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易发胖、大肚子,原因无非这两点!4个秘诀,人人都能瘦得轻松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肥胖可谓是爱美人士的“天敌”。其实抛开美丑不谈,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肥胖是脂肪肝、“三高”、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国际肥胖症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还表明,超重可能缩短预期寿命,20-30岁时严重肥胖的人,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10年。
然而,现如今肥胖者却越来越多,尤其进入中年更易“发福”,将军肚、水桶腰,几乎成了“标配”,还总是减不下去。究竟是怎么回事?
1,人到中年易长胖,尤其肚子先“中招”据《柳叶刀》杂志最新发布的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男性肥胖人数为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4640万人,以中年人居多。其中,30~39岁发胖的人最多,其次是40~49岁。为什么人到中年更易长胖?
1,中年人为什么易长胖?
对于女性而言,中年发胖与性激素下降和代谢改变有关。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对垂体的抑制能力减弱,使得自主神经紊乱,从而可能引起糖代谢异常、食欲亢进,导致热量过多,造成肥胖。
对于男性而言,中年男性大多需要应付各种酒局饭局,很容易造成热量摄入超标,加上普遍缺乏运动,新陈代谢减慢,自然容易导致肥胖。
所以,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中年发胖的原因总结起来都是一句话:长期热量摄入超过了热量消耗。
2,一胖就胖肚子,还不好减
由于腹部的肌肉属于平滑肌,对脂肪的抗拒能力较弱,所以当热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时,脂肪就容易堆积在腹部,出现肚子大的情况。
相比之下,“中年肥胖”更不好减,这与人体内的“脂肪种类”有关。
人体的脂肪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之分。其中,白色脂肪的主要功能是把多余的脂肪储存在皮下、内脏周围,不易消除;而棕色脂肪则消耗能量生热,是人体自带的“减肥良药”。研究显示,每100g棕色脂肪,一天内能燃烧正常饮食所摄取能量的2倍,可有效抵御肥胖。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不仅新陈代谢会降低,体内棕色脂肪的含量也会不断减少,消耗的热量就更少了!而且体脂率越高棕色脂肪越少,减肥自然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们把这种肚子大的肥胖称为腹型肥胖,也叫向心型肥胖,很可能预示内脏脂肪过多。适当的脂肪有支撑和稳定内脏的作用,有助于保护内脏器官。但内脏脂肪过多,其危害程度比普通的皮下脂肪增多更严重。
1,脂肪肝
脂肪沉积在肝脏会慢慢演化成脂肪肝,不仅会影响肝脏解毒功能,进一步增加肝纤维化、肝癌等风险,还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2,糖尿病
肥胖易造成胰岛素抵抗,诱发2型糖尿病。这种风险在腹型肥胖患者身上更甚,有数据显示,全身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7倍,而腹型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0.3倍。
3,心脏疾病
内脏脂肪过多容易导致心脏肥大,降低心脏舒张功能,造成心脏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出现气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因心脏供血不足而诱发猝死。
内脏脂肪过多还容易导致代谢异常,造成血脂、血糖、血压升高,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4,肾脏病变
大量脂肪包裹肾脏时,会导致肾脏循环不畅。而脂肪细胞分泌的特殊细胞因子,会影响肾小球内血管的舒缩,增加肾小球内压力,促使肾小球肥大,造成肾组织纤维化等病变。
5,增加癌症风险
英国医学期刊(BMJ)曾显示,肥胖会增加食管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11种癌症风险。而也有研究显示,内脏脂肪高的人,其癌症风险比普通皮下脂肪多的人更高。
6,增加老年痴呆风险
拉夫堡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特别是向心性肥胖,可能与大脑萎缩有关。而大脑皮层的严重收缩是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指征之一。
【4个症状提示内脏脂肪过多】
很多人虽然体重处在正常范围,但由于缺乏运动等,导致肌肉比例偏低,脂肪比例超标,成为隐形肥胖者却不自知。也就是说,一些看起来很瘦的人也可能存在腹部脂肪堆积过多的情况。
如果有以下特征,就要当心了:
① 经常便秘:脂肪囤积在内脏器官里,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物无法正常吸收,容易引起便秘。
② 嗜睡:内脏脂肪过多易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可能会有吃完饭就特别想睡觉的症状。
③喉咙有痰:有些人平时喜欢吃辛辣刺激的东西,经常感觉喉咙有痰又咳不出,这也可能是内脏脂肪过多导致的。
④腰臀比超标。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男性>0.9,女性>0.8可能预示腹型肥胖。另外,有数据显示,90%以上的“将军肚”都伴有内脏脂肪过多。
“三月不减肥,四月徒悲伤”,为了健康,减肥也刻不容缓。但有些减肥误区,很可能成为瘦身路上的“绊脚石”。
1,不吃或少吃主食
不吃或少吃主食,会让机体以为“闹饥荒”了,从而降低代谢率。一旦重新开始吃主食,就很容易胖回去。
此外, 2018年《柳叶刀》一项研究表明,总体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预期寿命存在关联,主食摄入过少可能减寿。减肥人群建议每天摄入50%的碳水化合物(注意粗细搭配)、30%的脂肪,20%的蛋白质。
2,素菜没吃对
减肥期间素菜必不可少,但吃不对也很难瘦身。
①饮食看着清淡,实则高热量。比如番茄炒蛋,很多人炒蛋放一次油,炒番茄又放一次油,这就容易导致油脂摄入过多,不利于减肥。而像茄子、笋等蔬菜,直接炒也容易吸油,建议先焯水再烹饪。
② 错把“主食”当蔬菜。藕、土豆、山药、芋头等根茎类蔬菜的淀粉含量往往非常高,更建议替代一部分主食。以免导致热量超标,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让你瘦不下去。
建议减肥期间尽可能选择一些高纤维、低碳水的蔬菜,比如:芹菜、西兰花、菠菜、卷心菜等。
3,酱料不忌口
天气逐渐转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沙拉减肥,却少不了沙拉酱、蛋黄酱、牛肉酱调味,然而这些酱料的热量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我们以沙拉酱为例:
每100g沙拉酱约有800千卡热量,而100g瘦牛肉的热量才100多千卡。更关键的是,沙拉酱是由植物油和蛋黄搅拌而成,其含油量约为80%,摄入过多很容易导致甘油三酯升高。
建议在做蔬果沙拉时,用酸奶代替沙拉酱。此外,烹饪其他减肥餐时,可适当增加香辛料,提升食物口感。
正确地减肥应该遵循“吃动结合”的原则,管住嘴、迈开腿。
1,月瘦8斤不反弹食谱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曾用一份“月瘦8斤不反弹食谱”帮很多患者成功减重,其中一位半年减重55斤,一位八个月减重72斤!
陈伟副主任表示,减肥人群应遵循总热量控制原则:男性每天最多摄入1500大卡,女性每天最多摄入1200大卡。具体食谱可参照以下方式:
①早餐:1个窝头 1个水煮蛋 1盘清炒蔬菜 1杯250ml豆浆;
②午餐:1碗100g杂米饭 手掌大小(2~3两)的瘦肉 1盘炒蔬菜;
③加餐:一份拳头大小的水果;
④晚餐:1碗杂米饭 1个紫薯 1盘炒蔬菜。
2,调动棕色脂肪
人体内的棕色脂肪越多,减肥就越容易。因此,想减肥可以充分调动棕色脂肪,而运动可以明显改善棕色脂肪的活跃度。
每天30~4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即保持运动心率=(220-年龄)*50%~(220-年龄)*70%),可以充分调动棕色脂肪,燃烧白色脂肪,使肌肉和脂肪比例发生明显变化。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运动时嚼口香糖能增加热量消耗,大家不妨一边嚼口香糖一边运动。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中不要用嘴呼吸,以免咽下口香糖。
3,喝点“瘦瘦水”
“瘦瘦水”是指黑咖啡。咖啡中的咖啡因、绿原酸能提高代谢速度,增加热量消耗,有利于控制体重。但要注意的是,应该喝不加糖、不加奶的纯黑咖啡。
4,饭后靠墙站
饭后半小时靠墙站一会儿,能调动身体的多块肌肉,从而消耗热量,紧实身材,达到辅助减肥的效果。
具体方法:后脑勺、肩胛骨、臀部、小腿肚、脚后跟贴着墙,并收紧腹部,这样可以改善身体线条,使身姿更挺拔。刚开始站5分钟即可,慢慢可以延长至半小时。
56岁肥胖、血脂高、肚腩大都占全了!她还能瘦下来吗?
很多朋友对“血脂”这个词并不陌生,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血脂高了”。
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竟高达 40.40%。
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就有4个人血脂异常。
你有没有“中招”?
如果运动较少,喜欢吃油腻,脂肪、糖过高的食物,或是本来就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那么血脂水平就容易增高。
年纪渐长,更是如此。
而血脂水平过高,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风险。
为了身体健康,有些血脂高的朋友便开始“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认真减肥。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么一个减肥案例。
减肥案例
初诊
这位56岁的阿姐来到门诊找我减肥时,我还挺惊讶的。
因为看上去,这位阿姐并不是特别胖。
我想:难道现在减肥界已经内卷到这个程度了吗?
一问才知道,这位阿姐的血脂偏高,存在代谢紊乱,想要瘦下来看看情况会不会好一点,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过来找我。
这位阿姐的体重是58.5kg,但是她的体脂率偏高,达到了33%。
(初诊结果)
根据这位阿姐的体质,结合她的身体情况,我给她定制了专属的易瘦体质方案。
每周断食一天,配合中药调理。
一边减肥一边调理身体,双管齐下,减肥效果会更好。
在门诊的时候,我也提醒了这位阿姐,千万不要想着快速减肥,不仅快速反弹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得不偿失。
而且您这个年纪,更应该健康地、慢慢地减,不仅对身体好,反弹的概率会更小。
复诊
这位阿姐在执行易瘦体质方案一个月后过来复诊。
(复诊结果)
★ 结果对比 ★
体重
从58.5kg下降到55kg
体脂肪量
从19.3kg下降到15.2kg
体脂率
从33%下降到27.6%
腰臀比
从0.91下降到0.88
基础代谢率
从1217上升到1230
肌肉
无减少
其他
···
_
_
以上这些都是身体很重要的指标,大家通常都忽视了。
我们可以发现,她的体重下降3.5公斤,体脂下降4.1公斤,体重和体脂率都回到了正常值。
对于56岁的她来说,这个减重速度已经非常不错了,效果挺好!
本来安排她疗程结束以后,还要做血脂的复查,但是她没查。
鉴于她的体重已经达标,体脂率也恢复正常,我会继续开中药给她调理体质,巩固效果。
邱医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脂人群减肥,除了饮食方面,运动也是很重要的。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血脂代谢酶的活性,有利于血脂的运输和降解。
而更年期之后的减肥,保存肌肉比减掉体重更重要。
因为中年以后,女性想要长肌肉是非常难的。
如果肌肉流失过快、过多,容易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尤其是女性;
肌肉流失也意味着蛋白质流失,皮肤会失去弹性,就算你减下来也会有一层松松垮垮的皮;
肌肉流失,代谢也会跟着下降,这样对减肥更加不利。
所以最好可以做一些力量型运动,尽量保持肌肉比较好。
另外,减肥不可操之过急,是需要长期坚持下来的。
在减肥期间,也要保持低糖低脂肪的饮食结构。
而日常生活中,也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少熬夜,适当的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这些对于预防高血脂都是很有帮助的。
【健康】腰围大一点,油腻多一点!腹型肥胖要注意→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夏肥还没减完
你就开始“贴秋膘”了?
贴秋膘
是希望通过增加饮食来储备能量
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
然而
你会不会只是局部“贴膘”?
尤其肉长在是肚子上
不仅影响美观
还有健康风险
01
什么是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顾名思义,是指腹部脂肪堆积过多导致的肥胖。根据脂肪分布的不同,
腹型肥胖可分为几种类型:
1. 上腹凸起:这通常与内脏脂肪过多有关,常见于暴饮暴食、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的人群。内脏脂肪不仅影响外观,更重要的是它会释放炎性物质,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2. 下腹凸起:这多是由于脂肪积累过多,加上便秘和运动不足导致的。下腹肥胖者往往肠道功能不佳,需要改善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来调理。
3. 腰侧赘肉:常见于产后女性,由于肚皮松弛,腹直肌分离,导致两侧肌肉下垂。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体型,还可能影响腰部力量和核心稳定性。
4. 整体凸起:这通常意味着体重超标,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均过多。全身性的肥胖需要全面的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来改善。
02
如何判断腹型肥胖?
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腹型肥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方法:
测腰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即为腹型肥胖。
测腰臀比: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提示中心性肥胖。
看身形:苹果型身材(肚子大、四肢瘦)是典型的腹型肥胖,而梨型身材(下半身胖、上半身瘦)则相对安全。
03
腹型肥胖的危害
腹型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
心血管疾病:腹型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糖尿病:腹部脂肪堆积过多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糖不稳定,增加糖尿病风险。
脂肪肝:过多的腹部脂肪会堆积在肝脏周围,导致脂肪肝,影响肝脏功能。
高脂血症:腹部脂肪比其他部位的脂肪更活跃,更容易进入血液系统,引发高脂血症。
内分泌失调:对女性而言,腹部脂肪堆积会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子宫肌瘤、乳腺癌等妇科疾病的风险。
癌症:研究表明,腹型肥胖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
04
如何消除腹型肥胖?
面对腹型肥胖,科学的方法是关键:
控制饮食: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建议摄入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减少油炸和高糖食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车等有助于燃烧全身脂肪,而针对腹部的力量训练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则能增强腹部肌肉,改善腹部线条。同时,定期按摩腹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脂肪分解。
改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避免长时间久坐。工作间隙可以适当起身活动,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专业指导:对于严重腹型肥胖者,建议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减重,避免盲目节食或过度运动带来的健康风险。
贴秋膘虽好
但应以健康为前提哦!
编辑:温嘉林 程焕映
责编:陈广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