厘米,女性少于80厘米。
测量方法:测量腰围要站立,双脚分开30厘米,这样体重会均匀分布。测量部位要平脐,用软尺紧贴皮肤,但不能压迫。
腰臀比例:腰围与臀围之比,男性要少于0.9,女性要少于0.8。
皮下脂肪厚度: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男性要少于15毫米,女性不应超过20毫米。这通常需要专业的皮脂厚度计来测量。
有些人追过度追求苗条,在快速减肥的同时,也伤害了身体健康。其实,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帮你健康减重:
01丨好好吃早饭
“好”表现为吃饱,即吃到非常满足,同时还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与营养素。具体讲,早餐热量和营养素摄入最好能占到一天总摄入量的40%,至少要到30%。
一顿健康合格的早餐至少应包括三类食物:谷类食物,如面条、馒头、面包等;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还有富含维生素C、可补充膳食纤维的蔬果;若再吃些松子、杏仁等坚果就更好了。
只要做到搭配合理,保证蛋白质充足、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同时相应减少晚餐的量,吃到满足都没问题。
02丨清淡饮食
减重时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并忌食腌渍食品。全天食盐总摄入量小于等于5克。
03丨主动饮水
多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饮料等。
04丨坚持适量运动
想要健康瘦身者应多参加户外活动,每天应累计活动30~60分钟以上。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时做好保护措施并酌情晒晒太阳。
注意刚开始的运动量要少一点,让身体慢慢适应,然后再适当地增加运动量,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适感,或者感到体力不支时,一定要及时停止运动。
05丨减重速度不宜过快
一般每周减重0.5公斤比较安全,也容易接受并坚持下来。如果减重太快,有可能引起衰弱、脱发、抑郁、心律失常等问题。另外,由于脂肪分解太快,会导致血中脂肪分解的代谢产物酮体变多,引起酸中毒,后果严重。
体重控制应成为生活理念,终生坚持。节制饮食和适量运动是减重的最健康手段,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或疾病,不推荐使用药物、手术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