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倾向(儿童肥胖倾向家长怎么填)

文章目录:

儿童肥胖知多少?

2017 年 10 月 11 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世卫组织在《柳叶刀》中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过去四十年中,世界各地5 岁至 19 岁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增加了十倍。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 2022 年,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人数将超过中度或重度体重不足人数。

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以上时,即为肥胖症。

1. 婴儿期(即1岁以内的孩子)

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父母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么一来,便出现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展,一直维持到成年。

2. 学龄初期(即6-8岁儿童)

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有专家认为,进食过快与肥胖有关。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注重吃主食,而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1岁以内的体重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前半年: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7

后半年: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4.2 (月龄—6)×0.4

一般情况下,1周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约9千克。

2~12岁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体重,可按以下公式推算:

体重(千克)=(年龄—2)×2 12=年龄×2 8

例如,一个6岁的儿童,其标准体重为6×2 8=20千克。

1、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婴儿喂养不当,例如每次婴儿哭闹时,就立即喂奶,时间长了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给婴儿喂高热量的固体食品,使体重增加过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后期过度营养过度营养等,均可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父母离异、丧父或者丧母、被虐待、受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而造成不合群、不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

3、缺乏运动

儿童肥胖一旦形成,由于行动不便,便不愿意活动以至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肌病或严重智力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能量减少,发生肥胖症。

4、遗传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近1%出现肥胖;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5、中枢调节因素

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解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去平衡,而致机体摄入过多,超过需求,引起肥胖。

肥胖与糖尿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长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另一方面,在2型糖尿病的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发生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机会就越大。腹部型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臀部型肥胖者。

肥胖儿童由于血液里的脂肪含量超出了人体的代谢能力,因此容易产生高血脂。我们的调查发现肥胖儿童中有高血脂者占13.2%。

大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又称为肝脂肪变性,是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内造成的。

早期可没有症状,随着脂肪堆积的增加,可渐渐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腹胀、肝区不适等表现。轻、中度脂肪肝多数是可逆的,经过减肥、调整营养结构,脂肪肝可以减轻甚至消失。但是如果掉以轻心,发展下去则可能合并脂肪性肝炎,到后期甚至导致肝硬化。

肥胖者发生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性是非肥胖者的4~5倍。许多研究也已证明,儿童时期的肥胖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肥胖儿童有可能在青春期即发生冠心病,过早地出现高血压,而且往往比较难治。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

肥胖儿童常常在夜间睡眠时出现阵发性呼吸暂停,即所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综合征与肥胖、气喘有关,发病隐匿,患儿睡眠时可有打鼾,面色发青,有时甚至可危及生命,往往由旁人发现,患儿醒后精神难以恢复,疲惫不堪,睡眠质量差。

1.行为治疗

教会患儿及家长行为管理方法,年长儿应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的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的影响因素等情况,并定期总结,父母帮患儿评价执行治疗的情况及建立良好的饮食与行为习惯。

2.心理治疗

肥胖症患者一般有自卑感、抑郁等心理问题,医生对患者应表示同情, 鼓励患者克服悲观情绪,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同时耐心仔细介绍肥胖症的相关因素及对患者个体进行分析与指导, 使患者能认真正确接受治疗。鼓励患者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正确认识自身形体的改变,积极参与到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中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制订减肥计划必须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就达到目的,以免造成对人体不必要的损害。除了医学上的应对,孩子们的心理建设同样不可忽视,家长应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通过正面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教会他们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周围环境的异样眼光。遇到社交难题时,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为孩子营造一个包容与理解的成长空间。

(注:部分配图来源互联网)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5岁孩子体重高达90斤,孩子过度肥胖不是福,而是“祸”,别忽视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现在大部分的年轻父母所付出的比我们所想的还要多。除了给孩子提供较好的资源之外,也要给孩子穿好的、吃好的。加之孩子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很多父母也是一股脑地给孩子补充营养。

殊不知,就是因为这样随意的行为导致孩子的身体出现问题。

确实相比于老一辈育儿方式,年轻父母可能更偏向于“优质”育儿,可是我们所谓的优质,真的能给孩子带来正面影响吗?

之前和一个宝妈聊天的时候,说到了她的烦扰。孩子出生之后,她就辞职在家准备安心带娃。

所以孩子平时吃什么穿什么,全由她来负责。本以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会变得更健康,但是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她却发现自家孩子有肥胖症。

现在孩子才5岁左右,甚至已经达到了90斤。可是同龄5岁左右的孩子,大都才40斤左右。出现这样的情况,她也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解决。

一开始看到大胖娃娃,周围人也都表示这孩子有福气,显得比较富态,直到有一次孩子突然晕倒,他去医院进行检查之时,才发现孩子身体内部脂肪过多,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大脑发育的状态。

01

孩子过度肥胖并不好,这些问题我们别忽视

确实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有一部分老人总是希望能够把孩子养得比较富态,希望他们能有好运,但是所谓的富态并不是只依靠脂肪。

现在在照顾孩子过程之中,很多父母忽视了孩子本身营养的吸收,只一股脑的给孩子补充营养。而一旦孩子无法消化,就会累积在身体内部造成脂肪堆积。

过度肥胖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问题,家长可别沾沾自喜以为是好事。

◎孩子身体疾病明显

对于那些肥胖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跑步运动过程之中,可能相比于较瘦的人来说非常吃力,主要因为在呼吸过程之中,受到的阻碍较多。

除此之外,那些肥胖症的人群出现糖尿病的情况也会比较多,这是我们都不可忽视的。

◎交友问题

虽然我们没有明确的交友界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比较胖的人,大家还是会异常地不满紧张。

如果这些孩子身上还存在一些坏习惯,比如不讲卫生等,所造成的影响可能更加明显。这样的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之时,他们就有可能被孤立,这是一辈子的影响。

◎孩子的身体发育

让孩子朝横向发展,那么他们的竖向发展就会比较吃力。也就是说,孩子看似长得胖、长得快,但却长不高。

对于女孩子来说,或许长大之后慢慢的运动就会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对于男孩子,这种矮个子的状态对他们并不利,对以后找对象,找工作影响也很大。

02

孩子出现肥胖症状,父母该如何纠正?

相信任何父母发现自家孩子越来越胖之后,也会异常地担忧害怕。只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检查的必要性。通过一些医学的分析,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肥胖的症状?

除此之外,慢慢地进行饮食控制,相信也能得到好的结局。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肥胖症状呢?

任何人的身体发育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孩子出生之后,大都在5-8斤左右的状态.

只是在后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才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身材均衡的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吸收的营养一定是非常均衡的

不像有一部分宝妈常常给孩子吃一些营养成分较高的食物,导致孩子出现消化不良,让脂肪堆积在孩子身体里。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

当然,如果喜欢吃,想要长不胖也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运动。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父母考虑到孩子本身的脆弱性,不愿意让孩子自己下地、自己外出。

长时间如此,孩子蜗居在一个小房子里面也没有运动的欲望。处于这样的状况,自然而然会越长越胖。

03

想改变孩子肥胖的症状,一定要坚持做好这3点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现在电子网络的发展,很多孩子晚上熬夜也要看电视、看手机。殊不知,就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导致身体内部生长激素不被分泌。

除此之外,也会导致身体内部器官没有进行一定的修复。晚上熬夜也会致使身体内部的毒素累积。

经过一些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长时间熬夜的人,肥胖症出现的比例更高。所以避免孩子肥胖,我们也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营养均衡很重要

饮食是孩子营养的来源,那么避免脂肪存储,一定要避免一些油炸食物、辛辣刺激食物、膨化食物。

特别是现在有一部分老人比较爱孩子,去看望孩子之时常常给购买一些垃圾食品。

殊不知,这种垃圾食品只会导致身体内部脂肪堆积。所以想要让孩子长不胖,保持身材均衡,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都给孩子吃一些水果蔬菜。

水果蔬菜之中含有的维生素可以补充孩子身体内部所需的微量元素,同时避免脂肪过度堆积。如果孩子喜欢吃炸鸡之类的膨化油炸食品,父母一定要纠正。

3)多多运动没坏处

为什么人胖了之后教练会建议我们运动减肥呢?主要原因它对于身体的伤害会较小一些。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呈现出肥胖症的状态,就应该让他们多多运动,天气比较冷的话可以在家里面运动。

运动过程之中,身体骨骼也在不断地发育,对于他们的长高也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人也会显得比较精神,身体抵抗力,免疫力更强一些。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04

写在最后

孩子肥胖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一旦我们发现孩子有肥胖症的倾向,带孩子去进行一定的检查,避免身体内部所含有的一些激素对于他们影响较大。

除此之外,改变生活习惯很关键。上面说到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等,希望宝妈们也注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应对儿童肥胖?

如何应对儿童肥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儿童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部分城市确定儿童超重或肥胖以达到10%以上,而且随年递增。截至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为12.2%,肥胖率为7.3%。2018年苏州市吴中区82744名7~12岁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结果超重检出率16.7%,肥胖检出率5.8%。男生、女生的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9.7%、7.8%和13.1%、3.4%,男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
儿童单纯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原因

一、能量摄入过多。高能量食物和含糖饮料增加儿童的额外能量摄入,同时家境环境和父母的行为也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父母的不良饮食行为及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儿童的行为。

二、活动量少。随着电子产品的流行,玩电脑游戏和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活动过少、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是引发肥胖的重要原因,而肥胖的儿童大多不喜欢运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遗传因素。目前研究认为,肥胖的家族性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双亲均肥胖的后代发生肥胖者高达70%到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发生率为40%到50%。双亲都是正常的后代发生肥胖者仅为10%到14%。

影响肥胖重要的三个时期

引起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数目增多,或体积增大。

人体脂肪数量的增多,主要三个阶段:

在出生前3个月

出生后——1岁

11岁至13岁

儿童肥胖的危害

一、体温调节与能量代谢

肥胖儿对外界气温的变化反映较不敏感,用于产热的能量消耗较正常儿少,肥胖儿有低体温倾向。

二、脂类代谢

肥胖儿常伴有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游离脂肪酸增加,但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以后易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三、蛋白质代谢

肥胖儿嘌呤代谢异常,血尿酸水平增高,易发生痛风症。

四、内分泌变化

1.甲状腺功能的变化:T3受体减少。

2.甲状旁腺激素↑及维生素D代谢,导致钙代谢紊乱。

3.生长激素水平下降。

4.性激素的变化:雌激素增高,女性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和不孕;男性可有轻度性功能低下、阳痿等。

5.胰岛素及糖代谢的变化: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并存,糖耐量下降,易患糖尿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两岁以上儿童肥胖诊断标准有两种,但大多数都用BMI来评价。
年龄的体质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长(米)²当儿童的BMI在P85到P95为超重,超过超过P95为肥胖。

例如:8岁男孩,体重50kg,身高1.45米。BMI=50÷(1.45×1.45)=23.8,

查上表8岁男孩95百分位是19.7。

患儿BMI=23.8>19.7,诊断肥胖。

如何治疗

减少产热性食物的摄入

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

一、饮食疗法

推荐低脂肪、低糖类、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适量纤维素食谱。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过饱,不吃夜宵、不吃零食、减慢进食速度,细嚼慢咽。

二、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能促使脂肪分解、减少胰岛素分泌、使脂肪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肌肉发育。

三、药物疗法

一般不主张用药。目前没有适合儿童的减肥药物。

此外,儿童肥胖除饮食和遗传的原因,还有一些疾病可以引起。如:Prader-willi综合症、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Alstrom综合征、肥胖生殖无能症,其它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生长激素缺乏等。所以如果孩子除了肥胖,还有别的症状,例如:身材矮小、智能低下、手脚小、肌张力低、外生殖器发育不良,丝网膜色素沉着、多指趾等,建议至医院检查。

西安市中心医院

儿科生长发育专科专家门诊

赵光宇 副主任医师

周一上午、周五下午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西安市中心医院

医院院训:尚德 精术 和谐 创新

门诊时间:

平 诊:8:00——12:00 14:00——17:30

假日门诊:8:00——12:00 14:00——16:00

急 诊24小时(全天候服务)

就医指南:门诊大厅——咨询台——分诊挂号——就诊——检查——取药(或治疗)——住院或离院

发热门诊: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糖坊街65号

咨询电话:029-87401759(24小时)

联系方式:

预约诊疗方式:

手机APP、微信预约、网上预约、电话(95169)预约、诊间预约、自助机预约

西安市中心医院网址:

http://www.xaszxyy.com

预约网址:

www.zxyyyy.com www.guahao.com

邮编:710001

医院地址:

西安市西五路161号(南院)

西安市后宰门185号(北院)

乘车方式:地铁1号线、2号线北大街站D口出站

公交车:4路、6路、9路、10路、11路、12路、26路、33路、36路、37路、102路、103路、182路、205路、208路、229路、235路、236路、301路、600路、601路、606路、608路、609路、616路、618路北大街站下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