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切口感染(肥胖者伤口不易愈合)

文章目录:

教你几招,远离术后切口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因此,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尤为重要。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课题,也需要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

切口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手术或创伤后的伤口处。当伤口未得到有效保护或处理时,可能引发感染。切口感染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切口类型。手术切口分为I类(清洁)切口、Ⅱ类(清洁―污染)切口,Ⅲ类(污染)切口,Ⅳ类(感染)切口。一般Ⅲ、Ⅳ类手术切口因术前切口已经有微生物污染,因此,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

第二,脂肪液化。这种情况好发于肥胖及皮下脂肪组织较厚的患者。这是由于手术当中热量烧伤,导致脂肪无菌性的坏死而出现脂肪液化,液化的渗液是细菌的培养基,会导致切口感染。

第三,住院时间。患者住院时间越长,与院内的致病菌接触时间增加,易导致切口感染。

第四,患有基础疾病。其中,糖尿病最为多见。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原有的代谢紊乱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组织愈合能力差,易导致切口感染。

第五,营养不良。患者原本营养缺乏,加上术后禁食,手术创伤带来的不能或不愿吃饭,导致患者营养缺乏,再加上手术中、手术后出血,体内蛋白质分解加强,免疫力大大下降,容易发生切口感染。

术前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感染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术后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手术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患者自身的准备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基础。在手术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这包括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理发、剃须、剪指(趾)甲,洗澡、更换干净的衣物。如果手术部位有毛发,医生会在手术当日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剃除毛发,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概率。

患者术前的胃肠道准备也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之一,尤其是消化道手术。患者要充分做好胃肠道准备,术前1天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术前1天晚上和手术当天早晨各清洁灌肠1次,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

患者术前的身体检查同样重要。患者术前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如果发现存在感染病灶,如牙龈炎、肺炎等,需要先进行治疗,控制感染后再进行手术。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因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的风险。患者术前使用抗菌药物也是预防的措施。

术后注意四大护理要点

除了术前准备和预防,术后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也相当关键。

★保持切口清洁。术后,医护人员会对切口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包扎,患者和家属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是在切口未愈合之前,切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免细菌侵入。如果切口不慎碰到水或其他污染物,应告知医护人员及时消毒处理切口。二是密切观察切口的情况,如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等异常现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找医护人员处理。

★合理饮食。术后,患者的身体需要足够的营养来修复受损组织。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蛋类、豆类等,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增强免疫力。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不利于切口的恢复。术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输液、鼻饲等途径补充营养。此外,戒烟、戒酒也是十分必要的。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延缓切口愈合;饮酒则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增加感染的风险。

★适当休息和活动。术后,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但也不能长时间卧床不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切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切口,避免剧烈运动和牵扯切口。按照医生的建议,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如果感到切口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遵医嘱用药。术后,医生通常会根据手术情况让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等来预防感染。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文: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许丽

编辑:刘洋 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叶龙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67DEYJ9Z】获取授权

肠癌术后切口长出“大西瓜”,原是巨大“切口疝”“杂交手术”解除七旬翁“身怀六甲”之痛

扬子晚报网6月28日讯(通讯员 孙卉 羊城 记者 万凌云) 一年前,家住金坛的七旬老人陆祥生(化名)因患乙状结肠癌,在当地医院做了根治手术。但出院没多久,老人发现手术切口上渐渐鼓起了一个包块,用手推一推或者躺下后就自行消失了。

但过了一年,包块越来越大,身体也愈加不适,这才来到江大附院(江滨医院)就诊,随即就被诊断为巨大“腹壁切口疝”。28日,记者从院方了解到,该院疝外科团队默契配合,利用“杂交手术”成功为老人解决难题,老人现已在进一步的康复中。

从“鸽子蛋”到“大西瓜”,形似身怀六甲

“刚开始只是一个鸽子蛋大小的包块,没想到越长越大”,陆老告诉记者,最初自己想着应该是刚做完大手术,切口还没恢复好,就没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包块越长越大,腹部的坠胀感也愈加明显。

一年的时间,他的肚子就像吹气球般鼓了起来,“鸽子蛋”眼瞅着长成了“大西瓜”,就像是身怀六甲,走路睡觉都觉得费劲。

家里人认为再也不能拖下去了,6月8日赶紧带着陆老来到江大附院,很快就被疝外科张清主任诊断为腹壁切口疝。但由于巨大切口疝在治疗上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团队通过术前讨论为陆老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治疗方案。

患者。

“杂交手术” “快速康复”,大肚子迅速消失

张清主任介绍,巨大切口疝的手术治疗并非易事。如果直接切除疝囊,将疝内容物回纳至腹腔,极易增加腹腔内的压力。继而,引发“腹腔高压综合征”,对心肺功能都有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死亡。

为了精准施治,张清主任迅速集结疝外科副主任医师何华、毛正发展开术前讨论,制定了一套“杂交手术”方案。所谓杂交手术,是指利用传统开腹 腹腔镜微创技术相结合来进行复杂疝修补的一种手术方式。12日手术时,先用腹腔镜分离腹腔内疝囊、组织间的粘连,将疝内容回纳,再利用开放手术行腹壁组织结构分离以关闭巨大缺损并用补片进行修补手术。

“杂交手术在治疗巨大切口疝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张清介绍,一是能够有效分离腹腔内粘连,避免肠管损伤;二是可以发现一些比较隐匿的小疝,避免遗漏;三是将补片平整钉合在腹壁上,复发的概率明显降低。

与此同时,“快速康复”模式也在陆老的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术前到术中、术后,外科医生、麻醉科医师、营养科、护理人员全力配合、紧密协作,陆老术前无需禁食、无需禁水、无需灌肠,术后无需插管。

此种“四无需”的做法,让患者再不必于手术前后忍受“饿、渴、痛”。康复过程明显加速,患者身体和经济实现双减负。

勿以“疝”小而不为,小包不管必成大患

张清告诉记者,陆老所患的腹壁切口疝并不少见,它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造成的原因很多,如切口感染、肥胖、年龄大等等。而需要注意的是,切口疝是不可能自愈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疝会越来越大,缺损也越来越大,手术难度越来越高。如果造成嵌顿,继而引发肠梗阻、肠坏死等情况,甚至会因此丧命。

张清特别强调,目前临床上除了手术以外,没有其他根治的手段。

教你几招,远离术后切口感染

原创 健康报 健康报

手术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因此,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尤为重要。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课题,也需要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

切口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手术或创伤后的伤口处。当伤口未得到有效保护或处理时,可能引发感染。切口感染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切口类型。手术切口分为I类(清洁)切口、Ⅱ类(清洁―污染)切口,Ⅲ类(污染)切口,Ⅳ类(感染)切口。一般Ⅲ、Ⅳ类手术切口因术前切口已经有微生物污染,因此,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

第二,脂肪液化。这种情况好发于肥胖及皮下脂肪组织较厚的患者。这是由于手术当中热量烧伤,导致脂肪无菌性的坏死而出现脂肪液化,液化的渗液是细菌的培养基,会导致切口感染。

第三,住院时间。患者住院时间越长,与院内的致病菌接触时间增加,易导致切口感染。

第四,患有基础疾病。其中,糖尿病最为多见。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原有的代谢紊乱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组织愈合能力差,易导致切口感染。

第五,营养不良。患者原本营养缺乏,加上术后禁食,手术创伤带来的不能或不愿吃饭,导致患者营养缺乏,再加上手术中、手术后出血,体内蛋白质分解加强,免疫力大大下降,容易发生切口感染。

术前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感染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术后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手术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患者自身的准备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基础。在手术前,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这包括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理发、剃须、剪指(趾)甲,洗澡、更换干净的衣物。如果手术部位有毛发,医生会在手术当日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剃除毛发,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概率。

患者术前的胃肠道准备也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之一,尤其是消化道手术。患者要充分做好胃肠道准备,术前1天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术前1天晚上和手术当天早晨各清洁灌肠1次,有助于防止术后感染。

患者术前的身体检查同样重要。患者术前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如果发现存在感染病灶,如牙龈炎、肺炎等,需要先进行治疗,控制感染后再进行手术。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因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的风险。患者术前使用抗菌药物也是预防的措施。

术后注意四大护理要点

除了术前准备和预防,术后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也相当关键。

★保持切口清洁。术后,医护人员会对切口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包扎,患者和家属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是在切口未愈合之前,切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免细菌侵入。如果切口不慎碰到水或其他污染物,应告知医护人员及时消毒处理切口。二是密切观察切口的情况,如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等异常现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找医护人员处理。

★合理饮食。术后,患者的身体需要足够的营养来修复受损组织。患者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蛋类、豆类等,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增强免疫力。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不利于切口的恢复。术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输液、鼻饲等途径补充营养。此外,戒烟、戒酒也是十分必要的。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延缓切口愈合;饮酒则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增加感染的风险。

★适当休息和活动。术后,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但也不能长时间卧床不动,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切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切口,避免剧烈运动和牵扯切口。按照医生的建议,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如果感到切口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遵医嘱用药。术后,医生通常会根据手术情况让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等来预防感染。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文: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许丽

原标题:《教你几招,远离术后切口感染》

阅读原文

来源:健康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