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政府为控制肥胖征收“糖税”,警察都得减重,南非为何会出现肥胖难题?
当萨赫勒地区和非洲之角还在与粮食不安全作斗争之际,超重和肥胖却在非洲大陆的其他地区蔓延,尤其是北部和南部,其成人肥胖发生率约为全球估计值的两倍。南非是深受其困的国家之一。
据中国新闻网3月5日报道,目前在南非,超重和肥胖现象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有接近65%的女性和30%的男性属于超重或肥胖。此外,儿童肥胖症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6岁至14岁的南非儿童中,超重或肥胖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3.5%。
南非的肥胖危机严重到何种程度?2010年,南非民众健康调查机构随机访问5万名南非人,当时这些人中已约有61%体重超标。超重人群中甚至包括警察,报道称,由于警察太胖,扒手和毒贩逃之夭夭情况时有发生。2010年南非世界杯前,数十名警官甚至因需要减肥而被送进训练营。世界杯之后,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南非政府还要求所有肥胖的警察迅速减肥,否则立即下岗。
(资料图片:南非警察的肥胖率很高。来源:国际在线)
作为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非的肥胖率为何如此之高?
首先,全球化使得南非人从低脂肪和富含膳食纤维的传统食品转向了含高饱和脂肪的肉类和乳制品,以及更精制的食品,尤其是在城镇人口中,快餐食品大行其道,比如可口可乐。
2016年,南非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在非洲的最大市场,同时也是其全球排名靠前的销售市场。当时南非卫生部为减少肥胖率而建议对带糖饮料征收糖税,可口可乐公司还为此资助南非智库组织南非种族关系研究所(IRR)撰写了一份长达34页的报告,最后结论是不建议政府采纳这一征税项目。
不过,最终为了控制肥胖等疾病,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消息,南非税务总署(SARS)还是在2017年确认,从2018年4月起对每100毫升含糖量超过4克的含糖饮料征税(健康促进税,俗称糖税)。之后到2022年,南非财政部又开始计划延长和扩大“糖税”。当然,这回不仅是为了南非人的健康,也是为了政府增收。
其次,肥胖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据环球时报报道,肥胖不再是富贵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与富裕的链接正在断开——低收入城市居民更容易出现肥胖问题。
尽管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仍是发展中国家,截至2022年底,仍约有1820万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且预计未来贫困人口数量还将上升。相较于较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健康食品,高盐、高糖、高脂肪的垃圾食品能让更多的南非家庭负担得起。在2010年的南非民众调查中,65%的受访者认为健康食品比不健康的食品昂贵,49%的人在购买食品时很在意食品价格。对于一些生活在小城镇的人们来说,商店里只有有限的健康食品可供选择,而且通常更贵。
金山大学的营养学家诺里斯(Shane Norris)表示:“现在非洲人正在进入一个危险的营养学轨道:他们在小的时候,往往营养不良(家里穷没办法);长大以后,却又沉迷于垃圾食品。这导致他们小的时候面黄肌瘦;长大以后,却一个个成了肥胖症患者。”
最后,文化观念不同让肥胖在南非人看来并不是一件坏事,许多女性即使意识到超重对健康的影响,但仍不想减肥。
《南方周末》有一篇采访南非戏剧《黑妞肥妞唱唱唱》主演的文章,文中谈到,南非原本缺少交通工具,即便路途遥远人们也习惯步行,运动量巨大,而且吃的都是绿色食品。然而大多数南非人仍然肥胖,主要由基因决定。在南非传统中,肥胖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健康有力的标志,人们相信,肥胖的女性更能生养孩子、建设家庭。诺里斯也表示:“在南非,肥胖被认为是积极的事情。这一点非常成问题。”
(《黑妞肥妞唱唱唱》主演。图:乌镇戏剧节网站)
南非权威医学组织“心脏和中风研究基金会”负责人胡安德烈·沃森称,目前在南非,民众对于肥胖问题的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就需要南非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更多有效措施,来提高人们对于肥胖问题的认识。
当然,缺乏锻炼,不节制饮食,甚至暴饮暴食也是产生肥胖的重要的原因。
沃森表示,肥胖极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重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目前已经悄然成为近十年以来,困扰南非民众生命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同时,因肥胖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还极大占用了南非本就不够宽裕的公共医疗资源。“政府及其卫生部门,有必要制定和采取大规模的公共干预政策,以加强民众对于肥胖问题的认知和重视,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肥胖是一个大问题。”他说。
九派新闻记者 姜然 综合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国际在线、环球时报、《中国税务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非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我超重,但我营养不良
20多年前,摄影师卡特的一张照片震惊世界:一个饥饿的苏丹幼童倒在地上,在他身后,一只秃鹰虎视眈眈。
因为这张照片,更多捐款向苏丹涌去,联合国等组织也开始实施更多人道主义救援。如今,非洲的儿童饥饿问题,已不再像照片中那般惨烈,但更复杂、更隐蔽的问题早已显现,比如营养不良带来的多重威胁。
我超重,但我营养不良如今,非洲大地上忍饥挨饿的孩子少了很多,但吃饱不等于健康。营养不良的含义比想象中更宽泛。即便很多孩子能吃饱,但他们的营养摄入仍然是失衡的。
据联合国报告,全球大多数营养不良的儿童生活在非洲和亚洲,而且长期营养不良的儿童正在变多。对儿童来说,营养不良带来的威胁可能长久而深远,包括发育迟缓、隐性饥饿和超重肥胖。这些会影响到儿童的求学和谋生,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未来能否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吃饱不等于健康 | pixabay
比如,发育迟缓会导致儿童生长不良、认知发育不良,进而导致教育成果不佳和经济生产力低下。对体重严重不达标的儿童来说,腹泻、疟疾这些本该易于治疗的疾病很可能是致命的。当这些孩子长大,他们会面临更难摆脱的健康问题,比如更易患上肥胖症、糖尿病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
更令人忧心的是,营养不良带来的威胁有时很隐蔽。饥饿时,身体会发出明显的信号,但身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时,最初不会有明显的警报信号。因此,缺乏微量元素导致的营养不良,也被称为隐性饥饿。
而这些微量营养元素,往往对发育至关重要。比如缺碘,会导致脑损伤;缺维生素A,会导致失明;缺维生素B6,会导致癫痫;铁和锌摄入不足会影响到免疫系统、呼吸道和胃肠道粘膜,进而导致频繁的感染。而这些疾病和发育缺陷,正是非洲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这些微量营养元素,往往对发育至关重要 | pixabay
除了发育迟缓、隐性饥饿,超重也是营养不良的表现之一。
和其他发展中地区一样,非洲在消灭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前,已经有人因为能量摄入过剩而出现新的健康问题——孩子们越来越多地从高糖高油食物中,获取廉价卡路里。
非洲儿童肥胖率从1990年的4%上升到2011年的7%,按此增速,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1%。而超重,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高发的元凶。
畸形的饮食结构对非洲一些地区的居民来说,当地的粮食产量已经能满足生存需求。但存在饮食质量较差、结构单一、能量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导致营养不良的元凶。
201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儿童营养报告指出,在南非,生于贫困家庭的半岁至2岁儿童中,只有五分之一能吃到足够多样化的饮食。而且,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学龄儿童,正越来越多地消费不健康食品和含糖饮料——这些都是营养较差的食物。
正在喝饮料的小女孩 | www.who.int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非洲的农村或贫困人口中,已经逐渐蔓延到城市。在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饮食转型很仓促,饮食结构中出现了更多精加工食品和饮料。
有研究发现,在非洲一些地区,当地父母更可能给6个月大的孩子喂食高度加工的垃圾食品,而不是水果、蔬菜和鸡蛋等富含营养的食物。由于运输、冷链等行业并不发达,这导致某些地区的零售商店里几乎没有新鲜食品,这里的食物大多质量低下,有些甚至已经过期。这和新鲜蔬果相比,更便宜、也更易得。
望着橱窗流口水的非洲小朋友 | www.unicef.org
影响饮食结构畸形的另一个原因是文化障碍。
坦桑尼亚卫生部的营养学家恩达巴(Elizabeth Ndaba)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引用了一项营养调查数据,该国受发育迟缓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反而是那些食物产量更高的地方。她表示:“问题不在于缺乏食物,而在于缺乏意识”。
在种族背景和饮食传统较为复杂的地区,关于饮食的迷信和误解很普遍。
比如,在非洲某些地方,叶类蔬菜被认为是穷人才吃的食物;在坦桑尼亚,一些妇女因为相信巫术,会提前断奶。她们在没有清洁自来水或充分消毒的情况下,使用配方奶粉。这些举动,不仅让婴儿在发育早期损失重要营养,还可能引发中耳感染、过敏和腹泻。
从改变食物,到改变思维解决营养不良带来的威胁,有很多短期内即可见效的措施。
其中非常有效的一项,就是食品强化计划(FFI)。世界卫生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已将之列为对抗营养不良的四大主要战略之一。
FFI的主要策略,就是在广泛消费的主食中添加微量元素,或对特定年龄群体消费的食物中添加微量元素,以保证当地人能以低廉的价格,获取充足的营养。目前,非洲一些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已经在进行FFI。其中,已有26个国家在对小麦粉进行强化, 9个国家在制定玉米粉的强化措施。
食品强化 | www.gainhealth.org
除了食品强化计划,为孕产妇提供营养培训,也能帮助婴幼儿获得更均衡的营养。
在马拉维,新手妈妈格蕾丝参加了镇上社区护理小组的婴儿辅食培训。除了母乳和玉米粥,格蕾丝还在孩子的食谱中增加了水果、微量元素粉末。另外,她也获得一些关于生育期妇女的营养知识,避免母亲营养不良给孩子带来影响。
当然,除了短期措施,对抗营养不良还需要更多长期计划。
在某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强化食品并不易得。但如果能对他们身边田地中的作物进行农艺强化,也是对抗营养不良的有效手段。有研究发现,如果在土壤或叶子上,直接施用矿物微量营养素肥料,可以提升作物本身的微量元素含量,这既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也能帮助农村人口抵抗营养不良。
除了对谷物进行营养强化,改善供应渠道也是方法之一。
2020年,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曾在尼日利亚举行零饥饿研讨会,为当地企业提供帮助,将小农户与市场联系起来,促进粮食生产和营养食品的转化和消费。
比如资助婴儿食品公司,让加强营养的婴儿食物价格更实惠、更易得;资助数字食品合作社,让家庭或小企业能直接从农民或批发商处购买散装食品。相对其他零售渠道,这种方法更便宜、更新鲜。
当然了,长期计划里最重要的是,用知识改变当地人的思维、破除迷信。
参加辅食培训后,格蕾丝1岁多的女儿在1个月内增重了1公斤。“我很惊讶”,格蕾丝说,这之前她常常害怕太过瘦弱的女儿会因营养不良而丧命。“现在我有时间参加其他的社区活动,因为我的女儿更健康了。”
全球健康与发展守卫计划
我们关心科学家的每一次灵光一现,关心在未知领域的每一步开拓和探索。但这次,我们想把目光投向全球贫困人群。
他们生活窘迫,面对伤害也更加脆弱:气候变化、传染病、饥饿、贫困、新生儿死亡、性别歧视……科学和创新,能为他们带来什么?
全球健康与发展守卫计划通过招募并培养创作者、传播者,促进各类优质内容产生,鼓励传播和发声,从而将关注全球健康与全球发展的理念传播给大众,让贫困人群获得更多关注,并期待让这种关注实实在在改善他们的境遇。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idev.net/global/features/hidden-hunger-makes-malnutrition-a-three-pronged-burden/
[2]UNICE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state of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in the world 2017: Building resilience for peace and food security[J]. 2017.
[3]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ats-missing-in-south-africas-strategy-to-get-breastfeeding-levels-up-165548
[4]Gashu D, Nalivata P C, Amede T, et al.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cereals varies geospatially in Ethiopia and Malawi[J]. Nature, 2021, 594(7861): 71-76.
[5]Kerac M, Postels D G, Mallewa M, et al. The interaction of malnutrition and neurologic disability in Africa[C]//Seminars in pediatric neurology. WB Saunders, 2014, 21(1): 42-49.
[6]https://reliefweb.int/report/south-africa/hidden-hunger-south-africa
[7]https://www.dandc.eu/en/article/hidden-hunger-nutritional-problem-caused-lack-vital-vitamins-minerals-and-trace-elements
[8]Giller K E, Zingore S. Food Unearthing hidden hunger in Africa[J]. 2021.
[9]Keeley B, Little C, Zuehlke E.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hildren 2019[J]. Children, food and nutrition: growing well in a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2019.
[10]Teka Tsegay Y, Rusare M, Mistry R. Hidden Hunger in South Africa: The faces of hunger and malnutrition in a food-secure nation[J]. 2014.
[11]Kimani-Murage E W. Exploring the paradox: double burden of malnutrition in rural South Africa[J]. Global health action, 2013, 6(1): 19249.
[12]Faber M, Van Jaarsveld P J, Wenhold F A M, et al. African leafy vegetables consumed by households in the Limpopo and KwaZulu-Natal provinces in South Africa[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0, 23(1).
[13]https://www.borgenmagazine.com/food-fortification-in-africa-fights-hidden-hunger/
[14]https://www.ffinetwork.org/
[15]Vorster H H. The link between poverty and malnutrition: A South African perspective[J]. Health SA gesondheid, 2010, 15(1).
[16]Gashu D, Nalivata P C, Amede T, et al.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of cereals varies geospatially in Ethiopia and Malawi[J]. Nature, 2021, 594(7861): 71-76.
[17]https://guardian.ng/news/world/un-to-harness-africas-talent-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
作者:袁柳
编辑:小贩儿
排版:尹宁流
本文版权属于“我是科学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iscientist@guokr.com
胖子与药片\u0026#34;比翼齐飞\u0026#34;
【鸡翅还是药片,有时是个问题】
如果,美国,英国,日本,乃至世卫组织的研究人员都看不下去,纷纷预警中国飞速增加的胖子数量时,那一定不是想给中国“上眼药”而是在吐槽。
事实上,尽管中国国内卫生部门多批次的宣传与预警,中国胖子数量仍然飞速增加,与之相伴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飞速提升,和各类药物销售的“井喷”,社会负担加重,这一“未富先胖”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球注意。
【外国人眼中的胖子大国】
《日本时报》网站:5月10日刊文章称,尽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5年的约2.75万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4.99万亿美元,但在同 一时间段内,该国的肥胖人口从1800万人增至1亿人,增幅超过4倍。儿童健康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季成叶说:“中国已进入肥胖时代。”
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南非和墨西哥的肥胖率现在已经超过英国,而中国的肥胖率在过去30年里翻了一番,现在中国有1/4的人肥胖或超重,但印度的肥胖率只上升了两个点,目前为11%。
撰写报告的海外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史蒂夫·威金斯表示:“发展中国家的超重和肥胖率日益上升令人担忧。按照目前趋势,从全球来看,我们将看到罹患某种癌症、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的人数量大幅增长,这将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柳叶刀》网站)
全球重要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去年的报告称,除了超重人群,2013年中国肥胖人口达到6200万,占全球肥胖者总数的9%,紧随排名第一的美国(拥 有8690万肥胖人口)。研究报告第一作者玛丽·吴博士表示, “中国少儿肥胖率是另一项确需得到重视的问题,特别是男孩肥胖率(6.9%)几乎是成年男 子肥胖率(3.8%)的2倍之多。”
此外,中国人的腰围变得越来越粗。数据显示,1985~2012年,中国男性腰围涨幅高达15%以上;2002~2010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比例从25%上升到38.5%,城市居民占多数。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有超过一半人口超重。
【权威机构眼中的心血管病大国】
而一份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周刊上的研究报告说,基于来自9.6万名中国男性和女性的数据表明,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仅有0.2%的男性和女性心血管健康状况非常“理想”。
胖子大增,心血管疾病多发,连世卫组织都看不下去了。世界卫生组织2 0 0 6年的一份报告就预言,“在今后2 0年里,随着中国人口平均年龄和平均体重的增加,中风、心脏病、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会上升。”
胖墩夏令营
世卫组织2014年的报告进一步称,在中国,11到17岁的青少年中有超过五分之四的人每天体育活动不够。大约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会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报告还认为,如果不控制可预防性疾病的医疗和经济成本,中国的繁荣将受到削弱。
研究中国肥胖人口的玛丽·吴博士在《柳叶刀》上撰文说,尽管中国的整体超重或肥胖率相对低于其他国家,但是从它给医疗系统造成的沉重资金压力看,其绝对数字“令人担忧”。
【药企眼中的药片消费大国】
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诺沃克的医药保健咨询公司——艾美仕医药保健咨询公司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药品市场超过1万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发展中国家拉动的。从2011年起到2015年,中国每年的药品消费增长20%,巴西为11%,印度为15%。
经济的繁荣将导致西方式的富贵病激增,其中包括已经影响到9000万中国人的肥胖症。艾美仕公司的雷?希尔指出:“最大的机遇来自中国,它将继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医药市场。”
【病因——吃的变了,动的少了】
在中国,以蔬菜、米饭、面条和少量肉类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被誉为世界上最健康的饮食习惯之一———正在消失。中国人正在食用越来越多的西方食品、肉类,其中最多的是含有添加剂、人工香料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便携包装食品。
另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包装加工食品、零食和饮料的市场将超过美国,其中包括饼干、薯条和汽水等。届时,中国可能会消费多达1.07亿吨包装食品,而美国则消费1.02亿吨。
调查显示,因此,过去人们摄入的脂肪和糖比较少。但随着中国经历爆炸式的经济发展,人们更容易吃到含有脂肪的甜食。和上世纪60年代相比,人们摄入的糖分多了20%,同时还摄入更多脂肪和盐。
普通大众肥胖程度加深的另一个因素是他们没有充分参与体育锻炼。例如驾车如今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还导致人们的体育锻炼频率大幅下降。
减肥吧,还来得及
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布,美国肥胖成人已占总人口的35.7%,肥胖每年造成约10万~40万人死亡,消耗社会成本总额约1170亿美 元,占医疗卫生支出的6%~12%,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中国的这一趋势也在加剧,其正在步发达国家后尘。关键是,中国尚未成为发达国家,却未富先 衰,中国目前必须极力避免这一情况发生。
许多学者都认为,如何为预防和控制上述公共健康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和政策,同时又让民众能够享受到非凡经济增长带来的益处,将是中国目前面对的一项挑战。(完)
(编辑:杨骏,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