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女主是娇弱型美人古文《姝色可堪折》作者:筠楼西
京郊山麓,红螺寺。天刚蒙蒙亮。
一行人从寺中如鱼贯出。主持亲自恭送。
护卫、奴仆、健妇、婢女依次排开,众星捧月中走出来一个娉娉婷婷的少女。头戴帷帽,身穿一身素色衣裙,秀美的颈部系着一件鹅黄底绣金菊镶边的旧披风,从身后如水般笼罩下来,娇花般的面容和窈窕的身姿便隐匿在帷帽和披风里。
她款款走向软轿,婢女打开轿帘躬身扶她进去。随后从奴仆口中呼出一声满是骄矜之色的“起轿”,豪奴开道,美婢随行,四个孔武有力的轿夫轻而稳当的抬起软轿,向山下走去。
在山寺门口打扫的小沙弥轻轻呼出一口气,朝这行人离去的背影望了一眼,又加紧清扫地上的落叶。只听见山风中传来小沙弥悄然嘀咕了一声“槛外富贵荣华逼人眼哪”,不知是羡还是叹。
坐在软轿中的张姝,缓缓摘下帷帽。
宫里的贵妃娘娘、也就是她的亲姑姑,昨日夜里发梦,梦到已过世的生母,音容笑貌如若生前,贵妃从梦中哭醒,待卯时开了宫门便让太监给自己的哥哥家承恩侯府递信,让承恩侯代自己去红螺寺给父亲和母亲的牌位多添些香油。
张姝的父亲承恩侯这几年日渐肥胖,又患上热疾,行动多有不便。她的母亲承恩侯夫人也抱恙在身。作为承恩侯府唯一的女儿,张姝代替父母和姑姑去红螺寺给祖父祖母上香。
从卯时接到消息便安排出行,上山,入寺,祭拜过二老后,又在祖母的牌位前诵了一个时辰的地藏经,再给寺庙添上五百金的香油钱。
待此刻下山,人世间还是清晨时分,万物刚刚苏醒,香客陆续登山,寂静的空山传来纷乱的人语声。
说话声回荡在空旷寂寥的山谷里,字字句句都清晰入耳。
“万岁爷钦点的状元郎和探花郎,今日也到红螺寺上香来了!就在山坡下,身后还跟着一群学子呢!”
张姝的眉弯轻轻抖动,一双含烟似雾般的眸中恍若星子璀璨般闪烁了一瞬,手指轻轻捻起一侧的帘布,娇软的声音唤道:“喜鹊。”
软轿一侧的大丫鬟喜鹊应了一声,弯腰附耳过去。然后面露微喜,吩咐轿夫、仆妇和护卫都停下来,在山道旁边的茶肆休息片刻。刚开摊不久的茶博士喜上眉梢,颠着小腿殷勤的上前伺候。
喜鹊揉了揉走得酸胀的腿,打起轿帘扶张姝出来。
张姝已重新戴上帷帽,在仆妇的簇拥下朝山崖边的观景亭走去。来来往往的香客纷纷侧目,碍着豪奴和护卫在旁,不敢多看,匆匆往山上红螺寺赶去。
只留下纷纷扰扰的声音在山间回响。
“你说的可真?”说话的这位一早就上山,走到半山腰,在茶肆旁休息了好一会儿准备接着往上爬,所以不知道此刻的山下热闹非凡。
“正是,状元郎今日是供奉杨太公牌位来的!”另一个答道,脚下的步子也不停顿。
红螺寺是大周立国时皇帝亲封的国寺,历经百年,香火鼎盛。京中不论世家勋贵还是清流之家,多把先人和逝者的牌位供奉在这里。
“不与你们多说,我得快些去庙里占个位子,状元郎和探花郎如今都在翰林院任职,寻常哪得机会跟他们请教学问!”听这迫切的声音是一个少年读书人。
另有中年人笑道:“不急,还有好些小娘子跟在后头,争相瞻仰两位郎君的风姿,今日状元郎上红螺寺可没有我等走得快!”
众人了然,哈哈大笑而过。
今年春闱,万岁钦点一甲进士三人,除了榜眼柳思荀年龄偏大,状元杨敏之、探花郑璧都不过双十年华,少年才子,姿容俊美。万岁在大殿上盛赞二人可堪大周双璧、一时瑜亮,还戏谑说,遗憾自己没有两个适龄的女儿,否则两位郎君都要以驸马之位许之。
一甲三进士头戴簪花冠,身穿深蓝罗袍,胸前披挂红绸,打马游街时,俊逸出尘的杨敏之和郑璧二人,不知引得几多少女春心萌动。更有大胆者,红着脸羞答答对骏马上的美郎君抛掷花朵,引来围观百姓如浪花般热烈的善意大笑。
两位郎君不羞不惧,微笑着拱手向下面的百姓致以谢意。那时的盛景,别说怀春少女,就是少妇老媪都恨不得再年轻个几岁几十岁,也学一学少女掷花,好博得郎君一笑。
张姝坐在亭中,隔着轻纱帷帽,俯望下去。
面前的白纱随山风飘动,影影重重之间,只见山谷下不远处,人头攒动,两个高挑潇洒的身影被人们簇拥着稳步走上山来。
今日,杨敏之领祖母和父亲之命,奉祖父的牌位到红螺寺供奉。同在翰林院就职的好友郑璧作陪。
不曾想,京中百姓从春闱揭榜到如今一个月过去了,依然热情不减。一路上还有六部的小吏闻风赶来,殷勤问候。
三年前杨敏之的祖父杨太公驾鹤西去,其父杨敬庭从吏部尚书之职挂冠,回老家眉州为亡父丁忧,现正在从眉州回京城的路上。杨公还未到京城,万岁已连发几道诏令,任命他仍为吏部尚书,加封集英殿大学士,入内阁,承首辅之职。
杨首辅还没到京城,杨敏之却近在眼前。
他春闱过后回眉州,先行迎回祖父牌位,今日特供奉到红螺寺。
焉不知,杨首辅之子杨敏之不会如前任首辅卢温之孙卢梦麟一般,成为另一个隐于内阁竹幕之外的“小阁老”?
小官小吏们哪能放过这个露脸的机会?硬生生把红螺山挤成元宵节的庙会。
日头渐高,上山路队伍臃肿,移动缓慢如蜗牛。这么走下去,几时才走得到山顶?
杨敏之有些不胜其烦,清俊的面容还保持着礼貌得体却不乏疏离的微笑。卓尔不群的年轻上位者,自有一股浑然天成的傲气与自矜,并不令人生厌。
杨敏之身旁,郑璧一边擦拭两鬓冒出来的汗,一边对热情的百姓和谄媚的官吏拱手辞谢:“各位父老,上山路不易行走,就此别过,就此别过……”
此时,轰隆隆的钟声从山顶传来,仿佛威严庄重的巨雷从天宫垂临人世。
是红螺寺的僧侣在撞钟,早课即将开始。
张姝从观景亭回望钟声传来的方向。帷帽被山风鼓动,凉风拂面,天色正好。
一声,一声,洪亮的撞钟声在山谷间回荡,鸟雀从林间惊起,叽叽喳喳,又依山谷盘旋而起,成群结队掠过天际。
伴随着连绵的钟声,一阵巨大的山风袭来。
众人以袖掩面。
杨敏之抬头向钟声传来的方向望去。他眼前,不远的山崖上,观景亭中,或坐或站的众人也都情不自禁掩袖遮风。
突然,一顶帷帽从亭中翩然飞出,宛如白鸽从笼中脱出,不顾它的主人的娇声惊呼,在空中盘旋,飞出几个曼妙的舞姿,最后落到杨敏之的脚边,软软的覆了一段轻纱到地面上的这双云头履上。
杨敏之弯腰从地上拾起帷帽。
郑璧借大风之势,推他脱开人群,杨家的随从也赶忙跟上去。
跟在后头的人,三三两两的松动开,有的嫌山路难行转头下山,有的继续跟着杨敏之一行人往上走。
再转一个弯,就到观景亭附近。
观景亭中匆匆走出一个仆妇,走到杨敏之跟前,屈膝万福,接过帷帽道谢。
从山下爬上来的众人,气喘吁吁,停在山崖边歇息。这才看清观景亭中的人,以及,中间的娉婷少女。
少女接过仆妇从杨敏之手中拿回的帷帽,向杨敏之和众人所在的方向投下怯生生的惊鸿一瞥,随后便将帷帽重新覆于脸上。
只这一眼,众人只见眼前的少女,若蓬莱仙客,艳夺天光,让人不禁看痴。可是本该全然绽放的艳色,却敛于温婉羞怯的眉目之间,如渚上烟波,弥漫着淡淡的愁绪和不安,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吹散它。
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少女美丽的容颜从杨敏之平静深邃的眼眸中滑过,脑海中却不由浮现出这样一句诗,以及一种莫名的熟识感。
“是承恩侯府……”有人认出软轿上锦绣织就的标识。
两年前,张淑妃被晋为贵妃,万岁的恩宠推及贵妃家人,赐贵妃家兄侯爵之位,敕造承恩侯府。承恩侯一家今年春才正式搬入京中开府居住,在京中高门中虽尚未展露头角,煊赫之势已扑面而来。
这个少女,从年龄和惊人的美貌上,不难推断,就是承恩侯唯一的女儿、贵妃嫡亲的侄女。
众人从未见过被皇帝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贵妃娘娘长得到底有多美。现在他们大受震撼,贵妃的侄女已美如斯,何况贵妃乎?
“怪不得……”有人喟叹。
有心直口快的:“不敢信!杀猪家的妹妹妲己转世,女儿又生的如此!天地精华都长他们家去了?”
有人低声警告:“慎言,慎言!”
“承恩侯本来就是屠户出身啊!”还是有不服气的低声道。
郑璧甚是诧异。他是农家子,今年才来京城赴春闱,对京城的外戚勋爵所知不多。
承恩侯府也不搭理众人的窃窃私语。张姝重坐回软轿,奴仆和婢女随行在侧,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下山而去。
杨敏之对交头接耳声充耳不闻,回头看向承恩侯府离去的方向,神色淡然。
今日之前他没有见过承恩侯府之人也不认识承恩侯,却不妨碍他曾以承恩侯及其身后的贵妃为棋子,引敌手入局。
世人鄙薄承恩侯和贵妃的出身,又艳羡其泼天的富贵。
于他,不过是在恰当的时机,在朝堂权谋中用于推波助澜的棋子尔。
杨敏之略勾了勾唇,携郑璧和杨家随从继续赶往山顶的红螺寺。
到了寺间,僧人们正在早课。杨敏之拜会过主持,不劳烦他陪同,叫了一个打扫的小沙弥,随自己去供奉祖父的牌位。
跟着上山一路走到山顶的,只剩下几个诚心向学的学子。
郑璧性情洒脱,素爱交友闲谈,自带了学子们去清谈,满足他们的仰慕之情。
小沙弥把杨敏之领到供奉牌位的大殿中,絮絮的说承恩侯府千金天还没亮就来给祖父祖母上香,还添了五百金香油钱,孝心善行,诚心可嘉,佛祖定会护佑。小沙弥边说边虔诚的双手合掌,口呼“善哉”。
小沙弥这番话,也不知有意无意。杨敏之的两个长随听了,杨源有些局促,杨清摸了摸鼻子笑嘻嘻去大殿外找郑璧一行人。
杨敏之淡淡一笑。从怀中掏出银两递给小沙弥。
小沙弥忙递上功德簿和笔墨。虽比不得承恩侯府财大气粗,这可是状元郎的墨宝啊。
杨敏之执笔添上。
功德簿上右侧一处,落着承恩侯府侯爷的姓名,字迹娟秀。
悼念我的姑妈
导语: 我长大后看见我姑妈,就像看见最爱我的奶奶,姑妈和奶奶长得很像很像,一生也无法忘却爱和记忆
想起二十多年前,我才8岁,奶奶静静地躺在哪里?二大爹家的堂屋有好多人,姑妈把我抱在怀里,柔柔地说:“丫丫,奶奶走了,你以后再也见不到她老人家了“。我感觉到姑妈好像在哭,有一滴眼泪滴在了我幼小的额头上。。。。。。
从此,我幸福的童年生活就结束了。奶奶在世时,父亲和奶奶都会给人家看风水,找一些草药给人治病。我家常人来往姑妈闲时常会来我家玩。奶奶走了,听父亲说姑妈家那儿很偏远,四周都是大山,抬头只看簸箕那么大的天。在我父母的心里,姑妈和姑爹都是善良、能干的人。不论他们家里有喜事,还是悲伤的事,我父母都会去走亲戚。而我,由于从小在外读书,几乎没去过姑妈家。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姑妈身材较高、面容慈祥、略有点发胖,说话常带微笑,俨然一副慈母的形象。她很像我的奶奶,简直像极了。我父亲怀念我奶奶时,嘴里会这样唠叨着。就是在这样偏远又贫穷的家庭,我的姑妈和姑爹养育了5个孩子,两位老人始终含辛如苦地支持表哥表姐们读书,他们从来没有向子女们倾诉年轻时代所受的苦难,以致于我的父母也萌发了要向姑妈和姑爹学习,无论生活多苦,父母都要支持我们读书。。。。。。
直到8年后,我到兴义城里读高中,父亲说要带我去见在银行工作的大表哥,我在大表家里见到了姑妈。姑妈见着我惊喜,惊喜地说我变成大姑娘了。我也看见小时候很疼爱我的姑妈,长满很多白发。。。。。。她老人家让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像表哥们一样考上学校。女孩子能上学,多读书是福气。姑妈的话,深深地激励着我。
高考时,因为生病考得不是很理想,姑妈特别交待大表哥,帮我联系上学的事。在得知我上了一所较好的中专学校后,姑妈才放心从城里回去老家了。大家都认为我上的是好学校,一毕业我就能够顺利地有一份职业,而且是进入政府机关。因为时不运济,我离开了家乡在外求生存。一晃就是12年,在这期间,我只去看过一次我的姑妈。
本想今年春节回去看看老人家。没想到国庆我回老家,父亲说姑妈已过世了。我心里一阵难过,想哭!唉,人世间,除我的奶奶爱我,视我为掌上明珠。就是我姑妈了。仔细推算她老人家病重、离世的日子,就是我去香格里拉游玩的日子,难到亲人的生死离别,暝暝之中会有一种先知先觉感知,我梦见我家老房子后面的冬梨树,松树开满了很多白花,我的大爹大妈一个犁地,一个在挖地。有人说,做这样的梦,有亲人会离开了人世。可我做梦也没想到,是我心里最爱最敬重的姑妈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我的心在默默地哭泣。学佛教的人说,亲人离世,给亲人读《地藏经》,可以让离世的亲人“往升善道、离苦得乐”。我为我的姑妈读着《地藏经》,表达我的哀思,我永远的爱。。。。。。。愿最爱我我爱的老人,在天堂快乐!
《戒为良药》第48季【飞翔经验
《戒为良药》第48季【飞翔经验:身体恢复方法之艾灸经验和拉筋体会】7。
第三拉筋可以改善大腿内侧的肝、脾、肾三条经。拉筋既是治疗也是诊断,比如拉筋时膝痛而不直则定有筋缩症,筋缩则首先说明肝经不畅,因为肝主筋而肝经不畅脾胃也不会好。因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如胯部腘窝(膝盖反面)痛说明膀胱经堵塞,腰有问题。
膀胱与肾互为表里,共同主水凡膀胱不畅者肾经也不会通畅,浮肿、肥胖、尿频、糖尿病等皆与此相关。躺下后后举的手臂不能贴到凳面则表明有肩周炎。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举的腿不能伸直,下落的腿悬在空中不能落地,表明筋缩严重不仅有腰腿痛症,可能内脏也有诸多问题。
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就是个由软变硬的过程,婴儿气血最畅故最柔,老子因此用婴儿形容柔。人长大后气血逐渐不畅身体也因此逐渐变硬,人死则彻底成为僵尸。拉筋对改善健康的确是有效果的。
拉筋方面的知识我曾经了解过不少,但那时认识不深体验也不够,那时没有拉筋凳我就在家多做正压腿,效果也是有一些的但不是很明显。后来我开始练习单盘,我才真正发现拉筋效果不虚。自从我做了艾灸后消化功能改善很多,大便基本能成形了但还是不够稳定,但是练习单盘后消化功能变得更好了。
有了效果以后我就把单盘坚持下来了,刚开始是够酸痛的是一个痛苦难熬的过程,但慢慢适应后就越来越舒服了体质也改善不少,内分泌也调整过来了肤质也有改善。拉筋一般都有拉筋凳几百元一个,没条件的人也可以选择靠在门框上拉筋。
我现在拉筋只做单盘和单盘热身的几个动作,不做腿朝上的拉筋因为那样做稍微有些麻烦。当然有些人很喜欢那样拉筋,看个人的喜好和感觉了。拉筋并不是只有一个腿朝上的姿势,自己多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练习才是最好的。
总结:我是不反对就医的,大家有病应该积极治疗,我一般推荐中药调理但是好中医难遇,如果你症状轻微也并不一定要选择就医,坚持戒色养生即可有望痊愈。
我之所以后来放弃就医吃药,是因为我那时已经看过很多医生,吃过大量的药基本对就医吃药失望了,没信心了所以转而寻求养生功法,只有靠自己了。我曾经寻求过医生的帮助,但是效果并不好后来我才懂得,其实痊愈的希望掌握在自己手里。三分治疗七分养生戒色养生才是痊愈的基础,否则边吃边漏无有是处。
我艾灸我站桩,我拉筋其实也是自己在给自己治疗了,说是养生功法其实也是治疗手段,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胜过吃药的治疗方式。我就是鲜明的例子我不是靠吃药好的,我是靠戒色养生好的。
现代医学也证明很多病其实都是生活方式病,熬夜纵欲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疾病。首先必须戒掉不良的生活习惯,然后就是积极治疗加养生之道这样才有望痊愈。每个人的痊愈过程略有差别有的人靠药多些,有的人靠养生功法多些但是如果不注重戒色养生,那迟早还是容易复发的。
这季推荐一本书:《地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简称地藏经。这本书我是推荐有佛缘的戒友看的,希望有佛缘的戒友千万不要错过。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
我当初学佛看过地藏经的动画片,也看过地狱变相图不过那时阅历尚浅信根不深,后来通过不断学佛有了一定阅历后,信根也随之深厚起来回头再看地藏经,才感叹这本经书的力量之大。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真的是大孝之经,有学佛意愿的戒友不容错过此经。
另外我推荐大家可以多看看华藏光明的地藏经动画片做得非常好,我都下载放在手机里了,可以时常看看学佛是要多熏陶的,希望各位师兄能够在修行路上勇猛精进!
南无地藏王菩萨!至戒靠德唯德动天保持警惕做好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