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质量(肥胖与健康)

文章目录:

关于肥胖,世卫组织这么说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是“让我们谈谈肥胖和……”,关注日益增长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如何界定肥胖?肥胖有何危害?如何预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介绍,超重和肥胖是指对健康构成风险的异常或过度的脂肪积累。超重和肥胖以身体质量指数(BMI)为衡量标准,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对成年人来说,BMI超过25被视为超重,超过30被视为肥胖。对于儿童和青少年(19岁及以下人群)来说,在定义超重和肥胖时需考虑年龄因素。

世卫组织1日援引英国《柳叶刀》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报告说,2022年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过10亿,约占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约1.59亿肥胖人口为5岁至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8.79亿为成年人。该研究还显示,从1990年到2022年间,全球成年人中的肥胖人口增加了一倍多,5岁至19岁儿童和青少年中的肥胖人口更是增加了约3倍。

世卫组织说,肥胖是一种复杂慢性病,且会导致其他多种疾病发病风险提升。例如,肥胖会导致患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增加,影响骨骼和生殖健康,还会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此外,肥胖还会影响睡眠、活动能力等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因素。

从社会层面来看,肥胖造成的公共卫生负担正在加重。世卫组织资料显示,2019年,全球约有500万人死于与BMI过高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神经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超重和肥胖在全球产生的经济成本预计将达到每年3万亿美元,到2060年将超过每年18万亿美元。

世卫组织强调,超重和肥胖以及与其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从成因来看,超重和肥胖是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不平衡的结果。多数情况下,肥胖是一种由易导致肥胖的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和遗传变异等引起的多因素疾病。

在个人层面,预防肥胖的关键在于实现消耗能量与摄入能量的平衡。世卫组织建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们可以限制脂肪总量摄入,并将脂肪摄入从饱和脂肪转向不饱和脂肪;增加水果、蔬菜、豆类、全谷物和坚果的摄入并限制糖的摄入。为了增加能量消耗,人们可以提高体育活动水平,例如日常进行至少30分钟的定期、中等强度的活动。在社会层面,预防肥胖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包括食品的制造、营销和定价等部门以及与健康相关政策的制定部门等。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超重和肥胖会直接影响健康,并与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更高风险和更早发病相关。据世卫组织建议,遏制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核心干预措施包括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监管向儿童不当营销食品和饮料,监管学校附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产品的销售等。

为倡导全球和全社会重视肥胖问题,世界肥胖联盟于2015年设立世界肥胖日,时间定为每年的10月11日。自2020年起,世界肥胖联盟将世界肥胖日从原先的10月11日改为每年3月4日。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BMI不靠谱?专家建议重新定义肥胖……一起来听健康早闻!2025年1月20日

要闻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回升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比2023年增加5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比2023年提升0.38个千分点。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实现自2017年以来首次回升,主要受近几年生育意愿累积、各地生育支持政策逐渐落实以及龙年生肖偏好等因素影响,也要看到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仍在减少,对我国下阶段出生人口依然存在影响。

我国长护险制度覆盖1.8亿人

1月17日,国家医保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20年稳妥有序扩大至49个城市。截至目前,长护险制度覆盖1.8亿人,累计260余万失能参保人享受待遇,基金支出超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万个,拉动相关产业社会资本投入约600亿元。

地方

河南部署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

日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印发《河南省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聚焦“小胖墩”“小眼镜”“小星星”“小骨干”“小蛀牙”5种重点健康关切,用3年时间,推动建立部门联动、医校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儿童健康“预、筛、管、治、康”一体化服务链条,有效控制儿童重点健康问题。

广东开展爱卫统一行动周活动

1月13日至19日,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部署开展以“干干净净迎新春,健健康康过大年”为主题的爱卫统一行动周活动。行动周期间,各地市、区、镇街、社区(村)四级联动,聚焦环境卫生整治,重点灭杀以伊蚊为主的越冬蚊,提早预防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力求营造干净整洁的健康环境。

科技

BMI不可靠 专家建议重新定义肥胖

据新华社消息,58名全球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基于现有证据讨论和撰写了《临床肥胖的定义与诊断标准》报告。报告指出,诊断肥胖不应局限于身体质量指数(BMI),因为它不是身体脂肪含量的直接衡量标准,也不能提供有关个人健康状况的准确信息。基于BMI的肥胖诊断方法可能造成对肥胖诊断不足或过度。报告呼吁使用新的、更细分的诊断方法来重新定义肥胖。相关成果近日在英国《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杂志上发表。

我国团队揭示顽固慢性鼻病背后“元凶”

据新华社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罗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团队、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副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由记忆性CD8 T淋巴细胞分泌的颗粒蛋白酶K可导致组织细胞损伤加剧,从而加重炎症反应,使得鼻窦炎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这项研究成果16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杂志上。

国际

法国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现“功能性治愈”

据新华社消息,法国媒体17日报道,该国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兼白血病患者在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后,实现“功能性治愈”,这在法国尚属首例。据介绍,匹配的骨髓捐献者存在一种特殊的CCR5基因突变,而CCR5蛋白是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毒株入侵免疫细胞的受体。世界上有极少数人的CCR5基因有这种自然突变,使他们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德国又发现一例口蹄疫疑似病例

据新华社报道,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巴尼姆县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继邻近的梅尔基施-奥德兰德县确认暴发口蹄疫疫情后,巴尼姆县又发现一例疑似病例。为防止疫情扩散,德国有关部门已采取扑杀受感染动物和设置隔离区等措施。

健康小提示

发热时不能吃鸡蛋?

有人认为,发热了吃鸡蛋会增加身体能量,不利于退烧,所以最好不要吃鸡蛋。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其实,人们日常吃的大多数食物都会引起体温升高。这是因为食物在人体内氧化分解时,会刺激人体产生额外的热能消耗,促使体温上升,这个过程被称为“食物热效应”。这种效应是暂时的,且这种额外增加的热能,对成年人体温的影响微乎其微,对幼儿的影响也不大

人在感冒、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如果患者一直未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反而不利于康复。所以,发热时可以吃鸡蛋,适当摄入对身体康复有好处

今日天气

1月19日20时至20日20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新疆北疆北部和南疆西部山区、西藏西部、青海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南疆西部山区和西藏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贵州西北部、台湾岛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

编辑:秦明睿

审核:叶龙杰

(国是健康)专家称肥胖本身就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近日,杭州一26岁体型偏瘦的刘女士,被查出患有营养不良型肥胖。“人瘦却有小肚子”这一现象引起广大年轻网友的共鸣。什么是营养不良型肥胖?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注册营养师范志红介绍,其实肥胖本身就是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很多人虽然体重不会达到肥胖的标准(BMI>28),但体成分不良(体脂率高、内脏脂肪高),也容易出现胖人常有的各种问题,比如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如果体重正常,如何有效减腹部脂肪?范志红称,重点要放在改善饮食质量、增加运动、改善睡眠三个方面。体重正常或瘦弱的情况下减肥,千万不能少吃,不可以让自己感觉饥饿。保证蛋白质供应,适当增加全谷杂粮,避免糖油混合物,远离各种类型的甜饮料。每天有至少30分钟的运动,运动总量超过一万步。每天睡够7-8小时,充足的睡眠是预防肥胖的重要措施。最后,范志红提醒,要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情愉快。精神焦虑的人,很难提升睡眠质量。压力过大,就会造成血糖、血压上升的状态,身体也更不容易分解脂肪。(高晓烜 王东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