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女发胖长出“胡子”?专家: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干预应从青春期开始
文静的少女原本是大家眼里公认的“软妹子”,但进入青春期后,她嘴唇上竟长出了胡须,成了一位“女汉子”。医生提醒,青春期的女孩突然发胖、出现多毛、长胡须等男性特征,需警惕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早诊断早干预。
女孩进入青春期长胖20多斤
13岁的女孩佳佳(化名)以前是个瘦女孩,皮肤水灵,逢人都夸她长得标致。可是进入青春期后,她突然长胖了20多斤,衣服从小码换成大码才能穿得下。不仅如此,佳佳的脸上还不断冒“青春痘”,嘴唇边还长出一圈“小胡须”,时常被调皮的男同学取笑,性格也内向了不少。更令妈妈忧心的是,自从孩子一年前来例假,总是不规律,有时要隔两个多月一次,有时则是一个月两次。马女士十分紧张,赶紧带佳佳来到了武汉儿童医院。
遗传代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杨禄红接诊了佳佳,对她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确诊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很多青春期少女,刚来月经时会有些不规律,有的女孩要隔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才会再来。”杨禄红医生坦言,有一些女孩因为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生活习惯的问题,进入青春期之后容易发胖长痘,再加上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月经紊乱。有些是正常的,但有些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外观上的表现,家长也不能大意,及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医生也提醒佳佳必须加强锻炼,控制体重,“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对好朋友。”杨禄红介绍,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性高胰岛素血症,促使人体的雄激素水平升高,后者又会加重肥胖,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多囊卵巢综合征早诊早干预应从青春期开始
杨禄红医生指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远期并发症较多,诸如不孕、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高血压及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目前国际观点认为对该病的诊断和干预应从青春期开始。
据统计,目前国外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为8.3%~9.13%,国内约为5.74%。虽然尚无公认的统一诊断标准,但如果有下列情况的青春期少女,就需要进行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早期筛查:1、身体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多毛。2、青春早期便有需要治疗或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严重痤疮。3、初潮后两年,仍不能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4、青春期体重过度增加,特别是腹型肥胖并伴有黑棘皮症(颈后、腋下、外阴及腹股沟等皮肤局部出现天鹅绒样、片状、角化过度,呈灰棕色的病变)和(或)代谢综合征。5、家族中有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秃顶、糖尿病、高血压、肥胖。6、胎儿时生长受限、出生后快速生长或过高出生体重者。7、月经初潮提早等。
专家提醒,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痤疮、多毛、脱发、肥胖等问题,容易让敏感的青春期少女产生自卑的情绪,一些患者会出现焦虑和抑郁。医生和家长应关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必要时给予积极治疗及专科处理。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罗冰 通讯员 薛源 摄影 张祖国 责任编辑 俞易)
长痘体胖闭经,就是它搞的鬼
小张自上高中以来来月经老是不规律,起初不以为意,觉得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等上大学以后应该慢慢会好起来吧。上大学后,月经没见改善,脸上的痤疮越来越多,上唇、颊旁和下颌等处竟然慢慢长出明显胡须,身体也发福了很多,月经不来别人不知道,这痤疮、胡子和肥胖对女孩子来说却是大煞风景的事,严重困扰着小张,多番求医都没改善。大学毕业了,结婚后计划怀孕,可是两年来没有任何进展,小张变得焦虑、忧郁,这才到大医院不孕不育专科就诊,后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小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这个PCOS惹的祸。
认识PCOS——多囊卵巢综合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多发生在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发病率约有5~10%。在临床上询问病史发现,有些青春期的女孩是从初潮开始即出现月经的异常,经过1-2年的仍无法形成正常周期;有些女孩则是原来月经正常,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中考、高考压力,出国后饮食结构改变,体重明显增加而发病。其发病因素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关,包括高雄激素、抗癫癎药物的应用、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均可能是PCOS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高危因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由于长期月经周期不排卵,很多已经发育而又不能成熟排卵的小卵泡就聚集在卵巢的表面,所以行盆腔B超特别是经阴道B超检查多会发现双侧卵巢增大,每个卵巢内有12个以上直径小于10mm小卵泡回声,由于卵巢出现这种多囊性改变,故而名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而这种改变则是由于女性体内内分泌出现异常或失调引起的。检查可出现高雄激素、高黄体生成素或黄体生成素与卵泡雌激素比值升高、高胰岛素血症等。
PCOS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影响女性一生。月经失调、多毛、痤疮、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症状。生育年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还容易不孕。另外,当前医学界对PCOS的治疗观念已不再局限于关注排卵与妊娠方面,PCOS远期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所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显示,PCOS女性发生糖耐量受损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10倍,且发病年龄前移(大约在30—40岁左右),约50%的年轻PCOS女性存在脂代谢异常,PCOS女性绝经后心肌梗死的发生概率更是明显升高,约为非PCOS女性的7.1倍。
许多国家和地区针对PCOS女性临床常见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高雄雄激素血症、不孕及各种代谢并发症等问题积极探索,通过诸多干预性研究,深入探究PCOS的病因和防治措施,开展了不同层面的临床试验,其中涉及到了妇产科学、内分泌学、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等诸多领域。以期为PCOS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借鉴。
生活方式调整
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多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如摄食行为异常及运动不足。临床治疗也应根据个体需要采用综合措施以调节月经,恢复生殖功能,纠正糖、脂代谢异常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运动、饮食疗法和食品营养增补剂调整。
运动、饮食疗法等可通过体重的减轻而降低雄激素和血脂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肥胖型PCOS女性月经的恢复和排卵率的提高。
那么,怎样判断是否肥胖呢?我们可以用体块指数(BMI)公式来计算自己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一般来说BMI在18-23为正常体重,23以上为超重,25以上为肥胖。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 ,比如小体重65kg,身高160cm,那么她的BMI=65÷1.62=25.39,属于肥胖。
人们往往认为,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能够较好地减轻体质量、改善生殖及代谢功能。然而,最近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高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适度的脂肪饮食可以更好地减轻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阻止PCOS长期发展所带来的生殖与代谢异常等不良后果。
肥胖的女性可以选择的有氧运动项目有:
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等。
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与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判断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坚持3到5次。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燃烧(即氧化)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所以说,体重超标的PCOS女性要想通过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像慢跑、骑自行车。
食品营养增补剂主要应用维生素类和矿物质,主要包括叶酸、维生素B、维生素B3(其他名称:尼克酸)、维生素D、硫辛酸等。有研究发现,硫辛酸不仅可以增强PCOS女性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氧化应激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具有价廉、安全、有效的特点。多数PCOS女性,当体重下降2%~7%时,便可以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多毛、痤疮等症状,改变或减轻月经紊乱,改善卵巢的排卵功能。体重下降10kg可减少胰岛素水平40%,减少睾酮水平3.5%;并有可能恢复排卵。
临床上还发现很多青春期和育龄期的PCOS女性,晚上由于各种原因经常熬夜,造成睡眠时间、规律质量不保证,也大大影响身体健康,导致月经失调,妨碍疾病的康复痊愈。
中医理论认为亥时(21~23点)手少阳三焦经运行时间。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睡眠三焦运行通畅,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子时(23~1点)足少阳胆经运行时间。人在子时前入眠,胆经方能正常完成代谢。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丑时(1~3点)足厥阴肝经运行时间。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 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正常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或者肝脏调节功能失调。即使白天可以补眠,也不足以代替夜晚的睡眠,一般认为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0半以后。
中医饮食调护
中医理论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与肾的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后天运化失调以及肝气郁结有关。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是肾、肝、脾三脏功能失常,常常虚、痰、瘀、热互结,虚实错杂。临床上常见的辨证分型有肾虚型、痰湿型肝经湿热型及气滞血瘀型。
体针、腹针、艾灸、耳穴贴压、及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PCOS,在改善症状、调整月经周期和控制体重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的饮食调护也非常重要,合理的饮食习惯是辅助治疗的关键。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腻之品,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需要避免甜食,油腻之品,免伤脾胃,加重病情。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调养,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十分有帮助。
杜仲核桃猪腰汤
【组成】猪腰1对,杜仲30g,核桃肉30g。
【制法用法】猪腰去白筋,与杜仲、核桃肉功入沙锅,加水500ml煮熟,去杜仲,食猪腰、核桃肉,喝汤。每日1次。
【说明】杜仲入肝肾经,功能补益肝肾,强筋骨。核桃入肾、肺经,功能补肾强腰。猪腰性平,能和理肾气,全方具有温肾填精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2.黄芪大枣黄鳝汤
【组成】黄芪50g,大枣5枚,黄鳝500g,生姜二片、食盐半茶匙。
【制法用法】黄芪、大枣(去核)洗净,烧浸泡;黄鳝宰后洗净,切断,与生姜、食盐齐置炒至微黄。与药物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吃肉喝汤,可经常服用。
【说明】黄芪性微温,味甘,为补气生血之要药,具有补益脾胃作用。黄鳝性温,微甘,功能补益气血,通脉养颜,加上益气血的大枣,全方共凑具有补益脾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3.薏米陈皮粥
【组成】炒薏米30g,陈皮6g,大米适量。
【制法用法】炒薏米、陈皮、大米共煮粥服用。
【说明】薏米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其性凉,味甘甜,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陈皮功用健脾祛湿、理气化滞。全方具有健脾祛湿、理气调经的功效。适用于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名医介绍
黎小斌,女,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硕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名中医李丽芸教授学术继承人
广东省中医名医培养项目培养对象
广东省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
从事妇科医学临床、教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及参加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参编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堵塞、妇科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月经失调、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脱垂等,熟练掌握妇科的各种腹式及阴式手术,及妇科恶性肿瘤的广泛全宫切除术、盆淋巴清扫术,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月经失调、痛经、妇科内分泌疾病等,擅长各类妇科肿瘤的腹式及阴式手术,妇科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术以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等。
本文由快问养生编校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需黎小斌教授二维码备用或结交私人医生,欢迎关注公众号向小编索取
微信搜索“kuaiwenyangsheng”,一个你无法抗拒的健康养生号。
专注养生:女性美容养颜,男人修身养性,老人延年益寿。
超过5000位大师级中医不定期发表权威养生文章
由“快问中医”倾情打造的专注中医养生订阅号
作者:头条号 / 快问中医
长痘、喝水都胖,这个妇科病不仅影响颜值,还影响生娃
来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都说,女大十八变!这句说用在别人身上,是200斤到120斤的转变,是“平平无奇”不起眼到“女神”的转变。而到了有些人身上却是——脸上的痘痘变多了,身上的“毛毛”变多了,月经周期变乱了,身材也变得愈发不可控制了~
身上有肉、脸上有痘,大姨妈动不动就“任性出走”乔乔(化名)今年28岁,现在在“鹅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职场上的她光鲜亮丽,可说起来,她也曾有一段“灰暗”的时期。
刚上高中那会儿,跟很多女同学一样,乔乔原本挺白净的脸上开始疯狂冒痘。“大姨妈”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候两个月才来一次,甚至隔更久。
但因为那时正值青春期,加上要高考,自然而然都以为是压力导致的。
妈妈看她的状态,找了个“偏方”开了一大包药调理。大概吃了半年的药,“姨妈”还是任性妄为,但乔乔已经习惯,甚至觉得月经周期隔得久了反而更轻松。
一直到大学,明明都是同样精致的juju女孩,明明自己也在勤勤恳恳的护肤,可周围的女生一个个的都皮肤水嫩,只有她脸上的痘痘总也消不掉。
不仅如此,体重还会愈发地涨,减肥减肥、越减越肥。人们常说“喝水都会胖”,乔乔以为自己就是这种体质,那时的她并没有想过,这一切都事出有因。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两年前,因为特别喜欢小朋友,乔乔结束了跟另一半的爱情长跑,为了能够合法“造人”。
不承想两个人默默“耕耘”,日出而作日落也做,种子却迟迟不见发芽。
后来夫妻俩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免疫综合科,准备好好查查。
医生一听,“肥胖”“月经周期长期不规律”“脸上痤疮”……经过B超、性激素等一系列检查后,有了结果——
“你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了不孕!”
正常育龄女性,每个月卵巢都会生成一个发育成熟的卵泡,被这个卵泡包裹的卵子能顺利破壳而出,走出卵巢,等待着精子的到来。
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为人体的“总控中心”失调了,激素及代谢都不正常,卵巢里会堆积十几二十个小卵泡,但没有一个能发育成熟。卵泡发育不成熟,卵子出不来,怀孕自然就是“天方夜谭”了。
乔乔这才知道,原来从青春期一直困扰着她的那些问题,以及婚后肚子迟迟没有动静,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作祟”。
减重二十多斤,一年后,喜迎一对“龙凤胎”明确了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乔乔就开始在生殖免疫综合科接受治疗。
医生建议她把体重减下来,把月经调理好,先通过治疗改善一下内分泌和代谢环境,这样能增加怀孕的几率,降低流产的风险。
治疗过程中,乔乔跟大多数多囊患者一样,很是焦虑。每次来医院、每项检查后都会问医生一个问题,一遍、两遍、三遍……N遍——
除了定期前往医院治疗,上班之余乔乔一直积极运动,在饮食方面也格外控制。
原本减肥怎么都减不下来,配合治疗后,不到半年的时间,乔乔成功瘦身,从一百二十多斤瘦到了一百斤,BMI保持在21左右。
去年下半年,乔乔的身体各项指标都准备就绪,于是每个月排卵期前后都会来医院通过B超监测排卵。监测排卵的第二个月,夫妻俩在排卵期精准“造人”。
现在,她已经是一对龙凤胎的妈妈了。每天困扰她的不再是生娃,而是怎么让两个娃“多喝点奶”“多长点肉”“不打起来”……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并不明确,遗传、营养、环境、精神因素等都是可能的病因。
但以下几种人群,患病风险相对就高一点——
- 母亲确诊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或月经稀发
- 家族里有糖尿病人
这病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很多姐妹一听就极度恐慌,正是因为它的患病表现精准命中小仙女的“痛点”——
①喜欢给令人头疼的“姨妈”火上浇油
月经推迟一周至数月,甚至闭经,或者合并月经淋漓不净。
②雄激素水平升高,越来越像“女汉子”
比如脸上、背上长一堆痤疮,有些女性唇周、乳房、上臂、大腿和身体中线部位体毛过多。
③身材焦虑,简直是“喝水都胖”
吃得不多,腰围却越来越粗(≥80cm),明明在减肥,体重却年年长。
④想怀孕,难上加难
排卵受阻,受孕率比正常女性低,而且怀孕后自然流产率高。
关于这个病小仙女们的误解可不少!1、身上有肉,脸上有痘,就自动“对号入座”多囊?
别冲动啊!
一般来说,只有下面三项里面占了俩,才会诊断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 排卵障碍:常常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
- B超提示双侧或单侧卵巢多囊样改变;
- 高雄激素血症或临床高雄激素表现:这些表现就包括多毛、痤疮等等。
总的来说,多囊患者有些血脂、血糖、胰岛素会异常,有些患者体重会显著增加,但不是每个多囊患者都会肥胖或长痤疮。
每个多囊患者的表现都可能不同,所以,不能只靠症状自己就给自己诊断了!
2、好好的“姨妈”突然不来,一定是多囊吗?
正常月经形成,依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间协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神经脆弱的“大姨妈”都可能不来或者不按时报到。
比如过度节食减肥、多次人流刮宫……“姨妈”不来的原因多着呢,不能全怪多囊。
如果你的“姨妈”一直不按时来,要做的是去医院检查一探究竟,而不是自己瞎琢磨!!!
3、没有生娃的打算,得了这个病就不用治?
由于多囊的治疗过程复杂且漫长,所以总有人治着治着就在想——
“我娃都生了2个,治疗好麻烦先不管了。”
“哦,这个病就是长肉长毛长痤疮,这些都能接受可以不治吗?”
“姨妈几个月不来还能省心好多,懒得治。”
不要小看多囊卵巢综合征!!!
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它的影响贯穿一生,可以从青春期一直影响到生育期、老年期。
在生育期多囊带来的影响常常是不孕、月经失调,但它的危害不仅于此——
多囊长期不管理,会长时间不排卵、稀发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严重者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
因为多囊会导致身体代谢异常以及激素分泌紊乱,不管理可能会比同龄人更早患上代谢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而且心脏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会高很多。
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最关键一点:控制你自己对于肥胖型多囊患者而言,第一件事就是要——
减重!减重!减重!
体重如果控制得理想,等于就成功了一半。
首先就是要健康饮食,原则上就要低糖、低脂、优质蛋白,不要过食用肥甘油腻的东西,总之就是少吃咸少吃甜少吃油少吃辣。
其次要合理运动。
肥胖型多囊患者控制体重,以每个月减重2kg的安全速度进行。
一般来说,半年内减少原体重的10%,并保持体重不增加就可以。
除了这两点要自己做到,其他治疗就是医生的事了。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要想着完全治愈它或者不管它,应该想着控制它,让它不影响自己的健康,与它和平共处,其实它没那么可怕。
多囊不是“世界末日”,只要积极调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有机会怀上宝宝哦~
希望每个多囊女孩,都能重拾自信,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