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真凶找到了!中医:8个常见“减肥穴”,多按或有奇效
小腹的成因有很多,除了均衡饮食和保持运动,也有可能是代谢不好或是体质关系形成的,现在就要教大家一个辅助的小诀窍,透过分辨小腹类型,再针对穴位按压,摆脱小肚腩就能事半功倍!
要轻松找到穴道,首先要教大家1寸怎么算。
中医里提到人体的1寸,大约是大拇指的宽度。知道1寸的测量基准后,就可以自己找穴位了。
一、便秘型
有便秘问题的人,按压肚子会似乎有硬块在腹中;如果便秘很严重,按压时甚至会有刺痛感。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帮助肠道蠕动,以达到排便的功效。
- 气海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5寸处。
- 大巨穴:位于肚脐正下方2寸然后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二、水肿型
和胀气型一样会胀胀的,但拍打时有实心感,就像水球一样。按压肚皮时,皮肤颜色会呈现淡黄色,需较久时间才能恢复皮肤色,可以推揉以下穴位来加强代谢,去除多余的水分。
- 水分穴:位于肚脐正上方1寸。
- 天枢穴:位于在肚脐两旁2寸处。
三、胀气型
容易胀气的人肚皮会摸起来鼓鼓的、拍打时有空心感,像气球般有弹性,特别容易打嗝或排气。胀气主要是因为循环较慢造成,可以推揉以下穴位加速循环,解决胀气问题。
- 中脘穴:位于肚脐正上方4寸。
- 外陵穴:位于肚脐正下方1寸再往左右两旁测量2寸处。
四、松垮型
肚肚摸起来较松软、缺乏弹性、且容易有肥胖纹。中医理论提到,肌肉松垮主要是因身体能量不足,我们可以推揉以下穴位以达到提升能量、紧实肌肤的作用。
- 带脉穴:位于侧腹部,在十一肋骨尾端(位于腋窝往下画一直线处)与肚脐水平线交点处。
-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
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属于哪一型,也可以顺时针推揉肚子,力道不用太强,有微微酸胀感即可,这样就可以刺激到所有的穴道。
最后,还是要提醒想瘦身的各位,想保持好身材,穴位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从均衡饮食及运动习惯做起才是最重要的!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清风计划# #南方健康超能团#
肥胖的根源在于气虚,活血化瘀才是关键
所谓治标不如治本,治病要先求因,减肥亦是如此。只有找到肥胖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中医认为,肥胖是一种虚证,其根源为气虚,宋代杨仁斋就曾提过:“肥人气虚生寒。”
另外,我们还常说,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气赖血以附,血为气之母,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故要想减肥,活血化瘀是关键。
那生活中有什么好的措施有助于活血化瘀呢?一起来了解下!
肥胖根源在于气虚
有篇文章里面曾经提到肥胖是为虚证而非实证。一般来说,肥胖者多气虚、阳虚、痰湿。
宋代杨仁斋就曾提过“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的观点。转至清代,名医叶天士指出“夫肌肤柔白属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惟多痰多湿”。
由此可见,肥胖的病理属性是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本,多痰多湿为标,故减肥要以加法为主,补气补阳,活血化瘀是为关键。
气虚为什么会导致肥胖
所谓气虚,是人体虚证的一种。在中医中,虚证与实证相对,共有气血、血虚、阳虚、阴虚四种,各种虚证病因不同,所呈现的症状也不一样,其中气虚一般是指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中医临床上,气血的具体症状多表现为免疫力低下、身体虚弱、四肢无力、头晕、呼吸短促、运动易出汗等。
中医中,气为宏观的概念,具体还可分为肺气、肾气、肝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等,这些气存在于人的五脏六腑之中,是人体内外各种活动的原始动力。
人体一旦气虚,机体脏腑功能便会减退,使得脾胃受纳运化失健,肝胆疏泄分解失职,肺不能主治节、朝百脉,肾无法藏精纳气调水。
各脏腑功能失健,所食之物便不能被有效利用,人体既未吸收到相应的营养物质,也没有将代谢的废物及垃圾排出,对于该气化的物质也未进行气化。
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滋于皮下,造成肥胖。
如何快速判断气虚?
气虚除了会出现肥胖、有气无力、心虚胆小、无精打采等症,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人的舌头来判断这个人是否为气虚。
如果一个人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又有肥胖之症,多半可以判断其为气虚。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说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但根据中医临床经验,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气血皆不足。
中医常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
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所以对于气虚者,一般要气血双补,而对气虚肥胖者,要以活血化瘀为重点。
活血化瘀是减肥关键
在中医中,减肥虽为“减”,但我们更讲究做加法,既然肥胖根源在于气虚,那么减肥就要先补气、补阳,阳气足,则气化功能增强,痰饮浊毒水饮等可自动排出体外。
早在《灵柩·卫气失常》中就曾将肥胖者分为膏型、脂型和肉型3种,其中膏型、脂型肥胖的原因在于痰湿,肉型肥胖的原因在湿热。
所谓痰湿,其实指患者身体内有痰和湿,二者相互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导致气虚,造成肥胖。
《说文解字》中说:“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意思是说,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软的肥肉叫膏,膏人就是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所以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
湿热,则是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从而造成了气虚,造成肥胖。
《灵枢·卫气失常》中说:“肉人者,上下容大。”这类胖子圆乎乎的,浑身上下,一眼望去全是肉,古人称这类人为“肉人”。
正如叶天士所说:“气虚阳虚为本,多痰多湿为标”。无论是膏型、脂型还是肉型,其减肥重点无非除湿、祛痰、清热,最终的结果便是活血化瘀。
在食疗中,活血化瘀的食疗方非常多,今天推荐大家海带绿豆汤,方便易做,亦可有效除湿、祛痰、清热,活血化瘀。
食材:海带(15g)、绿豆(15g)、甜杏仁(9g)、玫瑰花(6g)、红糖(少许)。
烹饪及食用方法:将各种食材一同入锅,加水,熬汤,最后加红糖调味,一日一次,25天左右为一个疗程。
肥胖之症,古已有之,与其他病症一样,也需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尤其是依靠果蔬减肥的朋友,更需注意,寒凉食品助湿,长期如此不仅不利于减肥,还会积痰致胖,故减肥要做加法,补气补阳才是根和本。
穴位埋线可以治疗肥胖症
对于肥胖,有些市民认为只是体型不苗条,其实不仅如此。肥胖是病,在医学上称其为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特点是体内脂肪细胞体积和数量增加,导致体重超标和体脂率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如果脂肪主要蓄积于腹壁和腹腔内,被称为中心性或向心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很多都是胖子,肥胖还会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病、女性不孕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压力性尿失禁、抑郁症及部分恶性肿瘤等。2015年,全球大约400万人的死因与肥胖直接相关,防治超重和肥胖症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体重本身,更重要的是控制肥胖症来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中医认为肥胖者多痰、多湿,其发病多由于饮食不节、脾胃不司、痰湿壅滞而致,采用传统中医辦证方法,辨证选穴施治,从而得到和阴阳、理气血、调脏腑、通经络的治疗效果,自然使肥胖者体内多余浊脂消散,体重减轻。
穴位埋线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治疗方法,是毫针刺法与埋针方法的结合和发展,能对人体产生综合效应。它利用紫晶丹丝线(蛋白线升级线)在体内长期刺激腧穴的功能,从整体上对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紫晶丹丝线(蛋白线升级线)在体内特殊的留针和埋针效应,又可起到长期续效作用。其配穴可以形成一种远近、上下、前后、左右的相互呼应的阵势,以达“通其精脉,调其气血”的目的,同时它不过分强调节食、服药等外在手段,并在埋线过程中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月经不调,便秘等症状都有相应的治疗作用。因此,穴位埋线减肥是无副作用、绿色的减肥方法。
紫晶丹丝线吸收为30天左右,所以埋线减肥只需30天治疗1次,且每次治疗只需30分钟左右,穴位埋线前局部涂表皮麻醉,治疗轻松无痛苦,尤其适合于工作繁忙不能经常来诊的患者。
湖北省中山医院康复科医师陈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