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虚会肥胖(肝肾亏虚人会瘦吗)

文章目录:

肥胖者之所以会发胖,从中医角度讲,主要还是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胖子都是潜力股。”这句话不知道宽慰了多少人,但现实是,潜力股有时候也会变成“压力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有超过20亿成年人超重,其中6.5亿人属于肥胖。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导火索”。不过,今天我们不聊这些“沉重”的事情,而是换个角度:从中医的视角,来看看肥胖的根源到底在哪。胖,真的是因为你吃多了、动少了这么简单吗?

第一锅:脾虚是幕后黑手,别让你的“仓库管理员”罢工!

中医里有句话叫“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简单来说,脾就像我们身体里的“仓库管理员”,负责把你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吸收,然后转化成能量供全身使用。如果脾健运,仓库井井有条,吃多少用多少;但如果脾虚了?不好意思,食物转化不完全,直接堆成“库存”——也就是脂肪!

举个例子: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明明吃得不多,但还是胖得像个“发面包”?这就是典型的脾虚型肥胖。脾虚的人通常伴随有消化不良、胃口差、四肢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而且,脾虚型肥胖的人特别容易水肿,早上起来脸肿一圈,晚上脚踝肿一圈,堪称“24小时膨胀套餐”。

解决方案呢?中医讲“健脾化湿”,让脾重新打起精神干活。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比如红枣、山药、薏米、茯苓等等。不过,吃归吃,别指望“养生枸杞泡奶茶”这种操作能让脾恢复正常,奶茶喝多了,脾只会更累!

第二锅:肝郁气滞,脂肪的“搬运工”罢工了!

“生气一斤,长肉两斤。”这可不是玩笑话,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负责调节全身气机的流通。肝就是身体里的“总指挥官”,如果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脂肪的代谢也会跟着出问题——这些脂肪本来是要“打包发货”的,结果因为肝生闷气,全堆积在身体里,久而久之,“游泳圈”就来了。

肝郁型肥胖的人,通常是情绪化的选手:压力大、易焦虑、爱生气,心情不好就暴饮暴食,心情好了也暴饮暴食。久而久之,肝气郁结,脂肪存不住就算了,还容易引发内分泌失调。

那怎么办?中医讲“疏肝解郁”。平时可以试试喝点玫瑰花茶、菊花茶,或者多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练瑜伽、听音乐、撸猫狗。记住,善待你的肝,就是善待你的身材。

第三锅:痰湿内阻,脂肪的“存储罐”越堆越满!

中医里有个经典名词——“痰湿”。别被名字吓到,这不是说你喉咙里的痰,而是身体代谢废物的一种形态。痰湿就像一股“黏糊糊的能量”,一旦积聚在体内,就容易形成肥胖,尤其是那种“肚子大得像怀胎三月”的腹型肥胖。

痰湿型肥胖的人,经常有以下特点:大肚腩、四肢乏力、舌苔厚腻,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嘴巴发黏,总是口渴但又懒得喝水。痰湿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比如你爱吃火锅、烧烤、奶茶、炸鸡)、缺乏运动导致的。

要对付痰湿,中医讲究“化痰祛湿”。平时可以喝点薏米水、荷叶茶,或者吃点冬瓜、莲藕等清淡去湿的食物。当然,最重要的是,动!一动就能把痰湿“蒸发”掉,懒着不动,只能继续“黏糊糊”下去。

第四锅:肾虚,发动机不给力!

肾在中医里被称为“先天之本”,它就像身体的发动机,掌管着能量的基础代谢。一旦肾虚,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就会“趁虚而入”,尤其是腰腹部最容易长肉。

肾虚型肥胖的人,通常伴随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些人甚至会出现脱发、头发早白、精神不振等问题。最可怕的是,肾虚型肥胖的人即使节食,也很难减下来,因为发动机不给力,油门踩不动啊!

解决办法呢?中医讲“补肾填精”。平时可以吃点黑芝麻、黑豆、核桃等补肾食物,有条件的还可以试试艾灸、泡脚等方法来调理肾气。记住,护肾就是护腰线!

中医的“减脂公式”:调和五脏,身心合一

中医认为,肥胖不仅仅是脂肪的堆积,更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要想减肥,不能只盯着减脂,还要调理五脏六腑,恢复身体的平衡。总结一下,中医的“减脂公式”可以这样概括:

  1. 健脾化湿:让你的“仓库管理员”重新上岗。
  2. 疏肝解郁:别让肝气郁结成“脂肪快递”。
  3. 化痰祛湿:清理体内的“黏糊糊垃圾”。
  4. 补肾填精:给发动机加满油,动力十足。
最后的唠叨:减肥是个“全职工作”

减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单靠“少吃多动”就能解决的“数学题”。它是一项“全职工作”,需要你从饮食、运动、情绪管理到作息规律,全方位地调整自己。中医的智慧在于,它不仅关注你的身体,还关注你的心。很多时候,肥胖的背后,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它在告诉你,“我的某些功能出问题了!”

所以,别再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发愁了。坐下来,好好想想:你的脾虚了吗?肝郁了吗?痰湿了吗?还是肾虚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解决肥胖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肥胖相关数据报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黄帝内经》

肥胖会加速肝脏衰老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肥胖症,且每年肥胖人数在显著增加。

肥胖是健康的杀手,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骨关节病变、不孕症、月经失调、脂肪肝、失眠等病症的风险。而近日的一项研究又发现了肥胖的新危害。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史蒂夫·霍瓦特教授,利用一种名为表观遗传时钟的老化生物标志物发现,肥胖的人肝脏衰老得更快。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

研究者选取了近1200份人体组织样本,其中包括140份肝脏组织样本,并评估了肥胖对这些肝脏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0,肝脏的表观遗传年龄就会增加3.3年。体重指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由于亚洲人和欧美人的情况有所差异,故我国定的肥胖标准为BMI≥28,也就是说达到这个值就可确定为肥胖症。

建议肥胖症患者,一定要高度警惕,日常应通过坚持锻炼以及控制饮食等方法来科学地、健康地减轻体重。

中医认为,肝郁和脾虚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中医认为,肝郁和脾虚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肝失疏泄和脾失健运使得身体无法正常消化和排泄,导致体重增加。通过调理肝脾,可以达到减重的效果。

45岁的李先生,身高180,体重210斤,他有太多次失败的减肥经历,体重反弹严重。而且除了体重问题,他还出现了多种身体不适症状,如情绪多变、胸闷头痛、胃口不好、容易腹泻等。

根据中医诊断,李先生的体重问题是由肝失疏泄和脾失健运引起的,并且这两者相互影响,导致肥胖问题。

为了调理他的肝脾,我给他开了治疗方案,包括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木香、砂仁、云苓、山药和甘草等药材。这些药材被制成颗粒剂,每天早晚饭前冲服。

经过14剂的治疗,李先生的情绪波动减少,乏力和腹胀也有所改善,体重也减轻了9斤。之后继续服用一个月后,体重减轻了15斤。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也提醒李先生要严格按照饮食方案执行,适量运动。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他成功减重了整整41斤,并且各种不适症状也消失了。在随访期间,他的体重没有反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