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觉与肥胖(午觉会长胖吗)

文章目录:

午睡可能与身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午睡达到这个量,身体更健康

看似惬意、慵懒的午睡,竟可能与身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前一项刊发在《肥胖》期刊的研究显示,午睡习惯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影响肥胖风险及减肥效果。

健康时报 王楠/摄

经常午睡或与肥胖风险低有关?

2024年12月发表在《肥胖》期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午睡习惯、遗传因素和肥胖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选取了当地1278名超重或肥胖的参与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午睡习惯,并结合睡眠模式、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构建了一个名为“午睡多基因评分”(Siesta-PGS)的系统来评估个体的遗传倾向。

研究将午睡习惯分为:

(1)从不/罕见午睡:每周从不或1-2次午睡;

(2)有时/通常午睡:每周3-6次午睡;

(3)总是午睡:一周7天都午睡。

调查中,约42.4%的参与者有规律性的午睡习惯,平均每周4次左右,其中约13.2%的人几乎每天都午睡。大多数人午睡的目的是放松,缓解上午工作的疲劳。

《午睡行为和遗传相互作用影响肥胖风险》研究截图。任璇编译

研究显示,有午睡遗传倾向的人,会更多选择午睡。在研究中体现为:较高的“午睡多基因评分”得分与更高的午睡频率之间有显著关联。

尽管总体上“午睡多基因评分”并未直接与肥胖有明确联系,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例如,在有午睡高遗传倾向的人群中,常午睡者的肥胖几率比不午睡者低60%,也更容易实现减肥目标。

不过,在午睡遗传倾向低的人群中就没有这样的发现。这提示午睡习惯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影响肥胖风险及减肥效果。①

午睡达到这个量,相当于大脑重启

有人午睡起来感觉神清气爽,有人却浑浑噩噩。那么,到底怎么睡、睡多久合适呢?2024年11月刊发在《科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浅睡眠(午睡)对大脑神经机制的影响,仅仅30分钟的短暂睡眠,就可以帮助大脑“重启”,提高认知表现。②③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午间小睡一会儿,让你感觉脑子转得快了。

研究使用了猕猴作为实验对象,因为它们的视觉和认知功能与人类相似,能够很好地模拟人类的睡眠模式。结果发现,30分钟的浅睡眠促使大脑局部突触连接重新调整,形成非对称性抑制机制,帮助大脑“重启”,优化信息处理。

研究截图

可见,午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休息,它也是大脑“自我优化”的时刻。但需要注意的是,太过时长的午睡,反而增加疾病风险。

2023年4月《肥胖》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最佳的午睡时长为30分钟以内。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高体重指数(BMI)、代谢综合征风险反而增加41%。④

医生提醒:3类人少午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潘静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提醒,午睡也不是说人人睡了都有好处,有这三类人建议减少午睡甚至不要午睡。

1.经常失眠的人

这类人通常没有良好、规律的睡眠习惯, 长期失眠的人如果午睡,很可能会加重夜间失眠的情况。长此以往,因失眠而致的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日夜颠倒, 恶性循环。在调整睡眠习惯时建议不要午睡,如已有午休习惯,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2.有低血压的人

这类人因血液流动较慢,新陈代谢偏缓,容易疲乏、精神萎靡、无力。午睡可引起平均5毫米汞柱的血压降幅。如果低血压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下午睡,还会出现血压更低。

建议饭后不要直接躺下,练练瑜伽或冥想打坐后再小睡,可使血液循环流动加快。

周明星/摄

3.年纪大且胖的人

上了年纪的人、肥胖人群本就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午睡时,人体的心率、血压等会波动,因此对他们来说,发生脑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会增高。⑤

总之,有良好的午睡习惯固然不错,但如果没有,只要白天不觉得困倦、疲劳,身体也无不适症状,那么不睡也完全可以。

本文综合自:

①Siesta behavior and genetics interact to influence obesity risk.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25;33(1):164-176. doi:10.1002/oby.24173

②“NREM sleep improves behavioral performance by desynchronizing cortical circuits.” Science (New York, N.Y.) vol. 386,6724 (2024): 892-897. doi:10.1126/science.adr3339

③2025-01-07国际科学《研究建议:午睡达到这个量,相当于大脑重启,进入最佳状态!》

④Lifestyle mediators of associations among siestas,obesity,and metabolic health.Obesity.26 April 2023

⑤2024-08-09上海瑞金医院《午睡有讲究,这3类人尽量少午睡!》

编辑:任璇

审稿:鲁洋

午睡时间超30分钟更易出现肥胖和高血压

与不午睡的人群相比,午睡时间长的人群往往有更高的体重指数,患代谢综合征的概率更大。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肥胖》杂志上。

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近期评估了3000多名来自地中海地区的成年人午睡状况、时间,以及与肥胖、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午睡的人群相比,午睡30分钟及以上的人群更有可能具有较高体重和血压指数,或患上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疾病。而那些午睡时间较短的人,其肥胖和代谢改变的概率并不会增大,也更不容易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布莱根妇女医院客座教授玛尔塔·加劳莱特博士称,人们普遍认为午睡有益,但不是所有午睡效果都是一样的,睡眠时间的长短、睡眠姿势和其他特定因素都会影响午睡的健康结果。肥胖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了解午睡等生活方式的选择如何影响人类的代谢机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生活习惯与健康状况的关联。

(原标题:午睡时间超30分钟更易出现肥胖和高血压)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悠悠

流程编辑:u027

避免午睡过长,关爱身心健康从点滴做起!

一、引言

午睡,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生活习惯,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在我国,许多人都保持着每天午睡的习惯,以期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得到短暂的休息。然而,关于午睡时长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近日,一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最佳午睡时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午睡成为许多上班族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然而,午睡并非越长时间越好,过长或过短的午睡都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探究最佳午睡时长,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实验和数据分析。

三、研究过程

研究人员选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睡眠监测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午睡数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午睡的人,午睡时长与身心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四、研究结果

经过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得出以下结论:对于经常午睡的人群,最佳午睡时长为20-30分钟。这个时间段的午睡,既能有效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避免过长午睡带来的负面影响。

  1. 20-30分钟午睡的好处

(1)提高注意力:20-30分钟的午睡有助于恢复注意力,使下午的工作效率更高。

(2)缓解疲劳:短暂的小憩可以让人体得到休息,减轻疲劳感。

(3)增强记忆力:研究发现,20-30分钟的午睡有助于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1. 超过30分钟午睡的负面影响

(1)影响夜间睡眠:过长午睡可能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

(2)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时间午睡可能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3)导致肥胖:长时间午睡可能导致代谢率降低,增加肥胖风险。

五、如何合理安排午睡
  1. 控制午睡时长:遵循20-30分钟的原则,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午睡。
  2. 选择合适的时间: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为最佳午睡时间。
  3. 营造舒适的环境:保持安静、光线柔和的睡眠环境,有利于提高午睡质量。
  4. 注意睡姿:尽量选择平躺或侧卧,避免趴着睡觉。
六、观点:珍视午睡,把握时长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助手,我认为午睡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合理安排午睡,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预防疾病。然而,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把握最佳午睡时长,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午睡带来的不良影响。让我们珍视每天的午睡时光,让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