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去健身,乳房竟越来越大
25岁的瑞安小伙阿平为了健身增肌,天天吃蛋白粉、鸡胸肉,结果吃出了问题。记者昨天从瑞安市中医院了解到,阿平患上了男性乳房发育症。
阿平是个健身爱好者,每周去健身房锻炼两三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阿平得到了梦想的肌肉。不料,这边惊喜还没褪去,那边来了惊吓——最近一个多月,他发现自己的乳房越来越大,触摸还有胀痛感,穿衣服时明显地往外凸了出来。
无奈之下,阿平到瑞安市中医院乳腺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阿平的胸上不是肌肉。得知阿平有健身史,医生说:“你在健身的时候,是不是有吃增肌的蛋白粉、鸡胸肉?”阿平告诉医生,为了维持健身效果,他每天吃蛋白粉和鸡胸肉。
乳腺B超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阿平双侧乳腺有发育的迹象。也就是说,阿平胸部增大并不是胸肌,而是患上了男性乳房发育症。
乳腺科医生解释,正常男性乳房外形平坦,乳房内无明显腺叶。而男性乳房发育,一般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不正常引起的乳腺异常发育、增生,一般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乳房及乳头的增大、突起,趋向于呈女性乳房外观,部分患者可触及乳晕下腺体增厚感、触痛,少数患者挤压乳头见分泌物溢出。
这种疾病多发于不运动、肥胖的男生身上,通过运动健身增肌的阿平怎么就得了这个病呢?医生解释,总体来说,男性乳房发育的根本原因在于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失衡导致,具体而言可分为生理性、病理性、药物性、特发性。而其中药物性因素,包括长期大量摄入影响性激素水平的药物,以及长期摄入有增加雌激素水平风险的保健品,如蜂胶、胎盘素、胶原蛋白、增肌蛋白粉、西洋参、维生素E等,以及非自然养殖的鸡胸肉等,这都会增加男性乳房发育的风险。也就是说,引起阿平乳腺发育的,竟然是他天天在吃的蛋白粉和鸡胸肉。
转自温州都市报
来源: 温州商报
小伙乳房腺体发育,行动会晃,乳晕微创圆梦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乳房发育,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女性的专属,但许多男性却意想不到地“中招”了。最近,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在咨询时苦笑着说:“医生,我走路的时候胸会晃,简直不敢出门。”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一个医学名词——男性乳房发育症,一种让人尴尬却并不罕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从科学、历史、文化的多维视角,聊聊这个“小伙胸大”的问题,看看乳晕微创手术是如何帮助他们“圆梦”的。
是什么让小伙胸部长成“大胸”?先来点干货。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本质,是乳腺组织异常增生。这不是肥胖导致的脂肪堆积,而是真正的乳腺组织在“作妖”。其背后的罪魁祸首常常是激素失衡——雌激素和雄激素比例失调。雌激素过高或雄激素不足,都会让男性乳腺“蠢蠢欲动”。
而这种激素失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1. 青春期“捣乱”:很多青春期男孩都会经历短暂的乳房发育,因为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剧烈。大多数人在成年后会自然恢复,但也有人“被遗忘”了。
2. 药物副作用:有些药物,例如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抗抑郁药、某些抗生素等,可能干扰内分泌,诱发乳房发育。
3. 疾病因素:肝脏疾病、睾丸功能障碍、甲状腺问题等,都会影响激素代谢。
4. 现代生活方式:塑化剂、环境雌激素等“隐形杀手”正在悄悄地影响着男性的内分泌系统。快餐、饮料中的添加剂,也可能是背后推手。
数据显示,约50%-70%的青春期男孩会出现乳房发育症状,其中约10%-20%的成年人会持续存在乳腺增生问题。
为什么乳房发育会让人如此尴尬?你可能会问:“乳房发育又不疼,为什么还要治?”答案很简单——心理压力。
想象一下,一个小伙子,穿着T恤,一低头发现自己的胸比同龄姑娘还“挺立”;去健身房锻炼,发现跑步时胸口晃动;甚至在游泳池脱掉上衣时,被人指指点点。这种羞耻感可能比疾病本身更“致命”。
历史上,男性的胸部形态一直与力量和阳刚联系在一起。古希腊雕塑中,那些肌肉线条分明的男性雕像,成为了阳刚美的象征。反观现代社会,对“男性化”的审美依然根深蒂固。男性乳房发育症,不仅让人感到身体上的“不对劲”,更是对自尊心的重击。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解决这个困扰?答案之一就是乳晕微创手术。
这种手术的全称是乳腺切除术,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动刀”不同,微创技术将创伤降到了最低。医生通过乳晕边缘的小切口,精准地切除增生的乳腺组织,有时还会进行适当的吸脂,以确保胸部线条的平滑过渡。
为什么选择微创?
1. 切口隐蔽:乳晕边缘的切口几乎看不到,术后疤痕极不明显。
2. 恢复快:手术通常只需一小时左右,术后几天即可回归日常生活。
3. 效果自然:微创手术不仅能去除多余组织,还能塑造出更符合男性审美的胸部形态。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乳房发育程度以及心理期待,给出专业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术后需要穿戴塑形衣来帮助胸部恢复,避免皮肤松弛。
男人乳房发育的误区,你中招了吗?谈到男性乳房发育症,总有一些误区让人啼笑皆非。以下几种说法,你听过几个?
误区一:乳房发育就是胖
很多人以为胸大就是胖,其实两者有本质区别。乳房发育是乳腺增生,而肥胖主要是脂肪堆积。通过触摸可以分辨:乳腺增生的组织更硬,脂肪则更软。
误区二:吃木瓜丰胸
你可能听过“木瓜丰胸”的说法,但对于男性来说,木瓜并不会让乳房变大。木瓜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乳房发育的根本原因还是激素失衡。
误区三:手术会影响健康
实际上,乳晕微创手术只是切除多余的乳腺组织,并不会影响男性的健康和功能。相反,手术后的心理自信提升,往往能让患者更加阳光、积极。
男性乳房发育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事实上,古代医学文献中就有类似的描述。中医将其称为“乳房痞”,认为是“肝气郁结”或“脾失健运”所致。
在古埃及的壁画中,有些男性形象甚至被描绘成拥有女性化的胸部,这可能与当时流行的饮食习惯有关。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某些地区的饮食文化会影响激素水平。例如,长期摄入大豆制品的人群,其雌激素水平可能更高,这或许也能解释一些地理区域内乳房发育症的高发率。
虽然乳房发育症有些因素不可控,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降低风险:
1. 均衡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肪食物,减少环境雌激素的暴露。
2. 远离塑化剂:少用塑料容器,尤其是高温环境下的塑料餐具。
3. 合理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运动不仅能改善体型,还能促进激素平衡。
4. 谨慎用药:服药前,咨询医生是否有可能影响激素水平。
人生不止一面:接纳与改变并存乳房发育症虽然是一种医学问题,但它带来的心理影响却不可忽视。对于那些选择不手术的人来说,学会接纳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勇气。毕竟,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身体特质。
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接纳自己,是改变的开始。”选择手术也好,接受现状也罢,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结语男性乳房发育症并不可怕,它既不是“不治之症”,也不是难以启齿的“怪病”。通过科学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医学技术的帮助,小伙子们完全可以“挺起胸膛”,拥有阳光自信的人生。
信息来源:
1. 《中华医学杂志》
2. 《内分泌学基础与临床》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医学科普资料
医生,我的乳房太丰满怎么办,能切小点吗?——真实案例
真实案例,当时我还在实习。
一个40岁左右的女人来到诊室,问:医生,我的乳房太丰满怎么办?能切小点吗?
我心里想:现在哪个女人不想有凹凸有致的身材?乳房丰满是每个女性都梦寐以求的,恨不得丰胸呢。
看着她,包裹的严严实实,看上去身材挺粗壮的去。查体,乳房达到了H杯。
她说太难过了,衣服店里都买不到,都要自己做,而且运动也费力,还容易长痱子、湿疹。
哎,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哎!这就是巨乳症。定义是乳房过度发育造成的体积过度增大,超过体重的3%,并且与人体各部分比例明显失调。
巨乳症有啥危害呢?
首先乳房饱满沉重,皮肤紧张,胸部有压迫感,疼痛,体型臃肿的很。而且,由于乳房太重,为保持身体轴线的均衡,长期姿势代偿,可导致脊柱畸形和颈椎关节炎
而且乳房下皱隙因受汗液浸渍和皮肤间断摩擦易于糜烂破溃,夏季尤甚。
且慢性乳腺炎也更青睐巨乳症患者。
是不是又想说,女人真惨?
呵呵,不要以为这个只有女性才有,男性的巨乳症的发病率更高。
啊,为啥会得巨乳症呢?
乳房肥大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大部分与体内激素紊乱有关。
各种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下丘脑疾病、肾上腺疾病或者非内分泌疾病如肝病、慢性肾衰、免疫系统疾病及妊娠期激素波动等引起内分泌激素失调,或者雌激素水平失调,刺激了乳房过度发育。
也有研究显示与遗传、肥胖、药物有关。而且乳房肥大可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如重症肌无力、慢性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多缺陷综合征等。特别要提的是肥胖,研究显示对于体重指数>30kg/m2乳房肥大症患者,乳房的过度增长与患者体重有一定的关联。
怎么治疗呢?
首先如果有原发病引起,积极治疗原发病。
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效果差。这个案例的患者我们给与了乳房缩小整形术。
乳房缩小整形术作为乳房肥大症的根本治疗措施,包括有倒T型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垂直切口上蒂法乳房缩小整形术、环乳晕切口中央蒂乳房缩小整形术、L型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
术后这个大姐乳房为F杯左右,还是很挺丰满的,但是基本不会影响生活了,穿衣运动都能像正常人一样。
而且手术结束基本不会复发。
#快问中医超能团#@快问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