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超标 当心“变笨”
体重超标不仅影响形象,还会损害大脑的功能,影响我们的认知。这是怎么回事?个中缘由,且听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的专家为您详解。
认知障碍与生活方式有关
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和理解判断等方面。当这些认知功能中一项或多项受损时,就出现了认知障碍。
对于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局限在年龄增长和遗传因素上。不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生活行为方式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体重超标可能危害认知功能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的专家以体重为例介绍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肥胖与认知功能的下降和认知功能异常的发展密切相关,甚至即使是早期肥胖也可能有长期的后果。
以体重增长为外在表现的全身性肥胖,对总体认知功能、语言流畅性、记忆力等均有不良影响,而减重对改善认知功能、延缓认知功能下降有一定的帮助。
相类似的,以腰围增大为表现的中心型肥胖则对认知功能的不利影响更大。总体来看,肥胖、脂肪较厚、腰围较大人群认知功能异常的风险增加。
最新研究表明,成年早期较高的体质指数(BMI)与晚年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高有关。
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成年早期(20~49岁)超重女性的认知障碍风险是体重正常女性的1.8倍,而肥胖女性这个数字增长到2.5倍。
对于男性来说,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同样会随着成年早期肥胖的发生而增高。这提示成年期的肥胖是认知障碍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为了大脑健康,对体重的控制应及早开始。
维护大脑健康重在预防
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当认知功能障碍逐渐发展、日益严重时,会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由于尚无法治愈,预防就成了应对这个健康问题的重中之重。
改善生活方式等行为可将疾病遏制于初始,或延缓其发展。据估计,至少三分之一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最主要的类型)与这些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相关,也有研究者认为,这个数字甚至可能达到35%~50%。
在肥胖人群日益增多、久坐不动日益常见的今天,这无疑又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理由。日常生活中要坚持规律运动,饮食注意控制油盐糖,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守护自己,守护大脑健康。
文/记者 李洁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胖,让人变笨?神经内科专家称太胖或太瘦对大脑不利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21日讯(记者毛茵)胖会让人变笨?美国研究表明肥胖确实可能影响大脑健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高华教授认为,两者可能有关联,但不一定是因果或必然关系,国内还缺乏大样本研究。武汉神经科专家表示,其实太胖或太瘦对大脑都不利。
在美国,几乎三分之二的人都有这种导致大脑不健康的迹象。包括5000多人参与的一项新研究得出结论:过多的腹部脂肪是大脑不健康的一个警告信号。腹部肥胖越严重,他们的大脑功能就越差,这是通过对记忆、语言和一般心智能力的测试得出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肖劲松主任医师解释,身体的形态取决于腰围和臀围的比例(腰围÷臀围),男性腰臀比率≥0.90的是苹果形,
肖劲松主任医师进一步说明,从临床上看,太胖是对大脑肯定是不利的,因为肥胖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卒中、高血压、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会直接或者间接伤害脑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大脑会自然萎缩,不同的人群大脑萎缩的程度有所不同。超重者的脑白质有所损伤,这就意味着,肥胖者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反应较慢,因此,胖了会变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太瘦的人到老了更容易脑萎缩”,肖劲松同时指出,瘦的老人(BMI值在18左右,甚至更低的)往往属于营养不均衡,不利于大脑功能的维持。但目前我们不知道这个度在哪里。
甜食、酒精、油炸食品、过咸食物、加工蛋白质,这些是多位营养学家总结出的“有损智商的5种食物”。拒绝肥胖和变“笨”,请远离这些“美食”!
【编辑:刘思】
人越胖,脑子越笨,赶紧管住嘴迈开腿吧
中国人越来越胖了!
其实,不止是国人,地球人整体在发福……
来自国家卫健委《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的数据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高达34.3%,肥胖率高达16.4%。也就是说,平均每3个成年人里就有1人超重,每6个人里就有1人肥胖。
既往的科普,无数次给大家“洗脑”超重肥胖的健康危害,可谓万病之源:超标的体重,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非酒精性脂肪肝、癌症、不孕不育等。
即便以上听起来已经挺吓人,依旧会有朋友抱侥幸心理:反正有药物可以控制,老了再说老了的事儿~
但,最近来自首都医科大学、清华大学等联合团队开展的为期16年的队列研究报告了一个令人皱眉头的坏消息——BMI越大,脑子越笨。且这一忧伤在中年以前就会发生,等不到老了……
大脑如果不好使,且过早不好使,那要面对的可能会是更多的麻烦(请自己脑补~
这项研究简称开滦研究(KLS),是随访时间长达16年(2006~2022年)的多中心社区队列研究。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后筛选出了1074名成年参与者,收集了这16年间包括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神经影像检查结果等多方面的数据。目的是观察BMI的累积效应与超重肥胖导致健康负担之间的关系。
何为BMI累积效应
计算公式:16年随访期内的累积BMI=BMI总和(随访期间的曲线下面积,以kg/m2×年来表示)÷ 随访时间(年)
累积BMI最终分为三组:最低组<23.56,中间组23.56~26.2,最高组>26.20。
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高累积BMI会损伤大脑健康,导致大脑宏观结构体积减少,脑白质病变的增多,以及微观结构完整性改变。具体如下:
- 累积BMI高(>26.20)的,脑实质和灰质体积更小、脑脊液更多;
- 脑灰质的显著萎缩集中在额叶、颞叶和扣带回前部。
- 累积BMI高导致脑白质病变增多(脑白质变性、脑室周围白质变性和深部脑白质变性增加),虽然没有影响大脑白质与海马的相对体积。
- 累积BMI高还会影响大脑微观结构。例如:与脑桥交叉束、小脑中脚、投射纤维(双侧皮质脊髓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呈正相关;并与胼胝体纤维(小钳)、联络纤维(双侧额枕下束和右钩束)和左侧前丘脑辐射的大脑平均扩散率(MD)有关。
有意思的是,上述里的第一条影响,仅发生在年龄<45岁的人群中。影响程度,用听得懂的话来描述就是:相当于大脑衰老了12岁!
看到这个结论,有没有觉得太阳穴瞬间一紧……
咱就说,就算不在乎肚子大点儿、双下巴层数多点儿对颜值的影响,也要在意在意脑子太早不好使对工作和生活的不良影响吧。环境和压力里已经有太多影响我们“脑力”的不可抗因素,如果再加上超重肥胖的砝码,脑子可就真的压力山大了呢!
BMI>26.2的小伙伴们,好好琢磨琢磨吧。少吃两口,多动两下,把腰身往回收收,让脑子慢点儿变傻,其实你只需要:
爱心提示
- 控制各种加工零食和饮料;
- 每顿饭平均少吃20%;
- 主食尽可能多一些全谷类;
- 肉禽尽可能少一些肥肉和皮;
- 蔬菜尽可能每天吃够;
- 油水大的炒菜尽可能用热水涮涮浮油;
- 吃饭尽可能细嚼慢咽;
- 每天尽可能走够6000步 多爬几层楼梯;
- 晚餐尽可能安排在20点以前吃完;
- 晚上尽可能不熬夜,23点前睡觉;
- 喝够水;
- 戒烟限酒。
这些难度系数非常低的小措施,就能帮你一定程度上瘦下来。
脑子是个好东西,咱得保住!
遂谦碎碎念
还是那句话:少吃多动就对了~
参考文献: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http://www.nhc.gov.cn/sps/s7887k/202402/4a82f053aa78459bb88e35f812d184c3/files/cbd48e38de3d4b8bb3e2093c9fbd43a5.pdf
- You L, Kou J, Wang M, Ji G, Li X, Su C, Zheng F, Zhang M, Wang Y, Chen T, Li T, Zhou L, Shi X, Zhao C, Liu X, Mei S, Xu G. An exposome atlas of serum reveals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Nat Commun. 2024 Mar 13;15(1):2268. doi: 10.1038/s41467-024-46595-z. PMID: 38480749; PMCID: PMC10937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