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寿命!警惕腹型肥胖比单纯性肥胖更危险
肥胖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根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报道,中国平均肥胖率达到12%左右,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
如果问最容易发胖的地方是哪里,相信90%的人都会回答“肚子”,甚至有些人四肢纤细,却大腹便便,还特别难减~
而你可知,腹部脂肪堆积不只让你发胖,还可能给健康带来“暴击”——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大肚子型肥胖容易导致大脑萎缩,影响人的智力和认知水平。
1、肚子越大,脑子越小
这项研究由英国拉夫堡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小组联合完成,他们分析了9652名40~69岁参试者的健康数据,包括:体重指数、腰臀比、身体总脂肪量,以及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测得的大脑灰质体积等。
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腹部脂肪增多,大脑灰质会减少(脑灰质是含有神经细胞的脑组织),脑容量就会变小。
而脑容量更小,或者说是脑部萎缩,和记忆衰退以及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联。
小贴士:
①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BMI≥24属于过重,>28属于肥胖。
②腰臀比(腰臀比=腰围cm÷臀围cm):男性>0.9,女性>0.8就是超标了。
2、腹型肥胖,比单纯性肥胖更危险
腹部肥胖也被称为“内脏脂肪”,人体腹部空间有限,又充满着各种组织器官,当腹部脂肪越来越多时,不仅会挤压脏腑,还可能嵌入各组织器官中,影响其功能。因此,它们比皮下脂肪的健康风险更高。除了会伤脑,还会带来以下伤害:
1、造成脂肪肝
脂肪沉积在肝脏会慢慢演化成脂肪肝,不仅会影响肝脏解毒功能,进一步增加肝纤维化、肝癌等风险,还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2、诱发糖尿病、高血压
腹型肥胖可导致人体脂联素含量降低,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糖。数据表明:腹型肥胖患糖尿病的风险为正常人的10.3倍、是肥胖人群的2.8倍;
另外,腹型肥胖者血浆中的瘦素水平较高,会对肾交感神经活性和动脉血压造成刺激,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3、导致肾脏病变
大量脂肪包裹肾脏时,会导致肾脏循环不畅。而脂肪细胞分泌的特殊细胞因子,会影响肾小球内血管的舒缩,增加肾小球内压力,促使肾小球肥大,造成肾组织纤维化等病变。
4、提高心血管危机
腹型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类人腹部脂肪细胞会分泌大量促炎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参与炎症反应,引发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增加癌症风险
《英国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腰围每增加11厘米,患相关癌症的风险会增加13%,尤其是肠癌,腰围每增加8厘米,患肠癌的风险就会提升15%!
此外,该研究还指出,超重目前被认为是排在吸烟之后的第二大癌症诱因,主要涉及肠癌、胃癌、乳腺癌及胰腺癌等13种癌症。
因此,若是有腰围超标、腰臀比超标、体重超标的人,该减肥了!
3、管理超标的腰腹
“管住嘴,迈开腿”,是最基本的“减肥良药”。而运动,不仅能帮助消耗热量,还能增加身体的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建议每天进行30-4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并配合下面这几步,提高腹部燃脂的效果:
1、V字对抗,锻炼腹部核心肌群
坐在瑜伽垫上,双腿略微抬高,身体稍微后仰,双手平举并快速进行上下摆动,每天做600次(可以分多组完成),有助于腹部燃脂增肌。
2、适当多吃膳食纤维
食物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对于减脂也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一方面,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胃的排空,增加饱腹感的时间,减少热量摄入;另一方面,其可以吸收肠内脂肪,形成一种复合物质,让脂肪不容易被肠道吸收,从而起到减少脂肪摄入的作用。(川观新闻)
腹型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风险特别高
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2.8%,比2017年公布的统计数据10.9%,足足上升了1.9%!据此推算,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298亿!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绍,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30-40岁人群已渐成“主力军”,她提醒,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早筛早诊早治,特别是腹型肥胖人群。
很多人都知道,“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问题是,现在有典型症状的患者非常少,很多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这种情况在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多见。”李延兵介绍,“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的危害体现在,糖尿病不容易被发现。有不少患者是体检时发现的或者是做术前检查、分娩等时发现的。还有一部分患者等到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时才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这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的另一个危害就是,即使明确诊断后,由于没有明显的不适感,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很多患者会觉得治不治也没有什么,反正并发症要好多年后才出现,能拖就拖,或者不坚持规范治疗,结果错过“治疗时间窗”,导致过早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腹型肥胖的高危人群更要特别小心。李延兵介绍,很多人觉得BMI正常就不用担心糖尿病,但是BMI正常的人也可能是个“隐形胖子”,就是脂肪都堆积在腹部,肚子特别大,临床观察发现,这类人患糖尿病的风险特别高。(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来源: 广州日报
警惕肥胖症:严重肥胖可致寿命减少约10年
【环球网综合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提高,但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了许多的肥胖患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肥胖是导致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患有肥胖症的人群或可减寿10年。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研究,分析了来自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洲的390万成年人的健康数据,以确认在70岁之前,即早期死亡的风险。研究结果显示,超重和肥胖会减少寿命并增加早期死亡的风险。
剑桥大学研究员丹•安杰兰顿尼奥(Emanuele Di Angelantonio)解释说,超重的人与标准体重者相比平均寿命缩短1年,中度肥胖的人平均寿命缩短3年。而重度肥胖人群的平均寿命大约会减少10年。
此外,此项研究还证实了世界卫生组织之前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超重和肥胖可能就是造成340万人口死亡和寿命减少的罪魁祸首。
据悉,目前世界上有6.41亿肥胖症患者,即总人口的13%。(实习编译:周文敏 审稿:赵怡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