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丑懒馋(肥胖丑陋)

文章目录:

又胖、又懒、还馋,不是你的错!可能是得了这种病,三方面来调理

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我遇到了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一眼望去,我几乎没能认出他来。曾经的他活力四射,体型适中,如今却显得有些沉重,面带疲惫之色。闲聊间,他无奈地笑着对我说:“我知道我胖了不少,每天都想着要减肥,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总感觉累,提不起劲来锻炼。”这不仅仅是他的困扰,可能也是你我身边不少人的写照。

你是否也曾感到困惑,为何明明下定决心要健康生活,却总是在美食面前失去抵抗力,每次经过健身房都加速步伐却迟迟不肯进入?如果这些情况时常困扰着你,那么我要告诉你,这或许并不完全是你的错。实际上,这些症状可能是一种被广泛忽视的健康问题——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信号。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个与众不同的内分泌疾病,它怎样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调理身体,找回活力。让我们一起探索,为何“又胖、又懒、还馋”并非你的错,并揭示背后可能隐藏的病因及其调理方法。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隐藏的健康盗贼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一个可能悄悄侵袭你健康的隐形盗贼。当身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产量不足时,你可能会感觉到身体的“引擎”似乎转速下降,体重逐渐上升,精力不济,食欲难以控制。这些症状看似个体差异,实则可能是体内激素平衡失调的信号。

一针见血:准确诊断的重要性

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并非难事,但需要精准。通过血液检测中的关键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等,医生能够评估你的甲状腺功能状态。配合个人症状和可能的家族病史,这一过程确保了诊断的准确性,为后续的治疗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破恶循环:三管齐下的调理方案

调理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不仅仅是吃药那么简单,它需要一个全面的管理计划,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的综合调整。

饮食之道:营养而平衡

选择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和紫菜,可以帮助甲状腺健康。同时,平衡饮食,减少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对控制体重、提升整体健康有显著效果。

动起来:适度而持续的运动

运动可以刺激新陈代谢,提高能量消耗。即便是温和的活动,如快走或瑜伽,只要坚持,也能为调理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带来积极的改变。

药物调理:精准而个性化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调理的核心,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初期,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至关重要,以便调整药物剂量,找到最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案。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并非终点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治疗和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以及家人的共同努力。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案,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摆脱“又胖、又懒、还馋”的困扰。记住,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又胖、又懒、还馋,不是你的错!可能是得了这种病,三方面来调理

胖胖的你,每天总感觉很累,下了班或周末就想窝在沙发上,懒得动弹,懒得社交。偶尔活动活动就气喘吁吁。活动少吧,食欲还不错,喜欢吃重口味的各种食物。

有时候很郁闷又自卑,感觉自己又胖、又懒、还馋。

其实,或许你是病了。如果你还存在高血糖、高血压甚至伴有血脂异常的年轻人,恐怕你已经是“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或者已经患有代谢综合征了。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导致出现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这些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可造成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代谢综合征患者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多食、多饮、多尿等。

警惕代谢综合征,改变生活方式是必选项,应从三个方面来改善

一、饮食

1.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及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饮食,应少吃或不吃甜点、膨化食品、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煎烤食品、碳酸饮料;

2.主食以全谷物为主,粗细搭配,少量多餐;

3.多进食当季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4.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虾类、去皮鸡肉和鸭肉、蛋奶类、豆类及豆制品等;

5.日常食用植物油,可适量吃坚果;

6.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魔芋、木耳、粗粮等。

二、运动

代谢综合征患者应坚持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快步走、球类、游泳等,每周运动累计时间应大于150分钟,运动要循序渐进;

三、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出现超重或肥胖,保持正常的腰围。#哆咖医生超能团#

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病!“胖、懒、馋”最易中招

上楼有电梯 出门有汽车

洗衣不用手 吃饭张张口

这应该是现代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

而长期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之后

随之而来的恐怕就是各种慢性疾病了

例如代谢综合征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指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在临床出现的一系列疾病,例如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等。

代谢综合征目前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以及机体炎症反应相关。遗传、肥胖、高热量饮食、吸烟饮酒等可能都会提高该病的发病风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代谢综合征。

诊断标准是什么?

如果患者在体重超标的基础上,另外合并高血压、高血糖或高血脂中任何一个代谢性疾病,那么就可以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如何判断体重是否超标呢?有两种判断标准。第一种是根据体重指数(BMI)来判断,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如果体重指数大于24,就属于体重超标。另一种判断标准是腰围,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腰围超过85cm,就属于腹型肥胖。

杨主任特别提醒,腹型肥胖比均匀型肥胖危害更大,因为腹型肥胖人群的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是内脏脂肪过剩的表现,更易引起代谢性疾病。

代谢综合征危害极大!

据统计,2019年我国老年人死亡原因中88%是因为各类慢性疾病,而这些慢性疾病大部分都和代谢综合征相关。可以这么说,一旦患上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就已大大提高。

“胖”“懒”“馋”是发病高危因素!

现在大部分人饮食都比较精细,喜欢高油高糖食物,同时坐多动少,缺乏运动,久而久之体重超标人群越来越多。这种“胖”、“懒”、“馋”的状态也使得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所以想要远离代谢综合征,就要健康饮食、加强运动并控制住自己的体重。

杨主任特别提醒,体重超标是一种疾病状态!它所带来的危害比你想象中要大得多,肥胖人群不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大,同时大多数肥胖人群还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几率也比普通人高出很多。

警惕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它却常常被人们忽略。大家可能经常会检查自己的血糖、血脂、血压,但是却没有检查一下自己的胰岛素分泌情况。尤其是体重超标人群,一定要定期监测胰岛素。检查方法是进行糖耐量试验:分别测量空腹、进食75g葡萄糖后60分钟和120分钟三个时间点的血糖、胰岛素、C肽。

同时杨主任还提醒,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是人人都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的。胰岛功能低下或丧失的人确实需要使用胰岛素降糖。但是对于胰岛功能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降不下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继续使用胰岛素只会加重病情并带来高胰岛素血症。最好的治疗方法应该是使用其它药物减弱胰岛素抵抗,并通过运动和饮食改善代谢,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断食疗法”并非人人适用!

断食疗法又称为饮食控制,它确实可以一定程度帮助我们改善代谢、降低体重,但是并非人人都适合。尤其对于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加重焦虑情绪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在这里还要提醒的是,饮食控制要循序渐进,不要断食过长时间。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具体哪种饮食控制方法适合自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丹

摄像/ 邵逸诚

来源: 江苏新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