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有肥胖纹(小姑娘有肥胖纹)

文章目录:

00后的孩子们,已经胖到引起国家注意了


肥胖这事儿,还能代际传染。

正当80、90后的社畜们为过劳肥发愁的时候,00后也跟着胖起来了。

2020年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达到10%。

也就是说,10个小朋友里就有一个胖子。

胖胖的不是更可爱吗?想啥呢,养孩子又不是养猫

小朋友胖点儿会有什么危害呢?和大人们一样,高血压和高血糖的发病率也会提高。

图片来源:giphy.com

当然,很多人会说以后瘦了就好了,现在胖点没事。

但......实际上肥胖还会影响儿童青春期发育,甚至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癌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儿童变得越来越胖?

饮料太好喝了!

以一罐330毫升的有糖可乐为例,中国儿童平均每天要喝两罐多。

根据《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儿童人均每天饮用饮料从1998年的329毫升增长至2008年的715毫升。

饮料为啥好喝?因为放了糖呀!

瞧瞧这些小朋友到底每天吃了多少糖?一罐330ml的可乐含糖量大约为35.3g,一天两罐大概70.6g。

图片来源:giphy.com

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每天吃那么多糖,当然胖。

有人说了,含糖饮料热量高,那我换无糖饮料总不会胖吧。

想得美!无糖饮料用甜味剂替代饮料中的游离糖,的确是0糖0卡。

但所有甜味剂都会干一件事儿,就是欺骗大脑:大脑接收到甜味信号后发现血糖没有上升,反而会增加会“真糖”的渴望。

长期以来,对减肥没什么太大作用。

都说减肥的秘诀是少吃多锻炼。吃控制不住,那让小朋友们多锻炼锻炼总行了吧。

然而,花花世界诱惑太多:

电子屏幕不香吗?为什么要动?

没有什么能吸引小朋友从电子屏幕上离开,除了妈妈的巴掌。

在上海和杭州两地开展的共约7000余人参加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周末,小朋友活动时间太少。4-8年级儿童做作业时间,学习日平均为140~160分钟,周末达到200多分钟。

花在看电视、玩电脑、看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时间学习日超过60分钟,周末超过130分钟。

图片来源:giphy.com

好家伙,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开始看电子屏幕了。光看电视有点寂寞,嘴边的零食也要跟上。光吃不动,不胖你胖谁。

说了半天,长期久坐不动导致了什么后果呢?“虚”!

2018年,全球青少年体力峰会发布了2018年《全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该报告采取A、B、C、D、E、F五个等级来评价各国儿童的体力活动,虽然全球平均儿童、青少年体力总体水平也不算太好,仅仅维持在D水平,但中国青少年体力活动总体水平......就有些堪忧了——在F

图片来源:全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

先别急着把孩子赶出去!他们也是无辜的,真正的罪魁祸首是:

作业=坐夜!

成年人尚且知道996没有人性,小朋友每天写作业到凌晨不敢支棱一声。减负叫了十几年,作业一点也没减少。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中国6到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六成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人间惨剧。

睡眠不足,真的会变胖。

一项研究发现,在早睡(20:00或更早)的学龄前儿童中,有10%到青春期时发展为肥胖者,而在晚睡(21:00或更晚)的学龄前儿童中该比例为23%。

00后的孩子们,已经胖到引起连国家都引起注意了。

这不,国家发布了《关于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保证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图片来源:giphy.com

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

其他老师再也不能没事就“欺负”体育老师,霸占体育课了!未来,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努力,帮祖国未来的花骨朵们减减肥。

当然,大人们也别笑:早在2002年,成人超重以及肥胖率就达到29.9%,导致直接经济花费211.1亿元。大人们也要以身作则,好好减肥,给国家省点钱吧

参考文献:

[1] 沈美. 儿童肥胖防控刻不容缓[J]. 教育, 2017,000(022):10-10.

[2]陈春明. 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张娜, 马冠生.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解读[J]. 营养学报, 2017, 039(006):530-534.

[4]William J Klish, MDJoseph A Skelton, MD, MSDefinition, epidemiology, and etiology of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UTD.Oct 06, 2020.

[5]叶 新华 (Xin-Hua YE),* 陈 虹 (Hong CHEN), 康 曦光 (Xi-Guang KANG), and 张 倩 (Qian ZHANG)兰州市儿童肥胖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12.25

[6]冯俊鹏, 严翊. 国内外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分析——基于2018年《全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 038(012):1094-1100.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ZH mediacentre: sugar guideline[J]. 2015.

[8]中国.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J]. 营养与食品卫生, 2015, 000(008):6-9.

少年强则中国强!“00后”身高居东亚第一,但肥胖问题令人担忧 | 研究速递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全球排行榜:我国“00”后身高东亚第一,变胖速度世界第一......

近日,LANCET杂志发表了一项评估全球200个国家地区青少年身高、BMI于35年间变化趋势的研究报告,纳入了1985-2019年间共计6181万名来自不同国家地区青少年的数据。

研究表明,30余年来,中国人变得越来越高,“00后”身高甚至追赶欧美,但更令世人瞩目的是“变胖的速度”,竟位世界之巅。

200个国家地区排排看——中国人身高增长迅速,“00后”追欧赶美

研究结果显示,1985年-2019年这35年间,我国青少年身高增幅世界第一,“00后”身高在东亚国家中位列榜首,甚至有赶超欧美的趋势。

荷兰青少年身高世界排名第一

2019年荷兰19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83.8cm,女性170.4cm,双双夺魁;男性身高最低的国家为东帝汶(平均160.1cm),女性身高最低的国家为危地马拉(平均为150.9cm)。

我国19岁青少年身高,东亚第一!

2019年,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175.7cm,排名全球第65位,在东亚国家中排名第一,在亚洲排名也仅次于黎巴嫩(26位)、土耳其(54位)、以色列(61位)和格鲁吉亚(62位),我国邻国韩国和日本分别列世界68位和114位;中国19岁女性平均身高为163.5cm,也为东亚第一。

此外,在1985至2019这35年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长近9cm,增幅在200个国家地区中位列第一,增幅超出同样具有十亿级人口大国的印度3.5cm;女性身高增幅世界排名第3,增幅超出印度2.3cm。

并且,中国青少年男女身高有追平甚至超过南欧的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的趋势。

图1 1985-2019年间我国19岁青少年身高变化趋势

变胖速度世界第一

这项“殊荣”不要也罢……

除外身高的变化,本项研究也评估了这些国家的青少年在35年间的肥胖变化趋势(以BMI评价)。

我国19岁男性青少年的BMI由80年代的约20kg/m^2增长至2019年的约23 kg/m^2,近10年增长尤其迅速,增幅超过3kg/m^2,增幅位居世界第一。不止男性,中国19岁女性青少年的BMI,在30余年间也有明显增长(由约20.5kg/m^2增长至约22kg/m^2)。

注:颜色越趋向红色,BMI增长幅度越大

图2 1985-2019年间世界青少年(男)BMI变化幅度

作者按BMI增长幅度的不同(-1~4kg/m^2)在世界地图上对各国进行了颜色标记(颜色越趋向红色,BMI增长幅度越大),能够明显看到中国那一抹令世人瞩目的红色,意味着中国男性青少年变胖的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而BMI变化最小的是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如意大利、俄罗斯和丹麦),男孩和女孩的BMI增长均<0.5kg/m^2,不得不说身材保持的真好......

图2 1985-2019年间两国青少年的BMI变化趋势(左侧为日本,右侧为中国)

肥胖问题从5岁就要开始关注

本项研究还发现,我国儿童在5岁时,平均BMI与WHO推荐的5岁儿童参考中位数基本相似,但随着年龄的增长BMI逐渐超出WHO的参考值。

来自《中国儿童肥胖报告》的数据也显示,1985年-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由0.5%增至7.3%;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到2030年,7岁及以上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将达到28.0%。

儿童肥胖的发生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遗传因素为例,有研究显示,父母双方、仅父亲、仅母亲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发生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分别是父母双方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4.0倍、3.1倍和2.7倍,对于伴有这些危险因素的孩子,更应予以关注。

相比成人,儿童肥胖管理难度更大,如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饮食行为造成不良影响(过度喂养、偏食、把在外就餐作为奖励);饮食习惯不好(饭菜肉多、油多及糖多);还包括孩子进食快、睡前进食、边看电视边吃零食及经常喝含糖饮料等。

变高可以,变胖不行!

预防儿童肥胖,做好以下五大对策:

1.父母、祖辈的意见要统一;

2.少喝饮料多喝水;

3.吃肉也要吃蔬菜;

4.好吃也要有限度;

5.少看电视,多运动。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管理应有别于成人,核心应以体重维持为主,即在身高体重不断增长中控制肥胖的发展,同时严禁使用饥饿或变形饥饿疗法,严禁使用减肥药和减肥饮品。

从抗拒就医到重获新生 周口一超级肥胖00后男孩的蜕变之路

从拒绝沟通到深入交流,从超级肥胖到正常身材,从疾病多发到健康体魄……今年以来,在周口港区医院减重代谢科,全体医护人员亲眼见证了一名患者的真正蜕变与成长,全面展现了医护人员的责任使命,担当患者的“守护神”,助其迎接健康与希望。

据悉,患者小龙(化名)曾经体重高达340斤,属超级肥胖患者,同时出现了下肢及下腹壁水肿、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其个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过去的忽视和不当治疗,导致心理问题严重,拒绝沟通、拒绝就医、害怕打针抽血。他的父母看着他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忧心如焚,最终选择向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求助。

今年2月下旬,周口港区医院关注到此条新闻,非常重视,该院院长贺志勇、业务副院长高山亲自带领医疗团队赶往小龙家中。自暴自弃的小龙开始对医疗团队的到来十分抗拒,并拒绝配合检查治疗。随行医生只得先对他的皮肤创面进行精心处理,医院内科中药专家也对其病情进行了用药指导。一周后,小龙腿部创面及水肿有所好转。小龙看到了救治希望,慢慢就对医护减少了抗拒心理。

3月8日,在周口港区医院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小龙同意入院治疗,院方为其组建了多学科会诊,结合其心理状况制定好治疗方案。由于小龙前期抗拒打针抽血,院方在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先行进行中药调理保守治疗。住院五天后,小龙再次因心理抗拒要求回家。院方并没有放弃,积极与其父母沟通,了解他的详细情况,并在生活营养等方面给予持续关注和记录,院外带药为其调理至4月底。5月份,小龙身体创面开始好转,水肿逐渐消减。院方与小龙本人及家属沟通后,他同意再次来院检查治疗并积极配合接受抽血检查。

今年6月份,经过有效治疗和锻炼,小龙的身体状况及精神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不断治疗相处的过程中,小龙与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情感,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陪伴其度过艰难时光。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关爱下,不久后小龙便能独自来院检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结合治疗,医院观察到小龙的心脏功能逐渐恢复,各项检测指标趋于正常,心功能衰竭及下肢水肿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10月份左右,其身体各项指标已达到了减重手术的水准。经过沟通,他决定接受手术,对人生重燃希望,并对医院充满了信任。征得他家人的同意后,医院为其制定了手术方案。在大家的期待中,小龙于11月7日进行了减重手术。手术状况良好,非常顺利。

术后小龙积极配合医生康复,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一个月后的复查中,小龙的体重已经下降到了242斤,减重已经接近100斤。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作息规律,也逐渐养成了运动的习惯。他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整个人看起来都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待人温柔善良。从前的自闭、自卑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开朗、自信的性格。

小龙的“蜕变之路”在当地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变化鼓舞了很多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肥胖问题,开始寻求正确的治疗方法。现如今,小龙成为了周口港区医院的“代言人”,他的事迹激励了很多人。媒体在术后再次来访时,小龙也自信地接受了采访,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有同样困扰的青少年胖友勇敢面对,相信也能和他一样,通过正确治疗和坚持锻炼,走出肥胖阴影,重拾健康和自信的生活。

周口港区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全体医护人员也因小龙的改变而感到自豪和欣慰,大家纷纷表示,只要给予“胖友”足够的关爱和帮助,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今后医院将继续关注其康复情况,提供充足的医疗服务,助力其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