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到强壮(身体强壮和胖有什么区别)

文章目录:

胖一些,骨骼更强健……是真是假?

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胖一些,骨骼更强健……是真是假?| 谣言终结站

胖一些,骨骼更强健……是真是假?

多学一个知识点

——减重莫“躺瘦”!当心肌肉流失

盲目依赖节食、药物等所谓的“躺瘦”秘诀,成为不少肥胖者急于求成的选择。然而我们必须正视一个关键问题:减掉的是脂肪,还是肌肉?以牺牲肌肉为代价的减重,无疑是舍本逐末之举。

肌肉作为身体的基石,对维持基础代谢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肌肉流失不仅会让身体失去紧致线条,影响体态美感,从更长远来看,它还可能加剧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扰乱糖代谢平衡,甚至让减重成果难以持久。

如何有效避免肌肉流失?

均衡饮食是关键,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及其他必需营养素,为肌肉的修复与增长提供坚实后盾。

结合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前者助力燃脂,后者则能塑造肌肉线条。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因为水是肌肉恢复与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

寻求专业营养师或运动师的科学指导,确保减脂不减肌。

定期进行人体成分分析,监测体重、腰围、肌肉量等关键指标,科学评估减肥成效及肌肉保持状态。

出品:健康报·谣言终结站科普小组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金晖

策划:李天舒 王宁

制图:胡彬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撸铁跑马玩越野,从肥胖练到健壮,47岁的他在“蜕变”的路上从未停歇

在杭州的业余跑圈里,钱军算是小有名气,47岁的他乍一看有点像演员徐峥,身材更像是“保了鲜”一般。不过,很难想象这位一身腱子肉的猛男,也曾是个超重的肥胖者,体重一度飙升到89公斤。但如今,他的体脂指标保持在13左右,体重也降到了73公斤左右。

用“追赛”检验突破自我

“现在就是夏训,备战秋季赛的到来。”钱军细数自己的运动量,每天10公里跑步打底,一个月两次25公里以上的越野,还有力量训练。钱军说,完成从大胖子到“越野狂人”的蜕变后,唯一不变的是那份热爱运动的初心。

今年4月20日,全球2500位越野爱好者汇聚在临海第5届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刚入“越野坑”不久的钱军在好友的鼓励下抢报了50公里组。为了取得好成绩,钱军独自一人在西湖群山标毅线刻苦训练,同时配合健身房力量训练加绑沙袋跑步机斜坡跑,以提高自己的耐力。

比赛当天下着雨,极大地增加了比赛的难度,到了后程路段,跟随的人渐渐少了,由于路面太滑,他一不小心在卡点区域踩在苔藓上滑了出去,还好肌肉力量较强,稍作控制没有摔得很厉害。到了40公里处,他又不慎扭到了右脚,坐下来按摩调整了片刻,继续前进。最终,他举起双杖,大吼一声冲过终点,完成了8小时43分的征程。“虽然对成绩不是很满意,但那场比赛让我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同时也收获了自信。”

钱军今年还给自己报名了武功山越野、天狼越野、大宋108及北京马拉松、上海马拉松和杭州马拉松。

“拼命”健身只为达成完美线条

钱军在健美这条路上已经坚持了20多年。

早在1997年,他就选择健身减肥,在健身房里一待就是半天。为了达到理想的维度,他从12点半一直练到下午4点,一次3个多小时,每周至少5天。

钱军健身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肌肉的维度练大。但因为没有做太多的有氧运动,只是偶尔在跑步机上跑步,所以体脂率一直居高不下,身体的线条始终不是很清晰,他对此不是很满意。为了拥有更漂亮的线条和完美的腹肌,他加入了杭州悦跑团。去年,他还成为杭马官方500兔子之一。目前,他的最好成绩是今年在无锡马拉松中跑出的3小时27分。

在他看来,真正厉害的跑者不只是自己跑得有多快、有多远,还要能影响和感染更多人来体会跑步的乐趣。同时,他也提醒初跑者,应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跑量,如果一味追求跑的多,会很容易受伤。

(通讯员 徐小翔)

胖一些,骨骼更强健……是真是假?

胖一些,骨骼更强健……是真是假?| 谣言终结站

多学一个知识点

——减重莫“躺瘦”!当心肌肉流失

盲目依赖节食、药物等所谓的“躺瘦”秘诀,成为不少肥胖者急于求成的选择。然而我们必须正视一个关键问题:减掉的是脂肪,还是肌肉?以牺牲肌肉为代价的减重,无疑是舍本逐末之举。

肌肉作为身体的基石,对维持基础代谢率起着决定性作用。肌肉流失不仅会让身体失去紧致线条,影响体态美感,从更长远来看,它还可能加剧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扰乱糖代谢平衡,甚至让减重成果难以持久。

如何有效避免肌肉流失?

均衡饮食是关键,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及其他必需营养素,为肌肉的修复与增长提供坚实后盾。

结合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前者助力燃脂,后者则能塑造肌肉线条。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因为水是肌肉恢复与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

寻求专业营养师或运动师的科学指导,确保减脂不减肌。

定期进行人体成分分析,监测体重、腰围、肌肉量等关键指标,科学评估减肥成效及肌肉保持状态。

出品:健康报·谣言终结站科普小组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金晖

策划:李天舒 王宁

制图:胡彬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来源: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