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性休克(休克重度的临床表现)

文章目录:

滥用激素治鼻炎后肥胖,男子节食减肥休克入院

极目新闻记者 陈勇

通讯员 郭悦

20年前滥用激素治疗鼻炎,结果导致体重快速增加,且出现骨质增生等症状。近日,孝感的艾先生连续2个月节食减肥,营养不良导致休克入院。经过孝感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多日的治疗与护理,艾先生这才有所好转。

几天前,艾先生因为休克,被送到孝感市中心医院,直接住进了急诊ICU。医护人员详细了解艾先生的病情后才发现,他竟然是因20年前滥用激素导致肥胖,现在连续2个月节食减肥导致的休克。

原来,20年前,患者艾先生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因患有鼻炎,在使用激素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艾先生瞬间觉得这是个神药,之后只要鼻炎复发,就自行使用激素,持续了多年。

因为滥用激素,艾先生出现过骨质疏松、腰椎粉碎性骨折等情况,但都没有引起重视。激素还造成他体重快速增加,身体肥胖,皮肤出现紫纹。

为了减肥以改善自己的形象,近期,艾先生连续2个月通过只吃苹果、黄瓜、番茄等食物节食减肥,营养不良不断加重,最后导致出现低血压、乏力、头晕直至休克入院。

为更好地护理患者,促进患者康复,孝感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雪菲主持了全院护理大会诊,医院药学部、内分泌风湿免疫科、普外科、骨科等多个科室的护理专家、专科护士、专业骨干参与会诊指导。经过多天的治疗与护理,艾先生的病情逐渐好转。

艾先生在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下病情好转 (通讯员供图)

孝感市中心医院相关专家介绍,糖皮质激素本身是维持机体正常运作的重要激素,与应激反应、代谢、生长发育等过程均密切相关,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抗休克和免疫抑制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但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当或滥用会造成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依据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如果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应该注意坚持遵医嘱用药,切忌随意停药或减药;合理饮食并且摄入营养,激素治疗期间,患者应进食含钙、含钾较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皮、橘子汁等,以防止低钙低钾血症等;长期服用激素可能造成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以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家属也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保持光线良好、地板防滑,减少房间障碍物,如果出现异常,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链接:

滥用激素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库欣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激素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等。

2、诱发感染加重: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3、 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

4、 由于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5、 由于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其合成,增加钙、磷的排泄等,导致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难愈合等。

6、 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和负氮平衡,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7、 可诱发或加重神经精神病。

8、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长期使用激素引起脂肪肝及高脂血症,来源于中性脂肪的栓子易黏附于血管壁上,阻塞软骨下的终末动脉,使血管栓塞造成股骨头无菌性缺血坏死。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海南第三例死亡病例:36岁男子有肥胖高血压病史

原标题:海南公布第三例死亡病例情况,36岁男子干咳8天就诊,有肥胖高血压病史

2月10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公布我省第三例死亡病例情况,是一名36岁的男子,有肥胖、高血压病史。

第38号确诊病例,男,36岁,武汉人。既往有肥胖、高血压病史。患者因“干咳8天,气促2天”于1月26日至琼海市人民医院首诊,查胸部CT示:双肺异常密度影,考虑感染性病变,未除外病毒性感染。琼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遂转至海南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期间出现气促明显,稍事活动即感气促,伴胸闷,鼻导管吸氧8L/min下,血氧饱和度91%,1月29日20时30分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报病危。

为进一步治疗,1月30日由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转至省人民医院。2月8日检查提示患者存在脓毒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病情极其危重,2月9日8时10分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记者:王洪旭

责编:秦璐敏

只因一个动作,福州男子休克了!他的这些习惯你也有

N 海都记者 陈燕燕

清晨,

51岁的海鲜摊老板老林(化名)

刷牙时用力咳了一下,

突然有点胸闷,还来不及送医院,

他竟休克了。

抢救20天,

老林才逃过一劫。

医生确诊,他得的这种病非常凶险,

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80%,

可能和他经常熬夜、

久坐玩手机有很大的关系。

两侧肺动脉 几乎被血栓堵死

老林身高170厘米,体重80多公斤,体形偏胖,但平时挺健康。

9月4日9点多,他刚起床,刷牙时,他用力咳了一下,突然觉得胸闷,透不过气。一开始,他没在意,倒了一杯热水喝,又坐在沙发上喘气,不料,他脸色越来越差,嘴唇越来越紫,竟瘫软在沙发上。

网络图

家人赶紧搀着他,到楼下的诊所,医生一看,觉得不对劲,建议他马上送医院。被送到福州市二医院时,他已休克,心跳很快,血压骤降到80/40mmHg。

医生立刻下了病危通知,紧急抢救后,做了详细检查,发现他的血栓几乎把两侧的肺动脉都堵死了,被确诊为急性肺栓塞,已引起呼吸衰竭、心衰、梗阻性休克,再拖下去,心脏很可能再也跳不动。

找到病因后,医生紧急治疗,老林才慢慢好转,肺部及下肢的血栓大多消失,昨日已出院。

老林很纳闷,他没有三高,身体挺好,咋突然发病?

该院急诊科主任闵军发现,老林的左腿有蚯蚓状突起,原来,他有左下肢静脉曲张,10年前做过手术。术后,他的下肢血流仍不通畅,有残留的血栓。事发时,老林用力咳了一下,可能引起静脉内压急剧升高,导致左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流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久坐易得血栓 要经常动动腿

老林说,他是卖海鲜的,总坐着看摊。近年,他越来越胖,更不爱运动,常坐着玩手机,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每天凌晨3点多,他得早起进货,有时索性不睡,躺着玩手机,白天才打个盹。

这些不良习惯导致血液高凝、血流缓慢,他又有左下肢静脉曲张病史,肺栓塞可能由此引起。

这样的患者不少,去年,该院接诊过一个小伙,常坐着上网,也引发了肺栓塞,差点没了命。

闵主任说,肺栓塞的发病率高﹑误诊率高,且非常凶险,从发病到死亡往往只有几分钟,病死率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久坐不动、长期卧床、肥胖、创伤淤血、服用避孕药等都可能诱发此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也是高危因素。

“血栓一旦形成,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他提醒,通常,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的风险,长期久坐的人群,要经常抬抬脚、动动腿;不要吃过多的脂肪、糖分、食盐,多喝水,减少血液黏稠度;如果左右腿大小不一,其中一只腿变粗肿,要及时就医;有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病史的,应及时评估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