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一高”控不好,“三高”都来找!肥胖人群要注意这几点→
初秋时节,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大,“三高”患者容易出现血压升高、血糖波动和血脂升高的情况。另外,天气转凉后,人们胃口变好,进食较多肥甘厚味,也会加剧血压、血糖、血脂异常。
“三高”的危害不能忽视
在我国,“三高”有高患病率、高危险性的特点,许多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所以放任不管,其实没有症状不代表对身体没有危害,长期“三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长期高血压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三大器官和全身血管,导致动脉硬化,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降低,可能引发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长期高血糖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长期血糖过高,会使得全身血管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异常,引发肾功能不全、失明、糖尿病足等多种严重并发症。
长期高血脂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血液里的类脂质物质增加,堆积在血管内壁,久而久之会形成血管斑块,引起血管狭窄,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后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长期高血脂可能导致缺血性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肾动脉狭窄、脂肪肝、脉管炎等并发症。
“三高”互相影响,害处叠加
“三高”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比如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可能同时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三高”之间还可能互相加重。比如糖尿病如果影响到肾脏,可能加重高血压。如果血脂增高,可能加重高血糖的病情。因此,发现患有“三高”,要针对病因进行及时控制。
减肥能逆转“三高”吗?
不一定。对于因肥胖问题引起的“三高”,可以用减肥的方法,并且减重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可能逆转“三高”。
- 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的“三高”人群,减重10%~15%可以明显降低甚至逆转“三高”。
- 超重和肥胖的“三高”人群,即便是少量减重,也会对缓解“三高”有积极作用。
- 减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坚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体育锻炼。
- 如果在减肥之后体重反弹,“三高”也往往会随之反弹。减肥后要注意体重的维持,避免反弹。
由于其他原因,比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三高”,减肥没有明显效果,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空腹运动,真的比饭后运动更燃脂吗?
一些研究发现,与进食后相比,空腹运动燃烧掉的脂肪更多一些,但这种方法不是人人都适合。比如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运动,糖尿病患者空腹运动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对于“三高”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重运动的安全性,选择适合的项目和强度。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 体重指数(BMI)是常用的判断肥胖的方法。我国健康成年人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为18.5~23.9kg/m²。体重指数在24~27.9kg/m²区间为超重,体重指数≥28kg/m²为肥胖。
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 测腰围:腰围是衡量腹部脂肪蓄积程度(即向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一般来说按照亚洲人的标准,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为肥胖。(央视财经)
一天中这两个时刻最易发胖!做好这套中医减肥操,肥肉“自动掉”
想要管理体重的人,常常会纠结于这个能不能吃?那个是否要忌口?把自己搞得非常累。
事实上,我们一天24小时里有2个“发胖时刻”,如果能把握好,控制体重就非常容易出效果!
影响体重的两个时间段——
10:00~11:00
16:00~17:00
这两个时间段并不是我们的正餐时间。
所谓的“发胖时刻”也并不是在时间点吃东西就一定会发胖。
而是这个时间点更容易产生饥饿感,更容易让进食“失控”,在三餐之外额外摄入更多热量,从而导致体重飙升!
如何安全渡过“发胖时刻”?01正餐吃点肉
很多减肥的人最忌惮吃肉,认为肉是肥胖之源,其实这是错误的。
肉是蛋白质的来源,同时适量的肥肉还能增加饱腹感,还能让我们运动得更起劲。
每天只吃青菜的人,更容易饥饿,每天忍饥挨饿地减肥,更容易半途而废。
但要记住,吃肉不能放肆吃,少吃红肉,多吃白肉,每天一两即可。
02早餐必须吃
早饭是两餐之间空腹时间最长的,如果不吃早餐,晚餐再吃得少,相当于一天只有中餐,在低血糖的影响下,我们会摄入更多的食物。
而且,不吃早餐,身体会相应地提高吸收率,所以很多人会发现虽然早餐不吃、晚餐少吃,但依然减得很慢。
最佳的办法是早餐吃饱、中餐吃好、晚餐少吃,这样才能更快、更稳地瘦下来。
03不要“迷信”低热量食物
饿了就大吃低热量食物?错!
现实中,一点儿肉都不吃甚至任何甜食都不吃但还肥胖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肥胖的根源,还是“好吃”和“懒做”。
任何食物只要能产能,吃多了同样会肥胖,就如同牛吃草、兔子吃菜一样。
其实,高热量食物少吃一些,也有可能一点儿肉不长。所以,减肥关键还是要掌握好方法。
04加餐也要慢慢嚼
一顿饭吃多少,不仅取决于我们的胃能装多少,还取决于我们的大脑想让它吃多少,因为饥饿和撑的感觉都来源于大脑。
所以,吃得快的人一般比嚼得慢的人吃得更多。
不要认为嚼得慢会吸收更多,即便囫囵吞枣,也照样会胖起来。
从开始进食到有饱腹感,一般需要20分钟左右。
当时间固定,速率越快,总量自然也就越大。
学一套中医减肥操
很多人认为减肥运动就要激烈、流汗,事实上中国传统保健运动,让你在缓缓运动中,就能把“肥肉”甩掉!老少皆宜!
这套包含了中医精髓的减肥操,跟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 李东海一起动起来!
远离让你悄悄发胖的6个习惯
生活有一些常见习惯在“偷偷”让你发胖,一定要谨慎——
吃饭狼吞虎咽——一不小心就吃多了,但七分饱更有助于减肥。
三餐总不规律——容易产生饥饿感,导致暴饮暴食。
把水果当饭吃——损伤脾胃功能、降低代谢功能。
经常熬夜晚睡——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胖肚子。
习惯开灯睡觉——睡觉时开灯或开电视的人更容易长胖。
长期压力过大——压力过大时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增加高糖等食物的摄入。
两款减肥茶喝起来!
实胖——陈皮山楂茶
适宜人群:大吃大喝导致的肥胖人群。
做法:陈皮10克,山楂10克。陈皮和山楂都是药食两用之品,可每日代茶饮,连吃一个月看效果。
肥人多痰,陈皮是专门化痰的;山楂可以把身体里储存的痰脂化掉,痰脂化掉之后,肚子就会变小了。
虚胖——健脾瘦身汤
适宜人群:表现为气喘吁吁、囊囊肚腩,手脚发胀或水肿,以女性为多见。
做法:取生薏米30克、茯苓9克、怀山药15克。上三味可每日煮粥,每日一次,吃半年以上。或者把上三味打成超细粉,每天开水冲服。腰酸软、性欲低下者加枸杞子15克。
薏苡仁可以健脾补中,利水消肿;茯苓味淡,淡能渗湿,是重要的利湿药,湿去则体重自减。怀山药肺脾肾同补,可以提高身体代谢能力。
养生中国综合中国中医药报、健康中国、健康时报、人卫健康等。
儿童肥胖危害大!医生支招科学饮食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目前,儿童及青少年因肥胖患病率上升,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湖南省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赵红梅提醒道,家长不要过度喂养孩子,以免造成儿童肥胖发生。
这是由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的小胖墩瘦身夏令营,旨在帮助8至14岁肥胖青少年儿童集学习科学减肥知识、科学运动训练、健康营养膳食(受访单位供图)
赵红梅表示,长期摄入高热量饮食、长期过量饮用含糖饮料、缺乏体育运动都可能造成肥胖。肥胖容易诱发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家长应鼓励孩子适度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吃动平衡。
“近年来,我们接诊了很多因过度摄入奶茶等含糖饮料的儿童,这些儿童不仅体重超标,还出现了糖尿病前期的症状。”赵红梅说。
孩子们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举办的小胖墩瘦身夏令营营区内(受访单位供图)
对此专家建议,合理饮食,避免肥胖发生。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是要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并可搭配菌藻类食物,合理摄入水果,注意果汁不能替代鲜果;二是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比如鱼、禽、蛋、瘦肉等;三是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足量饮水,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食用零食,避免晚上吃得太饱,造成消化不良。
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摄入过多高油脂、高糖的食物,要让青少年儿童保证“吃动平衡”。
赵红梅提示,针对超重青少年儿童如何合理减重的问题,目前保持合理饮食和锻炼是主推方法。青少年儿童瘦身不能盲目强调减重,应在确保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基础上科学瘦身,可以选择慢跑、慢走、健身操、游泳、跳绳、呼啦圈等有氧运动项目。应避免孩子脂肪增加过快,多让孩子吃新鲜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避免摄入过多咸菜、腊肉、咸蛋、罐头食品等。鼓励孩子适度参加体育锻炼,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吃动平衡,避免发生单纯性肥胖,增加患病风险。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