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忌食哪些食物(肥胖禁忌不能吃的食物)

文章目录:

腰围超这个数很伤身!不吃这4种食物远离“大肚腩”!

相信不少人知道

过度肥胖

百病之源

但您知道吗?

腹型肥胖

比体重超标更可怕

研究显示“肚子越大,越伤大脑”,同时,腹型肥胖的人也更易患癌。那腹型肥胖者的标准是什么?如何科学瘦腰还不伤身体?快来一起看看吧!

肚子越大,人越“傻”

2023年2月,新加坡研究人员在柳叶刀的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肥胖影响亚洲人群的认知功能》显示:

人的内脏脂肪每增加0.27kg,其大脑认知年龄就会老化0.7岁。

△换言之,腹部越肥胖,越伤大脑。

腹型肥胖易疾病缠身

多项医学研究还证明,腹型肥胖者患以下疾病的风险几率更大:

●易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易患肝癌、胆道癌等恶性肿瘤

●易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易老年患痴呆症等认知障碍病

●易得脂肪肝,严重影响肝脏功能

如何判断腹型肥胖?

① 测腰围值: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即便BMI正常,患病风险也会升高;

②看腰臀比:男性腰臀比例大于0.9、女性大于0.8,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大于1.0即为腹型肥胖;

③肚皮厚度:两手指距离3厘米,捏起腹部皮肤,宽度大于1指半或2厘米,就可能属于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少吃这4类食物

日常生活中,要想远离“大肚腩”,不妨少吃这四类食物:

◎“添加糖”类食物

含有“添加糖”的食物,升血糖的速度快,人体细胞一时用不过来,部分血糖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精制米面

与“添加糖”一样,精制米面做成的主食如白馒头等升糖也快。有研究显示,吃升糖快的食物更易堆积内脏脂肪。

◎饱和脂肪类食物

专业研究显示,饱和脂肪酸吃多了不利于减肚子。如猪牛羊的肥肉、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还有配料里添加了氢化植物油、植脂末、植物奶油的一些零食。

◎喝酒

酒喝得越多内脏脂肪越多。如不得不喝,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单日酒精摄入别超过15克。

减腰围的5个小习惯

调整饮食的同时,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或许也能助您拥有“小蛮腰”。

好姿势——尽量挺腰直身收腹

好运动——做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

好饮水——白开水淡茶饮代替甜饮料

好工具——常备体重秤,了解体重变化

好生活——养成爱打扫、走楼梯的习惯

无论是饮食运动

或日常习惯的改变

减肥最难的是坚持

您可以尽量

找到适合自己的

方式坚持下去

为了健康

加油哦!

来源: 北京时间新闻

医生忠告:年龄大了,需要适当忌口,3种食品能不吃就尽量不吃

“张医生,年龄大了有些食物就真的需要忌口吗?”

今天中午回家的时候,路上遇到了王阿姨,她跟我说自己快退休了,终于能享享清福了。因此在吃东西的时候胡吃海喝,结果一个月后发现体重不仅增加了,而且去体检的时候发现血脂、血糖都超过了正常数值。医生告诉她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她不注意饮食有关,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注意忌口了。王阿姨听了医生的叙述后,对此半信半疑,所以就问了我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其实,当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得某些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就应该对某些食物忌口。为了让大家更健康、长寿,今天医者良言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1.年过50岁后,需要对3类食物忌口:

腌制类食品:

不知不觉,快过年了,很多人都制作了一些腌制类食物,比如咸菜、腊肉、咸鱼、咸鸭蛋等。

这些腌制类食品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里面都会放入大量的食盐。如果长期吃腌制类食物,那就会使得摄入的食盐量超标。摄入的食盐量超标,就会使得血管内的水分增加,而且还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而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本身就是多种疾病的高危因素,比如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

肠癌

另外,长期吃腌制类食物还会增多癌症的风险。我们都知道,食物被腌制以后,里面含有的亚硝酸盐是比较高的,虽然亚硝酸盐不具有致癌性,但是它们会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转变成亚硝胺类物质。亚硝胺类物质是具有致癌性的,因此长期吃腌制类食物就会增加胃癌、食管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还有一点,无论是腌制蔬菜还是肉类,它们都会在制作的过程中使得一些营养物质丧失殆尽,比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与此同时,腌制类食物相对来说由于含盐量高,而且本身也不容易被人消化,所以长期吃这类食物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

除此之外,长期吃腌制类食物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增加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抛开剂量谈致病都是耍流氓。如果我们偶尔吃一点腌制类食物,那问题也不大,但是尽量不要长期吃。为了降低腌制类食物的危害,我们可以吃点大蒜和蔬菜,也可以喝一点茶水。

高糖、高油类的食品:

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糖类的量应该控制在50g以内,每天油脂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25~30g。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摄入量是超标的。

大家不要小看糖类,当我们长期摄入的超标以后,就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而肥胖本身就是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

当人吃了糖类以后,就会使得血糖的水平升高,人体为了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就会分泌很多的胰岛素,而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之一就是把糖类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

另外,在人体内存在着三大营养物质,即糖类、脂肪、蛋白质,能量的消耗顺序依次也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当人想减肥的时候,如果体内的糖类不消耗得差不多,那就很难消耗到脂肪。因此,在减肥的时候不控制糖类的摄入,就会增加减肥的困难程度。

相对来说,高油类的食物含有的能量是比较高的,长期吃这类食物就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而且还可能会引发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

常见的高糖、高油类食品主要包括精制米面、糖果、碳酸饮料、肥肉、油炸和油煎类食物、蛋糕等。

酒:

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都喜欢喝酒,甚至有人每顿饭都离不开酒。殊不知,长期喝酒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

有一些朋友认为,适当饮酒对健康是有好处的。但是需要注意,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经指出,对人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因此不要再拿适当喝酒有益健康来说事了。

长期喝酒,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进而引发脂肪肝,更有严重者会出现酒精性性肝硬化。

长期饮酒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比如增加神经炎、胃炎、胃溃疡、胰腺炎、痴呆、低血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养老知识大赛#

2.进入50岁以后,需要坚持清淡而均衡的饮食方式:

这里说的清淡饮食并不是这不吃、那不吃的,而是一种口味偏于清淡的饮食方式。

每天摄入的主食控制在300g左右,每天食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g以内,尽量少吃或者不吃糖果或者甜食。

可以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比如鸡蛋、鱼肉、虾、牛肉等。这里需要注意,应该限制西瓜、香蕉、葡萄、菠萝等这类含糖量高的水果。#健康明星计划#

在做饭的时候,应该注意采取一些健康的烹饪方式,比如蒸、煮、炖、焖等,尽量不要采取油炸、油煎、熏烤等的烹饪方式,否则即便是健康的食材,也会因此变得“不健康”。

每次吃饭的时候,应该控制在7分饱为宜。七分饱主要是指刚好吃饱了,但是还能再吃一点食物。为了控制七分饱,平时在吃饭的时候,应该注意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5次左右。否则吃饭吃得太快,饱腹信息还没有传到大脑,就会出现已经吃得很饱的情况。#健康科普大赛#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肥胖,可能是你这两类食物吃少了

01

儿童时期肥胖

会影响终身健康吗?

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度蓄积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很多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目前,出现血脂异常、血糖异常或者高尿酸血症的儿童越来越多。并且,科学数据表明,70%的肥胖儿童,成人后还会肥胖,也会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风险。

02

肥胖

可能是你这两类食物吃少了

两类食物吃少了

1.蔬菜水果吃少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学龄儿童(从6岁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每天新鲜蔬菜的摄入量应为300~500克。但实际上,目前学龄儿童,每天新鲜蔬菜的摄入量只有不到200克,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新鲜的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提供较强的饱腹感,应餐餐有蔬菜,特别是早餐不能忘了吃蔬菜,像洗一洗就能吃的黄瓜、西红柿,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2.粗杂粮吃少了:

包括全谷物、杂粮、杂豆,它们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较丰富,应与精白米、精白面互相搭配,粗杂粮可以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我们国家0~18岁儿童系统调查与应用中也分析了,儿童粗杂粮的摄入与体内脂肪的比例关系,粗杂粮吃得多,体内脂肪的含量就会低一点。

可以在蒸米饭的时候,往里边加点小米或者杂豆,做成二米饭或者杂豆饭,也可以在煮粥的时候选择煮八宝粥。

两类食物吃多了

1.肉吃多了:

这里指的肉是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比如红烧肉、炸鸡翅等,一周最多吃一次。

对于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比如鱼肉、鸡肉、鸭肉,是推荐摄入的,但不能选择油炸的烹饪方式。

2.糖吃多了:

除了直接摄入的糖,还有一些糖是隐形糖,比如一瓶可乐中约含糖53克,所提供的能量约等于两小碗米饭。

每日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不要超过25克。

03

你以为的“健康零食”

不一定是真的健康

“健康零食”不一定都健康,有的零食只是听起来健康。

比如零糖饮料,看起来0糖、0脂、0能量,但其实添加了甜味剂,比如木糖醇、低聚糖等,喝起来很甜,还会升高甜味的阈值,让你吃普通食物的时候,就不觉得甜了。

比如果蔬干,相较于新鲜的水果蔬菜,在加工的过程中,维生素有一定损失,还可能会添加油、食品添加剂等。

健康零食怎么选:

● 一小杯鲜牛奶或一小杯低脂牛奶。

● 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小黄瓜、小西红柿、苹果等。

● 不超过15克的原味坚果(以果仁计算)。

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能量需求量的10%左右。

吃零食的时间要注意:

● 饭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不吃零食。

● 两餐中间可以吃点水果、坚果。

● 睡前两小时可以喝小半杯温热的牛奶。

04

孩子要想长高个

这3点很重要

1.合理饮食:

让孩子长高的食物,其实就是最基本的食物。

优质蛋白质:

比如鱼肉、鸡肉、鸭肉等低脂高蛋白的肉类,鸡蛋,大豆及豆制品。

钙:

● 奶及奶制品,含钙量是比较丰富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学龄儿童每天奶及奶制品的摄入要达到300毫升及以上,最好能喝到500毫升。

担心脂肪摄入过多的话,也可以选择低脂奶。

● 花生、芝麻的钙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

● 大豆及大豆制品的钙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

● 新鲜的绿色蔬菜,比如荠菜、小白菜等,钙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

2.晒太阳: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是有限的,主要来自于海产品、蛋黄,推荐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对于儿童来说,每天增加半小时的户外运动,既能晒到太阳,帮助合成维生素D,还能加快血液循环,让钙留在骨骼里,一举两得。

3.运动:

比如篮球、排球、跳绳等,对于长高都是有帮助的。

05

补钙不一定长个子?

膳食营养补充剂是不是智商税?

钙片、维生素D、赖氨酸、γ-氨基丁酸等一系列的膳食营养补充剂,其实就是保证正常营养,这些营养对生长是有帮助的,但它不能直接帮助长高。

其次,这些营养成分,是可以从食物中直接获取或依靠身体自身产生的,正常情况下没有必要额外补充,否则反而可能会对代谢造成负担。

想要孩子长得高,还是要依靠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睡眠,而不是依靠膳食营养补充剂。

注意:

如果觉得孩子需要额外补充膳食营养补充剂,一定要在去医院就诊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健康小贴士

1.科学数据表明,70%的肥胖儿童,成人后还会肥胖,也会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风险。

2.肥胖与饮食关系密切:

两类食物吃多了:含脂肪、油多的肉和糖。

两类食物吃少了:蔬菜水果和粗杂粮。

3.健康零食怎么选:

4.想要孩子长得高,还是要依靠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睡眠,而不是依靠膳食营养补剂。

来源: CCTV生活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