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头有肥胖纹(肩头有肥胖纹怎么消除)

文章目录:

一个比散步还简单的动作,每天只需 10 分钟,就能改善体态、缓解肩颈痛!

靠墙站,堪称时下最火的健身方式之一。在很多博主的宣传里,它简单易行又好处多多,“可以纠正身姿体态、缓解肩颈腰痛、强化下肢关节,甚至还能减肥减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靠墙站真的能获得这么多健康益处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去伪存真。

靠墙站

这些好处是真的

现代都市人群以脑力工作为主,久坐是常态,由此造成脊柱自颈部到腰部所承受的不平衡的压力逐日递增。为了维持更长时间的久坐,姿势会代偿形成头前伸、圆肩驼背、撅臀挺肚的不良体姿,学术上称其为“上交叉综合征”和“下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下交叉综合征。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仅如此,久坐行为已成为慢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肥胖、代谢异常综合征甚至过早死亡都相关。站立是一种替代坐姿的简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久坐危害,对心脏有一定健康益处。

相对于久坐,站着和溜达的好处数据可见。(Healy G N,et al.2015)

并且,站着比坐着每分钟可多消耗更多能量。有研究发现,相对于躺着或者坐着,站着能量消耗更高,并且在胖人中更加明显(当然散步的能量消耗是最高的)。

瘦人和胖人比较不同运动习惯能力消耗情况(JA Levine et al,2005)注:TEF:食物热效应;NEAT:非运动活动热生成;BMR:基础代谢率

但对于平常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纯站着可能会觉得很累,站一会儿就歪七扭八,而靠墙站则相对轻松一些,对于刚刚开始纠正久坐习惯的朋友更加友好。因此,作为好习惯养成的新手入门操作,靠墙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靠墙站的时候,通过后背贴靠着墙面给予身体一个空间和位置反馈,增强身体对正确姿势的意识,激活长期失用萎缩力弱的颈深屈肌、斜方肌中下束肌肉以及腹部的多裂肌和腹横肌,从而改善肌肉失衡和不良姿势。

除了改善体态外,靠墙站还可以缓解颈肩腰痛。在正确站立练习的过程中,这些由于不良体态而失用萎缩的肌肉能够得到锻炼,帮助身体重新建立正确的前后和左右的肌力配比,长期紧张短缩的肌肉压力得到释放,有效缓解肌肉的过度使用导致的酸痛疲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靠墙站只是一个“入门运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改善体态、缓解肌肉紧张,至于其他更多的效果,则要合理看待。

靠墙站的动作要点

为了确保靠墙站立达到最佳效果,动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以下是具体的站立要点:

1

脚跟与墙的距离

脚跟距离墙壁大约一个足跟的距离,或直接贴墙站立,保持双脚与肩同宽。

2

背部紧贴墙壁

整个背部从上到下依次是后脑勺、上背和肩胛骨、臀部,这些区域要紧贴墙壁。

3

避免头部前倾

头部保持中立,下巴微微向后收,避免头部前倾,感觉下巴到颈部深层有肌肉(颈深屈肌)收紧的感觉。

4

肩膀下沉

双肩放松下沉,远离耳朵,肩胛骨贴靠墙面,肩头尽量贴靠墙面,感觉胸前肌肉(胸大肌、胸小肌)有牵拉的感觉。

5

手臂自然下垂

手臂自然下垂,手心朝向大腿。

6

腹部收紧

下背部距离墙面距离半个手掌为最佳,如果超过一拳可以通过腹式呼吸(膈肌激活)帮助调整,通过自然绵长的呼吸,在一吸一呼之间感受腹部肌肉(多裂肌、腹横肌)微微收紧,抓紧缩小下背与腹部的空间,也会感到腰腹核心更加稳定。

7

臀部肌肉激活

臀部肌肉微微收紧贴靠墙面,保持骨盆中立位。如果找不到感觉,可在两腿之间加一个瑜伽砖或靠枕。

靠墙站的最高境界是“身后无墙,心中有墙”,也就是说当你通过靠墙站学会身体各个肌肉的发力模式后,日常站姿也要养成好习惯才算真的是练到位。

站立的最高境界:山式站立。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进行靠墙站的练习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用力:不要用力推墙,保持自然呼吸,避免肌肉过度紧张。

逐渐延长时间:初学者可以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站立的时间,以避免肌肉过度疲劳。

定期检查姿势:在练习过程中,定期检查自己的姿势,确保各个部位都正确贴墙。

避免长时站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会导致肌肉僵硬,建议定期变换姿势或进行其他伸展运动。

尊重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柔韧性不同,练习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避免过度拉伸或压迫。

疼痛立刻停止:如果在练习过程中感到任何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或运动康复人士。

靠墙站的进阶练习

如果你觉得靠墙站已经不能满足你的健身需求,以下两个动作分别针对上肢和下肢力量进行针对性强化。

1

靠墙静蹲

靠墙静蹲是一种常见的下肢力量训练动作,主要目的是增强腿部肌肉,特别是臀部和大腿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单腿进阶练习还能提高骨盆、髋和膝关节的稳定性。这个动作安全性较好,对于孱弱和老年人尤为推荐,对于提高下肢肌肉的控制力和预防膝关节损伤也非常有帮助。

图片来源:某运动APP

动作要点:

保持正确的姿势:背部平靠在墙上,腰部距离墙面距离不超过半拳,双脚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

控制下蹲深度: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应循序渐进不宜过急下蹲过深,最后随下肢力量提升可达到 90 度,避免蹲得过深增加膝关节压力。

保持呼吸均匀:在保持姿势的过程中,全程保持均匀呼吸,切忌憋气。

逐渐增加时间:可先从 10 秒保持开始,逐渐增加至 1 分钟,后可进阶到单腿保持。

注意事项:

避免膝盖内扣:膝盖应始终与脚尖方向一致,避免内扣。

控制下蹲速度:下蹲和站起的过程要缓慢,避免快速动作导致损伤。

避免过度训练:初学者应从较短的时间开始,逐渐增加持续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疲劳。

2

墙壁天使

墙壁天使是一种上肢和肩部的稳定性训练动作,动作模仿好像双臂像天使的翅膀在挥动。这个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肩胛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增强肩部和上背部的肌肉力量,对于改善肩部和上背部疼痛和预防肩关节损伤非常有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动作要点:

保持身体紧贴墙面:后脑勺、上背部、臀部紧贴墙面,腰部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

控制手臂运动:双臂屈肘 90 度,大臂平行地面,小臂垂直地面,手臂沿墙面上下缓慢运动。

腹部收紧,腰背挺直:动作过程中保持腹部收紧,腰背挺直,避免腰部过度弯曲。

注意事项:

避免耸肩:在动作过程中,应避免耸肩,保持肩部下沉。

控制运动速度:手臂上下运动应缓慢,避免快速动作导致肩部受伤。

避免过度拉伸:如果感到肩部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动作,避免过度拉伸导致损伤。

参考文献

[1]菲尔·佩治,克莱尔C.弗兰克,罗伯特·拉德纳. 肌肉失衡的评估与治疗[M].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6.9.1.

[2]Dunstan D W, Howard B, Healy G N, et al. Too much sitting–a health hazard[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2, 97(3): 368-376.

[3]Healy G N, Winkler E A H, Owen N, et al. Replacing sitting time with standing or stepping: associations with cardio-metabolic risk biomarkers[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5, 36(39): 2643-2649.

[4]Nazaret A, Sapiro G. A large-scal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causal effects of a behavioral health nudge[J]. Science Advances, 2023, 9(38): eadi1752.

[5]Levine J A, Lanningham-Foster L M, McCrady S K, et al.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n posture allocation: possible role in human obesity[J]. Science, 2005, 307(5709): 584-586.

[6]Gibbs B B, Hergenroeder A L, Perdomo S J, et al. Reducing sedentary behaviour to decrease chronic low back pain: the stand back randomised trial[J].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8, 75(5): 321-327.

[7]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840002887521375895

[8]https://www.51wendang.com/doc/da17c12f52cc010e5aac58af

[9]https://zhuanlan.zhihu.com/p/32726332

[10]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220225129298768390

[11]https://www.veer.com/illustration/373300140.html

转自:科普中国

来源: 蝌蚪五线谱

“头肩比”对气质的影响有多重要?正确认识肩宽问题,快速提升衣品

文:洛薇

Hi,我是洛薇,继续我们的时尚穿搭之旅。

在刚刚结束的金鸡奖百花电影节中,可谓大佬齐聚、美女如云。各路明星美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明里暗里,无不是为了博得美名留存,给所有人一个惊艳的印象。而我们也有幸一饱眼福一览众美女的各自风彩,从而也暗暗给自己打气,朝着“变美”的方向穷追不舍。

可是,女娲娘娘在“造人”的时候也是有着私心的,喜欢的呢就细细雕琢;不喜欢的呢就大袖一甩随你们自生自灭吧。嘻嘻,开个玩笑了。我们每个人因为基因不同,从而导致身体、肌肉、骨骼、长相的千差万别,这些形态迥异的个性特色构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也只能是唯一的。

▲在这次百花盛会中,关晓彤的宽肩成为瞩目的目标。关晓彤个子高挑、五宫清秀端正,是标准的美人胚子。她自身硬件设施非常好,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吐槽呢。这个宽肩问题还真的不是她的错,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头肩比“问题。

▲在这次盛会中,关晓彤穿的这件镶钻蓬蓬蛋糕礼服裙非常仙,清新脱俗,也很适合她少女甜美的气质,再加上她五官精致,身材高挑,更是穿出了美的新高度。

▲关晓彤非常瘦,脸小头小,按她的身高和体重来说,是一点都不胖的,更不存在说因为肉肉多而导致虎背熊腰了。那为什么她就是看起来很壮呢?原来问题就出在”比例“上,稍做观察就会发现,关晓彤的头肩比是明显大于正常标准的。

▲同样有这个问题的还有颜值高、身材棒的LISA,她的问题也是出在头肩膀比严重不协调,从而导致的肩膀比例失衡问题。

▲素有”气质美人“之称的刘诗诗,胜在她傲人的体态和体形管理之上。她的头肩膀比例就很完美,虽然穿着夸张的花朵肩饰礼服裙,但头部和肩膀比例标准,看起来就很协调。

▲杨幂也是头肩比比例协调,穿着一袭红裙的她更加妩媚、美妙动人。同时也显露出了肤白、大长腿的完美身材比例。

▲周冬雨虽然个子小,整个身材像纸片一样单薄,但她自己本身的头肩比例非常好,从而整体看起来也是协调一致的,丝毫没有违和感。

头肩比是影响一个人气质和气场的重要因素。在大女人风格中,就特别强调宽肩来造势。适当的肩宽比是完美的,但过窄过宽都会影响到我们穿衣打扮。有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细节都做的很完美了,但就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可能就是这些比例细节在作祟。

那么什么是头肩比呢?怎么样知道自己的比例好不好?又如何来改善解决呢?别急,洛薇今天就是专门解析这个问题的哦。

第一:什么是头肩比?

在说到头肩比之前,我们先来普及一个”身材比例“的问题。身材比例是从多角度来衡量身材标准的判断之一,对于形角设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美术素描人体画中,就特别强调身材比例的意义。

在人体素描中,是严格按照一定的身材比例来画的,这样出来的人物形象是标准、完美的,当然如果想创作特别另类的,那另当别论。

而身材比例又来源于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例“,这是经过数据精密测算出来关于万物的审美标准。黄金分割比例具有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这一比例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被认定为是建筑和艺术中最理想的比例。

>>>>身材比例有哪些?

黄金分割比例应用到身体中,那么相应涉及到的比例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

头身比、头肩比、腰臀比、腰身比、腿身比、肩臀比、身高三围标准、身高腿围等等一系列比例问题。

我们人体不是机器,不是精密计算组装起来的,肯定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其中对人体气质影响比较大也常用的也就:头身比、头肩比、腰臀比、腿身比这四大身材比例。今天洛薇主要聊的是头肩比哦,也就是肩宽肩窄问题的解决之道,其它身材比例后面再说。

>>>>头肩比的判断

头肩比:头的长度除以肩膀宽度,标准头肩比是肩宽在1.5个头宽左右。肩膀稍宽点会更有气场,但是不能超过1:2。对于女生来说,在1.5倍左右都是最理想的。如果超过则显得很强壮,很man. 那么小于1.5倍的则属于肩窄,肩窄会显得头大,这是另一种极端。

1.肩宽:头肩比超过1:1.5

▲再拿关晓彤为例,五官标准精致,她的脸和头都不大,但和肩膀比起来的话,就显得肩宽。差不多头肩比要接近1:2了,因此,看起来就显得肩宽和壮。

▲本身肩宽的人再加上背厚和胖,那可真有虎背熊腰的即视感了。蒋欣的身材也是忽上忽下的,本身骨架就大再加上肩宽,一胖起来肩膀又厚又宽,显得特别壮硕。她在管理身材这条路上是有着明显劣势的,天生的大骨架再加上稍不留心就放纵的胃口,那可真的是自我放飞了。

2.肩窄:头肩比小于1:1.5

既然有肩宽,那自然有肩窄啦。肩窄会显得头大,但相对肩宽来说,肩窄的人会显得乖巧可爱,气场会相对较弱。

▲可爱的小杨紫五官精致,头小脸小,但因为明显的肩窄,会显得头有些大。对于肩窄的女生来说,露肩装是最好的选择,或带有花边装饰的领口都可以。

▲从这张有意思的合照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对头肩比有个理解。关晓彤的头和杨紫的头是差不多大小 ,但在肩膀的陪衬下,头肩比大小一目了然。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这些特点造就了体型差异,这在穿衣搭配中是脱不开的重要课题。你只有了解自己的差异,才能更好地穿衣。

在了解了头肩比造成的肩宽、肩窄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专门解决啦。身材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一直找不到根源。只要找到根源就可以通过发型、服装等方法来修饰化解。

永远记住一句话:学会合理运用”扬长避短“是会穿衣的宗旨。

第二:头肩比不协调如何解决?

想要解决头肩比不协调问题,我们只需要从三个地方下手,这也是最基本最正确的解决肩膀问题的关键。

第一:从头部发型解决

从头部解决也就是发型啦。适当缩小或放大头部视觉量感就能有效地解决肩膀过窄或过宽问题。而解决头部大小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发型

1. 肩宽的发型调节

肩宽的妹子想要看起来显窄,可以用披肩长发遮住肩膀或烫发或利用发型的蓬松度来增加头部的大量感,从而显得肩窄。

▲关晓彤的长卷发马尾辫,用前面垂下的部分修饰过宽的肩膀永远是正确的做法,相比梳起丸子头发型,头发披下来更适合她。

▲如上图这样,用蓬松的长卷发来增加头部的量感,从而使头部和肩膀协调,看起来更加舒服。

2. 肩窄的发型调节

相反,肩窄的妹子会显得头过大,那么在发型上面就以清爽短发或扎起来比较适合,从发型上面控制头部的量感,从面达到修饰肩窄的效果。

▲杨紫的短发造型明显比长发合适,清爽短发可以调节发量的大小,从而会显得头小,也能与窄肩对比不明显,从而看起来和谐统一,比例更加好。

▲这些年杨紫的衣品提升的很快,她的一系列短发新颖造型既清爽吸睛又很适合她,特别点缀的丝巾、麻花辫很特别,让人耳目一新。

第二:从服装来解决

选择合适的服装款式对改善肩膀问题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哦。这个就类似于我们常说的T型身材和A型身材的服饰修饰技巧了。T型身材和A型身材最显著的区别标志就是:肩膀!

从以上图片可以明显看出,肩宽即T型身材,肩宽相对臀部明显过大;而肩窄则恰恰相反,明显小于臀部一个人的头肩比大小、臀宽下装大小,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肩宽窄问题,而想要解决也是从这些地方入手的。

1. 肩宽的穿衣之道​。

肩宽的首要目的是缩窄肩部,因此那些遮住肩膀、V领或宽背带款式都非常合适,还有那些方领、插肩袖衣服,能在视觉上把肩膀缩​窄。

▲领型是宽肩膀星人最直接的调节手段,可以选择大大的V领或方领或U型领,延长纵向线条,在肩膀处形成纵向分​隔线条,从而弱化肩膀宽的问题。

▲比如蒋欣的V领服装明显要好过一字肩,肩宽的人是不适合一字领口,会显得肩更宽,同时V领衣服可以显脸小、弱化肩宽问题,达到显瘦的效果​。

2. 肩窄的穿衣之道。

肩窄的首要目的是扩宽肩部,比如那些oversize的落肩袖或小飞袖,都能增加肩宽​。还有西装类的垫肩、一字肩服​装都适合。

▲类似这样的大廓形,对肩膀​窄是非常友好的哦。

▲或这类带有大垫肩的西装,能增加肩膀宽度,从而加大造势​效果,提升大气场。

▲杨紫非常适合露肩装,再加上清爽的短发造型,看起来真的美​极了。

第三:从臀部下装来解决

从上面我们知道,影响肩宽窄除了头肩比,另一个影响因素是臀宽和下装大小。只要合理调节臀宽大小,从整体上面也能影响肩膀宽窄的问题​。那么调节臀宽大小也是从服装入手。

1. 肩宽的臀部调节。

服装入手调节臀宽​:原则是能增加下装宽度的款式都可以调节肩宽。

选择那类带有收腰放摆款式的裙装,放大下摆增加臀宽;或宽大的阔腿裤装或工装裤,从而和肩宽​协调一致​。

▲弱化肩膀线条,增加臀宽及下半身的横向面积,从而达到和谐​。

▲如上图,肩膀的人特别忌讳放大上装,收缩下装,像这类上衣宽松,再搭配紧腿裤更加显得肩膀宽。应该加大下装的宽度,从而和肩宽达成平衡。假如你是因为肥胖造成的肩宽体胖背感,那还是赶紧减肥为主吧。

2. 肩窄的臀部调节。

肩窄,臀部则相应显得宽,这时只需要收紧臀部增加肩膀亮点,把视觉重心放在上半身,弱化臀部及下装,​就能起到平衡作用。比如下半身要简洁利落,不要有太多装饰,过宽的裙装或裤装都不合适肩窄的​体型。

▲像唐嫣这种大廓形大衣外套搭配小腿裤和运动鞋,特别适合肩窄体型,利用上宽松下收紧来修饰肩窄的问题。

不管肩宽还是肩窄,只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之道​才是最完美的。关于头肩比造成的肩宽、肩窄问题全部解析完了哦,到这里也该收​尾了。洛薇只是从最根本的基础原理来解析,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灵活应变,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穿衣​风格哦。

后​记: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体型和个人,再完美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提高穿搭衣品。

我是洛薇,把形象管理作为自己一生都要做的功课,用美的形象、美的心情来迎接生命中每一天的绽放。

如果您有困惑,可以私信哦,欢迎留言讨论哦,在变美的道路上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强大!

深挖肩痛 竟然有轻中重13个原因

从肌肉拉伤到肩袖撕裂,再到心脏病发作,甚至肺癌,引起肩部疼痛的医学原因竟然这么多种多样。美国一家文摘网站近日对此进行了总结。

1肩袖损伤

如果你的肩膀疼得要命,以至于要去看医生,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肩袖受伤了。临床医务工作者估计,这是2/3的人肩痛的原因。虽然患者更有可能是运动员,但普通人也有可能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磨损,使我们更容易受伤,包括肩袖撕裂。这会导致肩部外侧上方疼痛,尤其是在做头顶推举和把胳膊抬离身体的动作时。

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和做理疗可以减轻这种肩痛,对于严重的病例,必要时可做手术。如果这种疼痛与肩部无力和无法抬起手臂有关,尤其是在涉及急性损伤的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2骨关节炎

这种退行性关节病引起的肩部疼痛可能是由于全身的磨损,很久以前的损伤,或由于体力要求很高的工作或运动需要重复做向上推举的动作引起的。软骨和关节组织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增加摩擦,导致疼痛、肿胀和活动能力下降。据统计,每3个60岁以上的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这种病。

虽然骨关节炎没有治愈的方法,但它是可以治疗的。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增加运动范围和减轻疼痛。保守的、非侵入性的选择包括超声波、冷激光、推拿和增强肩部肌肉力量的练习。如果疼痛恶化,患者可以考虑注射可的松,采用新的和实验性的治疗方法,如注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或干细胞,以及关节置换手术。

3肩周炎

这种肩部疾病的医学术语是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又称冰冻肩,患者肩部的感觉像是被冰冻起来了。肩关节内膜发炎可分为三个阶段:冷冻期,以运动时疼痛为特征;冻结期,肩部无法向某一方向移动;解冻阶段,患者的运动范围开始改善。

肩周炎通常与严重的受伤无关,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5%,在40~60岁的女性和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见。治疗方案包括抗炎、注射、理疗和针灸。许多患者接受过几个月的理疗后就完全康复了。在某些情况下,建议手术,然后再进行理疗。

4胆囊问题

右肩疼痛可能表明你有导致阻塞的胆结石。其他可能引起突然和迅速加剧疼痛的区域包括右上腹部、胸骨以下的腹部中心以及肩胛骨之间。

基层医院的医生通常就能诊断胆囊问题。这对他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肩关节本身不会因运动而疼痛。食用高脂、高胆固醇、低膳食纤维含量的饮食,以及糖尿病或胆结石家族史,都会增加患这种疾病的风险。它的治疗方法包括服用溶解胆结石的药物,这可能需要几个月或几年才能完全发挥作用,或者做手术来切除胆囊。

5胸廓出口综合征

当锁骨和最上方的肋骨(胸廓出口)之间的血管或神经被压迫时,就会导致这种症状,其特征是肩部和颈部疼痛和手指麻木。根据梅奥诊所的说法,这可能是由车祸、重复活动(比如打字或投棒球)、背着沉重的袋子、肥胖或怀孕造成的。如果你在脊柱和肋骨之间有一根额外的肋骨或特别紧密的结缔组织,也可能天生就有这种倾向。

对于胸廓出口综合征,理疗是一线疗法,但如果病情继续进展,没有其他方法更有效,推荐做手术。

6神经挟捏

如果你的肩膀、手臂和手都有疼痛、麻木和针刺的感觉,很有可能是神经挟捏造成的。当骨头、突出的椎间盘或肿胀的组织压迫从上脊柱延伸到颈部和肩部的神经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神经通过小通道从脊柱中出来,如果脊柱周围的肌肉拉得太紧,这条通道会被切断,造成神经挟捏。就像有人踩在花园的水管上,水不能自由流动。在脊椎中,沿着神经的走向,神经挟捏将导致疼痛。有时这个问题会自行解决,但如果没有,典型的治疗选择包括脊椎调整、理疗、冰敷(然后热敷)、服用布洛芬和注射皮质类固醇。

7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是相对常见的肩痛原因。骨折后,患者的手臂可能很难移动,肩膀向前向下下垂时会疼痛。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肩部跌倒或其他直接撞击造成的。如果锁骨骨折,患者能感觉到锁骨的断裂,因为它就在皮肤下面。

锁骨骨折的治疗通常需要用悬臂带来稳定受伤区域和做理疗;但如果骨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移位,患者可能需要做手术。

8滑囊炎

滑囊是一个充满液体的囊,它能对关节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滑囊炎是引起肩部疼痛的一个常见原因,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患有糖尿病或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的人身上;经常进行头顶重复动作的运动员(如篮球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也会存在患上滑囊炎的风险。

打个比方,滑囊就像一个装有水的拉链袋;如果袋子里的水量翻了3倍,就会肿胀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持续的,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是如此,而且随着活动的进行,疼痛通常会加重。滑囊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萘普生)、冰敷和进行力量锻炼,以及超声波治疗。

9纤维肌痛

即使是医生也有可能经常误诊这种疾病,有些人甚至不相信这种慢性问题是真实存在的。纤维肌痛的大多数患者是女性,一个明显的迹象是身体多个部位有规律的钝痛和其他令人费解的疼痛。一个常见的激痛点是肩部的顶端,其他部位包括头部的后方、上胸部、臀部和膝盖。患者还会出现疲劳、睡眠困难、抑郁、头痛、焦虑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虽然没有治愈方法,但治疗选择包括服用普瑞巴林等治疗神经痛的药物、抗抑郁药、理疗和针灸,以及食用果蔬多、肉和糖少的饮食。许多女性报告说,通过平衡饮食中欧米伽-3脂肪酸与欧米伽-6脂肪酸的比例(1:1或2:1),疼痛能得到缓解。

10肺栓塞

如果你认为肩部肌肉拉伤了,但疼痛非常严重,以至于你很难入睡,甚至无法躺下,那就马上去看急诊。这种类型的肩痛可能是肺栓塞的迹象。你将被给予抗凝血剂或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或者需要做外科手术。如果不迅速治疗,肺栓塞可能会对肺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甚至致命。

11心脏问题

胸部有压迫感或疼痛当然是心脏病发作最常见的症状,肩痛也可能是其中之一。心绞痛患者可能会出现肩痛,他们的手臂、颈部、下巴或背部也可能会疼痛。尤其是女性应该注意这种不寻常的症状,特别是伴随着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疲劳、头晕、呼吸急促和消化不良时。

女性的心脏病发作症状往往与男性非常不同,她们通常不会体验到传统的胸痛。底线就是:如果你感觉不舒服,不要随便对付,尽快去看医生。

12癌症

肩痛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癌症,最常见的是肺癌。波兰内政部中央临床医院的研究者发现,14%的间皮瘤(肺癌的一种)患者(通常是由于接触石棉引起的)报告肩痛,这往往是最初的症状。

另外几种类型的肺癌也可能造成肩痛,如肺上沟癌和转移性肺癌。与肺癌相关肩痛的棘手之处在于,它可能并不严重,而且容易被误认为是关节炎。这种疼痛被称为“转移痛”,因为它开始于身体的其他部位。

13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血无论发生在哪里都是可怕的,但当出血发生在大脑与其保护组织之间的间隙时,情况就特别糟糕了。虽然肩痛是一种可能的症状,以及颈部疼痛、视力问题、麻木、意识混乱、对光线敏感、恶心和癫痫,但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明显迹象是突如其来的、令人衰弱的头痛。这种病可能是由脑动脉瘤、外伤或血液稀释剂引起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以防止脑损伤和挽救生命。

文/王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