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型肥胖女生(女性中心性肥胖的指标腰围)

文章目录:

热闻|瘦不等于健康?女子172厘米100斤确诊营养不良型肥胖,小肚子非常大

女子身高172厘米,体重仅有100斤,还被诊断为“肥胖”?

近日,杭州26岁的刘女士四肢纤细、身材修长,

172厘米的身高,体重只有100斤左右,

体型属于偏瘦类型,可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她的“小肚子”非常大,

每次穿点紧身的衣服肚子处就凸起明显,这让她感到有些身材焦虑,

于是去医院咨询减肥事宜。

结果人体成分显示,刘女士内脏脂肪面积达到108c㎡,

体脂百分比32.9%,而蛋白质却只有7.0(正常范围8.3-10.1),

属于典型的营养不良型肥胖

在后续的问诊中,医生还了解到患者有严重的便秘,

这也是她肚子肥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生表示,过高的内脏脂肪会容易引起肥胖,

很多女生小肚子大是因为内脏脂肪高引起的,

因此减肥一定是减内脏脂肪,

而减少内脏脂肪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调理体质。

“腹性肥胖”应该如何自测?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堆积,表现为腰围增加。

医生表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对身体危害大,不仅容易引发骨折,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脑溢血等。

在原有的印象中肥胖就是“大腹便便”、营养过剩所导致,实际上肥胖是因为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导致体内营养不平衡产生的。

营养不良是指身体摄入的营养不足或者比例失衡,任何人没有摄取足够营养就是营养不良,包括食量和体型较大的肥胖和超重人群。

大家对热量和营养的概念有所混淆,认为吃得多就是吃的有营养,这是一个误区。

胃里觉得吃的很饱了,但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满足了身体的需求,甚至过剩,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的摄入量还远远不够,体内是一种缺乏状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显示我国民众膳食结构不合理,钙、铁、硒、维生素A、维生素D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仅2016年国内营养不良人口数量就高达3亿。

1.肥胖人员过于喜好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高油高脂食物,深加工的大米、白面和冰激凌蛋糕等食物,再加上煎、烤、炸、炒等油腻菜品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但是此类食物远不如全谷物粮食、薯类和优质蛋白质富含丰富的营养,同时缺乏蔬菜、水果和优质肉类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长期的高油高脂饮食是造成营养不良性肥胖的重要原因。

2.不良生活习惯:例如三餐不定时,晚睡晚起,不吃早餐,晚上暴饮暴食、抽烟喝酒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消耗肥胖人士体内本来就不多的营养素,缺乏营养素,影响人体正常的基础代谢,也是造成肥胖的因素。

3.缺乏体育锻炼,现在很多人生活工作中长期久坐久站,缺乏锻炼,热量消耗少导致肥胖。

4.肥胖人士相对“体积”较大,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较正常人多,但很多研究发现,在肥胖人群中普遍存在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的情况。有研究表明,低钙与肥胖有关,低钙会减少脂肪分解,使更多的脂肪储存;有大量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可以抑制前脂肪分化过程,影响脂肪形成,可以起到预防肥胖的作用。

那么,什么食物才能越吃越健康?

杭州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发布了一张成人肥胖患者的食物选择表。

表中显示,选择推荐的谷薯、蔬菜和水果等,才能“健康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崔可腾 综合、光明网、、新闻晨报、中国蓝新闻、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等)

人到中年肚腩大 专家:中心性肥胖危害大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11日定为“世界防治肥胖日”。记者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院获悉,广州市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是肥胖。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会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

肥胖人群多集中在45-59岁

判断一个人的体形是肥胖、胖或者正常,目前普通采用(BMI,Body Mass Index)作为判定标准。

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kg/m^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我国成人BMI≥24定义为超重,BMI≥28为肥胖。

根据脂肪组织在人体内积聚部位的不同,肥胖可分为全身性肥胖和中心型肥胖(即向心性肥胖)。中心型肥胖,有时也称为腹型肥胖,是指人体内脂肪的沉积是以心脏、腹部内脏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中心性肥胖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而且腰围越大,危险性越高。”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院院长马文军说。

广东省肥胖人群主要集中在45岁-59岁这个年龄段。2015年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发现:广东省45岁-59岁肥胖患病率为10.8%,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30.2%。可见,中心性肥胖率远高于一般肥胖患病率。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是衡量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中心性肥胖危害最大。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还有研究表明,BMI正常但腰围超标的人群,其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要明显高于BMI超标但腰围正常的人群,超重并伴有中心性肥胖者具有更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

肥胖多是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

影响肥胖的原因多元化。马文军介绍,脂肪摄入的增加、生活方式的变化、久坐等都会加剧肥胖的发生。

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与我国传统的膳食模式相比,目前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已有研究证明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胖的可能性最大。

爱吃快餐或外出就餐。快餐食品往往富含高脂肪和高能量,而其构成却比较单调,经常食用会导致肥胖,并有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的可能。加之年轻人进食速度快、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喜欢零食、吃外卖等,也是许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

久坐不愿动。随着交通工具的日渐完善,职业性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减轻,休闲时间坐着看电视、刷手机等视频工具,处于静态生活的时间增加,成为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控制体重关键在“吃动平衡”

要想减肥或控制体重,就要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使身体热量的消耗大于摄入,人就逐渐变瘦;否则多余热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体重增加,造成肥胖。具体说,就是要坚持“少吃 多动”或者保持“吃动平衡”。

马文军称,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入,购买食品查看“营养成分表”,少选择高脂肪高糖的高能量食品。减少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普遍存在高盐高油的问题,同时在外就餐一般时间长,会不自觉增加食物的摄入量,导致进食过量。

此外,还要提高身体活动量,增加能量消耗。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中心性肥胖:身体像是吹气球,吹得越大,破得越快

什么是中心性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体重超重人口已经超过了10亿,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肥胖的队伍。在所有肥胖体型当中,腹型肥胖最为常见,就是俗话说的将军肚,也被称之为中心性肥胖,通俗地说就是中间大,两头小的体型。

中心性肥胖比臀型肥胖更危险

从体型上将肥胖进行分类,可分为腹型肥胖和臀型肥胖,腹型肥胖比臀型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更大,腹部肥胖出现的肥胖并发发症更多。主要是因为肥胖区域分布较多的内脏器官,腹部肝门静脉代谢活跃,容易增加血液中脂肪的含量,增加全身血液的粘稠度,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并发症。臀型肥胖主要是臀部和腿部的肥肉比较多,相比较而言,臀部肥胖对身体的危害要小。

美国医学联合会会长路易斯博士说: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不是癌症,而是肥胖。肥胖是一切慢性病的根源。中心性肥胖的人更容易疲劳,影响内分泌正常功能,骨骼和关节由于长期负重容易损坏。中心性肥胖的人更容易自卑,焦虑,甚至会精神消极抑郁,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腰围和腰臀比是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

中心性肥胖患者,控制腰围尺寸很重要,男性正常腰围80厘米以内,超重的为80到85厘米,85厘米以上为肥胖。女性正常腰围在75厘米以内,75到80厘米为超重,80厘米以上为肥胖。在看腰围的基础上,还要看另外一个指标就是腰臀比,男性的腰臀比小于0.9,女性的腰臀比小于0.85,超出这个范围就可以诊断为超重或肥胖。

人体就像一个气球,吹得越大,破的越快

人的肚子像一个气球,吃得太多太饱,肚子就会渐渐鼓起来,肚皮和气球一样,吹的越大,破的就越快。我们的肚皮不会被撑破,但中心性肥胖的并发症,是一个无形的杀手,会将我们的健康一点点的扼杀。所以,控制好腰围,身体才能更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