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流鼻血(肥胖者流鼻血怎么回事)

文章目录:

男孩上课时突然惊声尖叫,控制不住!妈妈:这种水果他连吃3个

“啊…啊…啊…啊……”“医生,先给那个病情更重的孩子看看吧。”周六上午,浙江省中医院儿科候诊区突然传来一阵阵尖叫声,随即,几位患者指引着一对母子进入陈玉燕主任的诊室。

妈妈张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孩子正在上兴趣班,突然惊声尖叫,只好中断课程来医院看病。”这是一位抽动症患儿,也是陈玉燕的老病人,近一个月来病情控制得不错,怎么突然出现抽动爆发呢?一番抽丝剥茧,陈玉燕判断,诱因很可能出在3只榴莲上。

猛吃3只榴莲,上课时突然尖叫

男孩名叫贝贝,今年9岁,患抽动症已有3年,最主要的症状是眨眼、甩头、清嗓子。

“6月份期末考试时,孩子因为压力大,病情有些加重,总是在课堂上发出怪声。当时到医院复诊后吃中药调理,两周后病情就控制住了。”陈玉燕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见到贝贝了,没想到再见他,病情竟如此严重,男孩在诊室门口不停“啊啊啊”尖叫,每叫一声还伴随着一个不自主的甩头动作,把候诊的患儿家长们吓得不轻。

孩子在兴趣班上课时突然发病,到了医院也没有丝毫减轻,贝贝妈妈张女士异常焦急:“暑假期间没有考试,我和爱人也没有打骂过孩子,孩子也没有心理压力,这个病为什么又加重了呢?”

陈玉燕想了想,问:“最近,孩子有没有吃过什么特别的食物?”张女士一拍脑袋:“孩子平时偏食,但凡是他爱吃的东西,我们都是整箱整箱买回家。最近4天,孩子一连吃了3只榴莲,吃上火了,还出了3回鼻血。”

抽动症通常反反复复,诱因与心理、情绪、饮食等息息相关,感冒、考试紧张,吃太甜、太辣、太冰等对感官刺激较大的食物后喉咙不适,都会诱发抽动,患儿会出现清嗓子、尖叫、挤眉弄眼等症状。平时每每遇到患儿家长,陈玉燕都会叮嘱一句,少吃热性和刺激性太强的食物。

“从中医上来看,抽动的孩子往往肝火旺,进食羊肉、牛肉要适量,容易上火的水果如榴莲、桂圆、新鲜荔枝等要少吃,以免出现喉咙痛、流鼻血等症状,诱发抽动症。”陈玉燕为贝贝做了中医穴位治疗,开好药,又提醒了张女士。

运动少、吃得太好是诱因

贝贝并非个例,平时坐门诊,陈玉燕常碰到像张女士一样错误喂养的父母。

“孩子没有自制力,饮食只求舌尖上的感觉,认为好吃就拼命吃。家长如果放任,让孩子吃个够,容易让孩子养成偏食、挑食的毛病。”来找陈玉燕看病的孩子,有些一看饮食习惯就不太好,身体瘦弱或者过于肥胖,化验检查一做,微量元素、维生素失衡,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等指标升高的还不少。

从省中医院今年暑假的儿科门诊量来看,新确诊抽动症的患儿比往年多了。

“暑假里,我一般半天的门诊要看到下午,六七十个患儿,其中60%到70%是抽动症,男女比例为3至5比1。”陈玉燕点了点接诊记录,今年疫情防控加强后,来看呼吸道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的患儿明显减少,抽动症、多动症、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等患儿多了。

原因首先是运动减少,大部分孩子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着。其次是吃得过多、过好,营养过剩,脾胃负担加重,体内垃圾来不及清理。加上孩子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疾病发作。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分为发声性抽动和运动性抽动,有的孩子会出现清嗓子、犬吠样尖叫、污言秽语、模仿语言等表现,也有的孩子会挤眉弄眼、甩胳膊甩腿等。陈玉燕曾接诊过两位小患者。一位11岁女孩,抽动症合并强迫症,将手背上的汗毛拔了个精光。还有一位10岁男孩,抽动症并发异食癖,把家里的塑料直尺“吃”掉了一截。

患儿要调整生活方式,多户外活动

“抽动症在5-12岁的孩子比较多见,病情呢容易反反复复,一般到青春期2/3的患儿会痊愈或好转,但是有1/3可能持续到成年后。如果没能及时治疗、正确引导,会出现情绪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问题、睡眠障碍、强迫症等等问题,增加了治疗难度,也影响病情恢复”陈玉燕估计,待9月份开学后,抽动症患儿还会增多。经过一个暑假的放松,孩子们一下子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生活节奏和环境的改变以及心理压力增加就容易诱发。所以提醒有抽动症孩子的生活方式在开学前要提前切换到“开学模式”。

“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引起抽动症反复发作的诱因是可以发现并可预防的。诱因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因素,有很多患儿受过惊吓,容易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好,都容易诱发抽动症。”陈玉燕提醒,平时,家长要科学喂养,帮助患儿调整生活方式,增加户外活动。

不要过多关注抽动症状,不能总是大声对孩子说“怎么又眨眼睛了”“能不能别清嗓子了”这样责怪的话语,多和孩子聊聊天,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饮食要荤素搭配合理,尽量少吃零食,尤其是膨化食品、碳酸饮料、功能性饮料,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热性食物等,尽量不要接触电脑手机游戏和惊悚恐怖的影视作品。

还是那句老话

管住嘴,迈开腿!

大人小孩都适用

男子大量鼻出血,原来是高血压在捣乱

家住长沙的姚先生,今年36岁,2年前发现高血压,服药期间并未定期测量血压。最近两个月,因为工作忙,姚先生常常忘记服药,近一周出现头痛、头枕部胀痛等症状,还出现了2次大量的流鼻血。

近日,姚先生来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康复就诊,接诊的副主任医师熊青青为姚先生量血压高达180/100mmhg,经仔细询问病史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排除了鼻腔相关疾病和继发性高血压,姚先生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

为什么高血压会导致鼻出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康复科邢祖忠主任解释,之所以鼻出血,是因为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的压力增大,从而容易引起鼻腔表浅的小动脉破裂,特别是在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的时候,会因为血压突然上升而诱发血管破裂。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疾病或病因引起:如慢性肾脏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狭窄、皮质醇增多症、大动脉疾病和药物引起的高血压等,仅占高血压的5%~10%,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需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我国高血压病人已超过2.7亿,并趋于年轻化,而高血压病人的控制率低于10%,目前中国高血压治疗达标率大约是16%(2018年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数据),而同期在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高血压达标率普遍在50%以上。因此高血压的防治知识的普及任到重远。

那么,高血压一般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第一,遗传因素,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患者,其子女高血压发生几率高达46%。第二,环境因素,食盐摄入过多会影响一部分人的血压升高、饮酒、低钾饮食、高蛋白质摄入、叶酸缺乏导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脑力劳动者、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群、吸烟、肥胖等均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以及口服避孕药、麻黄碱、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可使血压增高。

邢祖忠介绍道,绝大多数高血压可以预防,可以控制,但难以痊愈,应及早干预。人们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控制体重;减少食物中钠盐的摄入,并增加钾盐的摄入,增加钙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量;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减少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改变生活中的不良方式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也可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

高血压病一旦发生需要终生管理,需要按时按量长期服用,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遵医嘱逐渐减少剂量,切勿盲目服药,需要听从专业心血管科医生的临床指导。如果出现血压异常波动并出现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通讯员周方平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秋冬季高血压多发 专家提醒中老年患者鼻出血需警惕

新华社南宁11月2日电(记者曹祎铭)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变冷,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专家提醒若中老年患者鼻出血应加强血压监测,避免因干预不及时增加中风几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区主任黄荣杰介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3.5%,25岁至34岁年轻男性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0.4%,高血压呈现高发病率和年轻化趋势。

黄荣杰表示,秋冬季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多发季节,其中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约占鼻出血患者的40%。治疗高血压性鼻出血,在处理完鼻部出血后,主要是积极控制血压。如果血压太高,可以先控制血压,然后再进行鼻部止血,这样有助于防止脑出血的发生。

据介绍,高血压性鼻出血可防可控。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平时应注意控制好血压,不要食用过多温燥滋补品,慎用有升压作用的药物,以防血压升高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

黄荣杰介绍,压力大、高盐饮食、缺乏锻炼是诱发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此外,超重、肥胖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体重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高血压的相对危险性增加10%。

成年人正常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当收缩压在130-139mmHg之间,或舒张压在85-89mmHg之间时为高血压前期。当收缩压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即为高血压。

黄荣杰提醒,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在科学饮食的同时,通过吃药可以把血压降到正常水平或者有所降低接近正常水平。但高血压发病机理是长期存在的,所以患者要终身吃药,患者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对用药做调整,不能因为没有明显症状而停止治疗,以防延误病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