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检查,看血肌酐就够了?错了!
肾脏是人体最大的“废物处理厂”
将体内不需要的物质过滤掉
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保障人体的正常生活
当肾脏受到50%的损害时
会引发多种症状
做检查时各种指标会发生异常
因此,我们需定期做肾功能检查
了解肾功能损伤情况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因体检发现“血肌酐”升高
前来肾内科门诊就诊
那肾功能检查看血肌酐就够了?
错了!
读懂体检报告
3
No.1
肾功能的检查都有哪些?
常规的体检中,肾功能的检查多采用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三项,可初筛肾功能问题。
血肌酐 是一种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如果肾脏过滤功能好,则大部分肌酐会被过滤排泄掉,血液里的肌酐只能留下很少一部分,因此血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情况。
血尿素氮 是蛋白质代谢产物,但比血肌酐更容易受到饮食、发热的干扰,准确度不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除了见于肾功能不全外,还见于高蛋白饮食、发热、长期腹泻、甲亢、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甚至部分药物影响。
血尿酸 的准确度连尿素氮都不如,有大量人群是尿酸高而肾功能正常,我们并不把它当作肾功能指标,而作为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
No.2
血肌酐水平升高,一定是肾功能受损吗?
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除真正肾功能受损以外,血肌酐升高还有以下几种可能:
正常生理性升高
因为血肌酐是人体肌肉肌酸的代谢产物,所以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比如有些体育锻炼、代谢旺盛、肥胖的人,体里产生的肌酐就多。另外,外源性肌酐摄入也会升高肌酐,如进食大量熟肉,健身者补充肌酸后,测出的血肌酐也可升高。
性别、年龄差异
男性、女性肌肉量不同,则肌酐的生成不同,因此一些医院则在生化仪上设置男性、女性参考值的区别,检验结果则根据性别进行校正。
《WS/T 404.5-2015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 5 部分:血清尿素、肌酐》规定了中国成年人群血清尿素、肌酐的参考区间及其应用(如下图)。
药物影响
正常人约 15% 的肌酐由近端肾小管分泌排泄。日常中的一些药物可干扰分泌,从而导致肾小管的肌酐分泌排泄减少,这个情况下可导致血肌酐自限性、可逆性升高约 35 ~ 44 μmol/L。
检验方法不同
有患者发现在不同医院检查的血肌酐水平相差较大,其原因就是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检测肌酐,如酶法、苦味酸法,后者易受到很多非肌酐物质的影响干扰,前者则干扰较少。
血肌酐虽然是最广泛使用的肾功能评估指标,但因其具有复杂的代谢途径,年龄、性别、方法等众多因素都能影响其血液中水平。若体检中发现血肌酐水平升高,还是请及时到肾内科门诊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No.3
看肾功能,哪些指标更加靠谱?
靠谱的肾功能指标有3个:
一是胱抑素C,体内生成量恒定,仅由肾脏排泄,衡量肾功能比较可靠。而且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能更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状况,且特异性好,可以判断更早期的肾功能受损。
二是内生肌酐清除率,不受食物和身体活动的影响,只看肾脏清除肌酐的速度,能比较准确地显示肾功能。
三是肾小球滤过率,这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肾功能的“金指标”。
早期或轻度肾功能损害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很强,血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30%~50%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升高。因此当怀疑肾功能受损的时候,有时肌酐无法提供正确信息,这三个指标可以靠谱地反映肾脏的功能是否受损。
No.4
肾小球滤过率、清除率是通过血肌酐算的,岂不是也不准?
并非如此。血肌酐确实不够准确,所以才需要计算来纠偏:设计出包含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公式来进行计算,目的是纠正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产生的偏差。
当然,公式计算的滤过率,准确度也并不完美,肾功能的准确评估始终是个难题。因为,肾功能检查的准确性与便捷性难以兼得。
目前来看,肾功能指标的准确度排名:
1. 肾小球滤过率(GFR,菊粉法、双血浆法检测)
2. 肾动态显像(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3.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公式计算)
4. 血胱抑素C
5. 血肌酐
6. 血尿素氮
7. 血尿酸(不具备参考意义,可作为协同指标)
每种方法都有其影响或限制因素,所以在临床上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最终判断肾功能的水平。如果一个指标出现了问题,大家先不要妄下结论,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帮你分析,排除影响因素后,才能更准确地知道肾功能损伤的程度。
No.5
肾小球滤过率该怎么看?
作为肾功能检查中较准确的一项指标,每位肾友都需要会看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个区间,决定着慢性肾脏病的5个分期:
第1期:肾小球滤过率90以上,代表肾功能正常。
第2期:肾小球滤过率60-90之间。这个时期,还不能断定肾功能一定是受损了。可能因为检查误差,或是因为年龄大了一些,肾小球滤过率会稍微低于90。如果有长期的蛋白尿、高血压等伤肾因素管控不好,提示已经进入了肾衰阶段。此时的肾功能受损是轻度的,通过及时有效的医疗手段干预,往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3期:肾小球滤过率30-60之间。这个时期,是肾功能进展的一个分水岭。滤过率45之前,肾功能进展可能被阻断。而滤过率一旦低于45,往往就进入了肾功能进展不可逆的阶段,也就是到了“早晚进展到尿毒症”的阶段。
第4期:肾小球滤过率15-30之间。这是肾衰竭很严重的一个时期。此时应该降压、纠正贫血和酸碱紊乱,维持电解质平衡,延缓肾功能下降速度。晚几年到尿毒症、晚几年透析,对患者来说就意味着多几年的“肾脏寿命”。
第5期:肾小球滤过率15以下,也就是尿毒症期,多数患者会在滤过率10左右时启动透析。进入透析后威胁最大的是心血管并发症——尿毒症的第一位死因。
”
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肾功能存在急性进展因素,是可逆的,要详细甄别。
总之,在滤过率尚可的时候,应及时改善肾脏功能;在滤过率较低的时候,应推迟几年透析到来的时间,有条件时逆转可逆因素;在滤过率很低、开始规律透析后,应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
”
·END·
【有用就转发】
供稿丨杭州市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
★
★
肌酐与胱抑素C比值独立预测中老年心血管代谢共病风险
原创 国际糖尿病 国际糖尿病idiabetes
2025年01月24日 18:07 北京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代谢共存疾病(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 CMM)的发生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CMM是指个体同时患有两种或以上的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心脏病和卒中。相较于患有单一CMM成分,患有一种以上CMM成分不仅带来整体人群寿命下降,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生物学预测和标志物[1]。
近期,Diabetes & Metabolism Journal杂志(JCR Q1,IF=6.8)在线发表了一项由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王广/刘佳教授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Normalized Creatinine-to-Cystatin C Ratio and Risk of 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sights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该研究首次深入探讨了标准化肌酐与胱抑素C比值(Normalized Creatinine-to-Cystatin C Ratio, NCCR)与中老年人CMM风险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管理CMM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2]。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孙洪林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
图1. 基线更高NCCR水平可预测远期更低的CMM风险,这种关联在女性中更为显著
本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纳入了5849名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参与者,随访时间长达4年。研究团队通过精确的统计分析方法,发现较高的NCCR水平与CMM风险降低显著相关。具体而言,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NCCR,CMM风险降低28%(OR 0.72,95%CI:0.62~0.85)。该研究的另一大亮点是首次揭示了NCCR与CMM风险之间的性别差异。在女性中,在基线时无或仅有一种CMM成分者,,NCCR与CMM风险均呈显著负相关,且这种关系在调整了多种混杂因素后依然稳健当根据基线NCCR水平将人群分成三分位后,NCCR第三分位女性发生CMM的风险相较于第一分位下降50%以上。而在男性中,这种关联则相对较弱,但仍在具有一种基线CMM成分的男性中保持统计学意义(图1)。这一发现提示,NCCR可在女性中作为预测CMM风险的更为敏感的指标。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相较于肥胖患者,非肥胖且高NCCR水平的个体在两性中CMM风险最低。这一结果与既往研究一致,提示肌肉量的减少可能与脂肪组织的增加共同作用,促进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功能障碍的发展[3]。因此这一发现强调了在评估CMM风险时同时考虑肌肉量和脂肪量的重要性。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首次在大规模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探讨了NCCR与CMM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NCCR作为一种简单、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在预测CMM风险方面的潜力。NCCR的计算仅需常规检测的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无需复杂的设备或昂贵的检测手段,使其在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这项研究为CMM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NCCR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望在未来成为评估中老年人CMM风险的重要指标,助力临床医生更精准地识别高危人群,并制定个性化的预防策略。
第一作者
孙洪林
- 博士、医师、助理研究员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医师、助理研究员
- 2021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代谢专业分会青年委员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首都医科大学临床专科院系重点项目、北京朝阳医院金种子科研基金等,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多项课题
- 以一作(含共一)在Cell Metabolism、Metabolism 、JCEM、DMJ等内分泌领域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共15篇,累计影响因子120分。
通讯作者
王广 教授
-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
- 北京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
- 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北京市领军人才、北京市登峰人才;
- 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
-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Cell Metabolism、JCEM、Metabolism等发表论文80余篇。
刘佳 教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
-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北京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委员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肥胖学组 委员
-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学组 委员
- 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
参考文献:
1. Emerging Risk Factors C, Di Angelantonio E, Kaptoge S, Wormser D, Willeit P, Butterworth AS, et al. Association of 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 With Mortality. JAMA. 2015;314(1):52-60.
2. Sun H, Wu Z, Wang G, Liu J. Normalized Creatinine-to-Cystatin C Ratio and Risk of 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sights from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Diabetes Metab J. 2025.
3.Son JW, Lee SS, Kim SR, Yoo SJ, Cha BY, Son HY, et al. Low muscle mas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findings from the KoGES. Diabetologia. 2017;60(5):865-72.
外卖+奶茶!你的肾就是这样毁掉的
来源:健康湖北
肾脏是很“娇嫩”的器官,
也是很有“责任感”的器官,
很多因素都容易伤害肾功能。
而它却是个“老实人”,
总在一个人默默承受,
等到这个“老实人”发出求救信号时,
往往就太晚了!
2023年3月9日是世界肾脏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人人享有肾健康
——关爱高风险人群,预防意外肾损伤”。
警惕肾脏病年轻化
肾脏功能受损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大多人只是觉得全身乏力,面部水肿或者眼皮略有水肿,少数伴有双下肢水肿。往往是上厕所时发现小便呈现泡泡样、酱油尿,才来医院就诊,这时候肾功能可能已经受损。
还有部分患者是体检查出蛋白尿、镜下血尿、血肌酐升高才来就诊,而血肌酐的升高往往代表着肾脏滤过功能下降了50%以上。
生活压力大和饮食是重要因素
肾功能受损的年轻患者比例增高明显,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熬夜、作息不规律、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缺乏锻炼,都是影响肾功能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密不可分的因素就是饮食!奶茶不离手,三餐靠外卖,已然变成许多年轻人的常态。高盐、高油脂、高糖饮食让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这三类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进一步促成了肾功能受损的年轻化。
儿童“高尿酸血症”非常隐蔽
儿童“高尿酸血症”非常隐蔽,“小胖”们更是“高尿酸血症”的最爱,孩子们普遍“口味重”,而且摄入太多肉、蛋、动物内脏、海鲜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把饮料当水喝,零食当饭吃,家长们生怕孩子营养不够,也有求必应。
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尿酸盐沉积,可能在关节、肾脏、血管壁,轻的是关节疼痛,重则引起肾病,甚至尿毒症。长期潜伏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持续损害身体健康。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之前,通过重建正确的生活方式,大部分孩子都能恢复正常,特别严重的要采取医疗干预措施,预后远比成人患者良好。
保护肾脏健康,这6方面下手
01
不要熬夜
良好的睡眠,能让损伤细胞自我修复效率更高,促进免疫、代谢、各器官发挥正常功能。
大家熟知熬夜伤肝,可熬夜也会伤肾。对于已经患有肾脏病的患者而言,已有许多研究观察到,长期睡眠不佳,包括睡眠时间太短(小于6小时/晚)、睡眠质量不高(碎片化睡眠,断断续续),尿蛋白、血压等指标可能会更难控制,肾功能恶化速度加快,尿毒症风险也会更高。
02
拒绝滥用药物
擅自使用或者不遵医嘱,擅自加量或者叠加服用药物,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我们常见的感冒药,退热阵痛药物,都是此类,长期服用、超量服用、叠加服用,可以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影响肾脏肾小管重吸收和排泌功能,以及浓缩稀释功能,久而久之可以继发肾功能不全。
还有成分比较复杂的中药,反复服用可能会导致毒性物质损伤肾脏肾小管和间质,从而继发急性间质性肾炎,或者慢性间质性肾炎,最终导致肾功能减退,所以服用中药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不要听信偏方。
03
少喝奶茶
奶茶成了大家共同的“快乐水”。不过,为何医生都不建议喝奶茶呢,罪魁祸首主要是其中含的“添加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我们每日的糖(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那我们来看看一瓶奶茶中的含糖量大约是多少?
过多的糖有何影响?糖有一定成瘾性,会让你越喝越想喝,久而久之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痛风、高血脂等慢性病的风险,而这些慢性病,均会促进慢性肾损伤的发生。
像甜品、糖果等这些高糖食物与甜饮料是一样的道理,其中的添加糖都不少,因此同样建议大家最好少吃点。
04
少点外卖
外卖是高盐、高脂、高热量的代言人。通常情况下,吃得太咸太油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损害,比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如果长时间的高盐饮食就会导致水钠的潴留,加重肾脏负担。
05
勿频繁使用美白化妆品和染发剂
很多见效快的美白产品其中的化学物质超标,如苯、汞,长期频繁的摄入这些物质,会导致慢性肾间质损伤。建议不要用三无产品,美白化妆品选择汞含量在1mg/kg以内的,染发间隔时间不少于半年。
06
不要憋尿,要多喝水(没毛病)
不少搬砖人因为工作原因,导致长时间憋尿。尿液长时间留在膀胱里,容易引起尿液上行反流,回到肾脏继发尿路感染。
也有人嫌上厕所麻烦,不喜欢喝水。如此肾脏不能及时排泄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同时由于长期输尿管、膀胱尿液比较高度浓缩,容易导致废物不能排出,泌尿系产生感染。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你的肾脏
排尿减少:当肾脏无法摆脱多余的水分和盐分时,就会发生尿液减少。
尿性状改变:尿中细密泡沫增多,尿的颜色发生变化。
疲劳虚弱:疲劳、虚弱、乏力等不良症反应,并且随着病程发展,会逐渐加重。
肢体浮肿:体内大量废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的情况下,会引起体液滞留,继而引起患者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迹象。
体检加入这些项目,
可帮助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
1.血肌酐(正常值40-105umol/L)
血肌酐是目前临床上了解肾功能评估肾功能现况的主要方法之一。从来源上讲,血肌酐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同时还受到人体肌肉量的影响。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1/3时,血肌酐浓度将明显升高。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当血肌酐接近正常值的上限值时,就应当引起重视了;如果同时还合并有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或血尿,则更应当前往肾内科专科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2.血尿素氮(正常值3.1-7.2mmol/L)
血尿素氮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血清尿素氮的多少取决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速度、蛋白的摄入、以及肾脏的排泄能力即肾小球滤过率;当肾功能减退失代偿时,尿素氮的检测值将升高。
尿素氮相较于血肌酐,更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当尿素氮升高时,医生往往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结果分析病情。
3.胱抑素C(正常值0-1.26mg/L)
对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胱抑素C的变化更为敏感;但由于胱抑素 C的观察窗较窄,它仅仅能作为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提示,并不能单纯依据其变化的幅度评估肾功能受损的程度,所以,此时结合血肌以及血尿素氮的结果才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综合判断。
4.可以通过检查数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数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值100-120 ml / min·1.73m2)来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出现异常。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是依据患者血肌酐、年龄、性别等依据国际公式估算出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当低于正常值,需结合血肌酐以及尿检的结果。
医生提醒:
体检如果出现肾功能异常或异常症状,
一定要前往肾内科专科
进一步评估寻找病因,
并注意定期随访复查。
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
或有肾病家族史的人群,
更应依据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随诊。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