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胖病”你听过吗?肥胖+糖尿病,危害加倍
糖尿病听多了,但糖胖病是个什么 ?没错,糖尿病大家相对熟悉,而“糖胖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比较陌生。
“糖胖病”实际上就是肥胖2型糖尿病,也就是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是糖尿病与肥胖并存的表现。
简单的理解公式:“糖胖病”=2型糖尿病 肥胖=患有2型糖尿病的同时伴随体重增加。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由外国人Sims和他的同事提出的,它的英文名称为“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两个单词所组成。
“糖胖病”主要是用以强调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代表了肥胖2型糖尿病这一特殊人群。
“糖胖病”可怕么?随着现代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糖胖病”成为了一种现代流行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9,糖尿病已进入前10名死因,自2000年以来显着增加了70%。糖尿病也是导致前10名男性死亡人数增幅最大的原因,自2000年以来增加了80%。
临床上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谢异常性疾病,比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尿酸血症等,而这些代谢异常问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肾病等,而其中很多疾病也恰恰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当肥胖 糖尿病,糖尿病病情易加重,使血糖更难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往往血压不正常且难以控制;当肥胖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升高。
所以肥胖 糖尿病的危害,不是1 1=2,而是1 1>2!您说可怕不可怕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糖胖病”?第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第二步:计算体重指数BMI及测量腰围。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 90 厘米或女性腰围 ≥ 85 厘米。(腹型肥胖不容忽视;特别注意“将军肚”的人士。)
符合以上两步者,就可以断定为:糖胖病。
中医怎么看“糖胖病”?按照中医相关文献报道及临床经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01脾胃湿热型:表现为食欲强,形体壮实,面红,口臭口渴,便秘尿黄,有痤疮。
02脾虚痰湿型:表现为胃口时好时坏,舌苔白厚,大便稀溏,乏力,懒言少动。
03脾肾阳虚型:表现为腹臀部胖,浮肿,畏寒肢冷,小便多,腹泻腰酸,耳鸣。
04肝郁气滞型:表现为情绪易怒,面暗身痛,睡眠差,月经不调。
以上四种类型,唐咸玉主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是脾虚痰湿兼有肝郁气滞的类型。
#家庭医生超能团##糖尿病#
肥胖合并糖尿病咋治?让减重手术“出马”
减重手术可帮患者减肥降糖
“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这是年过半百的赵先生形容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状态。当时他才30岁,觉得一米八的大汉每天喝点啤酒,吃点烤肉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到了40岁,他的体重竟达到了120公斤。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因过度肥胖导致他患上了重度脂肪肝、糖尿病,膝关节也因为承受不了过高的体重而受损。从那时开始,他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岛素,同时彻底地告别了烧烤和啤酒。但即便这样,他的体重还是一直减不下来。
到了2015年,已经打了10年胰岛素的赵先生,糖尿病依然没有见好,体重也没有改变。后经人介绍,他来到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孟化主任医师的诊室。专家确认,赵先生属病态肥胖,普通的健身方法很难达到减肥的目的,因此建议他做胃旁路手术。
术后不到1年,赵先生的体重便降到了79公斤,腰围也减到了2.6尺,更重要的是他多年的糖尿病也治好了。现在,他不仅不用打胰岛素,还可以正常吃喝了。
手术减重有严格指标
从30岁到50岁,一路走来,赵先生感慨颇多。他说,他越来越懂得减肥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工作。他还建议那些和他一样拼命减肥却又瘦不下来的朋友们,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肥胖不仅仅是不美,与肥胖伴生的还有很多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骨关节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张忠涛教授说,减重手术是使肥胖症患者得到美丽和健康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减肥。对于实施这种手术的人,我们会进行严格的筛查,并且有严格的量化指标。
1.肥胖症患者是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
2.体重指数(BMI)>27.5。
3.年龄在16岁~65岁。
4.糖尿病病程不超15年。
满足上述条件者才可以考虑进行减重手术。其中,BMI>32.5的糖尿病患者首选手术治疗,而BMI>35的肥胖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均应该积极进行手术治疗。非肥胖症人群的瘦身并不需要手术治疗,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少吃、多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被公认为最好的健康减肥方法。
减重手术有两种选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接受减重外科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减重手术是一种良性手术,是使重度肥胖病人获得长期而且稳定减重效果的唯一手段。减重与糖尿病手术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体重,也有效改善了大部分患者并存的血糖代谢紊乱。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减重手术有两种,一种是袖状胃手术,俗话说就是“胃变小了”。一种是胃旁路手术,就是在胃变小的同时“吸收少了”。这两种手术适合不同肥胖程度和不同病情的患者。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郑扬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重度肥胖合并三高、尿毒症,这个团队出手了!
编者按
不停奔波、反复挂号、各楼各层各科之间跑、甚至找不到病因......耗费很多时间,流程让人身心俱疲。这可能是患者到医院看病经常会有的痛感。
近年来,北医三院积极探索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为开展先进医疗技术、高难度手术和疑难、罕见疾病诊疗提供有力支撑,使就医流程更精简、诊治效果更优化。
我和肥胖Say Goodbye
初见56岁的徐先生,虽然他面带微笑,却背负着沉重的病痛:2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早、房颤、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困扰,更因糖尿病肾病,肾衰竭尿毒症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
近两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徐先生的体重增长了15kg,已达到100kg、BMI(身体质量指数)33kg/m²,属于重度肥胖。
为了追求健康的生活,徐先生希望通过减重手术的方式控制体重、血糖,并减慢尿毒症的发展,辗转多地,了解到北医三院普通外科付卫教授牵头的减重与代谢手术MDT团队。这个团队在合并疑难复杂并发症的代谢综合征及肥胖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MDT团队介绍
团队介绍
减重与代谢手术MDT团队由普通外科付卫教授牵头,由普通外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生殖医学科、放射科、麻醉科、临床营养科和药剂科等科室专家组成。
主要诊疗服务内容
1. 适合减重手术患者:BMI≥32.5的单纯肥胖,或BMI≥27.5合并糖尿病或多种代谢疾病的患者;
2. BMI≥28寻求减重方案的患者。
就诊时,徐先生的复杂病史及他对健康的强烈渴望引起了李智飞副主任医师的重视,随即安排徐先生住院。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血肌酐值超过1000μmol/L,腹盆腔CT提示肾周存在渗出,双肾较前缩小,还发现了右肾上腺结节。
此外,多项心脏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左室运动幅度减小,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压增高等。
李智飞和团队深感徐先生病情的复杂,以及手术可能面临的风险,不论是对于团队还是徐先生来说,都将是一场“硬仗”。
为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李智飞申请了全院会诊。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临床营养科、药剂科、心脏外科和肾内科的专家集结,从检查、药物、入量、血液透析方案到麻醉细节和手术方案等,给出专科意见及治疗建议。
MDT团队讨论
根据会诊意见,徐先生继续按时进行血液透析,团队专家密切关注着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指导。
经过4天的努力,徐先生的身体情况终于达到了麻醉与手术标准。
2023年6月9日,李智飞医生主刀,为徐先生进行手术。手术团队与麻醉科专家,手术护士默契配合,顺利建立气腹,离断血管、游离胃底,置入支撑胃管,钉仓完成切割,切除胃底、胃大弯和胃窦。
李智飞为患者手术
历时近3小时,手术顺利结束,徐先生的生命体征平稳,转入病房。手术的成功,只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
整个围术期,MDT团队密切监测各项指标,精心调整治疗方案。护理团队准确及时的执行医嘱,高质量完成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团队的全程管理护士魏娜定时访视,了解需求,更多地站在徐先生的角度,为他提供有温度的管理。治疗过程中,徐先生意志坚强积极乐观,与家属一同积极配合。
MDT团队查房
3天后,恢复良好的徐先生顺利出院了。出院前,MDT团队仔细叮嘱徐先生出院后的注意事项,MDT团队会和徐先生保持联系,检测体重和身体变化,指导徐先生进行术后康复。
如今,徐先生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血糖、血压均正常,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每日可步行15000步。
徐先生的体重稳定下降,术后1月86.6kg、BMI 28.9kg/m²,术后3月81.2kg、BMI 27.1kg/m²,术后8月时,徐先生的体重降至76kg 、BMI降至25.39kg/m²。
回顾这次治疗经历,减重与代谢手术MDT团队和患者齐心协力,战胜了挑战。复杂的病情,不仅考验了团队的医疗技能,也考验了成员的合作精神。未来,减重与代谢手术MDT团队将继续用知识、技能和爱心,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温暖。
本文选自“不凡的联手——多学科协作下的疑难危重与罕见病治疗之路”医患故事征集活动
作者:普通外科 魏娜
海报:宣传中心 李樽彝
编辑:宣传中心 张轩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