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皮肤粗黑瘙痒!这“怪病”竟是肥胖所致…
来源:掌上长沙 通讯员:张钰、石荣 记者:彭放
今年12岁的小明(化名)从小胖乎乎,家长觉得孩子正在长身体,胖一点无所谓。近两年,小明逐渐长出“水牛背”,皮肤变得又粗又黑,还特别痒,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明显,家长以为孩子得了怪病,才引起重视。近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代谢内分泌科,小明被诊断为肥胖引起的黑棘皮病,更严重的是,他还被诊断出糖尿病、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症,这一切都和肥胖密切相关。
小明肘关节内侧皮肤变粗变黑。 医院供图
12岁的小明外形看上去明显比同龄人成熟,身高170厘米,体重83.5公斤,体重指数28.89,腰围99.5厘米,血糖、血脂和尿酸等指标均严重超标。
小明从小爱吃肉食和甜食,每餐饭都要吃得很撑才放筷子,饮料一次能喝好几瓶,大约从5岁开始明显发胖,颜面部变圆,伴有痤疮,体检时曾查出“肥胖症、轻度脂肪肝”。但家长觉得孩子胖一点可爱,并未严格控制他的饮食和运动,小明的体重一路飙升。近两年,小明的皮肤逐渐粗糙变厚,颈部、腋窝、肘关节和腹股沟的皮肤出现色素沉着,伴有瘙痒。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主任张海涛介绍,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般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无自觉症状,但严重肥胖者和中心型脂肪沉积者(也就是腹型肥胖者),可发生高血压病、心脏病、下肢静脉曲张、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甚至可出现缺氧、发绀、高碳酸血症、肺动脉高压、睡眠窒息和心力衰竭。同时,肥胖还会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代谢紊乱疾病。肥胖者的皮肤皱褶处容易发生擦伤、皮炎,并发化脓性或真菌感染。
张海涛表示,体重指数(BMI)是判断肥胖症的重要指标,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指数正常值为18.5~23.99,24~28为超重,28~32为肥胖,大于32为严重肥胖。
肥胖作为众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十大慢性疾病之一,需要引起重视,及早干预。张海涛提醒市民,在生活中从以下方面预防肥胖的发生:
1.减少宵夜、高热量食物及加工食品的摄入(如薯片、辣条、饮料等);
2.一日三餐定时或少食多餐;
3.饮食合理搭配,多食蔬菜、瓜果及粗粮;
4.养成科学运动的好习惯;
5.定期监测体重及体重指数。
当体重指数超过正常指标时,应及早干预,寻求专业的医疗机构帮助,切勿无视肥胖或擅自服药,以免造成身体的其他损害。
患病后面容会改变,“肢端肥大症”究竟是怎么回事?
曾经有一位47岁的妇人,原来样貌清秀,10年前手脚便开始变粗,原本以为是中年发福,没想到脸部两颊也变宽、嘴唇变厚,鼻子与舌头也跟着变大,就连牙齿也快要掉光了。去医院检查才发现,竟然是脑部下垂体长了一颗2.6厘米肿瘤,并罹患有肢端肥大症。
何谓“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是由于腺垂体分泌过多生长激素所引起的体型及内脏器官异常肥大,并伴有相应生理功能异常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肢端肥大症”有何表现
1、特殊外貌:由于生长激素对骨、软组织、皮肤的促生长作用,本病患者可出现特殊面容。眼眶上嵴、颧骨、下颌骨增大而致眉弓外突,下颌突出,牙齿分开,咬合错位,枕部外隆凸出。头皮过度生长而下垂呈回状深褶,眼睑肥厚,鼻增大变宽,唇厚舌肥。因为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增厚及鼻软组织增生,患者会出现声音低沉、鼻阻、嗅觉减退,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胸腔胸骨突出,肋骨延长,前后径变大呈桶状胸,椎体增大,有明显后弯以及轻侧弯畸形。还会出现骨盆变宽,四肢长骨增粗,手足变大,手指及足趾增粗,平足,患者鞋帽手套尺寸不断变大。因为汗腺肥大,患者常多汗。又由于毛囊扩大,女性可有多毛。
2、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约30%~63%。因为心脏肥大,心肌重量增加,心室肥厚,可发展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本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较早,且发生率高。
3、糖代谢紊乱:因为生长激素拮抗胰岛素导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糖代谢紊乱。本病患者中大概有一半有继发性糖尿病或糖耐量低减。
4、压迫症状:因垂体肿瘤压迫蝶鞍附近的视交叉肿胀引起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甚至引起颅内压升高,还有睡眠障碍、尿崩症等。
5、肌肉骨骼:表现在血管及其他结构,可出现头痛、视乳头水肿。例如肿瘤压迫下丘脑,能出现食欲亢进、肥胖。
“肢端肥大症”如何治疗
第一,手术治疗,80%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都需要手术切除来治疗,手术的方式有开颅与微创两种方式,对于微小的腺瘤可经鼻—蝶窦手术在显微镜或内镜的观察下,在一侧或双侧的鼻孔做切口到达垂体进行微创手术,而开颅手术通常是针对侵袭性巨大垂体瘤。
第二,放射治疗,也是临床上治疗肢端肥大症的一种主要方法,一般用于术后还有残留的肿瘤,是一种常用的辅助方法,放射治疗可防止肿瘤再继续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生,进而减少激素的合成及大量分泌,有效的控制肢端肥大症的病情进一步进展。
第三,药物治疗,许多肢端肥大症的患者可应用药物来控制,譬如临床上较常用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与卡麦角林,这类药物对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可选择生长激素抑制剂来治疗,如临床上较常用的兰瑞肽、奥曲肽等药物。
本文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主任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编:王欣玥、董菁)
黑棘皮症是什么病?病因是什么?医生一文为你解惑
8岁的小林是个不爱吃水果蔬菜、不爱运动,体重却有57公斤的小胖墩。8岁的孩子,体重近乎于成年人!而后家人发现小林的脖子总是黑黑的,怎么也洗不干净,于是向医院求助。医生却诊断证实,小林已经得了黑棘皮病,属于糖尿病的前兆,再不加以控制,后果非常严重。
或许很多人会有疑问,什么是黑棘皮症?严重有什么样的后果?是不是胖孩子都容易得?对此,从这个病的本质深入讲起。
黑棘皮症呢,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黑色素沉淀引起的皮肤异常状况,也有写作黑棘皮症。患者容易在皮肤皱折处,常发生在颈部、腋下与腹股沟(大腿内侧),患处皮肤会出现变黑暗沉,皮肤摸起来粗糙,外观有如天鹅绒般,患处皮肤有时还会带有异味,别人看见很容易被误会是患者皮肤洗不干净。
病因的话,黑棘皮症通常是由胰岛素抵抗所引起,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减重或减少腰围,若不好好控制,黑色棘皮症会容易反复发作,同时会进一步恶化变成2型糖尿病。
黑棘皮症虽然并非一种疾病,却有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不能掉以轻心。具体讲,根据目前医学研究指出,造成黑棘皮症有以下几种原因:
- 胰岛素抵抗:刚刚也提到了,这是黑色棘皮症中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常发生在肥胖或中心型肥胖(腰围过粗)的人群(不局限于儿童群体),身体容易出现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的问题,所以必须分泌更多胰岛素,因此导致血液中胰岛素偏高,引起皮肤细胞不正常增生,尤其容易发生在黑色素细胞,因而引发黑棘皮症。胰岛素抵抗若持续偏高不加以控制,最终容易演变成2型糖尿病。
- 药物: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或正常作用,产生类似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可向专业医师或药师咨询,常发生的药物类型:避孕药、人体生长激素、皮质类固醇类(corticosteroid)的药物、甲状腺治疗的相关药物等。
- 荷尔蒙(激素)分泌异常:荷尔蒙(激素)异常的疾病也会引起皮肤细胞不正常的生长,因而导致黑棘皮症,常发生在多囊性卵巢综合症(PCOS)、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异常等疾病。
- 遗传因素:有些遗传性疾病会让患者从小就会发生黑棘皮症。
- 癌症(恶性肿瘤):癌症有时会引起全身性更为严重的黑棘皮症,也称为恶性黑棘皮症。较常发生在胃癌、食道癌、胰脏癌和淋巴瘤等癌症中。
对于这种病,重要的还是早发现,所以认知好症状是关键!
黑棘皮症会让皮肤出现异常的症状:黑色素沉淀在特定区域:黑色棘皮症会在患处出现皮肤变暗或色素沉着,皮肤外观多为黑色、灰色或棕色。
皮肤角化过度:患处皮肤会有显著增厚,并且皮肤模起来粗糙,外观可能呈现如天鹅绒般的。随着疾病发展,皮肤纹路会越来越深,最后甚至会在皮肤出现类似疣的增生物。
其他皮肤症状:患者皮肤有时还会出现搔痒感或异味。
这里再强调一点,黑棘皮症目前成因仍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可将血糖带入细胞,借以调控人体血糖浓度的稳定。
当体重增加或腰围过大时,会导致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也就会增加胰岛素的抵抗性,身体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浓度与稳定度。
体内产生过多的胰岛素会刺激皮肤增生,皮肤会容易变厚且易角化,尤其对黑色素细胞影响较大,因而导致患处皮肤出现粗黑等问题。
想要完全治愈黑棘皮症的重点在于揪出病因黑棘皮症主要要针对病因进行改善,一般说来它会慢慢的褪色,但根本的病因不改善,仍有机会再次发生:
减肥:若由胰岛素抵抗所引起,减肥就是最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方法。战胜肥胖,才是关键,这个往往要看病人自身的意志力与决心了。
停止服用引起的药物:部分药物会引起的黑色棘皮症,停药后即可显著改善。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癌症(恶性肿瘤),通常手术取出恶性肿瘤后,症状就会有所改善。
皮肤外观的改善:虽然无法治愈疾病,部分患者会希望能够改善患处黑色素沉淀与皮肤角化问题,可由专业的皮肤科医师,使用合适的处方药物或雷射治疗来改善患处的各类皮肤问题。局部治疗可以选用角质松解剂,如水杨酸、卡泊三醇、维生素D3衍生物、尿素、维A酸软膏、足叶草脂等,也可试用连续波CO2激光治疗。
治好黑色棘皮症病后,皮肤保养注意事项:患者由皮肤科治疗成功后,若没有积极减重,降低胰岛素抵抗,黑色棘皮症复发机率极高,患者必须留意。
养成运动的习惯,减轻体重与体内的腹部脂肪,才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则需要时刻盯着血糖变化。
参考文献:
[1]王姮.胰岛素抵抗的分析[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1(01):45-47.
[2]周喜民.黑棘皮症与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关系[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5(02):118.
[3].医生小词典——黑棘皮病[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4):1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清风计划##南方健康超能团##科学每一天##人人关注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