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肥胖(古代肥胖的雅称)

文章目录:

为什么古人会以胖为美?

古代的人,饮食条件比较差

营养水平低,所以胖的人并不多!

因此

“物以稀为贵”

古人就会以胖为美!

但是,当今社会

大多数人减肥

是因为“胖子不好看”

然而

肥胖毁掉的可不仅仅是颜值

很多人都忽略了

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什么?肥胖也是一种病?

别急,我来给您科普一下。

肥胖是一种由

遗传、环境和代谢等因素

共同引起的慢性疾病

国际上

通常根据体质指数评估肥胖程度

在我国50%以上的成年人和约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在部分城市中,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40%。

最新发表的研究预测,至2030年,中国成人(≥18岁)超重/肥胖合并患病率将达到65.3%。

看到这些数字,你还在对“肥胖”不以为然吗?

快来看看

你是不是肥胖?

肥胖有哪些危害…

1、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脂肪肝、脂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变形性关节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心肺功能异常等。

2、肿瘤:包括结直肠癌、绝经后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肝癌等在内的诸多癌症风险。

3、心理疾病:肥胖症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导致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如抑郁症、暴食症和焦虑症等。

干预肥胖,可以这样做!

1、饮食与运动干预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能较好地达到减脂效果。

2、心理及行为干预

对已经发胖的人群和孩子,应调整其害羞、孤独的心理,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尽可能提供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3、医学治疗

目前,我国用于减肥的药物只有奥利司他,主要是为了辅助治疗肥胖,或纠正肥胖并发症。对于重度肥胖合并严重代谢疾病的、肥胖本身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且其他治疗手段无果的,则考虑通过手术治疗

减重代谢手术适合哪些人群?

一般而言,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但是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达到标准体重的重度肥胖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或者已经出现一些并发症,那么就可以考虑通过减重代谢手术来控制体重了。

提示:体重指数大于32.5,可考虑代谢手术。

减重代谢手术能带来什么益处?

1、对于希望长期、显著地减轻体重的患者来说,减重代谢手术是⽬前为⽌最为有效的治疗⼿段;

2、可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及降低肥胖⼈群2型糖尿病的发⽣率;

3、可改善2型糖尿病和其他肥胖合并症,如⼼⾎管疾病等;

4、减重代谢⼿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5、相⽐药物治疗,实施减重与糖尿病⼿术的患者在整体健康、情感健康、⾝体与社交功能、痛苦缓解以及个⼈精⼒恢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王桂琦

胃肠外一科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领域:胃肠道肿瘤综合诊治;减重与代谢手术;复杂性肠梗阻治疗。

来源:胃肠病诊疗中心

编辑:刘丹杨

责编:刘英志 叶美彤 宋永朝

监制:王桂琦 韩 旭 王 静

崇德精术 博医济世

史上最胖皇帝:体重五百斤,每顿吃20斤肉,生理需求都是宫女帮忙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人认为胖是富贵之相,瘦子一般都是贫苦的象征,和今天的审美观大不相同。今天小编给大家扒一扒中国历史上最胖的皇帝,相传每顿饭要吃二十多斤肉,走路都非常困难,甚至晚上和妃嫔行房,都需要宫女的帮助。

他就是桓楚的开国皇帝桓玄。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凡是开国皇帝,一般都是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毕竟经常练武或者是打仗的人,一般都是身材非常好的,但是这个开国皇帝却是个例外。

桓玄的父亲桓温是东晋的权臣,权倾朝野,野心勃勃。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称霸的雄心,就去世了。桓玄是桓温最小的儿子,从小颇得父亲喜爱。桓温临死之前,留下遗言,将自己的爵位南郡公传给自己的小儿子桓玄。

桓温死后,他的名气却并没有消失,他想取代皇帝的事情也是很早就闹得沸沸扬扬。桓玄因为父亲的缘故,自然也只能低调行事,以此来躲避朝廷的注意,在做官的时候也仅仅只是做了一些不起眼的小官。虽是如此,但毕竟他父亲生前也是给他们打下了一定的家族势力,桓玄也是凭着这些家族势力,成为了太子洗马。

桓玄的家族势力主要是集中在南部地区,并且在荆州也有很大的势力。当时的桓玄处处受到先荆州刺史王忱的压制,对王忱也是非常的不满,但是却忌惮王忱的好友王恭,所以也不敢对王忱做些什么。

王忱病危之后,皇帝打算任命王恭做荆州刺史,于是他就派人贿赂了孝武帝宠信的尼姑支妙音,最后让殷仲堪坐上了荆州刺史的位置。迫于桓玄的家族势力之压,殷仲堪也只能是取悦桓玄。

刚开始恒玄害怕大臣们对他有谋反之心,所以他设下严酷的刑法,用来对付反对他的人,并且他尽力治国,但当天下安定的时候,恒玄就开始胡作非为,整天沉迷于酒色,尤其在吃的方面,他每一顿饭都要吃掉二十多斤肉,

体重一路飙升,达到三百多斤,很多大臣都劝他少吃点肉,但他从来不听大臣的意见,更有意思的是因为他太胖,体重过重,因此他在坐龙椅的时候好多次压塌了龙椅,在后来请了能工巧匠设置之后才没有将龙椅压塌。

说起胖皇帝可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皇帝——高延宗。因为在史书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他的描写:“延宗面貌肥壮,坐比仰,侧比伏,前如偃,后如伏,人笑之,乃赫然奋发。气力绝异,驰骋行阵,劲捷若飞”。

文章的意思翻译一下就是,高延宗是个大胖子,坐着就跟躺着一样,蹲着就像趴着一样,满脸横肉,走路都非常困难,可以想象当时的高延宗胖到了何种地步。所以旁人经常就拿他的胖当做调侃的笑料,高延宗很生气,于是发愤图强,开始减肥,后来慢慢瘦了下来,变得行走顺畅,甚至可以小跑了。

再说就是桓玄每顿饭要吃二十多斤肉,这相当于普通人好几天的食量,更让人尴尬的是,他与妃子行房事时,竟然要宫女帮忙,因为他自己根本做不到,想想就觉得滑稽。

微史记 | 这些古人不是死于肥胖,却因肥胖而死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随着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在审美上,胖和瘦具有不同的美感,都有人欣赏;但从健康的角度,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与肥胖有密切的关系。而对古人来说,肥胖不光带来健康问题,还能为他们带来杀人之祸。

肥胖的确能要人命

史书上记载的肥胖故事有很多。

这两年古装电视剧很受欢迎,其中有不少角色的原型就比较肥胖。前两年的清宫剧,傅恒圈了一大波粉。事实上,傅恒也是个大胖子。《啸亭杂录》记载,乾隆倚重傅恒,每每晚间召见他。有一天傅恒“踉跄而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侍卫就说他:“相公身肥,故尔喘吁。”太胖了才会跑得气喘吁吁。

有些讲述明代宫廷故事的古装剧,就很好地还原了明仁宗的形象。明仁宗朱高炽的确肥胖,不要说骑马射箭,走路都要两个太监搀扶,夜里翻身都得有人帮忙。他的后代中,明神宗朱翊钧也比较肥胖,给太后请安,因为太胖,走不动道,要“膝行前进”。

唐代的安禄山,“晚年益肥,腹垂过膝,自秤得三百五十斤”。进京觐见,驿站都得专门为他买马,先要“以五石土袋试之,能驮者,乃高价市焉”,不经此考验的马,根本驮不动。马鞍前还要置一小鞍,以承其腹。即便这样,还得在两个驿站之间“筑台以换马,不然马辄死”。这样特别健壮的马匹竟跑不完一个驿站的距离。

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篡位登基时,“啪嚓”,把龙床坐塌了。完全是大型社死现场。还好,有心腹殷仲文帮着说话。“皇上,您的仁德如此厚重,连大地都承载不动啊!”这话说的,和珅听了都要伸出大拇指,真是千古第一马屁。

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肥胖又是怎样的呢?

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那情况,难当,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长偌大,偌粗偌胖,压扁沈东阳。——元·王和卿《小桃红·胖妓》。

这是元代作家王和卿写的一首曲,其中写到,胖妓半夜翻身,“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长偌大,偌粗偌胖,压扁沈东阳”。沈东阳是南朝齐梁间诗人沈约,曾官东阳太守。因多病而腰围瘦损。这里用来借称瘦弱男子。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唐朝以肥为美,六朝却不那样。沈昭略与王约二人互开玩笑,说王约“何肥而痴”,王约回敬沈昭略,说他“何瘦而狂”。沈昭略就说,瘦已胜肥,狂又胜痴,总之比你强。

在史书上,肥胖不光影响健康,还能致人于“死地”。

金哀宗完颜守绪最惨,被元兵困在蔡州城后,他想突围出去,但因为太过肥胖,几次被扶上马,又都坐不稳,掉了下来。无奈之下,只好传口谕,将皇位禅让给一个身手敏捷的宗亲。希望对方能跑出去,保住皇脉不会断绝。之后他便自缢而死了。

还有曹操的父亲曹嵩。陶谦杀上门来的时候,曹嵩同小妾一同逃走,“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后垣”,就是后墙。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是墙上有窄缝,小妾穿墙穿不过去;一是小妾爬翻后墙爬不过去,总之,因小妾肥胖的缘故,曹嵩拉着小妾“逃于厕,与妾俱被害”。

与他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南朝宋时的贵族谢晦。谢晦起兵反叛朝廷,最终失败,带着弟弟谢邂以及侄子等七个人逃跑,可谢邂有些肥胖,骑不了马,只能跟在大家后面走。谢晦舍不得这个弟弟,只能骑一段路,便下马等一会儿弟弟,结果被一网打尽,送往南京处斩。

古人怎么减肥

过于肥胖既然能造成这样的惨剧,那么,古人有没有想过“减肥”呢?

想过的。

在古代医书中,有许多关于肥胖的记载:“肥贵人”“肌肤盛”“肥人……”等等。

关于引起肥胖的原因,古代医家多认为是“过食肥甘膏粱厚味”,以及“久卧、久坐、少劳”所致。像对明仁宗的肥胖,宫廷御医也是这么判断的。

原因找到了,又该如何减肥呢?古代医学家认为,“凡食之道,无(勿)饥无饱”,要“饮食有节,节劳而不倦”。少吃肉,多食饭及蔬菜,“食毕当行步”。

管住嘴,迈开腿,亘古不变的道理。

除了少吃多动,古人还发明了“物理疗法”以及减肥茶饮。

宋代女子为了保持身材,发明了毛巾擦身法。就是用冷毛巾搓擦身体各个部位约20下。到了元朝,这个方法得到了改进,他们改用鬃刷。鬃刷软中有硬,用它反复刷遍全身,直到皮肤微红发热。这相当于现在的减肥按摩仪。

明代戴元礼写过一本医书,名为《证治备要》,那里记载了一个瘦身的茶饮方子:

荷叶、山楂、决明子、桑叶以及罗汉果,各取适量煎煮,可除湿利尿,从而瘦身。

另外,《肘后方》《千金药方》也都有桃花茶减肥的方子。

以茶饮减肥,到现在也是非常流行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