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杨玉环又胖又美?她到底有多美?看到古书记载的体重我笑了
说到唐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唐人以胖为美。在唐朝的女子中,最出名的当然就是杨玉环了。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美貌是无可置疑的。人们常用“闭月羞花”来形容美貌的女子,这个“羞花”指的就是杨玉环醉酒观花的典故。一直到现在,《贵妃醉酒》依然是京剧中的一个经典剧目。
杨玉环原本是寿王李瑁的妃子,后来在武惠妃因病去世之后,高力士以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为由将其推荐入宫。李隆基见到杨玉环时果然惊为天人,可是她毕竟是儿子李瑁的妻子,不能够直接纳入宫中。因为顾忌名分,李隆基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以为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家当了女道士,道号“太真”。
过了五年之后,李隆基想把杨玉环接入宫中,可是此举无异于抢了寿王李瑁的妻子。李隆基心里面自然是过意不去,于是又下旨将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儿子李瑁。在李瑁迎娶了新王妃之后,李隆基也就名正言顺地把杨玉环接进了宫里,并且册封她为贵妃。自从王皇后被废掉之后,李隆基就再也没有册封过皇后。所以,杨玉环的贵妃在后宫的地位实际上也就等同于皇后。
自从杨玉环进宫之后,李隆基从此不理政事,一门心思都放在了讨好这位新贵妃上。以至于后来爆发“安史之乱”后,士兵们都把责任归咎在了杨玉环头上,认为她是祸乱后宫的女人,最终使得杨玉环殒命马嵬坡。
李隆基宠爱杨玉环,这在当时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可是要说“安史之乱”是由杨玉环引起的,那就有点太过于夸张了。这场席卷大半个唐朝的亡国之祸中,杨玉环虽然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主要责任还是在于李隆基的老朽以及安禄山那不可抑制的雄心壮志。如果不是因为李隆基的刻意讨好,杨氏家族也不会做大,最后更不至于落个族灭的下场。这一切,其实都不是杨玉环愿意看到的,可是她一个弱女子又无力反驳,最终只能默默承受。
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究竟有没有爱情的存在,这一点确实很难考证。不过,至少李隆基肯定是深爱着杨玉环的。那么,杨玉环究竟有多美,才能让见惯后宫佳丽三千的唐玄宗如此迷恋呢?在当时的很多诗词里,都能找到形容杨玉环美貌的诗句。可是,无论是白居易的“六宫粉黛无颜色”,还是李白的“一枝红艳露凝香”,都是一种非常笼统的描述。让人读了之后立马就知道杨玉环很美,可是到底有多美就谁也说不上来了。
到了现在,人们对杨玉环的印象也就越发的笼统了。只知道杨玉环又胖又美,可是她到底有多美谁也不知道。而且,因为唐人以胖为美的审美观点,很多人对杨玉环的印象更是停留在一个“胖”字上,好像杨玉环除了胖之外一无是处。那么杨玉环的真实体型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看到古书上记载的杨玉环的身高体重我笑了,这跟人们想象中的杨玉环根本就是两个模样。
在古代的正史中,并没有记载杨玉环的身高和体重,只有古代的一些野史中对此有记载。比如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杨玉环的身高是1.64米,体重是138斤。而在其他的一些野史中也有说杨玉环身高1.55米,体重120斤。现在的一些专家根据《簪花仕女图》的比例推算,杨玉环的身高最少有1.72米。至于杨玉环究竟有多重,专家们也说不上来。
从上面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身高体重,杨玉环最多都只能算是微胖,根本就不是常人想象中的胖妞。这种丰腴迷人的体态,再加上吹弹可破的肌肤和闭月羞花的容颜,所以才会让李隆基这样上了年纪的人痴迷。由此看来,唐人的以胖为美也是有限度的,只有像杨玉环这种微胖的女子,才会受到唐朝人的青睐。
吃了那么多年的猪油,原来好处这么多!李时珍告诉你答案
猪油,一直以来成为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用油,然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奉行素食主义,觉得多吃猪油不利于身体健康,那么你真的懂它吗?
或许我们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古人或者古书里有关于猪油的好处的记载,可就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记载着关于猪油的诸多益处的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30多个以猪油来做药的方子,并解释了猪油的功效:“甘,微寒,无毒,利肠胃,通小便,除五疸水肿,生毛发;利血脉,散风热,润肺 ;破冷结,散宿血。”
可见猪油还是有很多功效的,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最好的猪油,是猪板油,能利三焦水道,帮助水液疏通代谢 。我们在切猪板油的时候不难发现,猪板油会有一些像网膜一样的组织,松松软软, 不常下厨的人看到摸着难免会产生恶心想吐的感觉。
猪板油好处多多,下面就列举几种益处:
1、排废水。
虚胖的人体内因为体内废水太多,而猪板油刚好能利水通三焦。人体的废水排除体外,会自然消肿,因此多吃点猪板油有利于排出废水,人也就自然而然变瘦了。
2、猪板油是滋养护卫五脏的,尤其对脾胃和肺。
脾胃不开,由于身体原因怎么吃都不胖的瘦子,平时多用猪板油炒菜吃。猪油味甘,强健脾胃,有助消化开胃。
3、乳腺有问题的女性,也有一句医嘱:就是常吃猪板油。
猪油可以平衡雌激素,破冷结,有乳腺增生、结节、纤维瘤时,多吃点猪板油。
4、小孩子厌食,身体消瘦,实就是脾胃虚弱,三焦不通,可常吃猪板油。
民间采用挑四缝的方法,挑完后,用猪肥肉煮水,给小孩洗个油水澡……很快小孩身体就壮实了,胃口也大开了。所以小儿经常吃点肥肉,也是能肥肥壮壮。
不过猪油虽好,可不能贪吃哦。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喜欢收集民间延年益寿药方的苏东坡,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养生方法
点击上方蓝标即可收听主播叮叮噹朗读音频
苏轼又名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著名的诗人、书画家。他对养生之术也颇有研究,后人为其编纂的《东坡养生集》,详细记载了他的养生经验。那么苏东坡都有哪些养生方法呢?
乐观、早睡、散步、晚食传说有人向苏东坡请教长寿秘方,他摘取了古书上的四句话作答。这四句话为:“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
前二句意为乐观淡泊、早睡;后两句话则出自《战国策》:“安步,缓行也;晚食,晏食也。”
苏东坡还说:“已饥而食,蔬菜有过于八珍。”就是说肚子饿了才吃饭,但食不可过饱,这样饮食,即使是普通蔬菜也胜过皇帝吃的山珍海味。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主张少吃肉,说“甘腻肥浓”是“腐肠之药”,并使人肥胖。他认为用少量的肉与蔬菜同炒,吃了会使人不胖不瘦,保持健美体形。
他还认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比吃肉更重要,因此在住处周围广植竹木。民间广为流传一首他饮食长寿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东坡喜欢收集民间延年益寿药方。
据他记载,有一偏方若坚持不断服用,会高寿而童颜:取生姜汁贮于器皿中,去掉上面的清黄液,将沉积在下面的白而浓的部分阴干为“姜乳”,用此“姜乳”同蒸饼或米饭相合,做成梧桐样丸药,每天用白酒或米汤送服10粒。
苏东坡还推崇吃荠菜。
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今日食荠极美,天然之珍……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厌也。”其做法为:采新鲜荠菜三二斤,洗净,加入淘米三升、水三升,生姜一芽头捶碎,同入锅中,浇上麻油一蚬壳(30毫升左右),煮熟食用,不放盐。
浓茶漱口,除烦去腻苏东坡认为茶可“除烦去腻”,他提倡“每食已,即用浓茶漱口”:“食后用浓茶漱口,一是烦腻即出,而脾不知;二是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剔。”
作者:卜庆萍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更多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营养,疾病防治,减肥保健,长寿养生等专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ishicankao(长按可复制)。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受益,请动一动你美丽的小手给小编打赏哦
谢过啦么么哒(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