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型脸胖(胖脸是怎么回事)

文章目录:

根据脸型特点制定瘦脸方案

1、肥胖型大脸

这种脸型的大脸属于全脸脂肪型,要打造好看的,以瘦身会均匀地改善整体问题。

解决方案:多注意锻炼,运动可以有效减去脂肪,饮食方面也要注重健康,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2、松弛型大脸

这种脸型经常表现为嘴边肉、法令纹,并且伴随眼周纹路、泪沟产生,随年龄增长会越趋明显。

解决方案:加强肌肤保养。保养肌肤要适当补充胶原蛋白和玻尿酸,使用能紧致肌肤的保养品。

3、肌肉型大脸

这种脸型表现为额头有抬头纹、咀嚼肌过大、牙龈上露、鱼尾纹的出现。

解决方案:日常生活可以使用按摩的方法放松肌肉,还有平时要注意放松情绪。(图片来源:CFP)

肥胖竟分“膏人”、“脂人”、“肉人”三种不同的类型?快来看看你属于哪种~

#冬日打卡生活季#

网上经常有人调侃说肥胖怎么了,又没吃你家大米,所以胖就胖吧,只要吃得开心就行……

肥胖虽然不会影响到他人,但它却对个人身体的危害不少,还会增加患病的风险,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甚至某些癌症。另外身体过于沉重也会加重关节的负担,容易导致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因此,肥胖也被称为“百病之源”。

所以,大家调侃归调侃,但必须意识到它对健康的影响。

有人说,我知道肥胖不好,可是要做到“管住嘴、迈开腿”实在太难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别着急,《健康到家》本期节目请来了81岁的中医老专家、国家开放大学生命健康学院客座教授、主任医师田纪钧教授,让他给大家好好讲讲肥胖的相关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中医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远离肥胖。

本期专家

田纪钧

中国中医研究院刘道信骨伤流派

传承人 刃针创始人

国家开放大学生命健康学院

客座教授 主任医师

1

肥胖隐藏的症状有哪些?

肥胖人的体型,一眼就能被人看出来,但是肥胖的痛苦却只有自己知道。

肥胖的人一般还会有以下表现:

1.耐力很差。比如胳膊举一会就受不了、梳头梳一半就累了、爬几步楼梯就不想动了……

2.乏力气短。比如身上没劲,一动就喘,这也是虚胖的表现。

3.水肿。早晨起来觉得脸、眼睛都是浮肿的,小腿一按就有一个小坑。

4.关节疼痛。因为关节负重大,很容易疼,活动的时候还会咔咔响。

2

中医认为肥胖也有不同类型

从中医来讲,人身上的油分三种,分别为膏、脂、肉

因此,中医将肥胖者也分为三类,分别是“膏人”、“脂人”、“肉人”

1.膏人。

油如果是液态的或者半液态的状态就叫“膏”,这种肥胖型的特点就是肚子特别大,所以腹型肥胖者多为“膏人”

2.脂人。

油如果很或者变了就叫脂(脂肪)。“脂人”的特点就是全身肥胖,皮是松的,下面的脂肪是硬的。

3.肉人。

“肉人”的特点就是肌肉比较大,专业的人还能看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3

如何判断肥胖与否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衡量人体是否肥胖的重要标准叫体质指数,英文名是BMI。BMI的计算公式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计算出的数值对照下图里的表格数值,就知道自己是否肥胖了。

关注@CQTV健康到家,带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小胖娃脖子一圈黑竟是患上了这种病

小琳脖子上出现一层黑黑的“泥”,无法洗干净

文/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张迅恺

图/受访者提供

儿童青少年肥胖绝不只是影响身材,更容易带来一系列的疾病隐患。

12岁的小琳(化名)是个小胖妞。近来,小琳的妈妈发现她脖子后面有一层黑黑的“泥”,怎么也洗不干净。到医院检查发现,小琳竟患上了因肥胖导致的黑棘皮病。

医生表示,近年来,儿童及青少年黑棘皮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罪魁祸首便是肥胖。什么是黑棘皮病?和肥胖又有何关系?

脖子发黑洗不净

竟然是肥胖导致

今年12岁的小琳酷爱吃零食,这让小小年纪的她不仅长出了小肚腩,体重也逐渐超标,身高157厘米的她体重达到了78.5公斤。

最近,小琳的妈妈发现,小琳的脖子后面、胳膊肘关节处总是黑黑的,仔细一看才发现,小琳脖子上这层黑黑的“泥”是根本无法洗干净的。妈妈随即带着小琳前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就医。

经检测,确诊小琳患上了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是什么?听到这个陌生的名词,小琳妈妈一头雾水。

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曾青山介绍,黑棘皮病是一种皮肤过度角化、增厚、色素过度沉着及以乳头瘤样增生为特征的一种少见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颈部、腋下与腹股沟等处皮肤出现变黑暗沉、摸起来粗糙,外观有如天鹅绒般增厚等症状。发病可能与遗传、内分泌、药物、肿瘤等因素有关。

“黑棘皮病在肥胖者中多发。”曾青山介绍,当体重增加或腰围过大时,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也就会增加胰岛素的抵抗性,身体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浓度与稳定度。过多的胰岛素会刺激皮肤增生,皮肤容易变厚且易角化,尤其对黑色素细胞影响较大,从而导致患处皮肤出现粗黑。

定制减重方案

症状逐渐好转

确定了病因之后,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的专家对小琳进行了营养干预,定制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锻炼的个性化减重方案,希望能帮助小琳减轻体重、减少体脂含量,以改善体内胰岛素抵抗状态及炎症反应状态。

定制减重方案后,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专家团队每天都在线上严格追踪小琳的生活情况,督促她科学饮食 日常运动。

“颈上明显白了,脸也白了,整体看上去瘦了好多。”小琳妈妈惊喜地说。经过三个多月的严格体重管理,小琳的胰岛素抵抗逐渐变好,虽然胰岛素水平数值仍有点偏高,但已经很接近正常值了,黑棘皮病的症状也有所缓解。

小琳的体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小肚腩明显变小了,体重也从78.5公斤减到了62.4公斤。

曾青山强调,对青少年肥胖患者来说,黑棘皮病不仅仅是皮肤病变、影响外貌而已,更是体内严重代谢紊乱的标志。

她提醒,“黑棘皮”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身体发出的信号,如发现孩子有颈部、腋下等处变黑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作者:薛仁政、张迅恺

来源: 羊城晚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