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男神“胖”到550斤?!吓坏粉丝:心好痛…
憨态可掬的身形、稀疏的头发……
你能想到,图下这位,就是曾红透半边天的一代男神——布兰登·费舍(Brendan Fraser)吗?
或许看到这张图,你会更熟悉些。
最近,布兰登·费舍主演的电影《鲸鱼》剧照曝光。
在影片中,他要饰演一个试图在女儿身上找到救赎的“肥胖症”患者。
为了影片中的角色,布兰登“胖”成了600磅(约550斤)。
剧照释出后,瞬间登上了外网头条。
大家纷纷不敢相信:好莱坞曾经数一数二的型男,现在怎么胖若两人了?
电影《森林泰山》
当然,550斤只是角色中的体重,布兰登的真实体重应该是没这么重的。
但他身材严重发福这事倒是真的。
早在去年,他在纽约出席某电影活动的一组照片,就已经让网友们领略了一番什么叫“一胖毁所有”。
从片酬高达1200多万美元的好莱坞“当红炸子鸡”,沦落为泯然众人的臃肿大叔;
这位顶级男神的人生经历,说起来也是坎坷。
大学毕业以后,22岁的布兰登前往好莱坞发展。
凭借高大俊朗的外形,布兰登仅仅出道两年就崭露头角。
24岁,他主演了大热电影《校园风云》。
当时给他作配的,都是本·阿弗莱克、马特·达蒙、克里斯·奥唐纳,随便一个放到今天都是顶级大腕儿。
但要说到真正让布兰登一举成名的电影,还得是迪士尼拍的那部《森林泰山》。
一头飘逸的长发,粗犷又不失精致的五官;
布兰登在电影里简直是集“可爱、帅气、野性”于一体。
他的表演也逗笑了全球的观众。
这部电影不但在当年获得了1.75亿美元的票房,红遍全球;
也顺势让“颜正盘顺”的布兰登,成功晋升为好莱坞一线男星。
只可惜,如今已经物是人非。
再从那部电影看到这健硕的身材,只怕现在的布兰登,也得叹息吧。
爆红后的布兰登,好资源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他紧接着主演了经典之作《木乃伊》。
电影里的布兰登既幽默又帅气,一举一动都有型有款,堪称行走中的荷尔蒙。
他和蕾切尔在影片中组的CP,也被观众称为“天生一对”。
《木乃伊》风靡全球以后,布兰登成为了好莱坞最红的男星之一。
到参演续作《木乃伊归来》的时候,布兰登的片酬已经高达1250万美元。
事业上红红火火,家庭也是十分美满。
布兰登在拍摄《森林泰山》的时候认识了同为演员的妻子Afton Smith。
两人恩爱多年,还生下了三个孩子。
那几年,可以说是布兰登的人生巅峰时期。
直到2008年,一切都开始变了。
那年他回归主演的《木乃伊3》口碑暴跌,观众毫不买账。
他主演的另一部电影《墨水心》,票房也惨遭滑铁卢。
《墨水心》投入了6000万美金的预算,但全球票房仅有6245万,北美票房也仅有1730万。
电影《墨水心》
事业不顺,感情上也出现了危机。
布兰登和相爱10多年的妻子Afton Smith,也在这年低调宣布离婚。
为此布兰登每年要支付给前妻高达90万美金的赡养费。
屋漏偏逢连夜雨,布兰登常年拍戏而遍体鳞伤的身体,也每况愈下。
在拍摄《木乃伊3》的时候,他甚至每天要用胶带把冰袋绑在身上。
更惨的是,有一次飓风来袭吹倒了布兰登家里的树。
他在“灾后”锯树的时候,狠狠地伤到了背部脊椎。
新伤旧患的折磨下,布兰登回忆说,整整7年他都在医院进进出出;
脊椎手术、换膝手术、甚至连声带手术都做过了。
布朗登的伤病,导致他越来越无法胜任高强度、高难度的动作片。
事业的不顺、美满家庭的破碎,加之一系列的伤病,处于人生低谷的布兰登,心中自然是无比郁闷。
久而久之,这股无处宣泄的苦恼,体现在了他越来越不受控制的身形上。
2012年被媒体拍到的照片中,他的身材就开始发福了。
之后几年,布兰登几乎完全消失在了大众的眼前。
偶尔出演在影视剧里,也只是一些小角色。
2016年,布兰登在《婚外情事》第三季中饰演狱警
在2018年接受GQ采访的时候,布兰登还爆出了一个从未公开的秘密:
他在十五年前,遭到了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前主席Philip Berk的性骚扰。
事情发生在“金球奖”主办方“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组织的一次午餐会。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布兰登仍然十分难受:
“他的左手抓住我的屁股,然后他开始四处移动,甚至还把一个手指伸到了更里面……”
Philip Berk
布兰登被巨大的恐惧所笼罩,一个人跑出来后,虽然街旁就站着警察,但他还是不敢报警独自回了家。
事后,他写信要求Philip道歉。
虽然Philip有回信,但他却不承认自己所做的事,还说自己只是和布兰登开了个小玩笑。
当时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2003年,布兰登主演的电影《巨星总动员》
从2003年以后,布兰登就几乎再没接到过金球奖的邀请。
他也说不好,自己是否被金球奖列入黑名单。
好在近几年,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幸事件之后,布兰登已经开始走出阴霾。
2019年,他出演了由DC改编的“爆款”美剧《末日巡逻队》。
而后又在美剧《信任》中,交出了精彩的答卷。
虽然剧中他并非主要角色,但布兰登将“睿智又不失幽默”的侦探Chace演得入木三分。
因为他的演绎,有网友甚至将Chace评价为剧里最喜欢的角色。
尽管布兰登淡出荧幕多年,但演技丝毫没有落下。
最近,他更是转型开始拍摄剧情片。
即将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映的《鲸鱼》,就是他一次很好的尝试。
影迷们都十分期待,时隔10年布兰登再次担纲主演的首秀。
布兰登对粉丝一贯温和,在和影迷的互动中,他耍宝搞怪,总是笑容满面。
在粉丝表示,所有人仍支持着他、等待着他的回归时;
他感动地拿起酒杯敬了粉丝一杯。
虽然身形早已不复当年,一代偶像男神的风采也已然褪去。
但他无数经典的作品,直到今天,仍然能带给大家感动与回忆。
经历了人生的高山低谷,布兰登·费舍终于回来了。
祝愿他今后能带来更好的作品,也能一切顺利吧……
撰文、编辑/ Eric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七七&蜜糖
2023中国肥胖地图发布:这三省“胖人”最多!肥肉长在这个地方最危险!
俗话说“一胖毁所有”,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超重与肥胖带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诸多重大疾病和慢性疾病。
肥肉长在哪里最危险?我国哪些省份“胖人”最多?男性普遍比女性更胖?
2023中国肥胖地图发布:
这三个省“胖人”最多!
8月17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母义明教授团队在《糖尿病、肥胖与代谢》发表了一项一篇题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的报告。报告绘制出了一幅数字版的“中国肥胖地图”,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①
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关于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当代研究,来自全国243个城市的1580万名符合条件的成年人参与。
1. 内蒙古、山东、河北,“胖人”最多
北方超重/肥胖的比例普遍高于南方,其中超重比例前三名的省份为内蒙古(37.1%)、山东(37.1%)和河北(36.6%)。
2. 男性普遍比女性更胖
超重和肥胖在男性中比女性更普遍,男性中超重的比例为41.1%,而女性为27.7%,男性中肥胖的比例为18.2%,而女性为9.4%。
3. 胖人的各种并发症患病率都更高
与BMI正常者相比,超重/肥胖者的并发症患病率更高。超重/肥胖参与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脂肪肝、前驱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BMI越高,并发症越多。
为啥男人比女人胖更多?
原因扎心了
为啥男人比女人胖更多?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男性更容易肥胖有几方面的原因,通常与其在生活或工作中所受压力和情绪有关。
一是长期的过高压力和不良情绪易导致内分泌激素分泌紊乱。主要是应激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大量增多,起到对抗胰岛素作用,增加腹部脂肪堆积,引起以“将军肚”为特征的腹型肥胖。
二是为缓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男性常常会采取喝酒和过多进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为手段。除过量进食外,酒精往往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也会促进肥胖形成。
三是睡眠问题。长期的睡眠不足或不规律,也会通过打破能量平衡而导致男性肥胖。②
健康时报 图
另外,从肥胖的“年龄差异”来看,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在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男性的“肥胖高峰年龄”通常比女性小。男性超重患病率在50-54岁达到峰值(55-59岁保持不变),女性则是在65-69岁达到峰值;男性的肥胖患病率在35-39岁达到峰值,而女性则是70-74岁。
换句话说:男人们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自己年纪轻轻(35-39岁)就到达肥胖的峰值;而女性要到70-74岁才到达肥胖的峰值。男同胞们,扎心了……
肥肉长在这个地方最危险!
当肥肉(脂肪)长在我们脸上、手臂上、大腿上……这些看得见的地方时,其实还算不上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脂肪长在我们看不见、摸不到的地方,对健康的危害更大,甚至会带来致命的风险!
人体的脂肪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看得见的脂肪”,即皮下脂肪。它们贴在皮肤下,有帮人体保温的作用。但积累过多,就成了让我们看起来胖的元凶。
第二类“看不见的脂肪”,则是内脏脂肪。它们将我们的各种内脏,如肝、胰、胃、肠道等包裹、填充起来。
云南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赵杰2022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正常厚度的内脏脂肪能够保护内脏,防止跌倒时损伤内脏,但内脏脂肪太厚会导致脂肪心、脂肪 肝、脂肪肾、脂肪胰等器官功能异常。此类肥胖就是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内脏性肥胖)。
判断内脏脂肪超标并不仅是看BMI(体重/身高2),还要看腰围、腰臀比(腰围/臀围)、内脏脂肪检测等。例如:
▼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5厘米,即便BMI正常,患病风险也会升高;
▼男性腰臀比例大于0.9、女性大于0.8,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大于1.0即为腹型肥胖。③
健康时报 图
4个方法帮你减掉内脏脂肪
赵杰医生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给出来4个减掉内脏脂肪的方法。③
1. 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
内脏脂肪超标的人每天需要运动半小时至一小时,如跑步、散步、游泳、骑车等,球类运动在消耗能量的同时有助脂肪分解。即使没有腹型肥胖,也可以多运动防患于未然。
2. 吃饭记住个比例5:3:2
吃米饭、面包等主食过多,容易在腹腔囤积内脏脂肪,但也不能完全不吃,避免零摄取时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
以腹型肥胖的女性为例,每天主食摄入不超过100克,三餐比例是5:3:2。
3. 根据运动限制热量摄入
若平时活动量不大,摄取热量(千卡)不要超过体重(公斤)x25;若经常运动、活动量大,摄取热量(千卡)不宜超过体重(公斤)x35。
4. 日常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想要内脏瘦身成功,不能缺少纤维素,日常可选燕麦、绿豆、番茄、葡萄柚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顺畅排泄,促进新陈代谢。
本文综合自:
①Chen K,Shen Z,Gu W,Lyu Z,Qi X,Mu Y,Ning Y;Meinian Investigator Group.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real-world study in 15.8 million adults.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Aug 17. doi:10.1111/dom.1523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37589256.
②2023-08-21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3中国肥胖地图发布!41.1%男性体重超重》(记者 高瑞瑞)
③2022-10-09 健康时报《藏在内脏、形成眼袋……老人要管好身体脂肪》
来源: 健康时报
刚刚!2023中国肥胖地图出炉,全国40.2%的男性体重超标……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引言:31个省市自治区,“你家”排第几?
2023年8月17日,一篇题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报告发表于学术期刊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IF:5.8)。报告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数字版的“中国肥胖地图”,数据显示:我国总体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通讯作者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母义明教授,第一作者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陈康副教授。
本项研究纳入来自2019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19个美年健康体检中心数据,涉及近1580万名成年人受试者,旨在评估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以及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患病情况。(注:因缺少相关数据,未包含台湾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
肥胖定义:
➤正常体重:BMI 18.5~<24 kg/m^2
➤超重:BMI 24~<28 kg/m^2
➤肥胖:BMI ≥28 kg/m^2
“2023版中国肥胖地图”
——内蒙古、山东、河北名列前三
数据显示,按照我国超重和肥胖的BMI分类标准,1580万成年受试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按地区而言,北方超重/肥胖的比例普遍高于南方,其中超重比例前三名的省份为内蒙古(37.1%)、山东(37.1%)和河北(36.6%)。
表1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超重/肥胖比例
注:因缺少数据,未包含台湾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
关注“大肚腩”
——全国40.2%男性体重超标
数据显示,肥胖占比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男性肥胖比例较女性更高、且肥胖年龄往往更轻。
➤肥胖的“性别差异”:总体而言,超重和肥胖在男性中比女性更普遍(超重:41.1% vs. 27.7%;肥胖:18.2% vs. 9.4%)。
➤肥胖的“年龄差异”:超重和肥胖比例在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男性的“肥胖高峰年龄”通常比女性小。男性超重患病率在50至54岁达到峰值(55至59岁保持不变),女性则是在65至69岁达到峰值;男性的肥胖患病率在35-39岁达到峰值,而女性则是70-74岁。
图1 我国人群超重患病率
图2 我国人群肥胖患病率
近九成肥胖患者存在并发症
作为研究的一大亮点,本项研究对肥胖相关并发症种类、患病率和患病数量进行了深入分析。
1.并发症种类及患病率
➤整体人群中,最常见的肥胖相关并发症是脂肪肝(34.9%)、糖尿病前期(27.6%)、血脂异常(24.9%)和高血压(17.6%)。与健康体重参与者相比,超重/肥胖参与者的并发症患病率明显更高(趋势P<0.001)。
➤超重和肥胖受试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脂肪肝(49.0% vs. 81.8%),糖尿病前期(按ADA标准:30.7% vs. 36.9%),血脂异常(31.3% vs. 42.4%)和高血压(20.7% vs. 36.9%)。
➤健康体重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前期(按ADA标准:23.0%)、血脂异常(16.9%)、颈动脉斑块(14.3%)和脂肪肝(13.3%)。
图3 正常、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的并发症患病率
2.并发症数量
➤在整体人群中,40.3%的参与者没有并发症,29.6%有一种并发症,17.7%有两种并发症,9.1%有三种并发症,其余有四到八种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脂肪肝疾病、慢性肾病、胆石症和/或颈动脉斑块)。
➤超重受试者中,29.3%的参与者没有并发症,32.8%有一种并发症,23.0%有两种并发症,11.5%有三种并发症,其余有四到八种并发症。
➤肥胖受试者中,10.9%的参与者没有并发症,25.8%有一种并发症,30.6%有两种并发症,22.8%有三种并发症,其余有四到八种并发症。
➤健康体重者中,58.3%的参与者没有并发症,28.3%有一种并发症,9.7%有两种并发症,3.0%有三种并发症,其余有四到八种并发症。
图4 正常、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的并发症数量
本文小结
综上所述,最新“肥胖地图”显示,超重和肥胖在中国成年人中非常普遍,且不同性别、年龄组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超重和肥胖与其他慢性疾病的高患病率存在明显关联。本项研究强调了在国家整体层面进行体重及相关并发症管理的必要性。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Chen K,Shen Z,Gu W,Lyu Z,Qi X,Mu Y,Ning Y;Meinian Investigator Group.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real-world study in 15.8 million adults. Diabetes Obes Metab. 2023 Aug 17. doi:10.1111/dom.15238.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37589256.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