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如何减肥 6种方法健康又有效不影响长高
儿童肥胖减肥的方法是一定要改变进食习惯,避免减肥误区,多吃减肥食物,多运动才能瘦下来。
一、改变进食习惯
孩子的一日三餐要保证,不能减少饮食次数。
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鱼宜清蒸,不宜油炸、红烧。多吃蔬菜,尤其是凉菜,清淡、体积大、营养损失少。炒菜时尽量少油、少盐。
培养慢食习惯。进食20分钟以上,饱食感会提前到来。建议胖孩子中、晚餐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
二、限制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小孩子出现过度肥胖往往是由于每天摄入的热量过多,导致体内的脂肪积累,从而越长越胖,所以儿童肥胖如何减肥呢?一定要控制小孩子摄入高热量以及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说肥肉类,冰淇淋以及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当中蛋白质,脂肪含量都非常高,平时生活当中应该少吃这类食物。
三、避免减肥误区
减肥的方法很多,但是并非任何的方法都适合儿童,特备适合我们熟悉的节食方法,或者是减肥药等的使用,不仅影响儿童骨骼、器官、智力等还在生长发育,而且还会造成诸多的副作用问题,鉴于儿童身体免疫力比成人更低,所以儿童减肥不能以牺牲身体健康作为前提。
四、解除精神负担
有些家长会因为孩子过于肥胖而十分忧虑,到处求医问药,甚至会过分指责孩子的饮食习惯,让孩子变得紧张甚至与之对抗,因此家长要避免这种情况。如果孩子比较受伤,心理不适,需要及时去除孩子的忧虑。要让孩子有信心,并且帮助孩子改掉吃得多运动少的不良习惯。
五、减肥食谱
虾米白菜
原料:干虾米10克,白菜200克,植物油10克,酱油10克,食盐3克,味精少许。
制法:先将干虾米用温水浸泡发好,再将白菜洗净,切成约3厘米的段。将油锅烧热,放入白菜炒至半熟,将发好的虾米、食盐、味精放入,稍加清水,盖上锅盖烧透即可。
功效:虾米白菜具有补肾、利肠胃等功效,适合肥胖儿童经常食用。
黄瓜拌肉丝
原料:鲜嫩黄瓜750克,猪瘦肉100克,当归3克,白糖50克,醋30克,食盐2克,生姜10克,菜油50克。
制法:黄瓜切段,生姜切丝,当归切片;猪肉用开水烫熟后切丝。在肉丝、黄瓜段里加入糖、醋、盐、姜丝拌匀;油锅烧至八成熟,放当归片,待浸出香味弃用当归,淋油拌匀即可。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清热利湿之功效,不仅帮助肥胖儿减肥,亦可红润肌肤。
蜜饯山楂
原料:生山楂500克,蜂蜜250克
制法:先去除山楂的果柄及果核,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至七成熟烂时加入蜂蜜,再以小火煎煮至熟透,收汁即可。待冷却后放入瓶内贮存备用,每日服数次。
功效:能消除脂肪,并具有补虚、活血化瘀等功效,对肥胖病有一定疗效。
六、减肥运动
步行
步行运动是最常见,最简便易行的一种健身方法,它适宜于男女老少。对于想要减肥的儿童,训练的标准就是:速度,80-100米/分钟。从第次30-40分钟逐渐增加至60分钟,时间安排在晚饭后。每天一次,每周五天。心率控制在85-110次/分钟。同时每晚睡前可配合做儿童减肥操1次。
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不但可以减肥,而且还可使身材匀称。由于自行车运动是需要大量氧气的运动,所以还可以强化心脏功能。同时还能防止高血压,有时比药物更有效。如果想要减肥话,那就要控制好骑行的一些要求,比如:速度180-200米/分钟,每次骑20-30分钟,每天1-2次,时间可分别安排在上午10-11时/下午4-6时,每周5天。要求心率达到90-100次/分钟。
跳绳或踢毽
每天5组,每组连续跳或踢5分钟,组间休息1分钟,每周跳或踢6天。心率控制在120-130次/分钟。另外,每天可配合低强度的散步或做操。
游泳
游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要求长时间慢速游,即速度控制在10-20米/分钟,每次60分钟,每天1-2次,时间最好安排在下行或晚上。此处方适合所有会游泳的肥胖儿。
青春期提早,怎么办 肥胖儿减重,很必要
经过长达四个多月的宅家生活,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始返校复学。青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再次发生改变,孩子们做好准备重返校园了吗?中学生、高年级小学生是否已经适应学校快节奏的教学生活呢?从儿科门诊来看,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问题在这段时间里依然很突出,其中,青春期提早等问题直接干扰学生回归课堂,回归集体生活。
肥胖升高性早熟风险
疫情期间宅在家里,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是防范传染病进一步传播最为重要的措施。但是,家庭室内空间毕竟有限,加之久坐少动,少年儿童的体重明显增长,网友还改编了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调侃孩童超重肥胖。有些肥胖儿回到校园里遭受同学的嘲笑,超重肥胖又令孩子精神不振,上课容易走神,孩子极易产生厌学情绪。
肥胖对儿童的伤害远远不止这些。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科罗飞宏教授指出,肥胖会导致人体内分泌代谢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儿童也不例外,肥胖会升高儿童性早熟的风险,导致性发育提前。肥胖对女童的影响较男童更大,肥胖女童性发育早,初潮早,性激素分泌失调,大多伴有月经紊乱,也容易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
青春期提早会缩短长高空间
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女童8岁以后、男童9岁以后即启动性发育属于青春期提早。罗飞宏教授指出,青春期提早,与肥胖和环境的关系密切。
肥胖儿发育早,长高空间相对减少,原因在于,肥胖引起胰岛素与糖代谢紊乱,血浆胰岛素水平上升,多种与发育有关的激素如瘦素等水平上升,发育提前启动;多种激素作用信号通路出现紊乱,如女孩雄激素上升,容易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不调严重者成年后出现生育问题;骨龄生长加速,提前老化、闭合,导致生长提前终止。
生活在现代大都市,人们接触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机会大增,使得青春期提早的孩童人数增速明显。儿童青春期发育提早,已成为普遍现象。临床研究显示,生长曲线呈平稳态势不再显著上升的年龄大幅下降,女童在12岁左右,男童在15岁上下,也就是说传统认为“十七八岁蹿个儿”可能不复存在,青春期提早“到访”促使孩子“蹿个儿”也提前,还会让孩子的生长周期缩短,促使骨骺闭合,并停止发育。结果是,个头长得比同龄人早,但最终身高不高。
家长一旦观察到孩子进入青春发育期,比如11岁女孩乳房发育,12岁男孩胡须早长或变声,对孩子的最终身高要有合理的预期,不能企望“晚长”,不要盲目“静待花开”。
家长如何帮助肥胖儿减重
儿童性早熟应及时治疗。和性早熟不同,青春期提早的孩童并非都需要治疗。罗飞宏教授建议家长陪同孩子到儿童内分泌科或儿科内分泌专病门诊咨询,评估个体整体状况后综合考量。常规情况下,医生会给孩子做体格检查、测骨龄、查B超等,再根据检查结果安排进一步的专科诊治和用药。
罗教授提醒,肥胖儿的家长不可掉以轻心,应尽早采取综合措施,必要时积极治疗肥胖症。适当运动是最好的减重方式之一。从现在开始增加跑步、打球等户外运动,学习任务重但运动耐力好的孩子可以采用变速跑,每天坚持半小时较剧烈的运动;中重度肥胖或运动耐力低的孩子,运动需要循序渐进,每天坚持轻中度运动1小时,如慢跑等。运动前要热身,做好准备活动,慢慢进入状态。同时多晒太阳,吸收能促进生长的维生素D,而宅家隔着玻璃窗晒太阳是无法吸收维生素D的。
饮食上保证必需营养素的充分摄入,不建议给孩子吃人参、燕窝等补品。可以多吃鱼、虾、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注意一次摄入量不能太大。
需强调的是,肥胖儿一定要先把体重降下来、控制好,再结合长高的相关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据《新民晚报》)
这种伤身的减肥法,你可能正在做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居民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肥胖相关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炎症等,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为此,超重或肥胖人群会尝试各种减肥方法,以膳食、运动减肥最为常见。对于部分患者来讲,饮食减肥法很可能不够,甚至需要额外的减肥手术。
看到现在的女生也都很注重个人体重,比如阿欣说今早只吃了俩鸡蛋,阿慧说昨晚只喝了82年的豆奶,戴博士心想着也是时候结合文献,梳理下近年比较热门的间歇性禁食、生酮饮食和减肥手术对健康的影响。
一、间歇性禁食
早年动物实验证实,当限制热量摄入时,啮齿类动物的寿命和健康状况会有所改善,而小型哺乳动物的体重也有所减轻。
尽管临床试验尚未给出肯定结果,由此衍生出的多类限制热量摄入的间歇性禁食减肥方案已流行开来:
有比较极端的,连续禁食24小时至数天的;
有隔日禁食的,第一天随意吃,第二天几乎不吃,循环往复;
有周期性禁食的,比如每周固定哪几天禁食;
也有限时禁食的,每天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进食,比如上午8点到下午4点……
当然,禁食期间允许摄入水或无糖、无热量、无咖啡因的饮料。
谈到间歇性禁食的减肥效果,动物实验的结果比应用于人身上的效果更为明显。目前,在限时禁食临床试验结果中,人的体重仅降低了不足5kg,虽然隔日禁食效果更好,降低了5kg以上,但很难将隔日禁食应用于实际工作生活中。
图片:对照组(白)与限时禁食组(灰)收缩压(左)、舒张压(右)变化
再看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动物模型中,间歇性禁食改善了多种心脏代谢因子,包括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炎症、降血压等。在临床试验中,相比较晚时段的限时禁食(比如中午12点到晚8点),较早时段的限时禁食(比如早8下午4)除了减肥效果更好,在β细胞反应性、胰岛素敏感性、血压、血脂和氧化应激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限制每天的热量摄入,隔日禁食的减肥效果更好,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却上升了10%,试验参与者的依从性也不高,能坚持一年的人仅60%左右。对于服用药物的部分疾病人群(比如糖尿病),间歇性禁食法并不适用,可能会影响药物代谢清除,比如胰岛素药物、华法林等。此外,还应注意禁食可能引起的厌食症、偏食症等饮食紊乱。
二、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已有上百年历史,最早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生酮饮食搭配高比例脂肪和低比例碳水化合物,以此限制碳水化合物供能,模拟人体饥饿状态,分解代谢体内脂肪功能,而脂肪代谢后会生成酮体,故而称为生酮饮食。
极低碳水化合物配比的生酮饮食,在早期就可明显降低体重。然而,即使坚持限制热量摄入,这类减肥效果持续时间往往不会超过6个月,正所谓去得快来得也快。
01 脂质
2006年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5项随机对照试验,相比低脂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组的体重减轻更明显。不过,在6个月和1年时,低碳水化合物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增加了5.4 mg/dL, 7.7 mg/dL。在美国国家脂类协会(NLA)统计的7项生酮饮食研究中,有4项研究显示LDL-C明显偏高;当仅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时,7项研究中有6项显示LDL-C升高。不过,NLA还发现,多数研究中生酮饮食组的甘油三酯有所降低。
图片:生酮饮食组与对照组血清参数变化
02 血糖控制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常被推荐给糖尿病患者,但仅在短期或高偏倚风险研究中发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LCD对糖尿病的短期益处主要在于干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非疾病状态的逆转。另外,啮齿类动物实验发现,生酮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受不良。
03 血压
少部分研究表明生酮饮食可降血压,但总体样本量较小,数据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并且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04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酮饮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常被推荐给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AFLD)。啮齿类动物实验表明,生酮饮食可诱发肝炎和NAFLD,但尚未在人类中重复。考虑到啮齿类动物和人类在脂质和血糖控制上的差异,生酮饮食是否会导致人类肝炎,应慎重看待。不过,依然应在推广生酮饮食前,进行更为广泛的临床研究。
05 动脉粥样硬化
生酮饮食会增加机体中三甲胺N-氧化物的含量,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06 死亡率
三项研究(包括一项历时25年调研1.5万名受试者的研究)显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高低与总死亡率的比值呈U型曲线。从死亡率角度来看,同样不支持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
07 副作用
长期尝试生酮饮食,还可能会产生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低血糖、嗜睡、便秘、胃肠不适、肾结石、胰腺炎、心肌病、心脏Q-T间隔延长、骨密度降低等。
三、减肥手术
减肥手术一般采用控制胃容量、缩小胃容量或缩短小肠等手术方式,主要针对BMI>35或BMI>30且患有一项肥胖相关严重疾病的患者。
对于病态性肥胖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减肥手术可做到持续有效的体重控制,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2019年,JAMA杂志上一项研究的8年随访结果显示,相比非手术组,减肥手术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衰、冠心病、房颤、脑血管疾病、肾病风险均显著降低。
图片:非手术对照组(蓝线)与减肥手术组(黄线)各结局事件的累积风险
有综述检索分析了52项减肥手术相关研究,发现其中大多数研究报告称患者术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有所降低,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从139降至124 mmHg,平均舒张压从87降至77 mmHg,C反应蛋白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10年冠心病风险相对降低40%。
其他研究还显示,患者术后1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左室尺寸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减肥手术效果虽好,但一定要做好手术风险评估,关注术后短期和长期并发症发生风险。2017年,一项针对165家优秀医疗减肥中心的分析显示,减肥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范围在0.6-10.3%不等。
四、小结
新颖的减肥饮食法和减肥手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减肥方案的选择。
一些研究的有限数据证实了部分类型间歇性禁食的安全性和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一些有益影响,未来需更大规模的试验加以验证。
尽管生酮饮食已流行许久,但在尝试将这类饮食方法用于减肥之前,需充分考虑其对心血管健康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多年的大量研究数据支持减肥手术在减肥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做好手术质控、患者评估和术后随访,关注更远期预后结果。
对于一般肥胖患者的减肥,临床医生还是优先推荐地中海饮食、DASH饮食或植物性素食/纯素饮食等饮食处方,建议患者坚持规律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