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胖指标(不同肥胖指标的差异)

文章目录:

2025男女生标准体重对照表,别减了,也许你并不胖!

很多人有体重焦虑,那么你真的肥胖吗?来看看这一份最新2025年男女体重对照表,看看你的体重属于什么水平,或许你并不胖。

不同身高的人对应的体重标准是不同的,女生也并不是体重超标就是肥胖,身高一米六的女生,体重100斤是苗条的,而身高一米七的女生,体重100斤是偏瘦的。

而体重指数衡量身材的一个指标,无法科学反映体内的脂肪、肌肉含量,而肥胖的本质是体脂率超标了,过量的脂肪会让身材显得臃肿,并且诱发多种健康疾病。因此,减肥的关键并不是一味的减重,而要做到减脂不减肌。

肌肉是身体宝贵的组织,一公斤肌肉的体积只有一公斤脂肪的1/3左右,这就是肥肉跟瘦肉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撸铁的肌肉型男,体重超标,但是肌肉线条发达,身材并不臃肿,这是因为体脂率低、肌肉发达的原因。

而肌肉量高的人,往往意味着旺盛的基础代谢值,每天可以消耗更多卡路里,身材不容易堆积脂肪。如何才能做到减脂不减肌呢?只需要做到这4点:

要点一:保持多样化饮食

首先,不要单一饮食,而要多样化饮食,才能均衡膳食营养。减肥期间,我们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以促进肌肉合成,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至少要摄入 1.5 克的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胸肉、鱼虾、豆类等。

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复杂碳水,如全麦面包、糙米等,避免过多简单碳水,如白面包、糖果等,可以控制血糖,更好的延长消化时间,避免脂肪堆积。

要点二:合理控制热量摄入

不要过度节食,一天的热量摄入要大于基础代谢值,一般不低于1200-1400大卡,才能保证身体的基础运转需求,避免身体陷入饥荒。

当身体陷入饥荒状态,会导致热量输出下降,也就是少吃的同时身体也少消耗了,减肥效率也会越来越差。当你恢复饮食后,身材就容易反弹。

要点三:多做力量训练

减肥期间,由于热量的限制跟运动量的提升,身体在燃烧脂肪的同时也会损耗肌肉,基础代谢值也会随之下降。

而减肥期间定期进行重量训练,可以刺激肌肉纤维的生长和修复,有效提升基础代谢值。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全身性的力量训练,包括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复合动作。

要点四:控制有氧运动时长

减肥期间,加入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既能提高心肺功能,又能加速脂肪的燃烧。但要注意,有氧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会导致肌肉的分解。建议,每次有氧运动控制在 30-50 分钟左右为宜。

了解肥胖的9种类型:对照这7个标准,判断您是否适合选择手术治疗

肥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巨大健康问题,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类型的肥胖。研究发现,肥胖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与不同的原因和风险因素相关。

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健康状况。肥胖通常是由于能量摄入过剩、能量消耗不足或二者兼而有之引起的。

衡量肥胖程度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是通过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的比例计算得出的值,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BMI在18.5以下被视为体重过轻,18.5至24.9为正常体重范围,25至29.9为超重范围,30及以上则被定义为肥胖。

肥胖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和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某些癌症、骨关节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等。此外,肥胖还对心理社交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自尊心下降、抑郁和社会歧视等

肥胖类型的分类及特征

1. 遗传性肥胖型: 这种类型的肥胖与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有关,即使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控制得很好,仍然难以减轻体重。

2. 情绪性肥胖型: 情绪性肥胖与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密切相关。人们倾向于通过过度进食来应对情绪困扰。

3. 饮食型肥胖: 这种类型的肥胖与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饮食有关。饮食不均衡、大量食用加工食品和快餐等都是导致此类型肥胖的原因。

4. 代谢性肥胖: 代谢性肥胖与代谢异常有关,例如甲状腺问题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这些问题会影响能量消耗和脂肪代谢。

5. 习惯性肥胖型: 这种类型的肥胖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如长时间静坐、缺乏体育锻炼和规律的睡眠等。

6. 药物诱发肥胖型: 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和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

7. 妊娠期肥胖型: 妊娠期肥胖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体重过度增加,并且难以减轻体重。

8. 脂肪分布型肥胖: 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苹果型)或臀部和大腿(梨型),这种类型的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

9. 器质性肥胖型: 这种类型的肥胖与内分泌疾病、某些遗传病或脑部疾病等器质性问题相关。

具备以下7条特征,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1. BMI超过40或BMI在35至39.9之间,并伴有相关的严重健康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2. 无法通过非手术方法有效减轻体重,并经过多次尝试失败。
  3. 长期存在与肥胖相关的严重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4. 患有遗传性肥胖、代谢性肥胖或器质性肥胖等难以通过其他方式改变的肥胖类型。
  5. 已经尝试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行为改变等非手术方法,但效果不明显。
  6. 经过医生评估,认为手术风险较低且能够获得可持续的减重效果。
  7. 对手术干预有充分的理解和接受,并愿意在手术后做出必要的生活方式改变。
肥胖的治疗

肥胖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通常是通过综合性的手段来实现减重和改善整体健康。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肥胖治疗方法:

1. 饮食控制: 一个有效的肥胖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合理的饮食管理。这可以通过控制总体能量摄入、均衡膳食结构和避免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来实现。

2. 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和运动对于减轻体重、增加代谢率和塑造身体形态都非常重要。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有助于燃烧卡路里,而力量训练如举重和俯卧撑可以增强肌肉,促进新陈代谢。

3. 行为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它包括设定可行的目标、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应对情绪性进食等。

4.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来辅助肥胖的治疗。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食欲、新陈代谢或脂肪吸收等方面。

5. 手术干预: 对于BMI超过40或伴有严重健康问题的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肥胖手术。这些手术包括胃切除术、胃旁路术和胃固定术等,旨在限制食物摄入量或改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肥胖治疗应该是个体化的,并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重要的是与专业医生合作,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计划,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耐心和坚持。

如果你的肥胖已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正在逐渐恶化,如呼吸困难、关节痛、睡眠呼吸暂停等,那么手术可能是改善你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最佳选择。

虽然手术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它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在决定进行手术之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详细评估自己的情况以及手术对健康的风险和潜在好处。同时,记住手术只是整个减重过程中的一部分,后续的饮食和运动管理同样重要,以保持长期的成功减重效果。

你真的胖吗?对照这几个标准看看!

生活中我们常用体重来衡量自己的胖瘦,最近胖了几斤还是瘦了几斤。但在实际应用中,体重又存在局限性,无法客观真实反应你的胖瘦状况。

▲图源:soogif

今天就来介绍几个在家就可以计算的简单方法来帮助大家判断你是否真的胖?

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肥胖最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是身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相信平时比较关注健康的人士一定有所了解。该指标首先由 19 世纪比利时学者朗伯·阿道夫·雅克·凯特勒( 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 于 1830—1850 年间设计产生。判断肥胖程度时,使用BMI这个指标消除了不同身高对体重的影响,便于人群或个体间的比较。

然而,作为一种肥胖测量的简易指标,BMI的使用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它仅取决于身高和体重,并不区分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且不能反应体内脂肪分布的信息,无法对肥胖类型进行区分。

单纯使用BMI来判断肥胖与否,是存在很大偏差的,比如对经常运动健身的人群来说就很不公平。因为他们通常肌肉含量较高,而肌肉比脂肪的质量大,往往会导致其BMI也是超标的,但他们并不属于肥胖人群。而且BMI只能反映全身性肥胖,无法衡量内脏脂肪(判定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判断一个人真正的肥胖程度,仅靠BMI来衡量是不够的。

腰围(WC)

腰围(WC),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简单且实用的指标。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的堆积程度,与肥胖相关疾病有更强的关联。相对于BMI,腰围更能反应腹部的肥胖程度。

测量方法:以双侧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位置为测量平面,12岁以下儿童以脐上2cm为 测量平面。测量时被测者取站立位,两眼平视前方,自然均匀呼吸,腹部放松,两臂自然下,双足并拢(两腿均匀负重),充分裸露肋弓下缘与髂嵴之间测量部位,在双侧腋中线肋弓和髂嵴连线中点处做标记。将软尺轻轻贴住皮肤,经过双侧标记点,围绕身体一周,平静呼气末读数。测量结果以cm为单位,精确到0.1cm。重复测量一次,两次测量的差值不过1cm,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男性腰围≥90 cm或女性腰围≥85 cm为向心性肥胖;85≤男性腰围<90cm或80≤女性腰围<85cm为向心性肥胖前期。

腰臀比(WHR)

WHR=腰围/臀围

腰围及臀围测定为临床上常用的判断代谢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简易辅助指标,将腰部周长与臀部周长相比,它是身体脂肪分布的指标(苹果形或梨形),或者用来评价整体健康的方法,也是女性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属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健康的腰臀比为,男性≤0.9,女性≤0.85,腰臀比越高,健康风险就更高,WHR> 1.0即称为腹型肥胖。

腰围身高比(WHtR)

WHtR=腰围 / 身高

有研究显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腰高比(WHtR)与仪器测量的脂肪结果最相近。腰高比的数值越大说明越肥胖。

WHtR全身肥胖临界点:

男性:0.53 女性:0.54;

WHtR腹部肥胖临界点:0.59

除了以上几个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指标外,还有以下几个相对复杂但更准确的指标,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尝试算一下你的肥胖程度。

锥度指数 (CI)

腹部脂肪堆积较多的人机体呈现呈双锥形,而中央区域脂肪堆积较少的人呈现圆柱形。锥度指数正是基于此判断机体的肥胖程度,该指标涉及体重、身高、腰围等变量。锥度指数被确定为身体脂肪分布的指标,它的值随着身体腹部区域脂肪的堆积而增加。

体型指数(ABSI)

较高的脂肪含量与过早的死亡风险有关,而较高的肌肉含量会降低死亡风险。由于BMI 没有区分脂肪分布的功能,无法充分反映心血管代谢等风险,基于上述背景,2012 年 Krakauer团队开发了新的肥胖指标 ABSI,该指标是根据身高和体重调整后的腰围研发而来,反映腰围与身体总体肥胖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身体圆度指数(BRI)

腰围和臀围常被用来弥补 BMI 不能反映身体脂肪分布信息的不足。但两者均无法避免高个子拥有较大的腰围或臀围的缺陷。因此,需建立一个能够综合评估身体高度和身体宽度的指标。

2013 年 Thomas开发了新的身体指数BRI,作为预测身体脂肪百分比和内脏脂肪组织 ( 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 百分比的方法,进而预测整体健康风险的指标。

看完以上这些,赶紧算一算自己是不是真的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