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肥胖的状态(油脂 长胖)

文章目录:

注意点!别太“油”了

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烹调用品,但烹调油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过量摄入会增加患胖、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如何正确使用油呢?今天,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研究所的陈宇星,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养成减油的良好饮食习惯。

湖北省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研究所主治医师

陈宇星

1

市面上的油有哪些分类?各自有什么功效?

陈宇星:我们现在常用的烹调油主要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种。常见的动物油,有羊油、牛油等。植物油有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动物油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植物油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同系列的植物油含有不同系列的脂肪酸,它们的营养价值也是不相同的。

我们建议是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油,以便获得更多更丰富以及范围更广的脂肪酸。

2

摄入油过多,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陈宇星:如果我们在日常饮食中烹调油跟脂肪摄入过多,就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高脂血症以及肥胖等问题。一旦我们患有高脂血症,就会引发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脑卒中等一些疾病。烹饪油是我们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以及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但是根据调查,目前湖北省的高血脂症人群已经达到了32.7%,血脂异常成为了现在很多人的一个痛。

3

这么多品类的油,不同的人群应该怎么去吃?

陈宇星:依据中国营养与慢性病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约近一半的成人人口处于超重和肥胖的状态。我们建议健康的人群,还是尽可能多的使用植物油。特别推荐大家使用橄榄油,因为它的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好。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我们不建议食用动物油。

4

食用油每天的摄入标准

陈宇星:《中国成人膳食指南》指出,健康成人每天的食油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两人份的食用油量是每天不超过50克,三人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家三口,每天的食用油量是不超过75克。

5

哪些食物含油量比较高?

陈宇星:武汉人过早喜欢吃的热干面,里面的芝麻酱油脂含量就非常丰富。我们日常生活中喜欢吃的一些坚果类的零食,比如瓜子、碧根果、核桃,还有一些加工类食物,例如巧克力、咸蛋黄、腊肠,这些都是含油量比较高的食物。我们在摄入时,一定要注意摄入总量的控制。另外,咱们年轻人现在喜欢点外卖,大多数外卖的油含量肯定是超标的。油摄入超标,就带来了脂肪的摄入超标。脂肪不易消化,摄入超标就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比如说我们所说的高血脂症、肥胖,而且还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6

蒸、煮等烹饪方式是否比较健康?

陈宇星:推荐大家使用使用蒸、煮、闷等做菜方法。相较于煎炸来说,它的用油量是比较小的。

7

烹饪薯条、炸鸡翅等食物,使用空气炸锅是不是更好?

陈宇星:这个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建议大家使用。比传统的那种油炸方式,健康方便很多。

8

如何控制油的摄入量?

陈宇星:对于控油,首先还是要大家尽可能使用这种控油壶,我也教大家一个小妙招。比如说我们今天有两个人吃饭,我们就把两个人吃的油,倒50克到控油壶里。那我们今天一天的炒菜量就从这里50克里出,这样就可以做到控制油的摄入。在烹饪方式的选择上,尽可能避免选择用油量比较多的煎、炸等方式。还有我们在烹饪的时候,少选择反式脂肪酸,比如说黄油、植物末,咱们中国人喜欢用猪油炒菜,这也不是很健康的一种炒菜方式。我们建议炒菜的时候,少使用动物油。

另外,大家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要注意查看营养标签,选择反式脂肪酸和脂肪含量低的食品。

9

有很多朋友喜欢用菜汤泡饭吃,这种吃法健不健康?

陈宇星:这种吃法是不健康的。首先汤泡饭,还有我们所谓的那个菜汁儿泡饭,它们这一盘菜的油脂比较多,然后你泡饭之后,摄入的油可能也会超标。

10

出去吃一顿火锅,接下来几天,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这样行不行?

陈宇星:大家偶尔出去吃顿大餐,不要惊慌,也不要心里有负罪感。如果今天吃的很油很荤,那么在后面几天,大家就可以选择清淡的饮食。只要不经常吃这种大荤大油的食物就可以了。

特别支持:

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问健康》栏目

转自:湖北发布、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来源: 湖北发布

油吃多了发胖,一点不吃好不好?真相在这

编者按:现在很多人说油吃多了不好,体重超标,要倡导减油。那么,要是一点儿油都不吃,是不是就能获得更大程度的健康呢?比如,以后不吃肉,菜只吃水煮的,是不是就更加健康了?今天,小编来为您揭秘真相!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

1、脂类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属于三大营养素之一,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承担了重要的生理作用和功能。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脂肪组织是人体的主要储存和供应能量的场所。体脂主要分布于皮下和内脏周围,特别是腹腔内的大网膜、肾脏周围等处。它保护着我们的内脏,起着保护和机械支持的作用,并能帮助身体维持体温恒定。

而食物中的脂肪除了为我们提供能量和机体脂肪的合成材料外,还能改善食物的色香味,便于消化吸收,增加饱腹感,提供脂溶性维生素。而且,有一些脂肪酸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但是又不能自身合成的。这种必需脂肪酸,只能通过食物获得。

脂类还是构成大脑、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并且和人类的生育能力有重要关系。

2、减油的根本原因,是油的摄入量过高

带来危害的不是脂肪本身,而是不适宜的摄入量。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烹调油平均摄入量为42.1克,远高于我们目前的推荐值,甚至有26%的居民每日烹调油摄入量超过了50克。

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脂肪,甚至将它彻底清除出日常生活,而应该针对摄入量这个问题,科学地选择,有计划地减量,达到“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的要求。在保证机体需要的同时,又不会因超量而带来健康负担。

3、减油要理性,更要科学

减油不是盲目地“去掉”油,科学减油需要我们学习必要的减油知识,掌握必需的减油技能。让我们一起学习,科学减油吧!

学会使用控油壶控制烹调油摄入量

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多用少油烹调方法

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急火快炒等。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少吃油炸食品

不吃油炸食品,或减少食用的频次,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少点油炸类菜品。

少用动物性脂肪

建议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使用植物油时建议不同种类交替使用。

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大部分来源于人造奶油、起酥油、人造黄油等,藏身于我们日常中的西式糕点如奶油蛋糕、面包,烘烤食品如饼干、薄脆饼,油炸食品如炸薯条、炸鸡块,以及巧克力糖果、冰淇淋等加工食品中。建议每天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所以,上述食品要少吃。

不喝菜汤

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食用汤泡饭。

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

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脂肪含量低,且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注意一下包装食品的配料表,如果里面有氢化油、人造奶油、起酥油等字样,就说明食物中含有反式脂肪酸。

浙江男子全身血液变“猪油”!爱吃这些的年轻人,赶紧停了吧

来源:FM93交通之声(hifm93)

夏天到了,

不少年轻人开启了“嗨”模式,

天天夜宵大餐,

顿顿啤酒烧烤小龙虾,

做人不要太爽了呦!

天台有个24岁的小伙子,

1米7的身高,

就这样生生吃出180斤的体重。

胖点也就算了,吃出大事了:

直接进了ICU,

血液里全是油。

右为正常血浆,左为小伙的血浆,白花花,像猪油。

吃烧烤进了ICU

“你放心,夜宵我是绝对不吃了。出院后,烧烤没碰过了,外卖也不吃了。”

26日上午,对着回访的天台县人民医院医生,曾经的患者阿宁(化名)一再强调自己已经“痛改前非”,改变了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现在活得很健康!”

4月25日上午,阿宁被家人送进了医院。

头天晚上,他吃了烧烤后突然上腹部胀痛,一开始以为吃太多,吃胀了,休息一下就没事了。结果,疼痛感一阵阵袭来,越来越厉害。不仅肚子痛,慢慢的腰背部也开始痛了,最后全身痛。阿宁痛得大汗淋漓,哭爹喊娘。

家人觉得不对劲,急忙将他送到了天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阿宁的甘油三酯高达 64.2 mmol/L,而正常标准为不高于1.7mmol/L,相当于超标了近38倍。临床考虑诊断为急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这是个什么样的疾病?有多严重?

正常胰酶是消化食物的,而急性胰腺炎状态下,胰酶不仅消化食物,还消化自身胰腺组织甚至胰腺周围组织,是一种死亡率相当高的危急重症。

医院急危重症中心医生和消化内科医生紧急会诊后,建议施行血浆置换治疗。

在消化内科行腹腔穿刺术,阿宁原本鼓得像篮球的肚子,稍微瘪下去了一点。马上转入ICU,进行血浆置换。

置换了全身近半血浆

血浆置换作为一种特殊的体外血液净化疗法,其基本过程是将患者血液经血泵引出,经过血浆分离器,去除致病血浆或选择性地去除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分、新鲜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重新输回体内。

通过血浆置换治疗,一方面可以降低血脂,一方面可以降低体内的炎症因子。

深静脉穿刺补液、抗感染、控制血糖,单针双腔管置管准备进行血浆置换,动脉穿刺随时监测血压观察病人情况,血透机器上机循环为血浆置换做准备……

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在一系列的救治措施上去后,阿宁的呼吸慢慢平缓下来了,病床边的血透机静静地旋转着,为他“解毒”。

治疗持续了3个多小时,共置换血浆2030ml,相当于将全身血浆置换了近半。

正常的血浆清澈透亮的淡黄色的,而从阿宁里过滤出的血浆,白花花一片,像猪油膏一样。

医生一声叹息:这样的血在体内,怎么会不出事呢?

因为吃,一年三次进了医院

阿宁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吃,而且特别爱吃火锅、烧烤、油炸、小龙虾等重口味的。

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上夜班,习惯了下班后去大吃一番。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好好吃一顿睡不着。

天台危重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金琦,是阿宁的主治医生。他介绍,胰腺炎的诱因有很多,大量饮酒、暴饮暴食、爱吃油腻食物、胆道结石等。

阿宁的问题是吃出来的,这不是他第一次将自己吃进医院,一年间,已经三次送进医院。第一次是去年6月份,第二次是今年3月份,前两次也是急性胰腺炎,但是普通的,不像这次来势汹汹,危重。

阿宁喜欢吃,加上平时久坐不爱运动,代谢就会变慢,油脂、糖分等囤积在脂肪组织和血液里,引起高脂血症。

一般的高脂血症不会马上引起身体不适,最多只是让人感觉疲累、头晕等。但长期处于高脂血症,则对血管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比如血管失去弹性、油脂附着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堵塞,并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等。

胰腺这个器官有很丰富的血管,如果被油脂堵住,会引起胰腺水肿,本应排到十二指肠、用于消化食物的胰液回流,从而引发胰腺炎。简单的说,阿宁血液里全是油,将胰腺给堵住了,最后大爆发。

类似患者越来越多

天台县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鲍人未主任介绍,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大鱼大肉,饮食变得“油腻”的人们不在少数,油炸高脂高热量的食品不断涌现,高脂血症的人群也越来越多,高脂血症导致急性胰腺炎的病例,也在逐渐增多。

天医急危重症中心,每年都能收治20多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以年轻人居多,最小的患者才14岁。

记者了解到,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1.5:1。这些患者的共同点是肥胖,喜欢吃零食,宵夜,经常点外卖。

被病痛折磨惨了,又亲眼看着从自己身体里置换出的“白花花”的血浆,阿宁当时就跟医生表示,通过这次“血”的教训,以后一定要健康饮食,多锻炼身体。一个月的时间,他廋了10斤。

“为了自身的健康,要远离油腻,多吃蔬菜和水果,以保证膳食均衡。”鲍人未主任说,“饮食均衡的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也很重要。简而言之,要管住嘴、迈开腿。”

零食、宵夜、外卖...要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